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蜀漢之莊稼漢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盟約信任危機

《蜀漢之莊稼漢》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盟約信任危機

,最快更新蜀漢之莊稼漢最新章節!

魏國偽帝曹叡還沒死的時候,就曾哀嘆過:

“祁山、襄、合三地,乃是控蜀吳二賊之要地,賊北犯,須先破此三地。”

“今祁山已破,故而蜀虜猖狂不能制,若是再失襄與合,將何以吳寇?”

正是認識到三地的重要,所以當年滿寵提議棄舊城建新城時,就差點沒有通過。

畢竟有了祁山的前車之鑒,萬一合新城擋不住吳寇,那大魏可就真是自陷死地了。

與合,如同兩位太上皇,一西一東,得吳國首尾不能彈。

這些年來,孫權屢戰屢敗,也要年年北上,死磕合,自然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想要尋求破局之道。

至于襄這邊,雖說靜要一些,但這并不意味著孫權不知道它的重要

只是荊州乃四戰之地,同時又是漢吳兩國永遠無法消彌的傷口。

兩國的聯盟,只不過是暫時掩蓋了這個傷口,并沒有使它愈合。

吳國雖然占據了荊州大部,但江陵北有襄,西有永安。

讓荊州之地,正好形一個小型的三國鼎立之勢。

慣于背刺,又做賊心虛的孫權,明面上主要是防備北面的襄,但實際上還要暗中防備蜀地。

這種況下,他自然不敢調太多的兵力北上,生怕漢軍會突然從永安順流而下,再打一次夷陵之戰,以報前仇。

所以要不要配合吳國拿下襄,對于漢吳兩國來說,都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不但是對兩國信任程度的真實測試。

同時還是對兩國決策層對未來局勢把握能力的一次考驗。

這等國之大事,自然不能輕易做出決定。

送走了皇后,馮都護與左右夫人來到作戰指揮室,通過巨大的地圖,再一次推演了吳國奪取襄后的局勢。

Advertisement

馮都護不由地嘆:

“陸遜此人,果然還是很厲害的。”

雖說作為江東代表人,戰略上比較保守,有些不思進取,只偏安江南。

但不得不說,此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然就是殺招。

左夫人目盯著地圖,有些不甘心地說道:

“我們能不能從漢中出兵,把襄樊控制在自己手里?”

“可以倒是可以,不過得等三年之后。”

馮都護其實同樣也是不太甘心,“須得等去東吳學習的學生們回來,然后我們就可以在漢中造船。”

“到時舟師從漢中順流而下,同時大軍從關中出武關攻宛城,水陸并進,宛城襄樊必然能一鼓而下。”

漢中舟師在水上襲擾,甚至可以截斷襄與宛城之間的聯系。

而漢軍則可以全力攻打無險可守的宛城。

就算是曹爽從許昌派援軍過來,大漢最下策也可以效彷武皇帝,在宛城的東北方再打一次昆之戰。

不,本不用打昆之戰,在南盆地這塊平地上,大漢鐵騎,本無所畏懼。

魏國援軍只要敢來,馮都護就敢滅了他們。

說不定,在殲滅了許昌援軍之后,大漢就可以直接兵臨許昌城下。

“啪!”

馮都護一掌拍在地圖上的襄樊位置,有些惱怒道:

“陸遜這一出,本就是破壞了吾未來三年的大計!”

左夫人亦是神不愉。

右夫人有接軍中之事,站在地圖面前,看了半天,這才幽幽說道:

“誰知道陸遜此舉,不是早料到阿郎的打算?在妾看來,至也是起了早早防備之心。”

“這一戰過后,那些學生們,也應該回國了吧?”

“我們曾答應過吳國,不會在永安布置太多的戰船,那麼這些學生會放到哪里?”

