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一六七章 改科舉

《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一六七章 改科舉

科舉,是這個世界上讀書人永遠繞不過去的一個坎,是無數人想要進的地方。

有一句話做一步登天。

想要一步登天,只能去參加科舉。這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這是改變自己階級的機會。一旦通過了科舉,你的人生都將會變得不一樣。

朱由校在穿越前看過范進中舉的文章,深知道看似荒誕的諷刺,那裡面藏著的其實是很真實的東西,很是淋淋。

對一個出普通的百姓來說,很可能是幾代人的努力鬥,家裡面纔會出一個讀書的。這樣一個讀書人考中,很可能又是幾代人的努力,這是改變家庭階級的一個事實。

或許不屑,或許諷刺,但是那裡面藏著的是拼搏和鬥的心,是不甘的心。這些朱由校都知道,因爲在後世被所有人都剖析的出來。

所以朱由校直接把手向了科舉。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人更加的明白一點,那就是如果你想要做、想要參加科舉,只能去考書院,這一點很重要。

“另外,明年的科舉,朕會做出一些改變。”朱由校再一次緩緩的說道。

這句話一出來,在場的人這次真的慌了。

如果前面的話,他們還覺得能接,但是現在這句話,真的就是捅了馬蜂窩了!

陛下這是要改科舉,直接挖了

可是也沒有人站出來勸,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時候的勸說毫無意義。

即便是之前反應慢還沒回過神的人,現在也反應過來了,他們這是被孫慎行給坑了。

看起來孫慎行大義凜然,實際上他把事推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境界,那就是讓陛下和大家槓上了。

這樣的況下除非陛下屈服,可是眼前的陛下,他是那麼容易屈服的嗎?

Advertisement

到了這一步,已經變得非常棘手了。

“行了,就這樣吧,散朝。”朱由校面無表的開口說道,隨後一轉向乾清宮走去。

今天的事就到這裡了,雖然朱由校覺得自己早晚會有下場的那一天,但是沒想到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在這個時候下場。

雖然朱由校知道自己的名聲完了,也不太在乎自己的名聲,但是原本需要在一個更關鍵的時候扔出去。

可是朱由校等不到那一天了,孫慎行的這一手直接把自己給拽進來了,想要出去都不可能了。

朱由校不惱怒,不過同時也在慶幸,幸虧自己已經做好了佈局,否則真的就麻煩了。

如果在這一次之前自己就被孫慎行拽了進來,那麼就只能用魏忠賢大開殺戒了。

轉頭看了一眼陳洪,朱由校開口吩咐道:“讓餘懋衡上題本吧。”

“是,皇爺。”陳洪連忙答應了一聲。

關於餘懋衡這個人,那是朱由校早就準備好的。只不過太過重要,所以一直沒讓餘懋衡,自己也一直沒有想讓他。但是這一次餘懋衡不不行了,必須要讓他行起來。

所以朱由校選擇讓餘懋衡上題本,把事推到另一個程度上去。

對於這件事,陳洪還是比較瞭解的,所以他也沒有什麼疑問,轉就跑出去了。

陳洪想看看能不能在餘懋衡出宮之前攔住他,然後把事告訴他。

看著陳洪的背影,朱由校鬆了一口氣。

發生在現在,自己可以從容佈置,要是發生在剛穿越的時候真的只能就是揮刀了。

朱由校現在就在等,等外面鬧騰,等著所有人出來搞事,但是他覺得不會有太多人站出來。

Advertisement

孫慎行和高攀龍這一鬧,已經鬧出了聲勢,剩下的人會選擇不出聲。

朱由校回去等了,可是其他的人卻不行。

大臣們心裡面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十分的複雜。

不過也有人非常高興,就是崔呈秀等人,他們覺得自己這些人已經下了一,可以再接再厲。

尤其是孫慎行和高攀龍,這兩個人徹底激怒了陛下,把事推到了一個無法轉圜的地步,所以一定要把他們都拿下,絕對不讓他們再有翻的機會。

不過這些事都沒有影響到閣,對於閣來說,爭論不是他們要心的。

無論外邊怎麼鬧騰如何爭論,最終事的解決是在他們是在陛下。所以他們關心的是如何解決現在的事,如何面對當下的況,而不是應該怎麼樣去避免紛爭。

這一次的紛爭已經免不了了,所有人都知道是陛下在推,只不過有一些事失控罷了。

回到閣的值班房,韓爌把所有人都到了一起,開口說道:“大家商量一下吧,這件事該怎麼辦?我們總要有一個章程,大家都說說吧。”

