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第五百六十五章 順應天命!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第五百六十五章 順應天命!

 兩日后,將收囊中的十一座城池,全部納管治,理好城防、安民等措施之后,秦易率領十八萬兵馬,揮師北上!

 出兵之日,一篇檄文迅速流傳,秦易發布的,征討城守派三方的檄文。

 檄文中,痛斥城守派三方不講信義,撕破盟約,悍然突襲,乃世間有的無恥之人。

 無恥之余,還殘暴無道,欺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為禍數十城,為萬民所惡。

 因此,秦易便方才率領正義之師,揮師北上,順應天命,拯救流康萬民于水火之中,還萬千黎庶一個新天!

 檄文傳到耀城之時,秦易就已率兵來到了幾日前,投降于城守派的小城。

 由于投降有功,這座城池的城守,并未被撤換,依舊擔任城守之職。

 但顯然,城守派并未打算死守這座城池,所以沒有派來重兵,城中僅有萬余人馬,顯然是想做消耗之用。

 讓這座城池,為秦易進攻耀城之前的絆腳石,對其產生消耗。

 但怎知,這顆絆腳石有自己的思想,或者說,這顆絆腳石,看起來是絆腳石,實際卻是墻頭草。

 秦易率領重兵抵達時,正擺開陣勢,準備攻城,卻突然看到城墻上,豎起了一面白旗。

 這座小城,投降了。

 這個況,讓秦易有些錯愕,他沒有記錯的話,這座城池的城守,剛剛向城守派乞降沒多久。

 來到這里幾年,他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厚無恥的墻頭草。

 當然,對方獻城,豈有不要之理,但對于投降的城守,秦易的置,一般是從小吏做起。

 也就是說,剝奪對方的城守之職,將對方調派到其他城池,擔任吏員。

 既完了承諾,投降就封,又能避免此人擔任要職,而為非作歹。

Advertisement

 如此一來,可識別此人是否可靠,若是可靠,并無二心,且品可以,政績出,那麼,吏部不會埋沒有能之人。

 花費了些許時間,安排將領帶兵城,接收城池,頒布戒嚴法令等等,弄妥之后,秦易便率領兵馬,繼續北上!

 行軍較長時間,秦易來到了第二座城池,城守派付出八千傷亡,才奪下的小城。

 此城中,守將乃是耀城城守的心腹大將,并無二心,而城中守卒約有八千,所以秦易沒有浪費口舌去勸降,擺開戰陣,推出投石車,直接開打!

 一顆顆石彈,飛出去,將這座夯土城池,打的狼藉不堪,再無城池模樣。

 眼見城墻垮塌,出一個可容五人同時通過的裂口,秦易當即下令,停止投石。

 待到塵霧消散,碎石不再四濺,他才勐地揮手,下令,前軍進攻!

 在數萬銳的沖擊下,城中八千守卒,就如巨浪中的一葉小舟,頃刻覆滅。

 此城,輕松奪下!

 流康六十一城,秦易麾下,已奪四十一城!

 流康三分之二的城池、疆域,及人口,都已納秦易囊中!

 眼看已是晌午,秦易便下令,重兵駐扎于城外,生火做飯,休息片刻時間,下午時分,再揮師北上,兵臨耀城之下!

 理好管治事宜,吃過午飯,稍稍歇息一下,秦易便令人敲響戰鼓,全軍開拔,目的地——耀城!

 傍晚時分,秦易率領重兵,抵達耀城南側二十里,開始安營扎寨!

 隨著秦易兵馬的到來,耀城之中,人心惶惶。

 不論是底層士卒,還是高層將領,亦或是三大城守,都變得惶然不安!

 “盧大人,莫要再轉了,轉的我頭暈目眩!”看著不斷踱步,繞來繞去的耀城城守,濱城城守不住勸道。

Advertisement

 聞言,耀城城守只能坐回椅子上,臉凝重,沉默不語。

 三峰城城守,壯碩無比的漢子,皺眉問道,“難道我等只能坐以待斃?”

 死守耀城,最多能守上三四個月,之后必將敗亡,說是坐以待斃,也不為過。

 “我們這不就是在想辦法嘛!”濱城城守有些氣急。

 三峰城城守皺眉,接著說道,“本覺得,理應主出擊!”

 耀城城守抬頭去,只見他原本微白的兩鬢,此刻已是完全斑白,就如抹了霜般,分外刺眼。

 他的狀態,也無以往那般矍鑠,顯得有些萎靡不振。

 聽聞三峰城城守所言,耀城城守皺眉問道,“該如何主出擊?”

 一聽到主出擊,他不由心驚。

 之前,濱城城守之子,提議說主出擊,派出兩兵力,突襲秦易兩翼,結果兩萬兵馬,得以逃回者,僅有數千。

 主出擊,很可能會導致全軍覆沒!

 但怕歸怕,此刻若想勝利,的確唯有主出擊。

 所以,耀城城守想聽聽,三峰城城守有何高見。

 “夜襲!”三峰城城守沉聲說道。

 他是夜襲的好手,當初便是靠著夜襲,奪下了三座城池,因此才為三方勢力之一。

 耀城城守聞言,不由皺眉,搖頭道,“不可,秦易有預知能力,必定能提前發覺!”

