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162章 分兵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第162章 分兵

哦?

王鐵立了起來,阮小七雖然頑皮,是一個被阮小二和阮小五兩個哥哥寵壞了弟弟,但他自從被收服以后,在自己面前從來都是規規矩矩。

他說自己會興趣,那就一定會令人興趣。

王鐵把李應了進來,讓其坐下來,自己立在后,他現在是人人敬仰的欽差大人,在明面上很多事都是他理的。

很快,一個只有一米三左右,其貌不揚的矮子就被阮小七帶了進來。

“來,這位就是我們大宋的欽差大人,是當今家跟前的紅人,有沒有什麼事跟他說就得了,不用再跑到東京城那麼遠”

阮小七將來人給李應,就站到王鐵邊告訴此人的來歷。

當王鐵從阮小七里聽到“耽羅國,星主”這些字的時候差點抓住他狠狠夸他一頓。

可是想到自己的份,還有那個矮子在帳篷,他只能強忍著這種沖,示意阮小七做得好。

原來,此人正是耽羅國派往大宋求救的使者。

耽羅國于大海之中,一直是各王朝的流放之地,在通不發達的時代,此地絕對是個落后之島。

但是它于華夏,倭國,棒子國等國家的中間,地理位置又是十分的重要。

只要在此地駐扎一支軍隊,對倭國和棒子國都是很好的威懾。

耽羅國主稱為星主,古代的時候先后臣服于百濟,高麗,還曾經一度向倭國朝貢,在元朝的時候還被中原朝廷直接控制,可惜的是后來被高麗以各種理由從元朝皇帝手里忽悠回去了。

Advertisement

這事一直被王鐵引為憾,他曾經讓李俊和阮氏三雄在沿海一帶打聽這個國家,沒有想到人家的送上門來了。

耽羅國舊星主新喪,立了新的星主,這事引起棒子國的不滿,因為所立之人不是他們中意的,因此興起大軍來攻。

耽羅國那三瓜兩棗那里是人家棒子國的對手,很快就被攻皇宮,星主一家了俘虜。

好在星主在棒子國軍隊登島的時候就覺得事不妙,向大宋派出了使者,請求天朝上國發兵主持公道。

使者靠海的時候發現阮小七他們正在勇練兵,八艘大船在這貨眼里了巨大無比的神舟,加上梁山的水軍訓練有素,就是以為遇到了天朝上國的海軍,主靠了上來,表明份,祈求大宋國發派援兵,解決耽羅國的難題。

阮小七等人早到王鐵的囑咐,自然沒有出馬腳,將人引到岸上。

一路上,到都有民夫在熱火朝天的干活,使者一問才知道這里正在朝廷欽差大人的領導下建立海防城。

使者當時就震驚了一把,因為現場人山人海,耽羅國加起來都沒有這麼多。

這還只是宋國的一州府之地,大宋,大宋,真的太強了。

還沒見到李應,這貨就篤定的認為耽羅國有救了

就是這麼簡單,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王鐵沒跳起來已經很克制了。

既然讓自己到了,就一定讓耽羅國變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Advertisement

而且這地方氣候宜人,是塊養馬絕佳之地。

大宋現在缺馬,就是因為沒有奪回燕云十六州,失去合適的養馬之地。

等梁山建立自己的養馬場,訓練出自己的騎兵……

王鐵都不敢往下想了。

真是天助我也。

一番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之后,李應在王鐵暗示下終于勉強答應下去。

不過他也是有條件的,事之后大宋國要在耽羅國劃分出一塊土地養馬。

使者面,大宋不是天朝上國嗎,面對小國家的求助不是應該無償的幫助,怎麼還有那麼多條件。

無償幫助你們,真把我們當凱子了?

為了那點點可憐的、虛妄的名聲,宋徽宗那皇帝老兒肯干,我王鐵可不會做這種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王鐵手中一個作,李應就阮小七送人,哪里來的就滾回哪里,老子不伺候。

要不去大宋的東京城問問當今家也行,看他發不發兵。

使者嚇壞了,他想不到剛才還好好的大宋欽差怎麼說翻臉就翻臉,想到星主一家每時每刻都有可能死于棒子人的刀下,還有島上水生火熱的島民,使者只能暫時答應下來。

見此,在王鐵的授意下李應當場抓拍板,答應三天之出兵。

讓阮小七把使者送回船上,王鐵就開始計劃起來。

“寨主,耽羅國是化外之地,專門收留發配之人,真的要大干戈?”

李應不明白王鐵為什麼要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就算是要訓練水軍和登云山那幫新收的山賊也不用跑那麼遠。

Advertisement

再說這是大宋朝廷的事,用得著梁山出手嗎?

“李莊主,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此地不僅僅是養馬場那麼簡單“

王鐵很想給他解釋耽羅國地理位置的重要,可是一想到古代人對于海防的忽視,只能暫時放棄這種想法。

“只是問問而已,李應很想帶兵前去為寨主打下一片江山,可是假欽差的份擺在這里,想必這份功勞沒有我的份了“

李應站起來悵然若失。

“李莊主不用嘆氣,來日方長,有的是打仗仗等著呢“

王鐵喚來心腹,讓頭領們都來此地集中。

水軍全部都要上,一來可以借此機會練兵,二來又能起到威懾作用。

步軍的話,王鐵準備帶上武松,李逵,穆弘等人。

由于需要調登云山的部眾,王鐵只能強忍著耐心等三天。

就在第二天的時候,留守山寨的神行太保戴宗突然出現在登州,是由登州城外三十里地守候的鄒潤直接帶到王鐵這里的。

“柴大人有難,林教頭,杜遷和寨主夫人已經決定下山救援“

戴宗將扈三娘三人寫給王鐵的書信呈上,又將事大致說了一遍。

看完信,知道扈三娘的理結果,王鐵放下心來,娶的這個媳婦真不錯,是個賢助。

別看高唐州小,可是著實不好打啊,高廉這貨有幾分本事,手上又有三百神兵,看來得分兵了。

“把一清先生也請過來”

公孫勝了壽一帶附近之后,他們并沒有急于尋找鹽田,而是慢慢傳道,他是個修為高深的道士,憑著一好本事收了很多信徒。壽這邊搞定,他又到其他的地方逛了一圈,一路走一路收幾乎跑遍一山東所有沿海的地方。

信徒一多鹽田的事就好辦了,只需要登高一呼,王鐵要多鹽就有多

因此他帶著秦明和黃信為梁山私鹽的發展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王鐵在建設海防城的時候,就開始的建立一煉制鹽的地方,并且已經出了不的上等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