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

《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

朝廷上下的事都在非常有序的進行,這讓朱由校鬆了一口氣。

目前對朱由校來說這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證明了自己在之前做的事沒有白費,這些臣子至是有能力的。

尤其是自己選的幾位閣大學士,人家真的把事辦得漂漂亮亮的。雖然上位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卻已經把所有的事都理順了,這就是很難得的一種能力。

這也證明了朱由校的眼是準確的,不過眼前的有件事還是有一些頭疼。因爲做事太得力了,所以進展都非常快。

比如禮部尚書沈庭筠,之前朱由校讓他回去休息,一方面是因爲沈庭筠真的需要休息,這些日子他實在是太忙碌了;另外一方面,朱由校也希沈庭筠把進度延緩一些,他的進度實在是太快了。

看著這一次又來到自己面前的沈庭筠,朱由校有一些頭大。沈庭筠做事實在是太拼命了,關鍵是把事做的太快了。

朱由校本就不想讓他把事做得這麼快,因爲有些事還需要進一步的理,不過自己也不能和沈庭筠這麼說。

人家是用心做事的,不能夠打擊人家的積極

“沈卿,你提出來的這些東西,朕都看了。不過朕覺得,你這進度是不是快了一些?這樣的話,可能會有一些趕,如果有什麼不圓滿的地方就不太好了。”朱由校溫和的笑著,臉上並沒有其他的心思寫明。

不知道是真沒聽明白朱由校的意思還是裝傻,沈庭筠連忙躬,誠誠懇懇的說道:“陛下放心,臣都已經準備得妥妥的了,方方面面全部都設想到了。如果有哪裡不妥的話,可以現改。”

朱由校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看沈庭筠的樣子也知道了,自己不讓他做是不行了。

Advertisement

事實上朱由校想先把力集中在務府那方面,不過現在沈庭筠已經提出來了,那就按他說的去做吧。

於是朱由校點了點頭,面溫和的說道:“那卿就去辦吧,不過卿還是要注意休息。”

沈庭筠背,復又恭敬的躬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儘快把事辦妥。”

顯然自己的話他又沒聽進去,朱由校有一些無奈的說道:“既然如此,那卿就去忙吧。”

說著,朱由校擺了擺手,示意沈庭筠退下。

“臣告退。”沈庭筠答應了一聲,退了幾步後轉向外面走了出去。

看著沈庭筠的背影,朱由校有一些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和這樣的臣子打道還是累的。

轉頭看了一眼陳洪,朱由校開口說道:“你去工部那邊代一聲吧,讓他們加快一些進度。”

“是,皇爺。奴婢馬上就去。”陳洪恭敬的說道。

在沈庭筠的安排裡面,馬上就要準備開始考試了。事實上,書院的選址不過纔剛剛完

而現在書院還沒有建造完,沈庭筠就已經開始準備著手考試了。這一次的考試規模必然不會太大,因爲這是自願報名的考試。

倒不是說很多人會不願意來參加,而是消息不會傳到那麼遠。

這個時代的信息沒有那麼發達,很多人估計都趕不上這次考試。要知道進京趕考,有的時候甚至要提前一年出發。

所以這一次書院招生的規模必然不會很大,選取的人員也多是北京城附近的。

那沈庭筠爲什麼如此著急?

這原因,朱由校倒是能夠猜到一些。因爲天啓三年就會有一場科舉,沈庭筠明顯是準備在那一次科舉上大顯手,所以他才如此急切,頗有一種時不我待的覺,生怕自己這個書院隨時被掀翻。

Advertisement

不過朱由校也沒辦法說什麼,雖然心裡邊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自己不太看好沈庭筠這個書院的學生。

因爲科舉的規矩在那裡邊,考的就是八文。即便是有沈庭筠他們這些大家教導,書院裡的學生也未見得能夠有什麼績。

因爲書院的學生除了學習八文之外還要學別的很多學科知識,所以他們需要一個新的晉升之路。務府其實就是朱由校爲這些書院學生準備的,這是他們的一個上升通路。

離開書院之後,進務府;在務府幹幾年之後,直接轉到場上。如此一來,這些書院的學生的途晉升速度就會非常快,順便繞過了科舉的封鎖,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他們當中還會有另外一批人出去建立新的書院,作爲種子。

站起子,朱由校嘆了一口氣。

他真的不喜歡這種急急忙忙的覺,有一種節奏被打了的覺。不過也沒有辦法,下面的臣子是個急子,實在是太趕了。

正在朱由校準備休息一下的時候,外面有人走了進來

朱由校看了一眼,是伺候自己的太監方正化。

太監在皇宮裡面的地位,有一個地方是非常明顯的現,那就是他有沒有資格排班伺候皇帝。

當他有這個資格的時候,他的地位自然就上來了。

爲了現自己對方正化的看重,朱由校把他也排了進來。現在陳洪出去了,方正化進來伺候也是正常的。

看了一眼方正化,朱由校臉有些不太好看的說道:“又有什麼事?”

