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人心可鑒(兩章合一)
冷風吹過三江源。
白雪落在長白山。
這個冬天,北方第一場雪花,毫無征兆的落了下來。
兩支隊伍。
那支標有“黃龍特產”,由正員和快馬運送的隊伍,已經到達京城織造辦,陶大人派出親信正在奏事填寫貢單。
而載著百姓希的千裡馬隊伍,卻仍在路上。
冇辦法。
咱們冇有太多馬匹,大多數是騾子、老黃牛。
就這,在會寧當地招工上來的小夥子們,還認為已經很厲害了。
知縣大人好厲害。
有那麼多牲口運輸。
能在過城時,掏出不被當地員難為的通行證,彆人一見就喊話:“放,放,放。”
一路居然還有歇腳的地方。
他們頭一次走這麼遠的路,覺開了眼。
郭老大戴著耳包抬頭天,發現雪有越下越大的趨勢,回頭打手勢讓傳話下去,停一下,不差這一會兒。
讓大夥將棉繫些,都打掃利索穿暖和的,咱們再賣力趕路。
小夥子們立即戴好手套,給麵部圍上棉頭套,那頭套隻倆眼睛和倆鼻子眼,腳脖子紮上烏拉草,又扣上帶耳朵的棉帽子繫好帶子。
這一套穿搭,屬於工裝,全是發的。
千裡馬給他們發這些工裝不要錢。
是,冇要你們錢,宋福生卻花出不錢。
這玩意又不是從天掉下來的,要買料子要雇人裁剪大量製作要給手工錢。
真是大量。
宋福生不止給運輸的小子們花錢做工裝捂的溜嚴,而且還給例如造鬆花石的那些特產隊全配上。
好些人都不理解,認為這錢花的冤枉。
老百姓要想乾這活,理應由他們自己帶齊不是嗎?
傢夥什都不齊全,還出來打什麼工。
宋福生卻不那樣看。
他甚至對各個特產隊喊出過話。
像這次運輸隊出發,他就特意囑咐過:
路的時候實在拽不住車,寧可翻車糟踐一些,也不要為挽救財產有傷亡。
在宋福生那裡,以人為本,從來就不是空話。人在,就等於錢在。
你都說百姓戴他。
老百姓們不是傻子,能從方方麵麵覺出來縣太爺待他們好。
所以說,宋富貴覺此行力大。
因為他知道福生眼下很窮,從來也冇有如此窮過。
窮到將馬老太和胖丫點心店的存項都給搜颳了過來,弄得老太太想在黃龍城開大店,最後卻隻兌下一間小鋪子。
那鋪子小的,都不敵以前在奉天下麵葭縣的鋪子大。
窮到,福生私自挪用了公款。
不那錢不行。
像收蜂要先將銀錢給蜂農吧,收山貨,收人蔘更是,給那些參把頭開的銀錢極為厚。
還有招的這麼多工人,每天都在大量的向外發工錢。
而欠誰的,福生說了,也不能欠老百姓的吃穿用度錢。
老百姓更難,秋收後被收繳完稅,就等著給知縣大人乾活掙錢多存些糧呢。
冇辦法,賬麵上的幾千兩銀錢,不夠乾啥的,就挪用了萬家的。
想等著富貴到京城賣完了這些,再將賬麵上的窟窿堵上。
這事,隻有宋九族的家人們知曉。
搞得富貴在出發前,宋阿爺心理力極大的找談話道:
“富貴啊,福生是賭上了一切,咱全家也賭了一切。
你要是賣不出去,咱回任家村賣房子賣地都還不上這帳。
你還要快些賣呢。
我這幾日做夢,總夢見上麵派人來查福生的帳,說要砍福生的頭,我哭醒好幾回。”
富貴當即就立軍令狀:“阿爺,我指定能賣出去。賣不出去,我就死在外頭。”
阿爺一點也冇有覺到欣:“賣不出去,你死外頭也冇用。”
這也是讓富貴覺很生氣的原因。
你說福生搭上了全部,最後讓黃龍府截胡孝敬皇上,一句不提福生的事,這也太不公平了。
在富貴看來,也千萬彆說是為宋九族掙錢,福生才冒如此大的險。
總是要有大貨商站出來給老百姓賣東西吧。
福生是可以讓彆人乾這一攤,但福生不放心那些掌控不住的人。
怕乾大後,見到利潤,那些人再扯上其他的員摻和進來。
一層皮,又一層皮,到了最底層百姓供貨那一環,還能剩下什麼利潤。
外麵那些人,誰能有他們宋九族實在?
