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書 末世:仙妻橫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輪回

《末世:仙妻橫行》第二百三十五章 輪回

在華夏,稍讀一點曆史的人都知道建國太祖曾寫過這樣的一首詞:“北國風,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長城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在寧肖看來,那詞中所描繪的就是眼下這漠北的雪景。

一到冬季,漠北的雪就特別多,有小雪、中雪、大雪和清雪,替著下,各。天氣乍冷時,一般是下小雪。

小雪如糖,從天緩緩而降,雪花揚揚灑灑,隨風飛舞,天地茫茫,銀裝素裹。天氣稍冷時,一般是下中雪。中雪如麵,雪霧飛飛揚揚,轉眼功夫,將山川大地裝扮的世界。

冬日裏氣溫返暖時,一般是下大雪。大雪如席漫卷,從天飛舞而降,雪花似鵝白絮,晶瑩亮,山川大地立即變了,白茫茫的,整個世界被白淹沒。

下清雪一般都是在寒冷的天氣裏。清雪如沙,稀稀拉拉地隨風而降,刮到臉上如刀割一般,能覺到清涼的疼,再伴上“嗖嗖”的西北風,嗆得你張不開口,得用手捂著走路。

就這樣,幾場雪下來,漠北就為了一片“冰天雪地”。

說實話,在這個時空,恐怕沒有任何人會比寧肖更喜歡冰雪了。除了有的冰係異能外,最主要的還是最原始的本來源於那雪山之巔的堅冰之中。

然而,在這漠北呆上一陣之後,寧肖就開始不再那麽地喜歡冰雪了。因為冰雪也能災,讓許多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

顯然,漠北的那位第一把手所謂的棉棉被每戶家庭一套的說法,實際上是跟程子揚打的空頭支票。迫使程子揚不得不耍點謀詭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將漠北基地的領導層統統都換了個一幹二淨。

Advertisement

同時,還要慶幸由於附近的僵不停地侵擾,迫使基地的軍隊數量在急劇減,從而導致了這場政權的更迭為了一場不流的鬥爭。

徹底清除了舊勢力的殘餘之後,宋戴是很快就接手了後勤工作。他連忙命令寧仲肖迅速組織相關人員,把帶來的棉棉被按照一家一套的原則落實到戶,以保證基地的人們能安然地過冬。不夠的,他就命人把基地那些尊養優的人家裏的棉被拿來湊數,很明確地告訴現場的人們:盡管是末世,但華夏永遠不會重蹈“朱門狗臭,路有凍死骨”的那個人吃人的黑暗舊社會的覆轍。

基地的普通老百姓盡管也嗅到了一政權變迭的氣息,但一看到那能抵寒冷的棉棉被,是真實地發到各自的手上時,他們也就不再異議了,個個是歡天喜地的,如同獲得新生一般。

但程子揚還是不放心。他又向華夏其他的基地打電話,希能再調撥一些寒的質來。很快,一架架飛機就從各基地起飛,載著支援漠北的質,登陸了漠北的機場。

直至這時,漠北的許多人才醒悟到:他們已經落後於這個年代了,於閉關自守之中。也由此,沒有人再為原來的基地當權者打包不平了。因為那些家夥雖然抵擋住了僵侵,但同時也把歡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是一群卑鄙而惡劣的害人之馬。

就這樣,程子揚是很快地在漠北站住了腳,理事務起來也很得心應手。不過,他無論走到哪兒,都要帶上寧叔肖。甚至有時,一些急要理的事件,他還都丟給了寧叔肖來理。

他的這些所作所為,都是在不言而喻之中。為他的屬下,豈有不明白之理?於是,寧叔肖手上的事兒也就越來越多了,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了。

Advertisement

“姐,”最後,寧叔肖不得不找上寧肖,在抱怨不已。“我隻想修仙,不想打理這些凡塵俗事。它會影響我修煉的。”

“你跟我來吧!”寧肖微微思索了一下,就帶著他來到一個地方。

這是一人比較多的所在,惠能正坐在那兒,為周圍的大眾在說教。盡管他的言辭不多,但那輕聲細語還是了許多人臉上的憂愁,心靈的惶恐。

“你看他,”手指著惠能,在如此地告訴寧叔肖。“修為與你我相同,但功德卻是你我花費百年都很難累積起來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比你我更適合修仙。”寧肖說得相當無私。“跳出紅塵之外,卻舍紅塵之。這種境界,我窮其一生也很難達到。老二,你必須跟他學學!否則,待飛升之日,你會劫數重重的。”

“姐,”寧叔肖靜靜地思索了一番後,覺有些理解了。不過,他還是詢問著:“聽你的意思,難道功德比修為更重要嗎?”

“這個——我也一時間說不清楚。”寧肖還是想了想,再如此回複著他。“我隻能這麽告訴你,當你步修仙高階的時候,這些功德會減心魔對你的侵擾。哪怕晉階失敗,也不會讓你由仙變魔。”

“哦!”這下,寧叔肖變得就不再那麽固執了。“原來修仙也需要功德啊!”

