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痛殲翼騎兵蒙古兵立功
窯崗軍隊兵們一路前進,本沒有遇到波蘭軍隊,路兩邊綠田野由於戰爭雖然沒有耕種,可是長滿草也是鬱鬱蔥蔥,很多兵們都將頭和子探出裝甲車外面,呼吸新鮮空氣,看風景。他們本沒有想到,還會有波蘭軍隊敢向他們發起攻擊。大隊波蘭騎兵突然衝出來的時候,他們也是一愣。
波蘭騎兵衝出來的地方,距離公路不足一千米,只有幾百米的距離,衝起來戰馬很快就到了眼前。
好在窯崗兵們對自己信心一向很足,沒等團長下令,裝甲車上的兵們迅速將炮口和槍口對準了衝過來的波蘭騎兵。
窯崗兵們還不知道,向他們衝過來的這些波蘭騎兵,就是著名的波蘭翼騎兵。波蘭翼騎兵手中很多都是長槍,那是對付盾牌手戰陣的利。他們編隊中也還有很多弓箭手。著名的波蘭翼騎兵悍不畏死是天下都知道的。不過大多數銳的波蘭翼騎兵都已經跟隨歐洲聯軍東征的時候戰死了。剩下只有幾萬翼騎兵還是增加很多新兵才湊足數的。
波蘭軍隊由於常年征戰,還是有一些很出的將軍。指揮伏擊大明朝軍隊這名將軍就是一位,名米羅斯瓦夫庫·托夫斯基,是一位男爵。
寧德將軍他們發攻擊的這天,他正帶著一萬多剛整編好的波蘭翼騎兵向前線開過來。窯崗空軍開始轟炸的時候,他們正好要到前線。聽見猛烈的炸聲,羅斯瓦夫庫男爵判斷正好趕上大明朝軍隊發起攻擊了。儘管前方炸聲震得腳下土地都能到震,戰鬥的他,還是催軍隊向前狂奔。可是他們跑到沒多久,就遇到了很多騎兵從前方逃過來。
羅斯瓦夫庫男爵派兵攔截了所有潰逃的騎兵,告訴他們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跟著他回前線去爭取立功贖罪的機會,二是就地砍頭。
這些逃過來的騎兵當然不會選擇被砍頭,不過他們也向羅斯瓦夫庫男爵介紹了前面營地被轟炸又燒起大火的慘狀。
羅斯瓦夫庫男爵雖然覺得這些逃兵說的很可能有些誇張,不過他也覺得這樣去和大明朝軍隊天上能投**軍隊去對抗名就是找死。而且前面的幾個營地都被轟炸點燃了話,他們這樣騎兵在大平原上,遇到天上的飛機,躲的地方都沒有。想了一下,他判斷不管大明朝軍隊使用啥天上飛的傢伙,最後還是要派軍隊從地面過來。他們進攻的目標一定是華沙,那麼就一定會沿著這條公路走。想到這,他下令隊伍轉向,向回走。
戰鬥的翼騎兵們雖然很不滿意後退的命令,也只好執行。走了沒多久,羅斯瓦夫庫男爵又下令,命令所有騎兵向左轉離開大路,向路左邊的樹林裡面前進。
不過,羅斯瓦夫庫男爵留下了一隊騎兵,在路上攔截所有向後逃走的騎兵,把他們攔住后,送進樹林。
進了樹林,羅斯瓦夫庫男爵召開了軍會議,對軍們說:「時間很,我長話短說。我們前線幾個營地都遭到了大明朝軍隊空中飛機的轟炸,前線所有營地恐怕都已經失手。我們以前聽到過大明朝軍隊有一種很厲害的能從空中轟炸我們的飛機。當初我們沒有當回事,現在看來是真的了。如果現在我們貿然過去,這隻騎兵恐怕也沒有參戰就被炸沒了。不管怎樣說,大明朝軍隊要想向華沙前進,必然經過這裡。我們今天埋伏在這裡等著他們,向他們行進途中的軍隊發起突然襲擊。這裡離道路很近,一個衝鋒我們就上去衝進大明朝軍隊隊伍中,和他們混戰在一起,他們天上飛機也就不敢炸了。我們打完也還快速跑回樹林,不讓他們天上飛機發現,他們就對我們沒有辦法。不過,我要求絕對不準暴目標,你們了回去都要求士兵們管好自己的戰馬。誰出事,就砍誰的頭!」
