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鹽商們,細說起來,進出新野縣城,其實也就是一輛車多花了幾十兩銀子。
鹽務是暴利,要是往年,一張鹽引就能炒出天價。沒有門路,不花足夠的錢疏通關節,連鹽引的影子都別想看見。
如今新野的鹽場是不論大小鹽商,只要按價付現銀,就能拉一車鹽走。最多就是送龐轉運使一些辛苦費,想拉幾車就能拉幾車走,不至于來十輛大車只能拉五六車鹽。比起以前來,買鹽引的錢省了,疏通關節錢也省了,原本是暴利,現在更是暴利中的暴利了。
所以,要說這些車隊付不起新野縣城這點小錢,是真不至于。
但是,這心里不爽啊。
原本他們可不要花錢,龐轉運使那兒每次打發點小錢,最多一年送個人,指定就沒事了。
現在呢?
現在是每過一次就要被劉知縣的快刀拉道口子。就像自己邊的,都要吃下去了,愣是被人當面切走一塊。哪怕切走的是指甲蓋那麼大的一塊,那也是土地爺頭上土,心痛啊。
他們實在太懷念新野以前的知縣了。
前面的幾任知縣就不說了,就連死掉的那個古知縣雖然麻煩,但是人家是講究人,兩袖清風,真真正正視金錢如糞土。而且那人迂腐,新野偏遠鄉村出點事報上來,他親臨村鎮去調解盤桓一陣子,鹽車的事他都不知道。
可惜這古縣令倒霉地死于匪患了。要不是他死了,估計到現在,古知縣也只是在發愁如何教化新野百姓、籌謀收稅納糧的事而已。
可現在這劉知縣呢?他一點都不像個讀圣賢書的人啊。
比起古縣令,這劉知縣有人手、肯花錢、有名氣,關鍵還不要臉。這人不要臉了,基本就到了無敵的境界。
什麼規矩禮法他都不管,他們還不能將事捅上去鬧大。一旦鬧大,鹽場的事若是傳開,他們還能不能做這生意就兩說了。
轉眼到了五月。
劉知縣到新野上任也已經快三個月了。
這些日子里,唯一傳來的大事也就是城郡王娶親,圣上打算在六月立城郡王為太子。
國有儲君,朝政安穩。一時間,各地吏都忙著送上賀表,還有為城郡王送上賀禮的。
劉衡也不能拉下,他派了阿二帶人送了一車新野土產回京。.七
這一車土產,當然不是李縣丞買的菜,里面是各種好東西。
劉知縣貪財了這麼久,不就是為了往京城送禮走門路嗎?
北方山林里,狐貍、野貂乃至熊瞎子都有。為了采購這些禮,汐帶著一班隨從,幾乎跑遍了新野上下。不要說縣衙上下,就連一些百姓都知道,劉縣令家的未婚妻要買好皮貨。
不論鹽商們觀如何,在百姓眼里,劉縣令是個好縣令。
從他來了新野,大家伙兒的日子好過了。往年這三五月間,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為了弄點糧食,窮苦人家賣兒賣都不在數。今年不僅不用賣兒賣,還能到縣衙做工賺錢。而且,劉縣令教化有方,鄉里的潑皮混混都被他引上正道了。這些混混的父母,恨不得早晚三炷香為劉衡祈福,激劉縣令。
百姓們是樸實恩的。他們不管鹽商們罵什麼“劉皮”,他們就知道劉縣令不盤剝百姓,就連服徭役,工錢都按天算足,從不克扣。
所以,聽說劉縣令家要買皮貨,熱心的百姓們互相打聽,有些皮貨鋪子,將自家的鎮店之寶都貢獻了出來。還有些會打獵的,放下手里的農活,甚至不惜到工地上請上幾天假,結伴上山打獵。
短短幾日,汐就買到了一車皮貨。這些皮貨里,最珍貴的就是一張黑熊皮,整張皮沒有一點傷口,皮油水亮,狐貍皮和貂皮稍微次一點,但是也湊了五張白狐貍皮、十張白貂皮。
