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夫郎家的贅婿首輔 第201章 功成首輔38

《夫郎家的贅婿首輔》第201章 功成首輔38

「錢可能沒報錯,但要的貨多了,花農送你一些搭頭,這個怎麼算?或是十盆二十盆再給低一文,數量多了,不就是一筆錢。不過周管家辦事周道,也不欺負下人,撈下人孝敬錢,這一些我就不深究,他對黎府忠心,辦事能用就好。」

「霖哥兒,用人呢,有時候不是關乎原則的那就不用深究太仔細,人都有私心,做的久了膽子就大了,時不時敲打一二,你心裡有數有譜就,就是這人下去了,你手上有立刻能頂上用的人,不要怕人沒了自己沒人可用,周管家那位置,府里多得是人瞧著盯著。」

所以周管家也不敢手太長太多。

霖哥兒問:「阿爹,什麼是原則?是不是忠心?」

「忠心是本,原則就是看你不能忍什麼。」黎周周說道。

霖哥兒小臉若有思考,不過也沒再說了,黎照曦來了,開飯了。一起用餐時,黎照曦便說了今日學的課程,還學了一首曲子,說:「容叔叔誇我說我彈得清脆,叮叮噹噹的讓人心好。」沒了哀思。

「什麼曲子?一會你要是吃完了,想給我彈了,彈一彈?」

黎照曦當然樂意了。

等用完了飯,黎照曦差人去拿他的琴,當即給阿爹和大嫂表演了一通,霖哥兒聽得直笑,黎周周覺得哪裡不對,但看福寶彈得不出錯便說好。

琴聲叮噹作響,約傳到了容燁院子。

Advertisement

容燁本來在吃飯,寥寥幾口便停了筷子,聽見了琴聲倒是能多吃兩口,眼底有笑意,說:「這一曲本是琴人彌留之際留的琴譜,說不完的斷腸,被他彈得喜慶。」

老鍾聽不懂琴聲高妙玄乎,只聽懂了喜氣高興,見爺興緻好,就說了句:「高高興興喜慶好。」什麼死啊斷腸子的,可別沾染上了晦氣。

夜幕,霖哥兒便回了院子中。

前幾天他讓李木去上學報道,學校離府里有些距離,早上晚上走回來,霖哥兒怕李木辛苦,就說還是住校,你放兩天回來就了,還跟原先一樣,別折騰了。

李木不怕麻煩折騰,走路不到一個時辰而已,但李媽媽非得兌,湊上前說什麼霖哥兒邊都有在伺候,你趕去吧別耽誤了學習。

因此這幾日,院子都是李媽媽一手抓,幾番功夫下來,把黎府原先的丫頭都收拾的服服帖帖。李媽媽在霖哥兒那兒也湊的前,什麼水冷了別喝了,茶要喝滾燙熱的才暖和,吃食上別老吃清淡素的,多吃些養的白胖壯一些,等大爺回來了好生子嗣如何如何。

今日也是。

霖哥兒剛到院子門口,就聽李媽媽在裡頭罵人,見他回來,下人丫頭挑著燈籠接他,李媽媽就說:「誒喲霖哥兒你可算回來了,我剛罵這些丫頭不懂事,你出去了邊也得跟著守著人,哪能讓你獨去……」

Advertisement

絮絮叨叨。

這些絮叨關心,霖哥兒有時是覺得煩,不想聽,但這不是在他原則上,在家裡母親阿也這般說他,他也習慣了。

「……去正院好,多殷勤去一去,侍奉夫人這是正理,長久以往,就算是生的也比骨親近——」

霖哥兒停了腳步,側看了過去。

「李媽媽,你收拾行李,明日我差人送你回李家。」

「嘎——」李媽媽當即愣住不可置信。

李媽媽要鬧,跪地哭訴,長篇大論的埋怨霖哥兒不念舊,還端出了霖哥兒娘來要挾霖哥兒,意思是霖哥兒母親邊的老人了,以前霖哥兒還是吃長大,如今得勢了長大了這就要趕走如何如何。

皆來。

可霖哥兒沒搖,他想到阿爹說的,一些事他能忍,李媽媽是他母親邊伺候的老人不假,他吃過一段時間李媽媽不假,以前在李家李媽媽對他多有關心也不假。

所以他能忍李媽媽念叨,能忍李媽媽手他飲食吃喝上,可唯獨一點不,上次被他止住了,李媽媽心裡還是這般想的,上不說的那麼直白,拐著彎在他耳朵吹風。

什麼意思他懂。

李媽媽替他惦記黎家的家業。

霖哥兒不許,他知道孟見雲也定不會喜這樣說。

「來個人,扶李媽媽回房收拾行李,明天一大早周管家過來,派車送回去。」霖哥兒開口跟院子里站著的下人說。

Advertisement

阿爹說了,不要怕沒人用,多得是人盯著周管家的位置。

換做小院李媽媽也是一樣。

那些不嚇住的,這下來人躥的快,扶著拉著李媽媽,還有堵的。霖哥兒把這幾位記在心裡,覺得這幾個丫頭能用一用。

第二天。

丫頭來報,說李媽媽昨夜了風寒發了熱,這還要不要搬出去?

這些伎倆,小丫頭們看的心裡咋舌,也有腦子糊塗沒看真切,真同李媽媽的,想著大夫人心腸和,肯定要留一留,請大夫治,這樣一拖,李媽媽再改過來,不久留了下來嗎?

昨個兒枇杷沖的太快,還堵著李媽媽,要是李媽媽好了留下來了,枇杷肯定要遭殃了。

霖哥兒看著來給李媽媽求的小丫頭,問:「昨個兒頭髮有劉海,臉上有斑的是誰?」

聽是枇杷。

「你讓枇杷過來。」

等枇杷過來了,霖哥兒給這個丫頭代,「請個郎中同李媽媽一道回吉汀李家,信給你,還有銀錢,問周管家借個老實的小廝跑這一趟,給我傳個話……」

枇杷得了令,臉上也沒喜浮躁,麻利去辦事了。

李媽媽就這麼快速的送走了,怎麼哭喊委屈都沒用,反正就從後門送到了車廂里,枇杷說:「您老別喊了,大夫人心地最善了,哪裡有見下人有郎中伺候的,這您是獨一份,黎府廟容不下您這個老人大佛。」

跟認識的小廝說別耽擱,趕送走,省的晦氣了。

馬車碌碌的就啟程了,車廂里李媽媽手腳還被布條捆著——枇杷乾的,要是不幹,這老貨指定要衝下來,尋死覓活的要挾,沒給堵住真是失策了。

反正接了郎中,出了昭州城不遠肯定要鬆開的,到時候也不怕跑回來。

中午霖哥兒去跟阿爹吃飯,說了把家裡李媽媽送走的事,「……年紀大了鬧了肚子,不好勞煩再伺候我了。」

黎周周大約耳聞一些,見霖哥兒這般說,是不想他記掛擔心,便笑笑只說霖哥兒做的好,老人家年紀大是該回去清福了。

霖哥兒是個好孩子,同小孟一樣。

當天傍晚,顧大人迎著餘暉帶人到了昭州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