軍紀嚴明的波蘭騎兵軍們點頭后回到各自隊伍。
在路上攔截的騎兵,堵住了很多逃出來的騎兵,最後送過來一萬多人。為了蔽,他們攔住了一部分騎兵之後,後面的步兵他們沒有管。
波蘭騎兵顯示出了很高的戰素養,就連後面沿路潰退的大批波蘭軍隊都沒有發現,他們邊還有一隻兩萬多騎兵隊伍埋伏路邊樹林裡面。
當然了,前出偵察的窯崗尖兵,也沒有發現還有這樣一隻強大的軍隊就埋伏在路邊。
應該說,從戰講,羅斯瓦夫庫男爵做出了一個非常出的選擇。可是憾的是他還是不了解大明朝軍隊,還有一點,也還是因為不了解大明朝軍隊,他們發起攻擊的位置不對,他們不應該用騎兵向裝甲車和炮車這些戰車發起攻擊。要是他們向後面步兵甚至運輸隊發起攻擊效果也許會更好些。
不過,已經沒有也許了。波蘭翼騎兵只來得及向窯崗戰車發了兩次弓箭,他們就已經沖近了窯崗戰車。
眼看著墨綠戰車就在他們眼前,讓他們從來沒想過的一幕出現了。這些戰車突然炸一樣一起噴出了火焰。所有戰車上的六十二點七毫米重機槍,並列機槍,四汽車上輕重機槍,士兵揮手裡面的自步槍,加上六十五毫米炮,同時開火了。
窯崗兵們常說的馬匹跑得再快,也跑不過子彈。現在就是最好的證明。
沖在前面的戰馬和波蘭翼騎兵們,被集彈雨一下子打到了一大片。六十五毫米炮彈平出去,遇到戰馬立刻能將戰馬和馬上的騎兵炸一團雪霧,還會連累的,將附近的戰馬和騎兵炸倒。
一枚十二點七毫米彈頭和翼騎兵頭盔相遇,會拉線將翼騎兵頭盔連頭一起打飛,沒有頭的翼騎兵儘管會堅持騎馬跑幾步,還會一頭摔下馬去。也有翼騎兵被十二點七毫米彈頭擊中,攔腰將上半打飛的。
恐怖的場面一幕幕上演,再不怕死騎兵也都心驚膽寒了。
可是翼騎兵打仗從來是不死不休,不管前面死多人,後面的騎兵,還是義無反顧的向前衝過去。
兩萬多騎兵發起衝擊,馬蹄聲也是驚天地,可是窯崗槍炮聲一響,一下子就把馬蹄聲蓋過去了。
站在後一個高坡上,舉著遠鏡看著這一幕寧德將軍也驚嘆道:「波蘭翼騎兵果然厲害,不知道當初老子的潼關騎兵遇到他們會怎麼樣?」
一個跟隨寧德將軍多年的隨從說:「將軍,我看正面對抗,就是五五分吧!」
「嗯!遇到這樣伏擊,我們潼關騎兵必敗!」寧德將軍方向遠鏡說,「行啦,裝甲師擋住他們,讓蒙古騎兵從他們後面繞過去。對了,蒙古騎兵過去后,迫擊炮再開火!」
前面的一打起來,窯崗軍隊整個都興了起來。寧德將軍帶著人騎馬奔上這個土坡。後面騎兵軍軍長和蒙古騎兵將領接著就騎馬跑過來。
聽到寧德將軍下令蒙古騎兵繞過去,騎兵第三軍軍長可是不幹了,「哎呦,寧將軍,你這是胳膊肘往外拐啊?我們的兵都等著呢!」
「混蛋!蒙古兄弟不應該先照顧一下嗎?」寧德將軍罵了一句。
那位蒙古將軍接到命令上馬就跑,害怕寧德將軍改主意,邊跑邊向騎兵第三軍軍長喊道:「軍長,繳獲戰馬我送給你幾匹!」
氣的騎兵第三軍軍長直跺腳,向寧德將軍抱怨說:「這麼一來,我都沒法回去去了!」
寧德將軍更是氣他說:「好啊,留在這裡當參謀,我再派一個軍長去!」
「嗨,寧將軍,戰士們都盼著打仗。本來現在我們騎兵隊任務就不多,好不容易有仗打了,你又給了蒙古人!」軍長抱怨說。
「你還是個軍長呢?你沒有看到,這些蒙古騎兵再不去打一仗,就不好帶了嗎?」寧德將軍說,「從大反擊開始,他們就沒撈到多仗打。今天再不給他們點機會,我怕軍心不穩!」
「唉!這些我都明白!」軍長說,「只是我們也是很長時間沒打仗了!有些著急。」