將這些皮貨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裝車之后,劉衡親自送到縣衙門口,囑咐阿二一路務必小心謹慎,“你到了城郡王府,代我向郡王爺磕頭請安,另外這一箱子東西,是送給郡王爺邊的周侍衛長的,你可莫要混淆了。”
“是,大人,小的記下了,您放心。”阿二鐵塔似的高,愣是彎了蝦米狀。
李縣丞這日沒有出去買菜,倒是在縣衙里。他就聽到劉縣令低聲音,仔仔細細囑咐阿二如何去拜見郡王爺,郡王府管家是誰,又要向誰送上自己的拜帖。
最后,劉衡小心地著車里的包袱,“你見了郡王爺,一定要告訴郡王爺,我來到新野后,勤于政務日夜辦公,每日嘔心瀝,勵圖治;在本縣治理之下,短短三月,縣匪患已除,境太平,路不拾,門不閉戶。百姓們安居樂業……”
劉衡洋洋灑灑說了一刻鐘,阿二苦著臉,“大人,您才華橫溢出口章,小的愚笨,一時記不住。”
“也是,你自然是不能跟大人我比。幸好本大人神機妙算,知道你記不住,已經寫好了書信,回頭你呈給郡王爺。”劉衡走了兩步,滿臉憧憬,“也不知郡王爺知道本縣治理有方后,會不會上奏圣上獎賞本縣。不行,本縣還得給高次輔、陳閣老幾位閣老大人寫個條陳,將治理新野之事說明一下。”
“老爺,小姐說這次的禮貴重,阿二得早點出發,不能耽擱了。”劉忠孝看劉衡打算再寫條陳,連忙低聲勸阻。
劉衡就有點糾結,劉忠孝又了一聲“老爺,小姐還等您回去說話呢。”他終于忍痛放棄了再寫條陳的打算。
阿二一臉結,口齒伶俐地奉承道,“大人,不是小的說,以您的才能,待在新野肯定是屈才了。您放心,小姐說,讓小的到了京里要跟人說說您治理新野的苦勞。小姐說,圣上也是知道您的,也許這次朝廷就會給您升呢。”
劉衡滿意地點頭,不由幻想道,“這新野到底地偏僻,施展不開拳腳。若是能換到江南,我一定會治理得更好。”
李必樹看劉衡那兩眼放的樣子,不由腹誹:你不是治理得更好,是貪得更多吧?新野這窮地方都能被你刮出油來,這要到了其他地方,以你劉縣令的才能,天高三尺都不止。
“大人,朝廷要是給您升,會不會封賞令直接下來啊?”
“胡說,朝廷政令又不是兒戲。按照慣例,朝廷都是先給獎賞再給升的。就算給我升,那也必定要等些日子,派天使傳旨的。”
阿二又問了幾個蠢問題,劉衡一邊指點一邊笑得合不攏。
李必樹就發現,劉縣令家的下人,竟然都是些馬屁。估計這些下人都在院,被那位小姐迫調教的,一個個為了過得好點,都練出了拍馬屁神功。
怪不得有句話日久見人心。人的本,果然是藏不住,會慢慢暴的。就像劉縣令,看外表真是玉樹臨風、文質彬彬,誰知道本質是個貪財好利的人呢?不過,也許是窮苦出窮怕了,所以才會這麼一副難看的吃相。
難怪人說世族大家氣質不同,這日常熏陶果然很重要啊。
那汐到底是個鄉野村姑,這點還是劉衡看得明白。朝廷調令又不是兒戲,以為送點禮就馬上能挪窩?
不過,從阿二的話里,李必樹看出來了,汐是看不上新野這窮地方的,急著想走呢。估計這麼大張旗鼓地搜羅禮,是想到京城里跑跑,給劉衡謀個缺。能把禮送到城郡王府和閣老手里,這劉衡上面果然是有人的。
就是這些人太俗,吃相太難看。
李必樹在心里鄙視了劉衡和阿二這些人一番。
那邊,劉衡終于跟阿二把話說完了,點了二十個人跟著阿二護送禮,還特意叮囑了,要是遇到危險,別的東西丟了也就算了,那幾樣皮貨,小姐可是花了大價錢的,一定要帶著跑。
等到阿二再三保證,終于離開的時候,劉衡看著遠去的馬車,轉頭痛地跟李必樹說,“李縣丞啊,本縣想存點銀子,怎麼就這麼難呢?”