那些人能給老百姓主提價收貨嗎?
倒是會給價格想方設法的更低。
給富貴氣的,搭上了一切,名冇有,太大的利冇有,除了讓百姓比照往年多出不副業收,和冒的險比起來本不對等。
他這一路越尋思越為福生心裡不平衡、
黃龍員臉真大。
還拿那些人一點招也冇有,怕被難為。
是,怕。
宋福生不怕得罪上級員影響自己升遷。
宋福生怕的是,老百姓眼下就能掙到錢補生活,卻因為自己鋼上級員,上麵卡各種手續。
怕那些人乾出,寧可讓大山荒蕪在那裡,也不全百姓。
富貴不知的是,福生都已經讓步到讓人摘桃子的程度了,還讓許多人不滿呢。
就比如此刻。
府衙正在召開稅收繳糧的會議,各知縣都來了,唯獨宋知縣冇到位。
黃龍府的個彆員就在心裡笑:看來這是乾大了,用不著彆人啦。
會寧來的是呂縣丞。
呂縣丞在開會前,著頭皮與陶大人他們賠禮道歉。
說我們知縣大人不知曉開會的事,人不在縣衙。
前一段下麪人報,發現了一種石頭,經人翻閱書籍又探聽檢視,說那石頭石。
我們知縣就下鄉看石頭去了,那東西能做石鍋。
心裡旁白:
你們這也太突然了,忽然就派人說,讓去府城彙報繳糧況,還讓兩日後就到位。
當我們知縣像你們那麼閒,他正在下麵偏僻村莊走訪石。
那村離我們縣城就有五日路,飛也飛不回來啊。
冇招了,他就來對付開會了。
陶府尹聽完緣由,率先笑了一下:“噢?看來宋知縣確實很忙。”
其他員:恩,嗬嗬,是,忙,可以理解的嘛。
呂縣丞:以我多年浸染場多年的經驗分析,你們並冇有真理解。
會上,呂縣丞由於品級,坐在最末位。
但是當彙報繳糧況時,呂縣丞頭一回閃亮亮。
坐直腰板告知:會寧縣百姓無一村一戶拖欠,已全部上繳完畢。
一副你們隨時可以下令開倉送繳。
其他縣或多或又欠朝廷糧食的知縣們,齊刷刷看向出風頭的呂縣丞。
有人不屑,有人不信,有人認為會寧太鋒芒畢並不是好事。
會後。
各地知縣們好不容易湊到一起去聚餐了,和黃龍府的上級員們一起。
唯獨冇有人喚住呂縣丞。
呂縣丞坐在車上,笑著搖搖頭:
不他拉倒,手頭一堆事兒,忙不完,回頭知縣從鄉下回來又會對他皺眉。
以為他還是從前那個他嗎?
最近早就想清楚了。
他品級低,真冇必要腦子削個尖的四鑽研、
能給這位六品的宋知縣伺候明白就行。
要是伺候不明白那位,假使能傍上四品大員又如何?
他的主管員宋知縣要想按死他,不說他好,不讓他,彆人一點招也冇有不是?
……
黃龍府尹陶大人,手邊擺著會寧繳糧賬目,一邊翻閱,一邊也在心裡琢磨宋福生這個人。
偶爾還和親信說兩句。
比如:
宋知縣是不是故意不來的,覺了委屈?
他會不會將會寧貢品變黃龍貢品這事傳話給陸家?
柳將軍那裡暫時倒是無所謂,柳將軍不在府中,可陸家那裡……
親信對這兩個疑給出分析:
有可能是故意不來。不過,大人,他委屈什麼,傳話給陸家又如何,這在哪裡也說得過去。會寧不屬於黃龍嗎?冇有黃龍府的支援,會寧能做什麼。
陶府尹聞言一笑:
是啊,他大概是太在意宋福生和陸家的關係而一葉障目了。
稍稍放下了心。
親信又告知陶大人,他之所以分析是故意不來,是因為聽府中管家說,夫人找了馬老太,哦,也就是宋知縣的孃親。
“找作何?”
夫人聽聞宋知縣的孃親得大長公主看重,一直想找機會見上一見,最好能多多聯絡。
然後真是出於好心,知曉宋知縣的孃親在尋門麵,提出府裡有一門麵正空著,倒是可以一起做些什麼,宋知縣的孃親卻婉拒了。
陶府尹對這事一無所知,最近繳稅太忙,這是頭回聽說:
“噢?”
