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平凡之路2010 第126章 向往的生活

《平凡之路2010》第126章 向往的生活

彭宇琛深諳先抑后揚的說話技巧。

“販賣快樂的人”聽起來比“偶像是一種商品”就要好得多,顧采薇和張家琪都眼前一亮。

“實際上,我一直認為把偶像視為一個單獨的藝人類型是一種歧視,是演藝界因循守舊抱殘守缺的現。”

“就像我剛才說的,喜歡什麼,偶像就學什麼,就演什麼,所以偶像就是藝人本。”

“RB的杰尼斯,喜多川在70年代推出了第一代男子偶像,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為演藝界的中流砥柱。”

“比如說號稱元祖偶像的木村拓哉,常年保持收視冠軍記錄,是當之無愧的日劇天王。”

“韓國的偶像歷史更短,公認的韓流鼻祖是97年才出道的男團HOT,這些員到今天才三十來歲。”

“韓國的演藝圈前后輩制度扭曲到畸形,他們在原本的演員歌手那里遭遇的歧視更像是作為后輩到的排。”

“所以說,偶像不應該和其他藝人涇渭分明,偶像就是年輕的藝人。”

彭宇琛對偶像的境遇打抱不平是有而發。

因為作為偶像工廠的一部分,能夠得到來自壟斷資源的娛樂圈老人的力。

雖然還沒有在國推出偶像團,但不認為能逃得過傳統勢力的指指點點,乃至明槍暗箭。

“那些現在被公認為唱功出神化的、演技惟妙惟肖的所謂實力派藝人,他們難道出道的時候就有這些實力嗎?”

“他們是選擇地忘記了,當初自己到喜,也不過是因為那張滿是膠原蛋白的臉蛋而已!”

現在“小鮮”這個詞還沒有流行起來,不然一定會用上。

Advertisement

彭宇琛很快意識到,沒必要對自己的攻略目標多發這種牢,以影響對偶像的職業信心。

立刻總結了一句:“總之,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不要聽信那些偶像就是花瓶的歧視言論。”

“不要把韓國娛樂圈那種喜歡把人分三六九等的陋習當作天經地義,一個年輕偶像并不比一個年輕演員或者年輕歌手低人一等。”

張家琪聽得津津有味,這是第一次站在以外的立場看待這些事

而顧采薇則若有所思:“你說偶像是販賣快樂的人,又說他們不一定要用作品跟流,那他們靠什麼呢?”

“建立聯系。”

彭宇琛繼續循循善:“偶像為什麼會出現?因為通信技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空前簡單和頻繁了。”

“傳統的藝人高高在上,們只能在電視劇里、唱片的MV里,還有海報上看到他們。”

“最近距離的接,無非是演唱會的時候混在人群里為他們吶喊幾聲。”

“偶像則不同,他們出現在街頭巷尾,通過社網絡發布自己的行程方便追蹤。”

“他們經常地通過見面會、生日會之類的形式和近距離接,給人一種他們就在我邊的覺。”

“我這麼說吧,偶像的目標是心理上的家庭員。”

“韓國男團偶像的通常他們歐,看過韓劇應該知道,這個詞是之間常用的。”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男朋友去出歌、去演戲了,你會說他的歌不好聽、戲不好看嗎?”

“你當然是無條件的支持!而且還會自發地為他們的每一個進步和到自豪。”

Advertisement

張家琪沒被侃暈,追星不上頭就是因為足夠清醒:

“但這只是一種錯覺對吧?偶像本不是你的家庭員或者你的男朋友,他們只是想賺你的錢而已。”

彭宇琛笑了,張家琪這樣的就不是優質的目標群

“賺錢并不是問題,只要認為們從偶像上得到的快樂足夠多,那麼這就是等價換。”

“這兩年,因為很多未年的中學生追逐外國偶像,出現了一些荒唐的事,所以大家對偶像的看法是有失偏頗的。”

“正是因為這樣,社會才應該更支持我們自己的偶像,來引領青年的娛樂生活,這才正本溯源。”

以上很多是彭宇琛的私貨,又用很的聲音說道:

“可以設想一下這樣的場面。”

“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孩,是一個男團的得了罕見的重病躺在病床上,即將要面臨一場生死未卜的手。”

“這個時候,的愿僅僅是能夠得到自己喜歡的偶像的鼓勵。”

“然后,的愿就實現了,而且還來到了邊。”

“最后,在這種鼓舞之下,過了和死神的近距離手,迎來了新生。”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會不會覺得,偶像好像還是有意義,也能產生一些正能量的?”

顧采薇沒有被完全蠱:“首先應該謝的是治好的醫生,而不是的偶像。”

彭宇琛心想反應快的呀,好像小看了。

“所以我說,偶像是販賣快樂的人。我們從來沒有承諾包治百病,甚至解決不了任何一點現實的問題。”

悄悄地用了“我們”,這是一種心理暗示。

Advertisement

“剛才的例子非常極端,也不太常見。我們再設想另外一個場面,你們今年正好高三對吧。”

“我也經歷過高三,那是很久以前了,這一年很苦吧?”

“那個時候我每天睡覺之前都在做題,睡醒之后一睜眼還是有無數的題要做,我的生活里沒有第二件事。”

“我的父母對我很嚴厲,考試績稍有波他們就會大發雷霆,對我大呼小,搞得我力很大。”

“學校的老師也很看重我,因為我是尖子生,背負著全校的升學希,是一級保護。”

“你別看我長得很普通,那時候但凡男生敢跟我多說一句話,老師就得把他抓去教訓了,說別干擾我復習。”

“有一天晚上我開著小臺燈做題,遇到一道數學題我做不出來,當時我已經很困了,但是學習任務沒完,我不敢去睡。”

“我突然覺得好委屈,好難啊,我不想要高考了。”

“那種緒就是一瞬間涌上心頭,就把我自己淹沒了,我趴在桌子上放聲大哭,把卷子哭得一塌糊涂。”

“但我很快意識到,我不能放棄,我的父母和老師也不允許我放棄,我只有堅持下去。”

“我甚至不敢哭太久,怕把已經睡著的室友吵醒。”

“就是那個時候我想到一首歌,你們未必聽過了,因為年紀比你們還大,就是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就是在腦海里一遍遍循環播放著這首歌,我告訴自己宇琛你要加油,上了大學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就是這樣過來的。”

“那個時候,張雨生帶給我的力量遠遠超過牛頓和因斯坦,超過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甚至超過我的父母。”

“他就是我的偶像。”

彭宇琛這次沒有故作是真的想起往事十分慨,意外地讓兩個小聽眾頗為容。

顧采薇已經有所悟:“你的意思就說,就算只是安劑,但偶像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對吧?”

“沒錯,這就是我們這些人存在的意義。”

彭宇琛今天這場談話格外投,最后還不得不拿自己的往事舉了一個走心的例子,可謂前所未有。

往常忽悠小孩的時候,像自己說的那樣只用兩個法寶:

錢,還有虛榮心。

實際上很多藝生并非是容易被騙,而是很清楚自己除了唱歌跳舞之外一無所長,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而顧采薇明顯有更多的選擇。

想到這里,彭宇琛回味了一下前后兩次見面,于是提醒道:

“小顧同學,或許你可以考慮考慮,如果你不走這條路,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你向往那樣的生活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