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這話,頓時讓眾人全部楞住了。
郡王?
李忘憂一臉的錯愕,李二這小氣鬼那麼大方?
居然要封他為王?
他以後也能稱孤道寡了?
房玄齡、高士廉等人互相對視一眼,心中也多有驚異。
房玄齡等人倒是不懷疑,以李忘憂的能力與功績,封為郡王也沒什麼出奇的。
但關鍵是,親王、郡王只有宗室可以分封。
而李忘憂當初被戶縣李氏革出族譜后,連宗正寺都將李忘憂與他父親李周的名字,從宗室族譜里給去除了。
當然,大唐中後期,不僅宗室可以敕封郡王,連大臣、節度使也有封郡王者,晚唐、五代時期,異姓封郡王者甚多。
但如今卻是唐初,非宗室敕封郡王,卻是有些不合規矩。
至於李忘憂,為何至今沒有被李二重新命宗正寺登錄進宗室,卻也是有原因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李二這貨,還在琢磨將自己的嫡長,長樂下嫁。
故而即便李忘憂一口一個叔叔喊著他,李二卻也沒有命宗正寺恢復李忘憂宗室份。
房玄齡錯愕之後,略有些糾結的出言詢問道:「陛下,是否先通知宗正寺,將子憂與李公的宗室份先恢復,再行敕封?」
李二有些疑,似乎有些不明白房玄齡為何這般說?
「朕敕封子憂開國郡公,為何要恢復其宗室份?」
開國郡公?
包括李忘憂在,眾人又全都沙雕了,一臉無語向李二,想搞清楚這貨到底再說什麼。
房玄齡也是一臉的糾結,只能深吸口氣,開口向李二再次確認道:「陛下,方才你所言,可是敕封子憂為扶風郡王。」
李二聞言一楞,又看看李忘憂等人那副怪異的表,忽然猛地一拍手掌:「哈哈,朕方才口誤,口誤!朕是要敕封子憂為扶風郡公,並非郡王。」
他這話倒是讓房玄齡等人微微鬆了口氣,李忘憂卻氣得差點翻白眼。
尼瑪,是白高興一場……逗他玩呢!
李二你好意思?
懂不懂什麼君無戲言?
從郡王直接變郡公,這也口誤?
口誤你妹啊!
好在李忘憂對於什麼爵位不爵位,倒不是真的在意,否則真要被李二給活活氣死。
李二還真是一時高興,順口說禿嚕皮了,將郡公誤當了郡王。
此刻反應過來后,即便李二的臉皮夠厚,卻也不有些老臉發紅。
他連忙輕咳一聲,往回找補:「子憂勞苦功高,敕封扶風郡公,實食封兩千戶!」
大唐開國郡公,食邑二千戶,那只是虛封。
通常而言,郡公實食封不會超過八百戶。
李二因為之前的口誤,為了彌補李忘憂,乾脆大手一揮,將虛封的兩千戶,全部轉了實封。
李忘憂的郡公封號,扶風,是兩漢三國時期的扶風郡。
郡公的封號,自然需要用郡名,而不能如同之前縣公一般,使用縣名。
故而李忘憂從開國縣男開始使用的戶縣封號,是不能再繼續沿用的。
大唐國公、郡公的封號,皆用大唐之前朝代的州郡名詞。
扶風郡,其實便是兩漢時京畿一地,戶縣便屬與其管轄範圍。
不用說,李二的意思,便是將戶縣賜予李忘憂,作為其食邑所在。
戶縣乃是中縣,兩千戶差不多就是戶縣治下所有人口。
李二實食封李忘憂二千戶,換而言之,今後戶縣就變了李忘憂的封地。
楊纂這位前戶縣縣令,如今倒是陞了,頂替了長安縣縣令崔倬,出任長安令,並被李二敕封了爵位,長安縣男。
接任他位置的戶縣令,今後倒是輕鬆了。
縣令最繁瑣的收繳賦稅徭役之類工作,卻是不用做了。戶縣百姓以後的田租賦稅以及徭役,都歸李忘憂所有。
當然,李忘憂也看不上戶縣百姓繳納的那點賦稅徭役,至定周村為他的食邑后,他就從未收過一文錢的賦稅。
對於李忘憂而言,李二重新敕封他爵位,自然也是好事。
不僅爵位重新回來了,還晉陞了一級,從開國縣公變了開國郡公。
至這貨不用覺得沒面子。
畢竟上司都是侯爺,他若只是庶民,這話好說不好聽啊。
倒是工部那些員得知此事後,恐怕又會在心中吐槽。
他府邸門前的橫門,工部員還得再勞煩一次,將之前沒有拆除的縣公橫門,給換郡公規制……
房玄齡等人紛紛向李忘憂表示恭賀。
蘇長卿得知此事後,倒是相當淡然。
與李忘憂一樣,其實對於爵位並沒那麼看重。
老管家李衡等人,得知自家郎君的爵位又回來了,而且還晉陞為開國郡公后,卻是樂得差點咧到耳子去。
「陛下、諸公,今日倒是巧了,府中恰好有頭犍牛不慎失足跌死,老奴已經命人去戶縣縣衙報備過了。卻不知陛下與諸公,可有想吃的菜式?老奴好去安排晚膳。」
李忘憂在旁聽得角都忍不住搐了兩下。
這個李衡,簡直就是畫蛇添足!
眾人誰不心知肚明那牛是怎麼死的,還需要他多提一句?這豈不是掩耳盜鈴?
包括李二在,諸公倒是被李衡這話弄得有些不自然,畢竟不是誰都如程咬金這般厚臉皮。
「咳,既然如此,那今日諸公便與朕,在子憂府上打打牙祭。李衡,你自去安排便是!」李二輕咳一聲,將李衡給打發了出去。
倒是程咬金很不要菲斯的朝老管家李衡吩咐道:「李衡,土豆燉牛這道菜,切記勿要忘了!再鹵醬十幾斤牛,屆時切了下酒!」
「喏!老奴知道了。」李衡笑嘻嘻的朝程咬金躬施禮,自去安排膳食。
對於程咬金的無恥,李忘憂也很是無語,卻也早已習慣。
即便李二等人,也只當沒聽見程咬金的話語。
長孫皇后等人,自然有蘇長卿接待,無需李忘憂費心。
膳食準備妥當后,李忘憂將李二等人請餐廳用膳。
由於有李忘憂今日一番妙策論,讓李二等人都心舒暢無比,席間也是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酒過三巡,李二忽然想起眾人見識震天雷的威力后,李忘憂勸說他,希暫時勿要將火藥投使用一事,便忍不住開口詢問。
「子憂,你今日勸朕,暫時勿要使用震天雷,卻又是為何?」
李忘憂這才想起,自己之前聊嗨了,居然忘了解釋這件事,連忙正說道:「叔叔、諸公,小侄提出此事,其實便是為了高句麗與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