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一六八章 都察院開會

《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一六八章 都察院開會

在推舉出了第一個人之後,閣裡邊除了徐啓之外,其餘人臉上的神都有一些複雜。

他們都意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徐啓的地位在飛速的提升,給了韓爌很大的力。或許這就是陛下的意思。

這當然是朱由校的意思,因爲嘉靖皇帝曾經就這麼幹過。即便嘉靖皇帝非常信任嚴嵩,但也在嚴嵩後面安排一個徐階,用來牽扯嚴嵩。

在士林的風評裡面,徐階要比嚴嵩好很多,至在他沒有暴之前。但事實上,徐階比嚴嵩更有錢,他家在江南搞了幾十萬頃的田,到了各行各業,可以說是一份非常龐大的家業。

相比起來,嚴嵩都沒徐階富有。所以有很多事其實說不清楚好與壞、忠與,很多時候並沒有那麼明顯的界限。

韓爌閣首輔大學士,此時也覺到了非常大的力。

對於韓爌來說,徐啓被提拔上來本就已經是一件很讓他意外的事了。相比較起來,如果是孫承宗被陛下提拔爲閣次輔,韓爌都比較能夠接,可現在恰恰就是徐啓被提拔了。

在這個時候,韓爌算是看出來了,徐啓是有這個能力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更最重要的是這還是陛下的安排。

在有了沈庭筠這個提名之後,其他幾個人也沒有再提名其他的人,只是隨便找了幾個陪跑的人。

因爲誰都知道,禮部尚書已經是沈庭筠的囊中之了。以當下的局勢和現在的況,沒有人能夠對沈庭筠形挑戰,畢竟陛下那邊不會答應。

一旦把沈庭筠的名字報上去之後,那麼必然就會得到陛下的認命。他們想要阻止沈庭筠當禮部尚書,只能在這個時候阻止。可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阻止的了嗎?

Advertisement

沒有人能夠阻止沈庭筠當禮部尚書,因爲這是徐啓提名的。

啓可是閣次輔,他想提名的話,別人怎麼都沒辦法阻止,你不可能不讓閣次輔說話。所以在這一點上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安排了幾個陪跑的人之後,這件事就草草收場了。

雖然這件事安排好了,但是其餘的閣大學士還都是非常的擔心,因爲他們不知道事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下去。

一旦出事,恐怕會造不可預測的影響,因爲這一次的事太大了。

韓爌孫承宗幾人相互商量了一下,保證閣值班房裡隨時都有人,他們安排了一個閣值班制度。

一旦有什麼突發的況或者意外,閣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並且能夠第一時間做出理。

與此同時,朝堂上下也是議論紛紛,孫慎行和高攀龍被抓了起來,還被關進了錦衛的詔獄。誰都沒想到事最終倒向了這個方向,誰也沒想到事會演變現在這個樣子。

對於孫慎行和高攀龍所做的以直取名的事,兩派的反應非常極端。

崔呈秀這邊直接派人在京師製造輿論,到說孫慎行和高攀龍是不臣,說他們如此迫陛下,這不是臣子該做的。

另外一方反駁,在士林中宣揚君有過就要勸諫;如果君不聽,那就要死諫。所以孫慎行和高攀龍這兩個人不但沒有做錯,而且還做對了,是忠臣的表現,是有氣節的表現。

一時之間京師紛紛擾擾,吵起來就沒完沒了。不過大部分人都能看明白,這其實就是雙方的立場問題。

你反對之前的政策,那麼你必須要支持孫慎行和高攀龍;你站在崔呈秀這邊的立場上,那麼必然要把孫慎行和高攀龍這兩個人打躺在地上。

Advertisement

都察院。

因爲楊漣和鄒元標結黨營私的案子,都察院的威信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這一段時間以來,都察院的聲勢卻非常旺,有恢復之前局面的架勢。

這一切都是因爲崔呈秀。這一段時間他非常的高調,爲都察院領袖的意思,同時也團結了不人。

甚至有人覺得崔呈秀比都察院左都史餘懋衡更有存在。只不過有心人都知道,崔呈秀比起餘懋衡差遠了

餘懋衡是什麼時候上位的?

