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風流小地主 949 修你妹的仙啊?

《大唐風流小地主》949 修你妹的仙啊?

李忘憂被嚇得渾一哆嗦,差點抬腳就準備踹出去了。

好在他及時反應過來,這幾道跪伏在自己前的,不是旁人,正是那幾位道家高真。

「諸位高真,你們這是何意?」

「師祖在上,弟子們之前有眼無珠,冒犯了師祖,還請師祖責罰。弟子們只求能跟在師祖旁修行,請師祖可憐弟子們追尋天道之心,全我等。」

李忘憂這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

原來這幾位道家高真,如今也信了他的「鬼話」,確認他便是道祖在人世間的親傳弟子。

若非如此,誰又能懂得這些世人所不知的不傳之

在這些高真、高僧們看來,除了天上的神佛,誰能知道每個人上,居然著兩百石重空氣這種聞。

也就是那些高僧皆是佛門弟子,否則說不得此刻也得跪伏到李忘憂的前。

弄明白這幾位鬍鬚皆白的高真目的,李忘憂卻是被弄得哭笑不得。

他所謂道祖弟子的份,就是吹牛吹出來的,卻沒想用力過猛,居然讓幾位長安城有名的高真,都要跟他一起修仙。

修你妹的仙啊?

李忘憂即便與蘇長卿兩人莫名其妙穿越大唐,卻也從未信過什麼神佛。

他寧願相信是什麼時空蟲,也不信天上有什麼神仙佛祖。

何況他更不懂如何修行,能教這些高真什麼?

李忘憂心中默默長嘆口氣,果然,一個謊言便需要更多的謊言去掩飾。

Advertisement

「諸位高真,什麼師祖切莫再提。我雖是道祖在人世間的親傳弟子,但師尊傳授我的學識,與諸位並非一個路數。嗯,我並非師尊在道家的傳人,這般說,諸位明白嗎?」

幾名高真互相對視一眼,表堅定的回答道:「師祖,道祖乃是你的師尊,那不管你學的是道祖什麼學識,皆是弟子們的師祖,這點毋庸置疑。」

「不錯,既然師祖的師尊乃是道祖,那便是我等道門的師祖。」

「我道門中人,誰若不尊師祖,那便是欺師滅祖!人人得而誅之!」

這幾位道家高真,其實也就未必全信了李忘憂的託詞。

他們這些老傢伙,早已年老,又豈會因為李忘憂這的一番謊言,便納頭就拜?

這幾位道家高真,從輩分上而言,與孫思邈也相差無幾。但不同與孫思邈長期居山林,這幾位高真卻是長期活躍在長安中,在道家的影響力相當之大。

道家因為被李唐皇族封為國教,李淵李二又認了道祖老子為祖宗,故而這些道家高真與皇家關係,十分微妙。

既然如今道門夥同佛門彈劾李忘憂未果,顯然今後也不可能再限制得住李忘憂的發展。

而在高真們看來,此子展現出的學識,卻是非同凡可。

不管這些學識是道祖傳授,還是李忘憂從其他地方學來的,都說明了李忘憂可怕之

Advertisement

故而這群老狐貍立刻轉變了自己的立場,李忘憂此人只可為友,不可為敵!

即便自降輩分,將李忘憂奉為師祖,卻也沒什麼。

反正李忘憂為太子帝師,既然無法限制,那未來地位之尊崇,自不用多說。

道門能夠坐實李忘憂道祖傳人的份,便是給道門拉來了一道強力護符與靠山。

可以想象,今後佛門的日子會愈發的難過。

故而幾位高真,才不顧自己的年齡都能當李忘憂的祖爺爺,直接推金山倒玉柱,很是痛快的拜了下來。

而那幾位佛門高僧,此刻也想通了這一點,幾人的臉也是相當難看,卻也無可奈何,只能低頭默念佛號。

對於道家高真們的堅持,李忘憂也很無奈,更無法解釋,只能默認了「道門師祖」這個稱謂。

「不過,師祖難道你就沒與道祖學道法嗎?那真空環境,當真無法讓人進其中修鍊嗎?」幾名高真還不死心,又追問道。

李忘憂無語,只能默默搖頭。

對於道門高真,承認自己侄兒的份,並將其奉為師祖,李二倒是樂見其

自己這侄兒的子,他這位千古一帝自然看得明白。

對於李忘憂,李二倒是完全信任與放心,本不怕這貨日後勢大,無法控制,甚至篡了自己兒子的位。

以李忘憂的疲怠子,若真讓他去做那皇位,每日為天下之事心,恐怕比殺了他還難

Advertisement

故而李忘憂能得到道門的支持,這便是好事了,未來自己的嫡長子承乾登基后,天下也會愈發的太平。

李二此人雖然病不,玄武門之變下狠手殺兄父,又很是好,年老后還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但總的來說,李二卻是難得心中有天下百姓的好皇帝。

這也正是李忘憂願意獻上自己一本事,甘願被李二「剝削」的原因所在。

皇家書院半球實驗完後,一眾書院師生以及百勛貴及其親眷們,都覺得大開眼界。

眾人議論紛紛,向李二見禮后各自散去。

李二、長孫皇后、楊妃以及房玄齡、程咬金等一眾大佬,自然被李忘憂邀請回了莊園府邸。

大佬們辛苦從長安城跑來書院,他這做主人的,自然要盡地主之誼,招待一眾大佬吃喝玩樂一番。

李忘憂這莊園府邸,各種設施齊全,又有許多新奇玩意,包括李二在,一眾大佬都樂得清閑一天,就當時給自己放假了。

長孫皇后、楊妃以及房玄齡等諸位大佬的眷,自然有蘇長卿出面招待,李忘憂則將李二等人請到了客廳落座奉茶。

眾人正說著閑話,卻見老管家李衡匆匆行了進來,稟告道:「郎君,高士廉高公來訪。」

李忘憂聞言微微一愣,高士廉回長安了?

他怎麼不知道此事?

高士廉不是還在益州大都督府擔任長史嗎?按理說,高士廉應該是貞觀五年才會被李二召回長安啊。

李忘憂不解的扭頭看向李二:「叔叔,高公被你提前召回長安了?」

「不錯,高公治理益州有功,此次又剿滅了僚人作。加之克明薨逝后,右僕一職便空缺著。朕與玄齡商議之後,便下旨召高公回長安了。不過朕也不知,他已至長安,還先跑來子憂你府上了。」

李忘憂點點頭,與李二及諸位大佬告了聲罪,起隨李衡出門,去迎接高士廉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