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夫郎家的贅婿首輔 第231章 盛世一統16

《夫郎家的贅婿首輔》第231章 盛世一統16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且不說那位嫌顧首輔沒風骨的舉人當時是嚇得跌坐原地,久久起不來,客棧眾人有發笑的,也有同的,還有都是舉人便上前扶一把,好聲安說:「你也莫怕,真假先不說,老太爺也沒問你名諱籍貫,怎麼知道你是誰?」

「再者說,應當不至於找你報復的。」

誰知這安沒安到,反倒讓那人嚇得膽子破了,心想他住店,當時張揚,大聲嚷嚷店家小二都知道他什麼籍貫在哪裡了,沒準那老太爺的護衛已經打聽到了,到時候進了京,這位老太爺給首輔大人一告狀——

不敢深想不敢深想。

當天夜裡此人就發了風寒,開始發熱,又吐又泄,同行租車的舉人看不下去,怕耽誤了他們進京時間,便說:「要不先堅持堅持,去了京里請了郎中看,那邊郎中應當更好一些。」

這人是躺在床上痛苦哎呦哎呦喚,直到有一人不耐煩說:「你當時不是神氣的麼,老太爺最後也是不願同你多說了,現在自己嚇壞了肚子,你不去,別耽誤我們一行人。」

「你們若是願意守著他那邊守著,我明日先啟程去京里了。」

「到時候去晚了沒地方住,東西不知,可別怪我沒提醒各位。」

頓時房間里其他人都不再猶豫,說一起去。床上這位看著大家離他而去,只能氣得頭昏腦漲,可別說,同行車馬走了后,這位病不藥而癒,住了幾日,最後是蹭了後頭來車去京里的,隻字不提客棧發生了什麼,他得罪了誰。

黎大是上了車就不記事了,本來就是掰扯兩句,說完就算了。

馬車又行了七八天終於到了京城大門。之後一路暢通無阻,黎大坐在車裡,掀開簾子看外頭景緻,路過一是,指著說:「這招牌可變了,以前是老王家的麵館,現在改了燒餅了。」

Advertisement

「那時候起得早了,我同嚴老哥先吃一碗熱乎的面,再走到天橋街道那兒聽評書,回來再捎一塊糖人,福寶小時候最吃這個,他爹嫌吃多了牙疼,給管著。」

「車停了,我先去買個糖。」

親衛便說:「老太爺您指路,我架過去。」

「也,在外前頭走一些,有條巷子進去后就是二街了。」

太平正街上,普通小老百姓哪裡開得起鋪面。買了糖人,這次黎大是花樣買的多,看什麼都稀罕,「福福吃不了了,給嚴家、鄭家的小子丫頭吃。」

再次上車,這次就沒停了,只是黎大看著太平正街,離著皇城越來越近,想到第一次送兆兒當差,當時他和老嚴各送各家孩子,大清早的天黑烏烏的,路上沒什麼人,越走近,那些穿戴服的大老爺,那些說話避讓他們都不懂,嚇得是不敢往前,一冷汗。

想,這次回來家離皇城這麼近。

爹回來了。

黎周周算日子不該這麼早的,那就是路上趕了沒怎麼歇,聽到下人來報,趕去接,一走到前院中原,看到下人抱著腌菜罈子走下人走道往灶屋去,就知道爹拿回來的。

「爹。」

黎大正喊讓灶屋下午烙餅就腌菜吃,聽見周周聲,樂的開懷,「回來了回來了,路上平安著沒啥大事。」

「爹。」黎周周了爹,笑說:「我還想去接您,您得在村裡耽擱幾天同鄉親們好好敘別,比我算的日子還快,這是路上趕路,還是走的早?」

黎大:「……」難得想說兩句八卦了,「你都不知道,我一人在院子里,你岳母還有二嬸帶著村裡婦人,整天往咱家院子來,坐著一聊就是個把個時辰,有時候吵起來了,還要我斷理。」