看著朱由校的臉,聽到他說話的聲音,方正化就有一些害怕了,實在是不知道該不該說。

Advertisement

不過方正化想了想還是著頭皮說道:“皇爺,閣的徐閣老來了。”

朱由校頓時面苦笑。

剛剛走了一個沈庭筠,現在又來了一個徐啓,這事沒完了呀。

“行了,讓他進來吧。”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

反正自己的心已經很糟糕了,索就讓他們把事都說了,不然放在心裡邊也是很難

“是,皇爺。”

很快徐啓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看著徐啓風塵僕僕的樣子,朱由校就知道他有事。

最關鍵的一點是徐啓這個樣子肯定是從百工院來,也就是說事和百工院那邊有關係。

能讓徐啓這麼著急的跑過來,那肯定就不是什麼小事

卿,坐下喝杯茶。”朱由校看著徐啓說道,同時對一側的方正化說道:“賜坐,另外給徐卿上一杯茶。”

“臣謝陛下。”徐啓開口說道。

等到徐啓坐下之後,喝了一口茶水,朱由校這才問道:“卿如此急切的過來,可是有什麼著急的事嗎?還是說出了什麼事?”

“啓稟陛下,並沒有出什麼事。不過臣的確是有事。”徐啓點了點頭,繼續道:“臣這一次過來是想管陛下要一個衙門,希陛下能夠準許。”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一陣頭大。

要一個衙門?

這個衙門是那麼容易要的嗎?

聽徐啓這個意思,這個衙門肯定不是什麼普通的衙門。

於是朱由校謹慎地問道:“不知道卿想要哪一個衙門?”

“啓稟陛下,是王恭廠。”徐啓語氣堅定,神凝重。

聽到王恭廠這個名字,朱由校就覺得腦袋嗡一下。

王恭廠聽著不怎麼起眼,可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地方,也不是一個普通的衙門。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個王恭廠,它是工部的。

“不知道卿想讓王恭廠歸到哪個衙門的下面?”朱由校試探的問道。

事實上,朱由校已經猜到了,除了百工坊沒有人會要王恭廠。

畢懋康不敢自己來開口討要王恭廠,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爲他的分量不夠,沒有辦法開這個口。

王恭廠這個地方設立的時間非常早,可以追溯到永樂年間。

最初設立的時候,王恭廠雖然隸屬於工部,但是說法上算的卻是宮裡面,因爲王恭廠裡面有一個監廠太監。

王恭廠每天能夠產出大量的火藥,常年存放的火藥也非常多,而且是專門供京營之用的。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王恭廠早就不復當初。

因爲京營的沒落,其他的配套產業自然沒落下來,大權也徹底落了工部的手裡。

一個王恭廠,它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的事。因爲你一旦了王恭廠,那麼你就要局。

各地雖然都有自己的軍局,可是他們平常也就打造一些刀劍之類的東西;火製造全部都是在京城的軍局。

自己一旦了王恭廠,那必然會削軍局,這就牽扯到了一番權力鬥爭。

權力這個東西誰攥在手裡面,都不願意撒手。

可是看著徐啓,朱由校也不知道說什麼,拒絕的話是肯定說不出口的,甚至讓他等一等的話朱由校都沒有辦法開口。

啓不會不知道他提出這件事是爲了什麼,他和百工院的關係誰都知道。

現在徐啓還爲了百工院要走了王恭廠,很多人不會以爲徐啓是爲國爲公,而是會以爲他在攬權。

要知道徐啓現在可是閣次輔大學士,這樣做的後果他不會不知道,可是他還是這麼做了。

啓爲的不是他自己。

事實上,朱由校也知道將王恭廠給百工院更合適。

從公事的方面來說,百工院負責科研,王恭廠負責製造,歸到一的話更加利於管理,也更加利於研發和製造,就類似於後世的研究所下屬的廠子。

從私人的方面來說,朱由校想把王恭廠拿回來。說白了就是收權。

可是這麼幹難度真的有些大,關鍵是現在的事太多了。有務府的事,有書院的事,現在又來了一個王恭廠的事,還都如此的急切。

“這件事朕知道了。”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