Advertisement

“自然只能是襄樊上游的漢中,因為只有那里,才是大漢舟師的唯一用武之地。”

“控襄一地,進可謀劃魏地,退可據守江南,同時還能牽制大漢,乃至限制大漢未來奪取天下的路線。”

“甚至還能讓大漢舟師在短時間無用武之地……”

除非大漢主撕毀盟約,失信于天下,要從吳國手里奪取襄乃至荊州。

否則的話,就算大漢在漢中組建起舟師,也只能在漢中打轉轉。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右夫人這才總結似地說道:“要是換作我,我也會這麼做。”

馮都督面微微一變,忍不住地罵了一句:

“真他媽的好算計!”

這麼說來,自己派出去的學生,豈不是至也要多耽擱幾年時間?

虧自己還送了吳國那麼多資,讓他們在吳國多學了一年時間。

聽到右夫人的分析,馮都護越發確定,陸遜此舉,定然是有意為之。

吳國這是打算要在自己的學生回來之前,搶先把襄控制在手里。

看來對于大漢的節節勝利,吳國喜歡背刺的老病又開始犯了。

一邊想要利用大漢幫他們撈好,一邊又暗中扯大漢的后

相對于馮都護被人算計的惱怒,左夫人在軍事上,則是要現實得多。

雖然不甘心,但眼下大漢既然不可能拿下襄很快就清醒地轉至軍事層面考慮利弊。

對著沙盤與地圖看了一會,但見突然冷笑一聲:

“皆言吳人乃鼠輩,目淺短,此言亦確實有理。”

“就算讓他們拿下襄又如何?就算大漢不能走宛城攻取許昌又如何?”

“只要能明正大拿下幽州,天下產馬之地盡在大漢之手。”

“魏賊擋不住大漢的兵鋒,難道吳人憑著大江就想阻止大漢復天下?”

Advertisement

右夫人同意左夫人的看法,但見微微一笑:

“大漢現在沒辦法拿下襄,吳人亦是同樣沒有辦法拿下幽州。”

“陸遜此舉,看似高明,實不過是無奈之舉罷了,阿郎何須如此生氣?”

的目流轉,緩聲勸道:

“陸遜好歹也是吳國名將,怎麼可能看不到眼下的大勢?”

“他有所作為,自然不甘束手待縛,也是人之常。”

“畢竟這天下的便宜,總不能讓咱們全占了去。”

聽到兩位夫人的話,馮都護“哦”了一聲,看向二人,問道:

“依兩位細君之意,也是同意我領軍去一趟武關?”

“不僅僅是去一趟武關。”

一直在沉思的左夫人拿起長鞭,點了點宛城的位置:

“魏賊雖說棄守武關,但他們在武關道東南邊,重新修復了草橋關。”

草橋關,就是后世的荊紫關。

公元前304年,此地屬于楚國管轄,楚王派太子荊來鎮守此地,于是此地就取名荊子口。

武關屬秦,荊子口屬楚。

當時它們是武關道上秦楚兩國國境線上的最重要關口。

漢時,在荊子口的舊址上,有一座木橋,供往來商旅通過丹水,故而稱此地為草橋關。

武關與草橋關之間,皆是崇山峻嶺,唯有丹水穿越其間,連通兩地。

唐朝前的武關道,大部分路段都是與丹水沖刷而的河谷重合。

“就算是大漢以后不能從武關走宛城攻取許昌,但亦要做好鉗制襄的準備。”

“若不然,大漢自北南下滅魏時,吳國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從襄襲宛城許昌等地。”

左夫人說著,長鞭重重地點在草橋關的位置。

“啪!”

“所以,大漢想要完全控制武關道,草橋關就必須得拿下來。”

“如此,退,可作為武關的前哨,進,可鉗制南諸地。”

“吳人控襄,讓大漢不能從宛城攻取許昌,那我們也要讓他們不敢輕易從宛城北上。”

馮都護,若有所思地說道:

“也就是說,不走這一趟,是不行了……”

右夫人輕笑一聲:

“荊州乃三足鼎立之地,吳人想要攻取襄,大漢自然也不能看著,真能拿下草橋關的話,確實也不錯。”

唔,大漢拿草橋關,吳國拿襄,所以只有魏賊傷的世界達了?

