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瞭然地看了對方一眼,默契地停止了這個話題。
李昂走上前去,來到冰層邊緣,用念力將兩位從河水中拉了上來,「你們覺怎麼樣?有不適嗎?」
們雙手環抱在前,發紫,哆哆嗦嗦道:「好...冷。」
「拿著這個。」
李昂從符盤中出兩張暖溫符,遞了過去,「另外,別摘下蔽膝。」
他轉看向何繁霜,「你呢?」
何繁霜剛才全都浸沒在冰冷河水裡,從頭到腳都浸了。
「我自己有。」
何繁霜從自己的符盤中出幾張暖溫符,在漉漉的服上,周立刻冒起了溫熱霧氣。
像是剛出籠的小籠包。
李昂遲疑道:「呃...不先把服擰擰乾麼?這樣會著涼的吧。」
何繁霜整個人籠罩在霧氣之中,淡淡道:「我好,沒事的阿嚏——」
猛地閉上眼睛,打了個噴嚏,明的鼻涕飛了出來,垂在鼻子下面。
寂靜。
李昂打量了一下在蔽膝下方來去的鼻涕,猶豫了一會兒,問道:「真的沒事麼...」
何繁霜強作鎮定,抬手一抹鼻子,像是什麼也沒發生一般,「沒事的阿嚏——」
這次的噴嚏聲更加響亮,蓋在頭上的蔽膝差點都飛了起來,李昂連忙手按住蔽膝紅布,不讓它飄走。
「站好。」
李昂無奈搖頭,運轉氣海,釋放念力。
何繁霜乖乖站在原地,任由李昂念力攥住的角,擰乾服。
嘩啦——嘩啦——
服擰乾水分后,暖溫符的效果就顯著了不,李昂又幫何繁霜擰乾頭髮,再了張暖溫符,隨後才對自己如法炮製。
「嘶。」
他了冰冷的手臂,了眼漆黑的河流上游,沉道:「這些紙人原本是要把你們帶到暗河深。」
何繁霜瞇著眼睛,輕聲道:「那裡面有什麼?」
「不知道,」
李昂搖了搖頭,「算了,好奇心太重可不是什麼好事。我們還是快回地面上吧。」
正所謂能力多大,責任多大,
李昂剛被萬靈書拿走了三年壽命,自己還寄生著隨時有可能失控的墨,一點也不想以涉險。
「跟我來,出口在這邊。」
他帶著何繁霜三人,來到冰河下游的鑽孔。由於泥土塌陷,通道的許多地方已經被封堵住了。
何繁霜用融土符融化上方土壤,李昂釋放念力,向上挖掘,並用念線纏繞在其餘兩名上,帶著們一路向上。
向上挖掘可要比向下鑽孔麻煩許多,李昂大概花了半刻鐘時間,才從地下爬了出來。
「你們...」
裴靜驚愕看著滿泥土的李昂,「幹了什麼?」
「長話短說,說來話長。」
解釋起來太過麻煩,李昂搖了搖頭,拍拍上泥土,將何繁霜三人從地下拽了上來。
天漸亮,一晨曦穿過樹冠,照亮林。
何繁霜三人頭上戴著的蔽膝,在接到的瞬間,便自行燃燒起來,形沒有溫度的火焰,頃刻間湮滅灰。
詛咒中止,
兩名淚流滿面的,去臉上灰塵,撲了父母的懷抱。
李昂登上車廂,在隔間里找出了隨攜帶的藥包,倒了些碘伏在何繁霜的手掌傷口上,並在上面纏了三圈紗布。
「等會兒如果有人問起來,」
李昂小聲提醒道:「你就說這傷口是被念線割的。」
「嗯。」
何繁霜點了點頭,突然想起了什麼,輕聲道:「你之前在地下,提醒我別摘下蔽膝,難道你知道蔽膝紅布在下會自行燃燒?」
「這個麼...」
李昂不想,也不能告知何繁霜萬靈書的信息,只好說道:「瞎猜的。唔,也不能說完全是瞎猜吧,
在書上看到過前隋時期的故事。
一個士子去長安參加科舉,在路上遭遇暴雨,住進了一戶富裕人家,並與閨中小姐私定終。
結果那名士子科舉沒能考中,失意離開長安后,仍到了那戶人家的熱款待,聲稱要招他作上門婿。
士子說要先經過父母同意,但耐不住方家長的再三要求,最後還是在當地大張旗鼓地舉辦了婚禮,隨著迎親車隊,返回家鄉。
車隊開出一段距離后,戴著蔽膝的新娘告訴新郎,已經死去多年,現在是鬼魂。
如果新郎能堅持到回老家舉辦完婚禮,仍不看一眼,
那麼就能返回間,變活人。
新郎震驚之餘,還是答應了這一要求,一直沒有看新娘。
直到車隊停在了新郎家門口,新郎下車迎出新娘,不經意間看了眼蔽膝下方的面容。
結果剛剛還正常的新娘,瞬間變了一骸骨,腐朽骨骼從車中掉出來,散落一地。
而新郎不久之後,也驚懼而亡。」
前隋時期,這種沒頭沒尾的志怪故事很常見,
有的真的是因為異類產生的異變,而有的則是魔教修士弄出來的人間慘案。
踏踏踏。
馬蹄踐踏聲由遠及近,一隊鎮司士卒趕了過來,
與他們一同到來的,還有劃破天際的飛劍——學宮劍學司業崔逸仙也來到了現場。
「你們...」
崔逸仙從天而降,落在車廂前方,
他看了眼灰頭土臉的李昂,複雜道:「又上異變了?」
「嗯。」
李昂無奈地點了點頭,從地上撿起三隻紙紮的大雁,遞給了崔逸仙,簡要介紹了一番事的經過。
何繁霜、裴靜、孫新知等人在旁邊補充。
「...」
崔逸仙聽完陳述,閉著眼睛思索了一陣,突然睜眼道:「地道在哪?」
「車尾那邊。」
李昂指了指地道方向,說道:「暗河那裡還有我留下來的微燈帶,當時三紙人,是朝著逆流方向前進,我懷疑有什麼東西在暗河更深的地方。」
「好。你們在這裡等會兒。」
崔逸仙輕拍劍鞘,化劍,墜地道之中。
裴靜立刻轉頭,對孫新知冷冷道:「孫判,等到返回長安后,我就會向鎮司檢舉,說明你方才的所作所為。」
「裴四郎請便。」
孫新知臉上一點慌神都沒有,他攤開雙手,坦然道:「無論鎮司上級做出什麼判決,在下都虛心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