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太子入戲之后 380:出事

《太子入戲之后》380:出事

 以前容王胡鬧,沒有人過多理會,是因為容王上沒有差事,就是一個頭王爺,所以別人也不會針對他。

 但是現在不一樣,容王開始當差了,不管是李貴妃一系的人,還是其他別有用心的人,只要是容王擋了路,就會被人抓小辮子。

 晏瓊思這事兒這麼大的把柄,別人眼又不瞎,自然看得到。

 “早就該管管了,這是刀子沒落在自己上不疼。”蘇希仙嗤笑一聲,對晏瓊思是真的一點好也沒有。

 “再不管,我瞧著廣平郡王就不是回家賦閑。”蘇京墨添了一句,晏瓊思當初借著郡主的名頭,可是沒給辛夷找茬,這麼不安分的子,如今算是了鐵板。

 蘇辛夷聽著二人這語氣,就知道還記著當初的事兒,不由得就樂了。

 蘇京墨與蘇希仙對視一眼,不約而同也笑了。

 曾氏在一旁陪著說話,但是沒一會兒就有丫頭來找就先出去理事了。

 等到曾氏走了,蘇京墨看著蘇希仙忽然問道:“翁姨娘那邊,你打算怎麼辦?”

 蘇辛夷聞言抬頭看著二人,翁姨娘又怎麼了?

 蘇京墨瞧著蘇辛夷不知的樣子,也有些驚訝,“你不知道?”

 蘇辛夷看著二人,“我應該知道什麼?”

 蘇希仙一想也是,這種小事也沒人會專門跟這個太子妃說一聲,便嘆口氣道:“我姨娘在莊子上病了。”說到這里思量一下,這才接著慢慢開口,“我去看了,確實消瘦很多,染了風寒臥病在床,想回府來。”

 蘇辛夷對翁姨娘的印象可不好,聽著這麼說,下意識的就認為翁姨娘有可能是故意染病博同,想要趁機回府。

 畢竟,五哥的婚事就在這一兩年了。

Advertisement

 蘇京墨說話一向直,看著蘇希仙道:“我勸你仔細斟酌,再與父親提起此事,你可是嫁出去的人了,就翁姨娘的子真要是回府來,以后也許不會再與我母親再直接做對,但是五弟是生的,這就不好說了。之前,可是當著五弟娶翁家的心思,這要是娶進門的不是翁家,你能保證不會做什麼?”

 蘇希仙不能。

 苦笑一聲,“我知道,我不會開口替姨娘求的。”

 是覺得姨娘到了今天這一步可憐,但是五哥一輩子的前程不能搭在姨娘手中。

 蘇辛夷在一旁聽著微微皺眉,沒想到到這一步翁姨娘居然還不死心,這可真是毅力堅強,一般人萬萬不及。

 “五姐姐,我覺得四姐姐說得對,翁姨娘……子你比我們都要清楚,別的不說,你且看看五哥吧。五哥現在好不容易緩過來,馬上就要議親的人,別耽擱他娶妻的大事兒。你要是真的心疼翁姨娘,至也得等五哥娶了媳婦,等媳婦在府里站穩腳再說。”

 不然,以翁姨娘的子,蘇滁的媳婦進門地位不穩,再有翁姨娘從中攪和,這小夫妻只怕是過不好的。

 “我知道。我不會犯糊涂的,再說這種事我一個出嫁也不好手。”蘇希仙自嘲一笑,心里也能明白姨娘對使的大概是苦計,只是……到底是生的人。

 蘇辛夷瞧著蘇希仙慢慢開口,“我姐姐,你的子可比四姐姐還要痛快,當初你的婚事有多艱難都忘了嗎?你是想五哥步你后塵?你知道,三伯母與翁姨娘一向不對付,若是真的讓翁姨娘回府,以后為難的是誰?是五哥,是五哥娶進門的媳婦,你進了孝轉就走了,但是你得想想五哥夫妻的境,這可不是一日兩日是一輩子的事兒。”

Advertisement

 這話就有些重了,但是蘇辛夷自己吃過這樣的苦,當初平靖郡王妃是怎麼磋磨的?

