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

《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

朝廷對於彈劾的理,其實都是一直有規章和制度的,並不是說你彈劾了就確定是事實。

因爲言是允許風聞奏事的,那麼自然就要允許別人辯駁。

通常的流程是有人上書彈劾,被彈劾的人就要在家,同時會上書自辯,等待陛下的理。

如果沒有問題了,那麼這件事自然就過去了;如果陛下想要理你,那麼就會派人來查這件案子。

這是針對中樞員的。

如果是地方上的員被彈劾了之後,朝廷就會派人去地方查。

一旦查實,那麼該怎麼理就怎麼理;如果沒有查實,那麼就沒有其他的事實了。

對於這個流程朱由校自然也是知道的,現在就是看趙南星怎麼辦了。

如果趙南星今天能夠在大殿上說明白,能夠得到朱由校的認可,那麼自然而然的他就不會有什麼事

如果不行,那趙南星需要回去等調查了。後續可能還會有人彈劾他,那他就需要上題本解釋。

此時趙南星已經站了出來,沒有去看其他人。

他心裡面很清楚,這其實就是黨爭。

有人看上了自己的位置,而在背後鼓搗這件事的就是劉一璟。

彈劾自己的幾件事,其實都不太好解釋。不過該說的話還是要說。

趙南星開口說道:“陛下,臣等創辦東林書院,爲的是傳揚聖人之學。至於說相互勾連、結黨營私,那時我們並沒有在朝堂爲,哪來的結黨營私?至於說鍼砭時政是在誹謗朝廷、污衊君王,更是無從談起。”

“我等一片拳拳國之心,對陛下的忠心,那都是天地可鑑、日月可表!何曾有過那等低劣的想法?聖人的教導,我們時刻不敢忘記,傳揚的也都是聖人之學,哪裡來的異端邪說?”

Advertisement

朱由校就這麼靜靜的看著趙南星。

倒不是說趙南星的反駁不給力,而是這種問題就沒有辦法反駁。

因爲無論什麼都是靠一張說,事的關鍵不是看你們怎麼說,也不是看你們怎麼做,而是看皇帝相信誰。

如果皇帝相信你們沒有結黨營私,相信你們沒有做這些事,那麼一切都好辦。

這些說法都是表面上的事的功夫,其實都已經做在了後面。

東林黨其實已經很無奈了,他們已經喪失了陛下對他們的信任。

趙南星心裡邊也清楚,自己現在說的這些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因爲陛下已經不相信自己的這些人了。

這一點劉一璟那邊也很清楚,所以他們攻擊起來肆無忌憚。事已經做在背後了,等到拿到檯面上來說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是有十足的把握了,

當然了,如果說怕是也不行,所以他們在後面弄出了那樣一條罪名,工部貪污銀子。

趙南星覺得很無辜,這是自己的問題嗎?這也不是自己到了工部之後纔有的!

朝廷上下都知道這一點,即便是要負責任,也是工部尚書負責任,而不是他趙南星啊!

可是人家就是把這兩件事給聯繫到一起了,明明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的事,聯繫到一起之後的關係就大了,而且還牽扯到了遼東的案子。

誰不知道現在這個案子有多敏?一旦牽扯進去,想要再就難了!

趙南星只能著頭皮解釋,緩緩的開口道:“至於工部貪污銀子的案子,這件事臣並不是很清楚。臣到工部並不久,所以對這些事也不是很瞭解。不過臣覺得如果真有這樣的事,那麼必然需要嚴懲。臣請陛下嚴查此事,無論牽扯到誰都絕不姑息。”

Advertisement

這是趙南星的表態了,也是他應該有的態度。

他沒有強制去辯解,其實也是爲了顧及陛下的態度。

有些時候你越是強制解釋,人家越是不相信。

並不是在案件本上,而是背後出了問題。如果背後的問題不解決,單單是在案子上糾纏,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會吃大虧。

朱由校看了一眼趙南星,輕輕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朕對卿還是信任的,工部的事就應該給工部來管。既然卿認爲這件事該查,而且是要嚴查,那麼朕就把這件事卿來做,從工部上下查查看。希卿能夠查出一個結果來。”

朱由校的這句話一出來,大殿裡面頓時一靜。

雖然這看起來是朱由校對趙南星的信任,前面的事不但沒有追究,還把追查的事給了趙南星。

可是在場的人也都不是傻子,全都是場上的老油條,他們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恰恰說明陛下懷疑趙南星了!