“老二,”寧肖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必要深地開導一下他,便如此勸說著。“以你的資質,要想在修仙大道中步高階,估計問題不會太大。但是,你要知道一旦進高階,你的壽命就有可能綿延上千年,甚至萬年都有可能。”

“而你幫程哥打理這片漠北的土地,幫他鎮守這東北邊陲,至多不會超過上十年,同時還能積累無尚功德。上十年與上千年的歲月相比,隻能是滄海一粟。你何不來個樂而為之呢?”

Advertisement

“姐,我教了!”寧叔肖這次是心悅誠服地向寧肖鞠下一躬。“我這就到姐夫那兒去,能多學一點就多學一點。等你們走了,就沒有機會學了。”

“去吧!”寧肖擺擺手,目睹著他離開。

“道友,你來了!”也就在這時,完大眾那抑鬱的心靈後,惠能走到了寧肖的跟前。

“聖僧不必這麽客氣,”寧肖亦是含笑地回應。“你還是稱呼我為寧肖吧!這樣,說起話來也能隨意。”

“甚好,”惠能也點頭表示讚。“那就請寧肖不要稱呼我為聖僧了,還是稱呼惠能比較隨意。”

就這樣,兩個人客套一番後,惠能就帶著寧肖前往這兒唯一的那座寺廟。

如今,基地上的人們都知道了是惠能幫助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僵,保衛了生存的家園,所以都對惠能激至極。於是,他居住的寺廟也就有人天天主地來打掃了。

“不錯,”瞧著幹淨整潔的寺廟,寧肖覺很舒服。“我們可以坐下來喝一杯茶了。”

“那可不行,”惠能搖了搖頭,如實相告。“我這兒可沒有茶葉招待你。哪怕是清水一杯也無法弄出來。”

“沒事,”寧肖拿出了茶和茶葉,笑意連連。“你弄不出來,我就帶來唄!”

在華夏古代,曾有人如此茶詩雲:“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芳茶怡人,品茶自是閑雅,是極有味道的。

華夏近代的一位文豪也如此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茶有茶道。古人飲茶飲出了水平,經過曆代王朝更迭,茶道形了多種流派。“茶之品”是貴族茶道,旨在顯示富貴;“茶之韻”是雅士茶道,注重藝欣賞;“茶之德”是禪宗茶道,意在參禪悟道;“茶之味”則是世俗茶道,追求人生

顯然,寧肖和惠能是在“茶之德”,意在參憚悟道。

“人生於天地之間,是天地的產,”寧肖一邊泡著茶,一邊在跟惠能聊著天。“這是華夏古代哲人很早就認識的真理。然而,對這一真理的認識,華夏與西方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如果說西方把天地合稱為自然,探討的是人與自然二者的關係,那麽,華夏則把自然稱為天地,探討的是人與天和地之間三者的關係。”

“這一區別甚至影響了東西方文化、哲學的基本特征,即從人與自然的二者關係出發,形了天人二分的思想源流,而從人與天、地三者的關係出發,則形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源流。”

“嗯,”惠能嚐了一口好茶,神勁頭也來了。於是,他開始跟寧肖探討起來了。

“誠然,華夏有時也把天、地與自然聯在一起。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的是人以地為據,地以天為據,天以道為據,道以它本來的樣子為據。”

“因而,這裏所說的與天、地相聯的‘自然’,不是如同西方所認為的那樣,是與人對立的客觀存在。而是說天、地所遵循的道是自然而然的,不冥冥之中不可琢磨的、超人的某的主宰。”

“不錯,”寧肖也是一邊喝著茶,一邊眉飛舞起來。在這個時空,是很難再到這樣的知己。“我記得聖人孔子也對此作出了很好的回答:‘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生焉,天何言哉?’”

“意思就是,上天說了什麽呢?一年四季照樣運轉不息,萬照樣生長,上天說過什麽呢?這一天地自然的規定,排除了上帝神鬼幹予人事的可能,為人認識天地、並在天地之中發揮人的作用提出了哲學上的理論據。”

“嗬嗬,”惠能笑了起來。“寧肖,你不愧為儒修。儒家的典章名言,你信手就拈來!”

“姐!”就在寧肖準備說惠能太恭維時,寧季肖闖了進來。他的手裏還提著一個人形的東西。“我終於把這家夥給逮到了。”

“啊!”惠能一看寧季肖扔到了地上的那個家夥,不由得驚呼出聲。這不正是基地之外,時不時帶著僵群前來侵擾基地安寧的那位級別很高的僵嗎?

他跟這家夥很,也過好幾次手。每次,他都是靠著師傅留下的幾件佛門的至寶,方才險勝,從而保住了基地。

當然,他也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有一天,會有人把這家夥活生生地抓住,並扔到了他的跟前。

不過,瞧著這家夥,惠能一時間也慨萬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