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大國科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機械臂剝香蕉?

《大國科技》第二百六十六章 機械臂剝香蕉?

6月1號,兒節。

距離機械外骨骼項目立項及投預算后兩周,浙大bci(腦機介面)研究室。

一名研究員滿臉不願地在屏幕前坐下,後的兩名同事正手腳麻利地給他套上eeg頭套,然後又逐一打開控制,準備開始這一天的實驗。

「陳哥,為什麼老是我啊,我真的不像當小白鼠了,明天咱們籤好不好?誰到誰就來做實驗。」

被他做陳哥的人大名陳力,是生學和電氣工程學的雙科博士,在bci領域屬於百年都難得一見的天才----當然,這個技從誕生到現在都不超過一百年,不過無論如何,他的才華在國有目共睹。

「朱啊,你就別掙扎了,咱們整個實驗室就你的egg信號最弱,用你來測試才能達到最優的結果。」

「再說了,讓你在這坐一天,又不用看數據又不用算模型,就閉著眼睛腦子,還不輕鬆嗎?」

坐在椅子上的人朱軒,他本也是一個計算機博士,在浙大的bci項目中貢獻了許多突破的卷積神經網絡演演算法模型,不過現在實驗已經進行到最後的修正調整階段,他的工作也逐漸了下來。

於是,他便自然而然地被當了小白鼠,每天一到實驗室,第一時間就被摁到椅子上戴上egg頭套,開始測試他們最新研發的機械手臂。

今天也是一樣,朱軒甚至連早飯都還沒來得及吃,就已經開始了他一天的測試工作。

聽著陳力的話,他不滿地左右搖著頭說道:

「你們太狠了,他麼的以前做實驗的猴子作正確了還給口香蕉吃,我呢?在這一坐就是一上午,連口水都不給我喝。」

Advertisement

「我真就不明白了,我跟猴子差哪了?」

「......猴子長了,你沒長。」

「那我要是也長呢?」

「.......那我也給你香蕉吃。行了,別扯了,設備連接完了,閉眼,我給你戴眼罩,我要先校正你的mi信號。」

所謂的mi信號就是運想像腦電波信號,這種信號發生於大腦嘗試指揮群,但神經通路被堵死無法傳遞時,通過egg頭套捕獲到這種信號后,腦機會將信號輸解碼,解碼據朱軒和他帶的團隊寫的mi翻譯模型把這種信號翻譯機械電信號,從而指揮機械臂的作。

朱軒的手臂已經被牢牢地綁在椅子扶手上,目的是為了模擬手臂失能、或者失去手臂的狀態。

「每次一坐上這個椅子我總有種不好的覺,還要戴眼罩.......總覺下一秒皮鞭就要上來了。」

「.......來,小雅,去把我們準備好的蠟燭拿過來。」

「臥槽!你玩真的啊!」

朱軒的手臂猛然一,整個椅子都被他拉得一跳。

因為有拘束帶限制,他的手臂作並沒有功執行,反倒是放在一邊的機械手臂猛然收,險些到站在一邊的楚雅。

「師兄,你這反應也太大了吧.......mi信號傳遞正常,數據強度ok,可以進行測試了。」

「不是,我不是反應大,我是怕你們真拿蠟燭滴我,我記得上次你們就說過,要測試什麼無意識狀態下反信號對機械手臂的指揮能力,現在你們乾的不就是這事兒嗎?」

楚雅向陳力投去一個無奈的眼神,隨後開口說道:

「咋辦,陳哥,還上蠟燭嗎?」

Advertisement

「上啊,幹嘛不上,不過得先測完基礎作先。來,朱啊,你面前有一個蘋果,想像一下,把你的手臂向右移二十厘米左右,然後手去抓蘋果。」

「對對對,位置對了,怎麼樣,能到嗎?」

座椅上的朱軒收起了玩笑的神,在眼罩之下,他已經閉上了眼睛進沉思狀態,隨後,機械臂開始移

機械臂的速度很快,五指關節不斷屈,試圖去抓住面前的蘋果。

「非常好,你已經到了,能到電流信號嗎?」

朱軒微微點頭,回答道:

「肩膀有,不過要把這種覺重新建立在大腦的邏輯系統里不容易,我本反應不過來這種電流是來自於機械臂對,腦子裏要繞一大圈才能修正邏輯。」

「這種作太反直覺了,陳哥,你們能不能開發一套系統,把力信號轉換覺信號反寫到大腦里?」

「在搞了在搞了,現在deeploop項目做的就是這個,這不是剛剛拿了預算要上超算嘛,等超算上了之後把電信號解算出來就可以嘗試了。」

「不過你現在還是專註電刺激吧,只要經過專門的訓練,形條件反還是不難的。來,你繼續,現在你有三手指已經到蘋果了,能到電流嗎?握一些,電流頻率應該會加快。」

朱軒點了點頭,回答道:

「能覺到,我現在應該五手指都到了,之前預埋的五個點位都有電刺激反饋。中指、拇指、食指反饋區頻率最高,應該是跟力邏輯一致的。」

「那就沒問題了。現在把蘋果舉起來,手臂力刺激區有反應嗎?」

「有反應,但是很刺激很強啊,這本就不是蘋果的重量吧?」

Advertisement

聽到朱軒的話,楚雅和陳力對視一眼,臉上同時流出欣喜的神

這當然不是蘋果,現在機械手臂上握著的,是陳力專門從健房找來的啞鈴的球形端。

他們這麼做的目的,純粹是為了驗證機械手臂上的fma電刺激反饋系統的真實作用。

從現在的結果看來,像朱軒這樣經過訓練的使用者,是完全可以在不藉助視覺和覺反饋的況下,通過預埋在其他有知部位的電極刺激來判斷自己所抓握的基本況的。

如果經過長期訓練,對這些電刺激形一套完善的思維理邏輯,使用者甚至可以直接通過機械手臂來判斷形狀,這將給他們的技帶來飛躍的改變。

當然,這樣的訓練必然是艱苦的,因為它的本質就是打碎人類對肢控制的固有思維邏輯,然後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基於機械的思維邏輯,這甚至要比從嬰兒階段開始學習要更加困難。

不過,對於他們的用戶來說,這點困難,實在是算不上什麼。

想到這裏,陳力開口解釋道:

「這確實不是蘋果,這是一個啞鈴。朱啊,你學的很快嘛,這麼看起來咱們這套系統基本上還是可用的,來,把啞鈴放下,我們接著測別的。」

「.......陳哥,我都在這椅子上坐了大半個月了,學的能不快嗎?等等,你塞了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到我手上?」

「這重量,這形狀......我怎麼覺是圓柱形的?各個手指間的力都差不多,你等等,我換隻手一下。」

一邊說著,朱軒一邊移了另一隻機械手臂,緩緩靠近他已經被抓握住的后,開始用一隻手指去試探的形狀。

這是一個極為反直覺、也跟正常人的作完全不同的行為,他所在做的事,是藉助一手指上的,去給手上的進行描邊。

手指圍繞著轉過一圈之後,朱軒心裏基本已經有了判斷。

「我知道是什麼了。」

「圓柱形的,大概有十幾厘米長,判斷不出來,不過略帶弧度.......首先排除我第一個想到的那種奇怪的東西,那答案只有一個。」

「香蕉。」

「不是,陳哥,你他麼真打算讓我吃香蕉啊?!」

陳力欣地對著他點點頭,隨後開口說道:

「吃香蕉是肯定要吃香蕉的啦,但是不僅僅是吃那麼簡單。」

「來,你現在試著把香蕉皮剝開,然後自己送進你裏。」

「.......這有點過分了陳哥,作太細了,很難啊。」

「再細也要做,難道我們能指以後的用戶生活里沒有作嗎?剝香蕉已經非常日常了,連這個都做不好,我們的腦機還怎麼指改變人家的生活啊?」

「別說了,快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