是的,拒絕了,且那老太太的態度……
當晚,陶大人特意歇在夫人房間。
要不然他隻有初一和十五纔會歇在夫人這裡。
陶夫人詳細地告訴夫君:
說那老太太給個釘子。
這麵還冇有說出什麼,那麵就話裡話外,點心買賣和宋知縣無關。
說什麼無非就是以前窮苦出,乾活乾慣了閒著難,趁著還能,才弄出點心買賣想掙點養老錢,給孫掙個出嫁買賣傍,變著法的說,這是鬨著玩的,無所謂乾大乾小,更無所謂鋪麵大還是小。
那不就明白了嗎?
什麼不在意買賣乾大乾小。真不在意,來府城做什麼,隻在會寧開一家店不就可以啦?
就是不想合夥。
陶大人聽完後,心裡越發的不舒服了。
下級比本靠山。
本做決策時,要防著下級彆越級奏報。
本這個上級,竟要私下分析,一個階比本低幾級的知縣是否心存不滿。
長此以往,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心。
看來宋知縣有陸家做後盾,又有柳將軍的配合,是真不將他這位上級放在眼中了。
兩日後。
就在宋福生穿大棉襖,站在一群村民中間笑著說:“這石鍋真不賴,買不起鐵鍋的就買它”時,皇宮織造辦的員也將黃龍貢單呈了上去。
皇上就命楊明遠找出會寧奏摺。
楊明遠找完呈上,“回皇上,微臣冇有尋到會寧奏摺,隻尋到黃龍府的摺子。”
同樣伴在皇上邊的丁堅,聞言筆尖一頓,心想:
嗬嗬,有人要倒黴啊。
黃龍府的摺子,要是直抒是會寧呈上的貢單,是會寧知縣如何,哪怕是隻提一,黃龍府發現會寧如何如何,那一切都好說。
但要是不提,就有意思了。
要知道那位楊狀元,早就將這事在皇上那裡捅開了。
應試賭約贏鋪子,當初都為京城員間的笑談了。
過後皇上也知曉了,聽說有詢問過緣由,得知楊狀元錢錢錢的不是為自家,這纔將楊狀元召用。
丁堅眼神閃了閃。
果然,他聽見皇上被氣笑的聲音了。
且皇上還將摺子遞給那位楊狀元,讓看看這摺子的書寫方式不悉。
丁堅一聽,挑下眉,心想:
難不,黃龍那位邀功的員,是對照著宋知縣的摺子抄寫的?
那也太懶啦。
你倒是改改詞再說是自己的呀,怎麼能如此不小心?
那位員,你不知曉宋福生乃天子門生?
你當天子門生是空話?
你當皇上不瞭解自己學生的敘事方式?
你當皇上要是冇見過宋知縣的文章,能隨隨便便就下詔稱為門生?
到底是你太懶,還是你認為皇上很忙會注意不到這些“小事”?
楊明遠看完奏摺,看到陶府尹的名字,冇有提及宋福生,臉上波瀾不驚。
還告訴皇上他悉,這是宋知縣的敘事風格。
宋知縣那人是什麼風格呢。
皇上,楊明遠,丁堅,見過宋福生文章的人多都有些瞭解。
宋福生其人講實際。
例如奏摺中漂亮的鬆花石,他用大量的篇幅,不是講這種石頭擺宮裡有多賞心悅目。
而是講經過多次試驗,發現磨刀有多快。
又有親上戰場的經曆,更是能講明白磨刀石有多麼能提高單兵作戰能力。
那一看就是還有一肚子話冇說完的樣子。
估是連製造、采買,朝廷該怎麼給會寧百姓乾活錢,分發、配備那一套都想抒發見解來著,就是篇幅不能過長,也或許是不敢直接在問安的摺子裡提實際問題在罷了。
和那份貢試卷差不太多的寫法。
黃龍的那些員有哪個去過前線?有幾個親眼見過士兵手中的鈍刀?
冇有此種經曆,都寫不出來這一套一套的。
皇上看眼楊明遠,心中想著宋福生。
宋福生卻又是幸運的。
朕至知曉是他在做實事。
而那些不為朕所知的好員呢。
當天,皇上在議事時,請大臣們喝了黃龍府送來的蜂王漿。
又讓大臣們品鑒鬆花石硯,末了,皇上不經意地說了一句:“這是會寧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