他愁的頭都大了。

Advertisement

黎周周住笑意,他就說怎麼比他算的回來早。

「您回來清靜清靜。」黎周周跟爹說話,一道往後院走,「福寶去梁師兄府上了,他最近認識個小弟弟,這弟弟子有些靦腆,黎照曦同人家玩。」

大白太端正,小黑又年紀小太皮。黎照曦是偶爾陪玩還,時日久了就得抓狂,梁師兄的孩子子文靜靦腆害,於是黎照曦就想了天才主意,他同大家都玩,只是看他心選擇今日同誰玩。

按照相公說法,那真跟翻牌子似得,全看黎照曦今日想翻誰了。

至於鄭家一雙兒,也來串門玩,不過不勤。

黎周周注意到了,黎照曦同瑩娘嘀嘀咕咕玩,不是很喜歡和兒玩,問起來就是說:「兒弟弟沒自己主意,我問什麼聊什麼,他就看瑩娘阿姐,讓阿姐幫他回答,要不就說『我得問問阿娘"、『問了媽媽才行"。」

「他和,年長時他爹沒在邊,你多包容一下。」黎周周說道。

福寶先是點點頭,而後又說:「要是能包容的那就包容了,要是跟我意見不合,我不開心的事,那我就不包容了。」

黎周周還沒說話,顧兆先嗯了句,回頭黎照曦出去了,顧兆就跟周周解釋說:「朋友都是秉相投的,要是黎照曦因為同一直包容遷就二郎,這不是長久之計,黎照曦自己不痛快,抑了孩子子。」

「……是,我就是可憐孩子。」

「放心,黎照曦有分寸。」顧兆很信任福寶。

就說今日,黎照曦『翻了"梁思源的牌子,兩人一起描大字去了,寫完了功課,黎照曦還要給梁思源琴,梁思源會吹簫,說是要排練一首曲子。

黎大驚詫:「兆兒梁師兄不是妻子去了多年,另娶了?」

Advertisement

「不是,是族裡邊緣的小哥兒,沒人要養送了梁師兄跟前,梁師兄便給過了戶籍,了他的孩子,如今十一歲。」

「那比咱家福寶小,福福就當哥哥當長輩。」

可不是嘛,昭州陳府那麼多的侄子侄們,福福做『長輩"是已經有經驗了。

黎周周同爹到了後院,「這院子爹您看看,我和相公想,離著湖邊遠點,這裡旁邊還有一花園,您飯後能散散步……」

黎大自然是住哪都,說好,問福福住哪,聽了離他們院子都不遠,便更高興了,說:「比昭州府邸小了些,不過住的近了。」

「是啊。」

之後就是搬行李,安頓,這些都有下人做。黎大洗了澡換了,吃了飯,才舒坦的不,到家了到家了咯。

傍晚黎照曦坐車回來,先到阿爹院里報平安,聽爺爺回來了,當即是拔就往爺爺院子里跑,黎周周在後頭跟著一起去,還沒走進院子,就聽見祖孫倆樂呵呵的在麻。

「爺爺福福好想爺爺哦~」

「誒呦爺爺的寶貝福福,爺爺也可想福福咯。」

一家四口終於團聚了,下了差的顧兆到家,在爹的院子吃接風宴,桌上就有一道烙餅和腌菜,還有蔥、裡脊,裹著醬卷餅子吃。

京醬嘛。

分明是黎大點了要吃腌菜的,不過真下手捐餅時,特別裹著蔥,反倒是顧兆吃了兩張卷腌菜的。

「爹是在村裡吃膩味了,我現在嘗還不錯。」顧兆說。

「什麼東西都是量,多了就不了。」黎大嘆,還是卷好吃。

自然說起這次恩科,村裡孩子們況。

「元元考上了秀才,他妻弟木二郎沒考中,就留在村裡繼續念,元元同家裡人商量了下,去府縣念學,到時候好跟木二郎說說,村裡的院子借給木二郎住了。」

「互相好的。」顧兆道。聽到顧晨考中生,爹給包了紅包,便笑笑,說:「謝過爹為我費心了。」生不過才門檻,回頭他寫了信送回村裡,讓兩家孩子別掉以輕心。

他後娘那個秉,真的是家裡剛見個喜事就要張揚,穩不住,旁的倒好,讀書科舉這條路上,不能讓倆小孩也帶的自得忘形坐不住了。

倒是二叔家的,顧兆聽周周說起村裡事,此時說:「宗雖是沒怎麼念過書,但道理骨不錯,二叔二嬸也能聽進宗的話,不會太放縱倆孩子的。」

這倒是。黎大點點頭。

「再說還有元元在前頭吊著。」黎周周補充,二嬸高興一陣肯定就倆孩子學業,不敢太輕飄飄慣著了。

元元中了秀才,那是王家的。

黎照曦還在桌上,大家就聊了些村裡熱鬧事,回頭吃完飯,黎照曦得了爺爺買的一匣子糖人,黎大在旁邊打眼,說:「福寶可不敢全吃了,不然壞牙,你分著吃,明個拿去給弟弟們散一散,還有鄭家的阿姐,那小姑娘小時候可乖可討喜了。」