 “本倒覺得可以試一試!”濱城城守突然說道,“秦易初來乍到,正在安營扎寨,不悉周遭環境,乃是最佳的襲擊時間!若是過了今夜,就再無機會了!”

 見濱城城守贊同,耀城城守苦笑起來,他知道,這兩人才剛剛抵達此,并未參與之前對付秦易的商議,所以不知道,秦易的預知能力,是何等的神鬼莫測。

Advertisement

 若是濱城城守之子在此,他或許,已沒有了突襲秦易的膽量。

 “盧大人有何顧慮?”看向耀城城守,三峰城城守問道。

 耀城城守搖頭說道,“我還是覺得,突襲沒有任何作用,秦易的預知能力超乎常人!”

 “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濱城城守勸道,“就算之前,秦易能夠預知,但不代表他每一次都能預知吧?”

 “他的確每一次,都能預知的清清楚楚!”耀城城守苦說道。

 “那你說,該如何是好?”三峰城城守怒了,“突襲又不能突襲,又不想坐以待斃,你想怎樣?”

 當代戰神秦易,兵臨耀城之下,給城中眾多將士,帶來了巨大的力。

 在沉重的力下,眾人的脾氣,便有了失控的傾向。

 三大城守亦是如此。

 所以此次商議,再無以往的和氣,幾近談崩。

 耀城城守無奈道,“罷了罷了,既然你們都贊同夜襲,那就試試吧……”

 十二萬兵馬,歸屬于耀城的,僅有五萬,耀城城守無法做到一言堂,另外兩方的意見,他必須考慮。

 如今,濱城城守和三峰城城守,都贊同夜襲,他也只能同意,但還是忍不住,出聲囑咐道,“兵馬不可多派,以免損傷慘重!”

 “那就派出兩萬兵馬吧,”三峰城城守說道,“就由我麾下大將率人前去,此將武藝與智謀兼備,可稱上將,乃是最佳人選!”

 耀城城守知道,對方所說的人,乃是之前代表三峰城前來商議的那名將領,經過數日的相,此人的確沉穩有謀,不莽撞,可擔任此事,便點了點頭。

 ……

 夜深,一隊人影在暗澹的月下,疾步行過。

 作迅疾,但卻無聲無息,只見眾人皆是人銜枚、刀裹布,盡可能減噪音的產生。

 隊伍前列,一名形壯碩的將領,正急速奔掠,眼中熠熠生輝,暗含喜意。

 突然接到這個任務,三峰城大將滿心欣喜。

 代表三峰城前來,在城中商議許久,也聽了許多秦易的勝績,而己方卻屢屢失敗,讓他甚是憋屈。

 如今,終于有機會一雪前恥,此次說什麼,都得將秦易兵馬,打得屁滾尿流!

 縱使己方無法安然回歸,也無所謂,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

 最好,是將敵兵前營殺穿,他也想驗一下,什麼無人之境!

 可就在他滿心幻想時,突然聽到旁,傳來一連串的氣聲!

 心中一沉,三峰城大將連忙回神,抬起頭,就看到月下,遠的山崗上,立著一人一騎!

 銀鎧!長槍!

 肅殺的氣息!

 月照在對方的銀鎧上,竟散出森冷的澤!

 “嘶!”三峰城大將駭然失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秦易!

 著銀鎧者,唯有秦易!

 三峰城大將急忙揮手,示意麾下停步。

 而此刻,那名騎于馬上,手持長槍的將領,如同戰神般,緩緩轉頭來,一雙冷目,就凝聚在三峰城大將的上。

 冬冬!

 三峰城大將,心中巨起來!

 秦易為何在這?

 對方莫非,早就料到己方會襲營?

 滿心驚駭,三峰城大將無暇思慮,連忙吐掉中的木,嘶聲喊道,“撤,快撤!”

 士卒們匆忙轉,掉頭急奔,已顧不得會發出聲音,腳步聲惶急!

 但后,震耳的蹄聲,驟然響起!

 月下,一隊黑甲鐵騎,如同神兵天降,從遠沖殺而來!

 殺氣,在曠野上,不斷彌漫!

 ……

 “我就說吧,襲營無用!”耀城城守惱聲說道,“對于秦易來說,奇襲沒有任何作用!”

 雖然知道不該譴責,會傷了和氣,但兩萬人馬,僅僅逃回千余人,這樣的傷亡,完全不小,所以實在忍不住,耀城城守才惱聲說道。

 濱城城守和三峰城城守,都沉著臉,一言不發。

 尤其是三峰城城守,損失了一名上將,他極其疼,獷大臉氣得扭曲起來。

 “看來往后,只能死守城中了!”濱城城守無奈說道。

 三峰城大將滿心惱恨,氣到說不出話來。

 而耀城城守,則皺著眉頭,沉不語。

 奇襲無用,守城必敗,要想獲勝,唯有正面出擊,一戰定乾坤!

 唯有拼力一戰,實打實的撞,才能避免秦易的謀詭計,也能讓對方的預知能力,毫無用武之地。

 但正面戰,己方戰力不如對方,所以得等一個契機!

 等到契機來臨,他們就能時來運轉,反敗為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