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

《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

張皇后雖然想法比較多,也算是一個比較有見識的人,但是畢竟的年紀還小,在宮外對朝廷上的事也知道的不多,即便有人這些事,也沒有辦法徹徹底底的代清楚。

在聽了朱由校的話之後,張皇后就覺得朱由校說得有道理。

最關鍵的是如果自己的父親能夠做這件事,那麼也的確是一件好事,因爲父親並沒有摻合到朝堂中去,而是爲皇家管理一些事,自己爲皇后也能幫一些忙。

於是張皇后的說道:“妾怕自己的父親做不好,到時候耽誤了陛下的事。”

朱由校笑著擺了擺手。

這本來就是新的事,誰能夠做好、誰不能夠做好都是不知道的。再說了,即便做不好也沒什麼,自己家的事罷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能有什麼事

無非就是貪污一些銀子罷了。對於朱由校來說,這本來就不算事。

因爲無論讓誰來做都是一樣的,這樣的貪污都是避免不了的。

如果將來自己覺得這點小錢沒什麼大不了的,就不追究張國紀,這點錢就當自己給他的,不然每年賞賜給國丈的錢也要不

如果張國紀拿的太多,自己覺得心疼,那就追回來唄。到時候還可以治他一個罪,順著他這條線,把跟他在一起的那些人一網打盡。

無論張國紀做到什麼程度,對自己來說都不是壞事。所以朱由校一點也不擔心。

“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吧!”朱由校直接就拍了板,語氣肯定的說道。

“那就全聽陛下的安排。”張皇后有些的說道。

看到張皇后這個模樣,朱由校頓時食指大手將的手拉了起來,向著寢殿裡面走了進去。

Advertisement

還是做一點有益心健康的運比較好。

夜深,張皇后只覺著些悶熱,爲了不驚擾陛下,輕手輕腳的從他懷中起,只裹了件中來到窗前,手輕輕推開了木窗。

著東邊輕勻如絹的浮雲簇擁著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輝把周圍映圈,有深而淺,若有若無。

張皇后著這圓月怔怔的發呆,想起宮前父親的那一番囑託,又想起了白日陛下的那一番肺腑之言,眼中不免染上了些許愁緒。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起得比較晚,在張皇后的伺候下吃了早飯,然後離開了坤寧宮。

往乾清宮走的路上,朱由校不斷的提醒自己,以後這種事還是控制著做吧,不然的話這真的不了,不能夠年不知貴呀。萬一把搞壞了,就什麼都做不了了。

回到乾清宮之後,朱由校對邊的陳洪說道:“去把幾位閣大學士給朕找來,朕有事要和他們商量。”

朱由校要說的自然就是關於務府的事

這些事需要幾位閣大學士的同意,同時也需要他們配合,不然的話不好辦。不過朱由校覺得難度不太大,因爲這畢竟是皇家的事

另外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自己之前剛昭告了天下,閣他們也不好意思不同意。

從表面上看,這個務府更多是管理宮裡,與他們閣的關係也不大。在宮中事務與朝堂完切割之後,閣反而會更輕鬆一些。

至於務府以後的發展,閣估計也不會有太多的擔心。即便有一些提防,也不會預料到務府發展什麼樣。

別人不知道,但是從後世來的朱由校卻很清楚,務府就是一個怪,一旦將它放開,那就會像猛虎出籠一樣絕對會嚇所有人一跳。

Advertisement

尤其是在自己這個皇帝的打造和加持之下,務府絕對會變一個很多人都害怕的存在。

原本的歷史上,清朝務府的發展已經很嚇人了。

務府是清代獨有的機構,職多達三千人,比事務最繁忙的戶部人數還要多十倍以上,可以說是清朝規模最大的機關,可以說滲到了食、住、行等各種事務。

皇帝所有的事全部都是務府承辦,務府直屬機構有7司3院,主要機構有廣儲、都虞、掌儀、會計、營造、慎刑、慶七司,分別主管皇室財務、庫貯、警衛扈從、山澤採捕、禮儀、皇莊租稅、工程、刑罰、畜牧等事。