「好呀。」黎照曦抱著糖匣子跟爺爺打配合,「爺爺放心,我慢慢吃。」

他慢慢吃兩個不過分吧?

黎照曦都大了!不再是小時候二三歲了!

顧兆把一切都看在眼底,不穿罷了,小孩子同爹高興高興,一天兩三個糖人又不是天天吃。

不早,黎照曦又同爺爺說了會話,就抱著糖匣子回自己院了。

黎照曦一走,顧兆和周周坐了會,說了些京里的事,像是鄭輝納了妾室,瑩娘有了個庶出的弟弟,黎大聽得直皺眉,「這、小鄭那孩子我以前看不像是這般的。」

「時日久了人心易變。」顧兆嘆了句,但他其實心裡對鄭輝還是抱有希的,希如爹所言,子骨是正的。

又說了嚴二哥去世消息。

「當時打仗的厲害,二哥他家便沒跟咱們報喪。」

黎大說:「那咱們回來了,得給規矩補上,拿些白事的禮過去看。」

「好。」黎周周就點頭。

黎家一家團聚上了,孟見雲的親衛們便起返程了,這也不是去昭州,而是去前線陣前,不過顧兆黎周周乃至福寶都給寫了信,讓捎回去。

「我得給我親親侄兒寫信問問他想不想我這個叔叔。」福寶提筆的時候可是好好琢磨了,自言自語說:「叔叔可是很想元寶的,元寶也不知道胖了沒,長牙了沒。」

還真是小大人一般。

京里秋天冷了,發生了件大事——聖上決定要駕親征了,他不在的這些日子,京中所有政務皆給首輔全權管理負責。

滿朝文驟然一聽,當即先是不同意,有兩個是站出來強烈反對的,就差一頭撞死在太極殿正殿里的柱子上了。

可能沒反應過來或是無所謂,畢竟系統不同。

撞柱子的自然是被攔了下來,顧兆還沒說話,歷無病先是輕描淡寫說:「兩位氣方剛的,用來撞柱可惜了,回去打包行李,隨朕一同去親征。」

哈?

「誰還要去,撞吧,朕看著。」歷無病站起來,居高臨下看著底下那些

顧兆打在前排,看到了聖上眼底的冷嘲譏諷還有一得逞的快

……也不知道跟誰學的這招。

讓文臣,還是言去邊關打仗,聽話里意思不像是嚇唬像是真去而且還是去前線——這不得誰還敢啊。

後來退朝後,歷無病同容燁其實早說了一波,等著挨誇,后見到顧子清進來,擺擺手先免了禮,說:「今日這招,朕還是學的顧首輔的,果然是好招。」

顧兆:「???」

「聖上,臣可沒有說過此招。」這話傳出去了,他顧兆不得被文臣恨死,別給他套鍋,他真沒說過!

歷無病則說:「不過是聽我哥的,化用化用,當初不是有老匹夫奏你麼,你直接把人調到你跟前,一樣的道理。」

「……」顧兆自閉中。

等緩衝過來,顧兆說:「蔣大人、孫大人皆是年事已高,都是文臣,從未過武,想必是不會同聖上去親征的。」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倆老頭要是恰逢『風寒"了、『斷"了,歷無病還真能帶上嗎?這要被罵的——

「帶上啊,只要還有一口氣,就都帶上。」

「不是說皇帝一言九鼎麼。」

顧兆說:「聖上此做派,怕會被史詬病。」

「朕知道你什麼意思,不過朕挨罵還嗎,朕坐這個位置上,那些老匹夫便看不上朕,那就索怎麼痛快怎麼來。」歷無病越說戾氣越重,而後了幾分,換了話題,「不是加了恩科麼,等明年選一批聽話的就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