如果陛下對你是真的信任,反而會讓你回家等著,然後讓別人去查,用來證明你的清白。

現在陛下讓你自己去查,那就是需要你自己證明你自己的清白,這個難度就大很多了。

如果你查出來的東西不能讓陛下滿意,那麼你這條路也差不多到頭了。何況旁邊還有人盯著你,給你找茬,事就更不好辦了。

趙南星裡邊發苦,心裡邊也明白,陛下還是對自己這些人不信任,自己需要付出更多才行。

讓自己回工部查,怎麼查?

不查出一點東西來肯定不行。可是自己知道這裡面的水有多深,如果真的深挖下去,那甚至會把整個工部都裝進去。

Advertisement

雖然自己沒有牽扯其中,但是如果自己去查,那麼反而把自己牽扯了進去。

如果讓別人去查,那麼只要證明自己清白就好。

心裡面百集,但是趙南星也沒辦法,只好著頭皮說道:“臣遵旨。”

趙南星退下去之後,這件事暫時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是誰都知道這只是開始,並不是結束。

同時不人也靜靜的等待著,甚至把頭低得更低了,都在等待著下一波攻擊。

劉一璟那邊沒完,趙南星這邊也不會善罷甘休。

“陛下,臣有本奏。”趙南星站回去之後,又一個人站了出來。

衆人轉頭向這一次站出來的人看過去。

這次依舊是一個史。

有了剛纔的前車之鑑,這一次所有人都提起了心,鬼知道這些史又搞出什麼事來?

朱由校也看著這個人,他發現自己還是不認識,就略微有些尷尬了。

不過站在側的王安比較知趣,直接靠近朱由校說道:“皇爺,這個人崔呈秀,是都察院的史。”

沒想到這個人居然就是崔呈秀。

朱由校不由得仔細打量著他。

要知道這個人實在是太出名了,基本上沒有什麼下限。

在歷史上,崔呈秀擢升史以後,巡按淮、揚。期間崔呈秀因贓私被都史高攀龍舉報,遭朝廷革職等候置。

於是他投奔閹黨頭子魏忠賢,叩頭涕泣,乞爲養子。

當時,魏忠賢到朝廷大臣們的相攻擊,正想尋求外援,因此收留了崔呈秀,爲他鳴冤屈恢復了職。因此崔呈秀對東林黨恨之骨,是魏忠賢手下反對東林黨的急先鋒。

他將東林黨人和非東林黨人名單分別彙集《同志諸錄》和《天鑑錄》,進獻給魏忠賢供其提拔同類、打擊異己。

可以說這個人就是魏忠賢手下的一個謀士,做起事來自然也是沒有什麼下限。

崔呈秀能夠認魏忠賢爲乾爹,可見其人品在這個時代的普世價值觀下有多麼的不堪。

不過朱由校倒是不怎麼在乎,崔呈秀這人就是一個酷吏的最好人選。所以朱由校對他還期待的。

看了一眼崔呈秀,朱由校開口說道:“有什麼事你說吧。”

“啓稟陛下,東林黨結黨營私一案,已是鐵證如山。東廠已經查出了很多人,這些人的確誣陷了熊廷弼,同時勾結了李如禎。他們上下其手,貪污遼東軍餉,敗壞綱紀。在朝中他們維護李如禎,維護了姚宗文等人,實乃最大惡極!”

“臣請將此案定爲欽定大案,從上到下徹查,凡是有關牽連人員,一律嚴懲。此案牽涉重大,臣以爲應挑選得力干將徹底將此案調查!”

朱由校看了一眼崔呈秀,有些沒看懂。

雖然原本歷史上應該發生的事還沒有發生,崔呈秀現在應該還沒有投靠魏忠賢,怎麼今天看著這麼像和魏忠賢穿了一條子?

難道這就是歷史的修正

要知道之前自己也不是沒把案子給都察院和大理寺,可是他們乾的都是什麼事

因爲這件事已經把楊漣和鄒元標都抓起來了,現在還給他們辦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

剩下的還能給誰?也就是錦衛和東廠了。

崔呈秀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讓魏忠賢來主持這次大案的調查。

雖然現在朱由校已經把人放在東廠了,但只是讓魏忠賢在審問著,並沒有把它變爲一個大案的意思。

崔呈秀這個傢伙就是在把事搞大,而且還是沒有什麼好的搞大。

只不過在場的都是老油條,他們已經明白這個人的意思了,這人是和東廠的魏忠賢勾結在一起了。

魏忠賢現在掌握了東廠,又深得陛下的信任,向朝中手是所有人都預料到的事

朝中自然也會有人和魏忠賢勾結,因爲沒有下限的人實在太多。

只是誰都沒想到崔呈秀會居然這麼沒有下限!

你投靠魏忠賢也就算了,居然如此大張旗鼓的說這樣的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