另有上駟院管理用馬匹,武備院負責製造與收儲傘蓋、鞍甲、刀槍弓矢等,奉宸院掌各苑囿的管理、修繕等事,統稱七司三院。

務府還有三織造等30多個附屬機構,可以說遍佈全國各地。

只要自己想用務府去做事,那就沒有務府的不到的地方,無論是國比較敏的鹽還是鐵,亦或者是各地的任何事,只要務府想手都能找到名義。

這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衙門,同時也是自己這個皇帝說了算的衙門。

立之初這個衙門就歸自己這個皇帝掌管,所以也不存在被別人把持的可能。因爲從員的任命上,這就是一個徹底傾向於皇帝的衙門,其中包括很多的侍和宮

幾位閣大學士很快就到了,他們不知道朱由校找他們有什麼事。事實上,現在朝堂上下都在忙碌,大家都有各自的事要做。

孫承宗和徐啓在適應閣的同時,還要管理自己的兵部和戶部,自然就是十分的忙碌,想要把上下關係全部都理順,就需要一些時間。

Advertisement

除此之外,韓爌正在適應閣首輔大學士的位置,同時需要協調好朝堂上的各個派別之間的關係。

另外他們在忙碌的就是員的調整問題,要知道中央的變革往往代表著的都是地方上的變革,有很多位置需要調整。最簡單的也要換上自己的人,這也是非常花費時間和力的事

唯一一個稍微好點、輕鬆點的可能就是刑部尚書黃克纘了,他進閣後與之前的變化不太大,但是他需要做的事也不,畢竟他也是閣大學士了。

四個人到了之後,躬給朱由校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諸位卿免禮吧!”

等到幾個人都站起來之後,朱由校纔開口說道:“今日把諸位卿找過來,其實是有一件事想和你們商量一下。這幾日在宮裡,朕也想了一些事,所以想做出一些改變。”

幾個人一聽這話,神全部都張了起來。

要知道他們幾個現在最怕聽到的就是改變。

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說,安穩勝過一切。只要能夠穩定當前的局勢,他們幾個就足夠了,這是他們最不想做出改變的時候。

現在朱由校提出要改變,他們怎麼可能不擔心?

朱由校卻沒看他們的臉。這件事自己必須要去做,而且勢在必行。

看了一眼站在不遠的陳洪,朱由校吩咐道:“把這些文書給他們送過去,讓他們看看。”

說完,朱由校看向了幾位閣大學士,笑著說道:“諸位卿先看一看吧,然後咱們再商量。”

四個人都發到手一本冊子,快速的翻看了起來。

這本冊子上的容並不是很複雜,就是關於務府的一個流程。關於務府的權責,上面也寫的很清楚,就是爲了方便管理皇帝陛下的一切事務。

至於立的目的,上面也有寫,說白了就是爲了和朝廷做一個切割,然後比較方便管轄。至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的,同時這樣的管轄也會減人浮於事的現象,能夠節省一些銀子,相互之間一些麻煩。

這是朱由校立這個衙門的初衷,冊子上面也是這麼寫的。

“朕想著務府立之後,有什麼事也不用再去找諸位卿了。到時候朝堂上也不用再爲朕宮裡面的事爭吵不休,也省了麻煩。”朱由校笑著說道。

這件事不是朱由校胡說八道,而是很早之前出過這樣的事

有人上疏彈劾東林黨,說他們對皇帝后宮的事實在太過關注了,這不是他們應該乾的事,朝中的大臣就應該好好治理天下,不要每天總是盯著皇帝后宮那點事。

然後就有人反駁說,皇帝的事就是天下的事,天家無私事。

說東林黨的人也被說了是獻皇帝、毫無底線。雙方爭吵不休,甚至現在朝堂上還有這樣的風,只不過之前被朱由校搞那麼一傢伙之後,雙方都老實了不

對於這種說法,朱由校是很不屑的。

什麼做天家無私事?

這不過就是一個理由罷了,一個讓東林黨能夠真正摻合到皇帝后宮的理由。說白了,東林黨需要的就是一個牌位、一個傀儡皇帝,什麼事都聽他們的就好了,至於皇帝自己的想法,本就沒那麼重要。

在場的幾位閣大學士都是人,在場上爬滾打了很多年,自然也聽出了自家陛下的意思。

他們也看出來了,這位年天子並不想被他們管束著,想要掙出去有自己的一片天。

從之前這位陛下的所作所爲就能看得出來,並不是一位安分守己的皇帝。

東西是看完了,但是幾個人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怎麼決斷,因爲實在是不知道該同意還是該反對。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個務府立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樣的。

“陛下,不知道這個務府大臣是怎麼任命的?”這個時候,孫承宗先開口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孫承宗,臉倒是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微微笑了笑。

朱由校大概能猜到孫承宗在想什麼,他是在擔心務府最終會淪爲自己這個皇帝盤剝天下的工,就像東廠和錦衛一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