 夫妻之間最怕別人手,無事也能起三分浪,何況是翁姨娘這樣的子。

 “六妹妹說得對,五妹妹你可要想好。再說,你就想求了爹爹讓翁姨娘回來,只怕現在父親為了五哥也未必同意。”蘇京墨道。

 蘇希仙頷首,“我知道,我不會做什麼,我就是心里煩悶,想與你們說說,不然一個人憋在心里……”

 在婆家,就算是跟丈夫好,事關姨娘這樣不彩的事也不會提起的,太丟人了。

 蘇辛夷能明白,便笑著說道:“你也不用太難過,等過個五六年,翁姨娘的子能徹底改過來,到時候五哥膝下也有子嗣傍,五嫂在府中立住腳,那時你想讓翁姨娘回府也不是不行,但是現在不行。”

 蘇希仙搖搖頭,“我有個想法,想要跟你們商量下,我也不知道對不對,心里沒個主意。”

 “你說。”蘇京墨直接開口,“難得你也有不好說的事兒,我也聽聽是什麼事兒。”

 蘇希仙:……

 蘇辛夷心頭一,就聽著蘇希仙看著們道:“我陪嫁一個小莊子不大,但是好在風景不錯,我想讓姨娘過去,你們覺得行不行?這樣的話能散散心,也不會攪了五哥的婚事。”

 蘇京墨有點意外,沒想到蘇希仙會這樣做,搖搖頭,“咱們覺得好沒用,翁姨娘肯不肯去?我覺得不會,跟我娘較量了一輩子,這會讓要是去了你莊子上,肯定就覺得自己跟我娘認輸了,以子肯定不答應。”

 蘇辛夷覺得有道理,蘇京墨看事看人有幾分眼力,但是蘇希仙的辦法倒是個折中的好辦法,想了想說道:“你上次見翁姨娘,翁姨娘有沒有關系你的,畢竟你現在懷孕了。”

Advertisement

 蘇希仙沉默一下,這才道:“也問了幾句。”

 這個也字,蘇辛夷心頭一沉,就知道這事兒懸了。

 翁姨娘心里在乎的不是兒,而是想要借兒的手回府。

 那還是老實待在莊子上吧。

 “我覺得希不大,但是你可以試一試。”蘇辛夷上輩子都能為了嫡母拼命,也知道蘇希仙對翁姨娘是有幾分母的。

 親這種東西,扯不斷理還,有些事兒不能以對錯是非來直接判定,這里頭還有人心呢。

 蘇希仙聽著們的話,也能知道怕是自己一廂愿,但是不試一試總覺得虧心,試一試也就死心了,于是點了頭。

 蘇京墨瞧著也沒說什麼,若是換的娘,也會盡力一試的。蘇希仙沒想著把人送回府,而是弄到的莊子上去,已經算是很周全了,自己還是別譏諷了,怪不容易的。

 很快午飯就開了席,蘇家幾位爺也都回來了,宴席上倒是十分熱鬧,吃完飯,蘇辛夷又與大伯父他們說了說話,這才起告辭。

 解鯤跟筠姐兒知道要走,就跑出來送,解鯤還直接問,“姨母,我要是想你能去看你嗎?”

 蘇辛夷敲敲他的小腦袋,哪里是想,這怕是惹了禍找幫忙,看著笑道:“若是有人欺負你,你可以去,但是你若欺負別人,那就不用了。除此之外,你要是真的想我也可去。”

 解鯤:……

 這個姨母不好糊弄。

 蘇辛夷回了東宮之后,想起解鯤還覺得好笑,正好殿下回來,見笑就問遇到什麼好事兒了,蘇辛夷就把解鯤一說,太子也搖頭。

 解經略一肚子謀詭計,這養出來的兒子也差不多。

 “瞧著是個聰明的,你想關照就關照幾分。”晏君初笑著說道。

 蘇辛夷便道:“回頭我再看看,就是太聰明了,得多看著點,我大姐夫把孩子送來的時候還好好的,等給人還回去,卻變了小渾蛋了。”

 晏君初就笑了,“有老太爺在,不會出現這樣的事的。”

 老國公可是蘇家的定心丸,有他在就無事。

 蘇辛夷聽著這話微微沉默,太子殿下的話沒錯,上輩子就是祖父過世之后,國公府便一路坡。

 瞧著辛夷神不虞,晏君初坐在邊,“你要是真的擔心,不如我派個人過去看著。”

 蘇辛夷聽到這話抬起頭,“不用,我會讓人看著的,哪用殿下分心。”

 晏君初看著蘇辛夷,“那你擔心什麼?”