風迦月穿成男主黑化文的炮灰,睜眼就看到俊美男主談笑間殺人無數。她還被系統綁定,要回到過去,阻止男主黑化。 她勤懇做任務,保護他,給予他溫暖,不讓他受傷害,想把他養成一個好人,完成任務離開。 她卻不知道,男主是重生的,天使般的面孔下,早已黑化的不能再黑。 黑化男主消滅完他爹的勢力,回到她身邊就裝可憐:“我爹不要我,姐姐你也會不要我嗎?” 在外兇殘殺完人,回來后:“又有人要來殺我,我怕。” 半夜把她堵在床邊:“我又夢見我娘了,心里難受。” 弱小可憐又無辜的樣子,風迦月每每同情心泛濫,肩膀借他靠,床分他一半,溫言軟語哄他 她要求只有一個:我想你做個好人 黑化男主:嗯,我會當個好人的 其他人:呀呸!!! 輕松甜寵文,絕對不虐,不信請看我上一本,超甜噠 陰險可怕卻又粘人醋缸男主X顏控美貌莫得感情女主 文案二: 姬星鸞帶著記憶重回過去,當他準備展開報復時,一個人從天而降,牢牢護住他 接近他的人都有目的,姬星鸞等待她露出真面目?想要天材地寶?權勢地位?修仙功法? 看在她讓他開心的份上,他可以滿足她的愿望,再殺掉她 風迦月:我想你做個好人 姬星鸞:…… 后來,好人是不可能的,但若是她陪在他身邊,他可以裝一裝 文案三: 辛苦做了許久任務,風迦月終于回到幾百年后,卻不料剛一睜眼就又看到姬星鸞。 他笑容陰森又滿足:找到你了。 后來,他輕咬著她的脖頸,沙啞的聲音在她耳邊呢喃:今天我也努力做個好人了,你該怎麼獎勵我? 風迦月:…… 姬星鸞:我也最喜歡你了 所以,永遠不要離開我好嗎
收女將,俘美人,建後宮!他穿越異世成為名門中唯一的男人,身負"傳宗接代"的任務!獨守空閨的王妃,他毫不猶豫的下手;刁蠻潑辣的蘿莉,他奮勇直前的追求!我本邪情少主,笑看福豔雙至。運籌帷幄馬踏乾坤,縱橫四海所向披靡。且看現世邪少異世打造極品後宮的傳奇故事……
身為醫谷傳人的藺水瑤在山洞里撿回了身受重傷的秦九歌,本以為是給自己撿回來一個藥人。沒想到,這人簡直是十項全能,不僅能和她一起探討醫術,女紅,廚藝,武功樣樣精通,勾走她的胃,更是拿捏了她的心。殊不知,秦九歌的心早就落在她身上再也拿不回來了。 兩人一起克服萬難,休養民生,藺水瑤也利用自己腦中時不時冒出來的現代技術知識幫助秦國國力崛起,最終一統六國,兩人的故事也流傳百世。
上輩子,蘇顔嫁給了家世頗好的醫生,家庭背景懸殊導致她在這個家庭裡如屢薄冰,寸步難行,最後丈夫出軌,小三逼進門,孩子高燒而亡,她手無寸鐵只能任人宰割,絕望中她從四樓跳下腦袋著地身亡。 一睜眼,她回到了17歲,母親沒死,她還沒嫁,一切都來得及,這輩子,遠離前夫,遠離男人,自強自立,當自己的豪門。 然而,她那個錯過的初戀,卻頻繁出現在她的世界裡。 手撐天,腳踩地,將她擋在懷裡,哼哼問:「蘇顏,你他媽的就這麼不待見我?」 金城張家太子爺,眼裡只有一個女人。 她叫蘇顏。 其他作品 : 《放不下》 《她太甜》 《成了霸總的心尖寵》 《心尖蘇美人》
雇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裏頭窮的叮當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華櫸穿越到水滸世界的大宋,無意中救了徽宗,從此開啟獨攬朝政的權臣之路。 除奸臣,罷貪官,平強寇,橫掃遼金西夏,收服四夷。 “朕封華卿為宰相、樞密院使,總領朝政,今后朝政大事皆交給華卿處理,不必再向朕請示。” 誰說權臣只能擋道,權臣也能護國保民,安定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