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五年六月,高昌城熱鬧無比,無數百姓湧出城門,載歌載舞去城外迎接從大唐遠道而來的使團隊伍。
高昌國主麴文泰領著高昌國的一眾文武百,也同樣出城三十里,迎接大唐使團。
之所以高昌國朝野上下,今日傾巢而出迎接大唐使團,便是因為大唐皇帝陛下,偉正的李二贈與高昌國的琉璃佛像,今日將隨使團一併運達。
高昌國的國都高昌城,位於後世吐魯番市,與長安城相距五千多里路程,不可謂不遙遠。
以大唐如今的通狀況,即便騎馬跑完這五千多里路,也需要月余時間。若是運輸資的商隊,沒有三個月時間,本走不完這趟旅程。
要運輸一噸多重的玻璃佛像,跋涉五千多里路途,可並非易事。
為了運輸這尊佛像,大唐倒很是費了番功夫。先由四馬車將佛像先運輸至敦煌郡,再改由駝隊送至高昌。
而一噸重的佛像,又沒有哪頭駱駝可以背負,故而專門由能工巧匠,打制出了一種托架,聯結了四匹駱駝。
將佛像安置在托架上,由四匹駱駝背負,在無數人小心翼翼的呵護下,歷經月余時間,才穿越了大漠戈壁,將佛像從敦煌郡,經過哈,運送至高昌城外。
作為一個佛教國家,包括高昌王麴文泰在,滿朝文武與高昌百姓在得知大唐贈與他們的這件國禮后,全都興的無以復加。
一噸多重的琉璃如來佛祖像,這是何等瑰寶?
即便高昌國與長安相距甚遠,但每日依舊有絡繹不絕的商隊,帶來長安城中的各種消息。
半年以前,長安城中那場震驚天下的拍賣會,更是這些商隊最津津樂道的事。
半年前,一尊類似的琉璃如來佛像,被長安城的佛門,花了六萬八千兩黃金競拍下來。
佛像被佛門拍下,但這尊琉璃如來佛像,究竟由哪家寺廟供奉,卻了問題。
幾位佛門高僧各自爭論不下,最後乾脆決定了,由長安城的十大寺廟,籤決定順序,流供奉,每家寺廟供奉三個月。
大慈恩寺的運氣最好,中了第一個供奉佛像的機會。
大慈恩寺為了向信徒展示這尊琉璃如來佛像,甚至專程將其安置在了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之上。
以漢白玉修建的佛像底座,再將流溢彩的琉璃佛像安置其上。
因為是天環境,玻璃佛像每日在照下,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耀眼的輝,異常神聖。
也正是因為這尊琉璃佛像,去大慈恩寺上香的信徒香客,激增了數倍之多。無數信男信湧大慈恩寺,就為一睹琉璃如來神像,甚至還衍生出了各種神跡傳聞。
什麼佛祖顯靈,病家叩拜禱告后,便不治自愈;什麼佛像降下七彩霞,讓信徒沐浴佛……總之,關於長安城那尊琉璃如來佛像的各種傳聞,這半年來,是鬧得沸沸揚揚,更讓高昌國上下心難耐。
經過數月長途跋涉,大唐皇帝陛下作為國禮贈與高昌國的琉璃如來佛像,今日終於可以運抵高昌城,如何能不讓高昌國的朝野上下為之激。
故而今日一早,天剛蒙蒙亮,高昌國主麴文泰便已然領著文武百,出城三十里翹首以待了。
當大唐使團的影,終於在高昌國人盼星星盼月亮的期待中,出現在道上時,圍觀百姓終於忍不住發出了一陣喝彩之聲。
樂師們奏響了歡快的樂曲,舞姬們開始載歌載舞,一片歡騰,比之高昌國最盛大的節日還要熱鬧幾分。
被牢牢固定在駝背上的佛像,包裹著厚實的稻草等,倒是一時見不到其真容,卻是讓前來迎接的高昌國主麴文泰等人略憾。
在一番繁瑣的禮儀之後,大唐使團隊伍與高昌國君臣再次啟程,向著高昌城而去。
吸取了大慈恩寺的「功經驗」,高昌國主麴文泰也沒有任何遲疑,便命人在城最大的寺廟,修建了一座天佛臺,準備用以供奉佛像。
為了彰顯自己的虔誠,這座佛臺甚至是高昌國主麴文泰命人以純金打制而。是黃金,便耗費了近二十噸,差不多八十萬兩黃金。
高昌國地西域綢之路的中心,乃是必不可缺的通樞紐,是東西通往來的商業要衝,故而及其富裕。
即便大唐使團對於這一點心知肚明,但眾人見到那黃金鑄造而的佛臺後,卻也同樣被驚得說不出話來。
琉璃如來佛像,在抵達寺廟后,被一眾工匠無比小心的慢慢吊運起來,穩穩安置在了黃金佛臺之上。
當佛像被安置好后,去掉那些用以保護的稻草等,顯出其真容后,在場所有人立刻被震住了。
耀眼的直而下,晶瑩剔的佛像,與金燦燦的黃金佛臺相輝映,殊勝莊嚴,悲憫如法,讓人幾乎無法直視。
寺廟主持立即默念佛號,領著全寺僧全部跪拜了下去,口中高聲誦讀起玄奧的經文,佛門莊嚴肅穆的氣息讓在場的所有人,立刻跟著跪拜了下去,朝著佛像叩首祈禱……
李二贈與高昌國的這尊佛像,當即被高昌國主麴文泰宣布為高昌國國寶。
供奉這尊琉璃佛像的寺廟,不被高昌國主派出了大隊士兵嚴加守衛,而且所有前來上香的信男信,還不準靠近琉璃佛像十丈之。
除了那些僧人,任何人膽敢靠近琉璃佛像,殺無赦!
而麴文泰更是很虔誠的,每日都會去寺廟上香祈福。
至於大唐使團,則在高昌國暫時駐留了下來,見證兩國的「友誼」。
高昌國所在的吐魯番盆地,在後世極度乾旱,雨水極。但在唐時,吐魯番盆地卻是重要的屯田之所。
雖然較之中原,依舊屬於降雨較的區域,但與其他西域各相比,卻算是雨水充沛。
不過今歲夏以後,高昌國卻滴雨未下,土地乾涸。
高昌國上下對此也是憂心忡忡。
為了祈雨,高昌國主麴文泰乾脆命供奉琉璃佛像的寺廟舉行法會,他率領文武百,親至寺廟,參加祈雨法會。
也不知是不是佛祖有靈,總之,在祈雨法會後的第三日,乾旱已久的高昌國,終於落下了雨滴。
而且這雨一下,便下了整整一天一夜,讓高昌國上下皆是歡喜不已,覺得這是佛祖保佑的結果。
高昌國主麴文泰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睡了一個踏實覺。
翌日一早,他便命宮服侍他起床更,他要去寺廟還願。
但不等麴文泰梳洗完,卻見宮門外跌跌撞撞衝進來幾人。
「大王,不,不好了,出大事了,佛,佛像,佛像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