 “我是擔心大姐與大姐夫。”蘇辛夷道,這千里之遙,也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大姐夫想要做什麼,才會決定把孩子送回來。”

 晏君初看著蘇辛夷,想了想道:“應該很快會有信到,再等等。解經略做事一向周全,不用太擔心。”

 也只能這樣安自己了。

 晏君初說得沒錯,第二天蘇辛夷這里就收到了大姐的信,看過信后,直接去找了太子殿下,殿下正在與幕僚議事,知道過來便在偏殿見了

 “怎麼了?”瞧著蘇辛夷神不對,晏君初立刻快步走過來。

 蘇辛夷把信遞給殿下,“平衛出了一伙極其兇殘的盜匪,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平衛指揮使請大姐夫出手幫忙捉拿,結果出事兒了。”

 晏君初的神也變了,接過信細細看去,頓時大怒,簡直是膽大包天。

 蘇辛夷抓著殿下的手,“殿下,這事兒怎麼辦?”

 這可不是小事,解經略現在下落不明,大姐都要急瘋了,這加急送回來的信路上也有十幾天,這麼久誰能預測會不會有別的變故?

 晏君初難得見辛夷這麼著急的樣子,握住的手,“別擔心,解經略狡兔三窟,肯定給自己留了后路,我先進宮面見父皇,出了這樣的事兒,我不好直接做主。”

 蘇辛夷忙點頭,“好。”

 太子只是儲君,這樣的大事自然要陛下裁決,畢竟不管是收繳劫匪還是失蹤都事關一的指揮使,這可不是小事。

 若是太子殿下直接做主,那些支持襄王的朝臣可就算是拿到了把柄。

 晏君初急匆匆進了宮,蘇辛夷心中起伏不定,好端端的的,平衛怎麼忽然出現劫匪?

 但是,真相未明之前,蘇辛夷也不敢說平衛故意謀算解經略,但是肯定有問題。

 蘇辛夷足足等了半天才把太子等回來,得了消息就立刻去見人,“殿下,怎麼樣?”

 晏君初瞧著辛夷,忙扶著,“你慢慢走,不急。”

 蘇辛夷忙點點頭,“我沒事,好的很,殿下放心。”

 “進去說。”晏君初牽著辛夷的手進了正殿,坐下后,這才開口,“朝中還未接到平衛與平寧衛的折子。”

 蘇辛夷心頭一沉,“平衛不說,平寧衛也沒折子?”

 太子點頭,“此事非同尋常,我決定親自走一趟。”

 蘇辛夷心頭一,抬眼看著殿下,“殿下……你……”

 是不是因為的緣故,所以殿下才親自過去一趟?

 “你不要胡思想,這次商君衍南下查糧倉一案,父皇心中已經知道此事不簡單,現在又出了這樣的事兒,商君衍到底年輕又不曾居高位,怕是震懾不住。”

 蘇辛夷說不清楚現在是個什麼心,深吸口氣,便道:“殿下,我不知道該如何與你說,但是此行兇險,殿下要萬萬小心。”

 晏君初拍拍辛夷的手,“我知道,你在京城好好安胎等我回來,糧倉一案拖得太久,也該了結了。”

 蘇辛夷又想起益王夫妻,思量著開口,“這次南下,殿下的行蹤是保還是……”

 “自然是保。”

 蘇辛夷就懂了,“那益王夫妻那邊,要費些心了。”

 晏君初就樂了,辛夷跟他想到一塊去了,他笑著說道:“容王在京里,我會讓他牽制住益王。”

 蘇辛夷覺得容王那子,別反被益王給套了,思量著說道:“殿下,還記得曾梁嗎?”

 晏君初想了想點點頭,笑道:“記得,怎麼,你現在還關照他?”

 蘇辛夷聽著這話也笑,“曾梁有些本事的,穆邢回京后就住在他那里,跟著他學了不東西。益王如果真的與糧倉一案有關,我覺得讓曾梁暗中盯著,與容王一明一暗打配合會更好。”

 說完又看著殿下補了一句,“曾梁很穩,別看他是下九流,但是這人真有本事,當初可幫了我不忙。英雄不論出嘛,是不是殿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