馮都護點頭:

“得聞兩位細君之言,某茅塞頓開,既如此,那我就領兵走一趟武關。”

“關鍵問題是,僅僅武關那點守軍,怕是攻不下草橋關。想要攻下草橋關,還須得另行調兵。”

別看現在的大漢, 疆域廣大,但兵力仍是關中之戰時的那些兵力,最多就是增加了一些并州的胡騎義從。

這就是為什麼馮都護一直反對現在就在河東用兵的原因之一。

別看大漢已經收復關中這麼久了,但馮都護知道,再次用兵的時機,仍是遠遠未到。

丞相去世后,軍中本來就人心不穩。

再加上馮都護接管前線大軍,漢中軍的頭號勐將魏延與他不和,而隨軍長史楊儀更是潛逃魏國。

對軍中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得馮都護不得不把主要力放到安軍中人心方面來。

魏軍退出關中時,又摧毀了潼關與武關。

馮都護又須得調集人手加以修復。

還要派出人手清理未央宮。

同時還要著手修復鄭國渠,為以后的恢復生產做準備。

跟著又是天子遷都,百與各署皆隨之遷來,更是諸多繁瑣。

天子遷都完畢,就要著手戰后治理問題,安、整頓、收服關中并州與河東的諸多世家。

不管是用什麼方法,讓世家低頭也好,讓他們配合也罷,利甚至恫嚇肢解等等。

挾著大勝余威,只有讓他們配合了,重新丈量土地與清靜戶籍人口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更好地推行攤丁畝的政策。

所以直到去年,新復三地(關中并州河東)給百姓重新分配田地的舉措才能完全開展。

甚至主持丈量土地的一部分人員,還是從學院學生或者預備學生的世家子弟。

就算是把百姓當牛馬驢驅使,但想要讓地里長出莊稼來,也是要時間的。

長出莊稼還不算,還得讓百姓家里有足夠的余糧——至耕種兩三年,才能攢下一年的口糧。

只有讓百姓切實到朝廷的恩惠,才能進一步征召青壯伍。

否則的話,家里的壯勞力沒了,萬一再遇到點什麼災害或者意外,流民便產生了……

這樣的士卒,就算是強行召到軍中,又有多戰斗意志?

這與魏賊對屯田客的迫又有多大區別?

故而季漢現在實行的,是征兵制與募兵制相結合的兵制。

有戶籍則分田,有籍有田的人家,在滿足條件的況下,須得丁服兵役。

兵役一共四年,一年在本郡戍守,這就是郡兵,同時接正規軍事訓練。

剩下的三年要調中央軍,參與對外作戰。

這四年兵役是義務的,除非戰死或殘疾,才有恤金。

不過在中央軍,他們可以在接文化教育,如果進工程營,甚至還能學到某類技能,算是難得的福利。

如果服役超過了四年,個人就能領到朝廷發給的軍中俸祿,可以補家里。

運氣好一些,能立下足夠的軍功,那麼還能分到“軍田”。

軍田并不是實分給個人,而是按易所各地的糧食均價折算錢糧,分到個人手里。

同樣,這些錢糧也可以按要求送到家里——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對立下軍功者不吝重賞的制度,是維持漢軍強大戰斗力的保證。

而想要維持這些制度,須得有兩個最重要的基礎:

一是有足夠的兵源,二是有足夠的財力。

幸好,這些年來,隨著新興產業的飛速發展,再加上生產工的改進等等。

最重要的,還是糧食的增產,是保證大漢財政良好的最底層基礎。

至于兵源,正常來說,按季漢的況,確實是個大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卻是被大漢丞相的漢夷如一,與馮某人對胡夷的恩威并施化解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