是都察院地位最差的時候、最得不到陛下信任的時候。在那個時候餘懋衡上位執掌都察院,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餘懋衡是陛下信任的人,陛下認爲他能夠在那個時候掌控好都察院。

所以即便崔呈秀最近很鬧騰,他心裡也清楚,自己沒有辦法和餘懋衡相比。所以在都察院裡面,崔呈秀對餘懋衡很尊重。這一次的事,也都是餘懋衡默認他鬧騰的。

這一次幾個人聚在都察院的大堂裡面,所有人臉上都很嚴肅。

因爲之前餘懋衡並不怎麼管他們的事,他們想要鬧騰,餘懋衡也不手,顯然這是一種默契。

可是這一次餘懋衡卻把大家都了過來,顯然這是有事代。

見到衆人都坐下之後,餘懋衡慢條斯理的點了點頭,纔開口說道:“今日把諸位過來,是有一件事要和你們商量一下。”

“我們都察院,爲天子耳目風憲,以清流自詡,以規諫皇帝,彈劾、糾察百司和百,巡視、按察地方吏治等爲己任。在我們前面有無數先輩,他們捨生忘死、忠君報國、匡扶社稷,這是我們這些後輩學習的榜樣。”

“朝廷選取史,以下幾條是最基本的:

Advertisement

一是必國而忘家,忠而忘

二是必須正派剛直,介直敢言;

三是學識突出,既通曉朝廷各方政務,又能博涉古今。”

在場的諸位能夠選,而且能夠爲其中的佼佼者,自然都是符合這幾條的。

“現在朝堂混,有人善權政、禍朝堂,正是我等仗義直言之時。或許我們會被人非議,或許我們會被人報復,但是本都依舊想上書。今日把你們回來,就是把這件事和你們說明了。”

“如果你們願意跟著本都一起做,那麼回去就讓你們的人一起上書;如果你們不願意,那麼本都也不強求。”

說完這句話之後,餘懋衡輕輕地端起了茶杯,然後抿了一口,靜靜的等著他們給自己答覆。

雖然餘懋衡用的是商量的語氣,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這就不是和你商量。

在場的人都沒有想到,平日裡不聲不響的餘懋衡看起來十分的好相,但是這一次卻如此的決絕。

衆人都陷了沉思。

倒是一邊的崔呈秀有一些興了。

與別人不同,崔呈秀後有魏忠賢魏公公,深深的知道一些宮裡面的事,那就是陛下對朝堂上的東林黨不滿,當然這已經是共識了。

但是崔呈秀卻知道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陛下不但要收拾東林黨他們,而且要啓用新人。這裡面就包括閣次輔徐啓以及他的那些人。

在這樣的況下,誰和徐啓他們走得近,誰就有可能是他們的人。曾經魏公公就說過,他崔呈秀的頂頭上司,也就是都察院左都史餘懋衡,很可能就是徐啓他們的人。

所以一直以來,崔呈秀都在試圖和餘懋衡拉近關係,只不過對方不搭理自己。

現在這個時候,餘懋衡站出來說這樣的話,顯然他這是要行了。餘懋衡自然是不可能是幫著孫慎行和高攀龍的,必然是要踩一腳的。

這次餘懋衡他們要手了,崔呈秀覺得這是一個融進去的好機會,因爲他覺得這是一個好選擇。

在這之前,陳可道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但陳可道卻是給陛下講學的。徐啓做了閣次輔,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這已經是陛下襬明瞭在扶持他們。

所以在這一次的事裡面,即便不是爲了對付東林黨,餘懋衡也會提議廢除東林書院和天下書院。因爲這是陛下要乾的事,餘懋衡只有這樣做才能夠得到陛下的重用。

在孫慎行和高攀龍的事之後,事開始急轉直下,所以餘懋衡要下場了。

想通了這些事之後,崔呈秀的子都激了起來,連忙站起子,大聲說道:“都堂,孔曰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如今朝廷黨當道,他們欺凌陛下、善權弄政,此乃大明最大人禍!”

“我等讀聖賢書,自當忠君報國。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我等自當上書抨擊,以手中之筆,護衛陛下!爲朝廷剷除黨,即便因此碎骨,也在所不惜!”

看著一臉激的崔呈秀,聽到他震耳發聵的語言,雖然餘懋衡臉上沒什麼表,但是心裡邊很膩歪。

這一段話裡面,崔呈秀禍害了兩個人,這讓餘懋衡很不舒服。

前面用了文天祥的絕命詩,後面也用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你崔呈秀是這樣的人嗎?

你是什麼人我們還不知道?

你也可以引用這兩個人的話?

簡直就是玷污了這兩句話!

所以餘懋衡心裡邊一陣膩歪。不過他也知道,這事沒有辦法,自己又不能把崔呈秀給弄死。

餘懋衡只能靜靜的聽著,點了點頭同時捋了捋鬍子,做出了一副滿意的樣子,頗爲讚賞地看著崔呈秀,說道:“說的好,不愧爲我都察院後起之秀,他日必可爲我都察院中流砥柱。”

這句話的意思就很簡單了,小夥子乾的不錯,你繼續這麼幹下去,那你將來就前途無量。這一次的事之後,你就升了,我會向陛下舉薦你。

這其實就是領導在表示看好你,要給你加加擔子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