事實上韓爌把大家到一起商量這件事,就是希閣能有一個統一的意見。

在現在這樣的況下,如果閣再分裂幾個派,那麼事就會變得非常麻煩,就會再一次演變黨爭,與上次的況差不多。

韓爌不希這種況出現,所以希能夠在閣的部達共識。

幾個人都看向了徐啓,想聽他第一個發言。

因爲剛剛在朝堂上,所有人都看到了徐啓想站出來,但是他被陛下給摁回去了。現在大家也想聽聽徐啓的意見,畢竟所有人裡面就他牽扯的最深。

Advertisement

啓倒也沒遲疑,而是直接開口說道:“我先說孫慎行和高攀龍。他們這是在宮,他們這是在以直邀名,這不是爲臣之道,這兩個人我認爲該嚴懲。”

說完這句話之後,徐啓便坐在那裡不再開口了。其實這是在表明他的態度,那就是在孫慎行和高攀龍這兩個人的理上,需要達一致。

那就是必須嚴懲不貸,誰也不允許求,誰也不允許有別的意見。如果你們有別的態度、別的意見,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往下談了。

這個話出來之後,幾個人的臉都不太好看。尤其是韓爌和孫承宗,兩個人和東林黨走的都比較近,雖然前面鬧得很不愉快,但是也沒到了非置於死地的地步。

可是現在的況就是徐啓要致人於死地。

幾個人都沒有開口,一時之間屋子裡面陷了沉默。

不過這個時候黃克纘開口了,他向前傾了傾子,開口說道:“我覺得這一次的事,不是我們臣子應該手的。陛下自有決斷,我們等著聖旨也就是了。至於外面的人怎麼說,我們聽著就行了。至於是否上書求,那就看個人吧。”

黃克纘這句話擺明了就是在和稀泥,同時也在告訴徐啓,大家現在是一條船上的人,因爲這兩個人發生衝突也不合適。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立場,如果他想求的話,他自己去。因爲誰也影響不到這件事的最終結果,事最終怎麼理還是要看陛下的。

其他幾個人也沒出聲。

良久之後,孫承宗開口說道:“我覺得這樣做就好。如果有人想上書求,那麼他就可以去,沒有必要強求;如果有人想上書彈劾,那麼他就上書彈劾,也不必強求。”

幾個人的目都落到了徐啓的上,想看看他怎麼說,畢竟這件事是他提出來的。

啓的臉有些不太好看,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強行讓這幾個人低頭,於是便開口說道:“那就如此吧!”

聽到徐啓鬆口了,幾個人全都鬆了一口氣,現在他們都不太想招惹徐啓。

因爲徐啓現在就像一個憤怒的鬥,在朝堂上沒有出頭讓他心裡面憋了一口氣,他想要找一個人狠懟幾下,然後好表明自己的立場。

陛下給徐啓的太多了,他需要報答陛下,在場的人誰也不想被他狠懟。

接下來就是關於禮部尚書的人選了。

韓爌問道:“你們誰有合適的人選?現在都可以提出來。”

禮部尚書,這是一個非常高的位置。六部尚書之中,禮部尚書的地位也很靠前,甚至有六尚書第一的稱號,也有人稱呼吏部爲第一,但是實際上禮部的地位也不低。

這樣的位自然是打破頭都要爭取的,當然,那是以前。

現在原本的禮部尚書孫慎行還在詔獄裡蹲著,最爲關鍵的一點,禮部的事還沒完,後面還會有更多的事發生。

所以誰都不知道禮部未來的況會怎麼樣。現在如果讓人上去,搞不好真的會出事

所以一時間幾個人都沒說話,其他幾個人不說話,徐啓卻不能不說話。

啓直接說道:“我推薦沈庭筠。”

然後他的目緩緩掃過其他幾個人,只是不再開口了。

聽到這個名字之後,其他幾個人都是一皺眉頭。

沈庭筠他們當然知道,這個人是徐啓的好友,同時也是他們那一派的人,在教育方面甚至比陳可道更激進,讓這個人爲禮部尚書?

幾個人的目都明滅不定,不知道在想什麼。

沉默了半晌,韓爌點了點頭說道:“可以,算一個。”

韓爌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他們不可能只報一個人上去,需要報幾個人上去,然後讓陛下進行勾選。

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沒有人站出來反對,於是沈庭筠就了名單上的第一個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