「這裡離華沙還遠著呢,一路上波蘭人不會讓我們消停,正好可以發揮你們騎兵的有點。遇到襲擊者,你們騎兵就出擊。不正好發揮你們的作用了?」寧德安著著這位有些上火了的軍長。
寧德在這裡讚賞著波蘭翼騎兵的勇敢,那邊指揮騎兵衝鋒的羅斯瓦夫庫男爵也弄明白了大明朝軍隊真的不是他們波蘭騎兵可以惹的,也明白了幾十萬參加東征的波蘭銳翼騎兵為啥沒有回來。不過此時說啥都晚了,勇敢的翼騎兵們接到衝鋒命令之後,沒有一個不是堅決執行命令的,他們戰馬和騎兵的,堆了一道做的牆。直到他們後路,沿著樹林的邊緣衝過來一隊騎兵,羅斯瓦夫庫男爵邊已經沒有多騎兵沒有衝出樹林了。
羅斯瓦夫庫男爵男爵知道,今天不會有多波蘭士兵可以活著回去了,索,他指揮剩下的翼騎兵迎著那些衝過來的騎兵衝過去。可是還沒等騎兵都衝起來,空中一陣「吱吱」怪,接著一批**,落在他們隊伍中間,將他們炸的到是橫飛。
這是窯崗軍隊步兵的迫擊炮開始向他們發起攻擊了。寧德將軍連後面重炮都沒有使用。
絕了羅斯瓦夫庫男爵沒有猶豫,親自帶馬向那些騎兵衝過去,他知道只有和那些衝過來的騎兵混戰在一起,才能躲開這些炮彈轟擊。
廝殺蒙古騎兵可不是蠻幹的騎兵,否則他們也不會橫掃天下。
羅斯瓦夫庫男爵他們衝過去的騎兵,首先遇到的是蒙古騎兵過來的集箭雨。一批批波蘭翼騎兵雖然都帶著盔甲,是他們都是輕騎兵,很多蒙古騎兵過來的弓箭還是將他們盔甲穿,或者命中面部,將他們一個個下馬去。
好不容和蒙古騎兵面對面了,羅斯瓦夫庫男爵左胳膊也中了一支箭。他沒敢拔箭,而是將弓箭折斷。他知道現在要是拔箭沒有時間包紮止很容易失過多。這是久經沙場的一位將軍的經驗。
不過和他們衝殺在一起的蒙古騎兵也是馬快刀塊,雖然波蘭翼騎兵的長槍也將一些蒙古騎兵刺下馬去,可是他們的長槍只要走空,就會失去機的先機,被靈活的蒙古馬刀砍下馬去。
激戰中,羅斯瓦夫庫男爵的頭也被一個蒙古騎兵砍掉了!
跟著羅斯瓦夫庫男爵一起衝過來的兩千多騎兵,哪裡是一萬多士氣高昂,一心想在寧德將軍他們面前表現一下的蒙古騎兵們的對手。這些波蘭翼騎兵很快就淹沒在蒙古騎兵的浪之中。
驕傲的蒙古騎兵,「嗷嗷」喊著,用馬刀著羅斯瓦夫庫男爵頭顱,還有很多蒙古騎兵用馬刀挑著波蘭翼騎兵後背背著的小翅膀,騎馬向大路上的窯崗軍隊跑過來,向他們炫耀他們英勇的戰績。
窯崗兵們都坐在戰車上,向他們鼓掌歡呼,為他們喝彩。這一下子,蒙古騎兵更是興了,在沒有在戰場上得到他們眼中英雄喝彩讓他們高興的事了。
蒙古騎兵終於有機會讓窯崗兵們看看他們馬刀的威力。
寧德將軍下令,軍隊前進到前面的小鎮拉諾維奇停止前進,原地休息。同時安排後面跟進的窯崗騎兵,將波蘭翼騎兵就地焚化,然後就掩埋。寧德將軍告訴騎兵第三軍軍長說:「他們都是英雄,好好安葬他們吧!」
儘管騎兵軍張覺得沒撈到仗打,還要給人家收很鬱悶,但是還是堅定地執行了命令。他們也看到這些波蘭騎兵的確是悍不畏死的英雄,只是他們命不好,遇到了窯崗軍隊,沒有機會再現他們的輝煌。
接下來幾天進軍過程,也正象寧德將軍預料的那樣,一路上不斷到波蘭兵的擾。可還是奇怪的是,同時也有很多波蘭士兵向他們投降。
後來的他們才了解到,那些終於國王拚死攻擊襲擾他們的都基本上是職業軍人,更多的是騎兵。他們都是國家長期供養的,著很高的待遇,所以他們也誓死效忠波蘭國王。那些投降的大多數是下等軍人,甚至奴隸軍人,他們都希大明朝人打勝。
張知木接到前線的這份消息后,給寧德將軍發了封電報:利益決定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