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風流小地主 953 這是朕的大唐

《大唐風流小地主》953 這是朕的大唐

當初在九隴縣時,李忘憂看到蘇長卿手機里的導航地圖,就暗罵自己豬腦子。

為了給上司搞個爵位,弄得那麼複雜,其實只要他將手機里的地圖給複製出來,不怕不亮瞎李二的眼睛,換個爵位有啥難的?

華夏自古的地圖,繪製方法一直與眾不同,獨風采。但卻不得不說,但從實用的角度而言,華夏的地圖實在算不得細。

雖然早在西晉,名臣裴秀便提出了「製圖六」,闡明了地圖比例尺、方位和距離的關係,但華夏的古地圖,因為測繪手段與繪圖方式的原因,缺乏地圖投影和經緯測量,導致地圖始終不夠確。

其實不僅華夏如此,包括西方世界也是如此。

即便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那地圖在後世看來,離確卻還差著不距離。

這也很正常,畢竟沒有衛星遙測繪的年代,要靠人力去測量當時的世界,實在太難。

而蘇長卿手機之中的導航地圖,雖然僅僅是後世的民用地圖,但就度以及準確度而言,放在大唐,便是不可思議的「神圖」。

回到長安后,李忘憂便出時間,以等比例放大的辦法,重新繪製出了一張華夏及周邊地圖出來。

因為這份地圖是準備進獻給李二的,李忘憂為了足夠震撼,將其繪製得相當的大。

一丈多長,半丈寬的白絹布上,李忘憂花費了不時間,將亞洲部分的地圖,完整的移植了過去。

之所以不繪製世界地圖,是他實在懶得與李二解釋那麼多。

Advertisement

否則李二等人必然會變好奇寶寶,不停的詢問他各種問題,比如大洋對面的南北洲、歐洲非洲距離有多遠,如何去等等之類的問題……作為一個懶人,能夠不給自己找麻煩,那才是最重要的。

一張巨幅的亞洲地圖畫出來后,李忘憂還很心的按照唐人的習慣,找來了閻立本幫忙,在其上繪製出了山勢河流城池等地形,從而讓這張巨幅地圖更視覺衝擊力。

閻立本在見到這幅地圖后,當即便跪了,對於李忘憂乃是道祖弟子一事,再無任何懷疑。

這種輿圖,除了神仙從天上俯視大地,其他人又如何能繪製得出來?

而經過閻立本繪製,顯得愈發立直觀的的亞洲地圖,徐徐在大唐群臣眼前展開后,頓時驚得李二等人一震,僵立當場。

在大唐君臣眼中,這幅被展開在眼前的巨幅地圖,簡直就是「神跡」。

閻立本師從李忘憂學習素描,更從李忘憂學會了焦點視法,從而繪製出的山脈、城池極

其按照李忘憂的吩咐,在地圖上依照山脈走勢,繪製出極效果的彩山脈、河流以及城池后,這幅地圖看在眾人眼中,便如同在九霄之上,俯視大地一般。

「這……這是朕的江山?這是朕的大唐?」李二喃喃失聲道。

房玄齡、長孫無忌、高士廉以及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同樣看著眼前的巨幅地圖,茫然失神。

李二快步走到巨幅地圖前,手指向位於地圖正中央的一座宏偉城池,異常興:「長安,這便是長安!子憂,朕可有說錯?」

Advertisement

李忘憂很是狗的微微躬:「叔叔英明,沒錯,那便是長安!」

他在畫這幅地圖的時候,故意調整了方位,將長安畫在了地圖的正中心。

這不用說,自然是為拍李二的馬屁。

顯然,李忘憂的心思沒有白費,李二對此無比滿意,手指不斷在地圖上四遊走著。

「這是,這便是鄭州……此是太原府,再往上便是高句麗……子憂,這便是高句麗的地形嗎?」

「不錯,便是如此。」

「子憂,這輿圖之上,標註的比例尺又是何意?」房玄齡好奇詢問道。

「房公,這比例尺,便是指,這一線段長度,與實際長度的比例。小侄繪製的這張輿圖,比例尺為一比十萬,換而言之,可用尺子在地圖上量出兩距離,乘以十萬,便是兩地的實際距離。」

李忘憂繪製的地圖相當巨幅,故而比例尺也很大。

地圖上一厘米的距離,便相當於現實距離十萬厘米,也就是一千米。

李忘憂這番解釋,卻是讓眾人愈發驚愕。

「子憂,你的意思,這幅輿圖便與天下完全一樣?從輿圖之上便可測算出兩地距離?這如何可能?」高士廉立即搖頭。

別說高士廉不信,這話一眾大唐君臣誰也不信。

畢竟華夏自古的輿圖,便沒有這般確的。

李忘憂展現出的這幅輿圖,雖然在眾人看來實在震撼,彷彿眼前便是萬里江山一般。

但若說僅僅在輿圖上拿尺子測量一下,便知兩地距離有多,這便有些天方夜譚了。

「高公若是不信,不若打個賭可好?」李忘憂賊笑道。

Advertisement

高士廉久不在長安,哪裡知道李忘憂如今在長安城中,幾乎有「賭神」之名。即便是程咬金這種老流氓,只要聽聞李忘憂說出「打個賭」這種話,都是絕對不敢接招的。

誰讓這貨與人打賭,就從未輸過。

即便是再不可思議的賭局,如何不被人看好,最後的贏家都是李忘憂。

故而無論是李二還是程咬金,如今是絕對不會與他打什麼賭的。

高士廉正待點頭,卻見李二怒視李忘憂:「子憂,你連朕的舅舅都要戲耍不?快點給朕說清楚,你這輿圖,當真如此確?這如何可能?」

李忘憂見「計」為能得逞,也只能訕笑一下,繼續解釋道。

「叔叔,諸公,這份輿圖,當真確無比。雖不敢說與實際地形完全一般無二,卻也算得上十分準。只要掌握比例尺的使用方法,便可很便捷的測量出,各地距離。」

程咬金雖然不敢與李忘憂打賭,但對他的話卻還是不肯相信。

「直娘賊,老子還真不信了!子憂,你且在這輿圖上,給老子測算一下,從長安到太原府的距離多!老子看看你測算的對不對。」

李忘憂笑著找出尺,在地圖上測算起來。

「程叔叔,長安至太原府直線距離一千里,實際距離大約一千四百多里路程,不知小侄測算的可對?」

李忘憂畫地圖時,自然不清楚大唐道的實際走向。但千百年來,道與後世的主要省道國道,其實大多一脈相傳。

他畫的這份地圖,其中的道路,便是按照後世的省道國道來繪製的,至於高速公路,那自然是不用考慮的。

只要大唐的道與後世的省道國道沒有太大的差異,這距離就基本八、九不離十。

果然,他說出這個數字后,程咬金以及李二等人,當真有些傻眼了……

(最近更新不給力,卻也是有原因的。前幾日發稿費后,愕然發現上月稿費直接被腰斬了一半……哎,網文寒冬果然不假。雖然老龍不靠稿費過日子,但這點微不足道的稿費,實在是讓人提不起心氣……但本書太監或者爛尾應該是不會的,老龍會繼續認真寫的,只是速度慢一些罷了,諸位勿怪。最後祝諸位端午安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