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恐怖靈異 鬼吹燈 黃皮子墳 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上)

《鬼吹燈》黃皮子墳 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上)

我從沒聽過“泥兒會”這種盜墓賊的傳說,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聽說,但是提及的“觀道”我和胖子倒略有耳聞,這道門裡的人為了煉丹,專割男做藥引子,解放後就被鎮不複存在了,我聽四嬸子說得有板有眼,就知道不是講來作耍的。

[最新章節免費閱讀到*爪丶機丶書屋*] WWW丶ZhUaJi丶ORG

這深山老林中放眼所見盡是寂寞的群山,有機會聽老人們前三皇、後五帝地講古,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項重大娛樂活,何況我和胖子等人在黃大仙廟中的地窨子裡,還親眼見過類似於“泥兒會”這一胡匪綹子裝束打扮的首,更增添了幾分好奇心,當下就央求四嬸子詳細講講“泥兒會”的事。

可四嬸子對“泥兒會”的了解也並不多,只撿知道的給我們講了一些,那都是解放前的舊事了,當時東北很,山裡的胡匪多如牛,象“遮了天”之類的大綹子就不說了,還有許多胡匪都是散匪,仨一群倆一夥的打家截舍,還有綁快票的,就是專綁那些快過門,出嫁在即的大姑娘,因為綁了後不能過夜,一過夜婆家肯定就不應這門親事了,所以票家屬必須盡快湊錢當天贖人,故稱“綁快票”,“泥兒會”當家的大櫃以前就是這麼個綁快票的散匪,不單如此,他還在道門裡學過妖,傳說有遁地的本事,即使犯了案子,面上也本拿不住他,可能實際上只是做過“掘子軍”一類的工兵,擅長挖掘地道,不過是怎麼一回事,外人本不知道,都是猜的,後來他發現發掘古塚能發橫財,於是就做起了折騰死人的買賣。

Advertisement

他挖的墳多了,名頭也與日俱增,收了不徒弟,形了胡匪中的一綹子,就開始報了字號,因為做的都挖土掏泥的勾當,他和他的徒弟們也大多是在河道中挖淤泥的窮泥娃子出,幹這行憑的是手藝,為圖彩頭,要突出一個“會”字,所以字號便報的是“泥兒會”。

“泥兒會”從清末興起,名義上以師徒門戶為,實際上同胡匪綹子中“四粱八柱”的那種組織結構完全一樣,一貫為非作歹,心狠手辣,別說死人了,就連不山裡的老百姓都被他們禍害過,但府屢剿無功,幾十年間著實盜了不古墓,到後來更是明目張膽,因為老墳裡邊多有變,或者墓主中灌有水銀防腐,他們為了取古口中所含珠玉,便從墳墓中以麻繩拖拽出墓主骸,把骨倒吊在歪脖樹上流淨水銀,然後再手掰摳腸,有時候古墓離有人居住的屯子很近,照樣明火執仗,或是天化日地那麼折騰,毫不避諱,幹這行沒有不發橫財的,所以這幫人個個手中都有真家夥,本也沒人敢管他們。

他們挖開了墳墓把裡面值錢的東西倒騰一空口,留下滿目狼籍的破棺殘,老百姓們看見後無不嗟歎,那些古也算是倒了八輩子黴了,死後讓人這麼折騰,這幅形實在是殘不忍睹。

“泥兒會”這綹子,都是在以大小興安嶺的深山老林中出沒,這山裡面的三山五嶺中,凡是有殘碑封土能被找到的古墓墳塋,他們都要想方設法給挖開盜取塚,由於常年幹這種買賣,做賊心虛,所以迷信的門道也就很多,他們穿黑,是為了幹活時減活人上的氣,古墓都是久積晦之地,曆來都很忌諱把活人的氣留在裡面,另外也都講僻邪,帽刺、子、腰帶都使大紅的,全用豬染過。

Advertisement

關於他們的事跡,現在還能說得上來的人已經不多了,畢竟那都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四嬸子之所以知道得這麼清楚,是因為解放前,親哥哥曾被“泥兒會”的胡匪們抓去做苦力,在掏墳掘塚的時候篩過泥淘過土,最後好不容易死裡逃生出匪巢,給講過一些在裡面的經曆。

據四嬸子哥回憶,“泥兒會”的匪首曾經帶著全夥胡匪,在“團山子”一帶挖了許多,最後從黃皮子墳後邊挖出一座黃大仙的窨子廟來,他們想從廟中的暗道裡找一件寶貝,結果惹惱了大仙爺,搭上好幾條人命,不過“泥兒會”也不是吃素的,一計不再施一計,結果還是讓他們得了手,從廟下的暗道中,挖出一口描金嵌玉的箱子來。

“泥兒會”的胡匪們得手後,那些被抓來幫忙挖的山民,便都被拖到山裡殺人滅口,四嬸子哥中了一槍,槍子兒在他上打了個對穿,撿了條命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回到屯子後槍傷就一直沒能痊愈,加之又了極大的驚嚇,沒撐幾年,便一命嗚呼了,至於“泥兒會”從黃大仙廟中掘出那口大箱子的下落,以及其中究竟裝著什麼寶貝,都沒人知道了,而且從那以後,“泥兒會”也隨即在深山老林中銷聲匿跡,再沒人見過這綹子了,肯定是遭了報應,都死無葬之地了。

Advertisement

我和胖子聽得全神貫注,黃大仙廟裡究竟藏著什麼東西,犯得上讓“泥兒會”這麼不惜本地折騰?那口箱子又被他們弄到哪裡去了?“泥兒會”那些胡匪最後的下場又是怎樣?我們好奇心都很強,恨不得把這件事刨問底,要不然晚上睡覺都睡不踏實,可四嬸子也只知道這麼多了,而且就連這點容的真實也無法保證,當年他哥中了槍爬回屯子,就剩下一口氣了,說出來的話也都是顛三倒四,誰知道他說的靠不靠譜。

我見實在沒什麼可再打聽的了,只好和胖子一起接著去削墳磚,那時候提倡移風易俗,平荒墳開良田,因為在許多邊遠地區火葬還不現實,仍然要實行土葬,但和舊社會也已大為不同,第一是薄葬,其次是深埋不墳,地二十尺下葬,不起封土墳丘,墓上面照樣可以種植莊稼。

不過我們這的深山老林中,人煙稀,也犯不上為墳地和莊稼地的面積發愁,只是平些荒墳古墓,用墓磚代替建築材料而已,但這墳磚極不好削,這些青磚都被古墓中臭所侵,臭不可近,雖是年久,仍不消散,削割平整之後,還要用燒酒調和石灰才能除掉異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