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長姐 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祖宗的話不管用

《長姐》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祖宗的話不管用

幾天後,田阿婆就帶著月墨風和小月寶兒去通州,而通州有小舅一家照顧,李月姐也放心。

轉眼又是稻花香魚兒之時。

墨易一如去年夏天一樣,晚上住在田邊的草棚裏,守著稻田裏的魚,跟隔壁瓜田裏的姚裁搭伴。

昨夜一夜的大雨,今天一早卻又是大晴天,一大早的李月姐就給墨易送早餐,順便把他頭天晚上換下來的服拿回家裏洗。沒一會兒,到了田裏,卻看到墨易正在田拿著木盆子往外舀水,原來田裏的水都漫起來了。

看著這形,李月姐想了想便衝著墨易道:“墨易,別舀了,我聽宣周說了,接下來幾天都會有雨,你先上來吃早飯,吃好早飯上差去,我一會兒去幾個人來,把這田壩再砌高一點。”

“嗯。”墨易看了看田壩,點點頭,也是,今天舀了下回下雨還會漲上來的。隨後就上了田梗吃早點,李月姐將他換下來的服拿回家裏,月娥在檔子上賣豆腐,便拿了服去二河渠邊洗涮,一夜的雨,渠水已漫上了石階。

姚家主婆跟幾個婆娘也在那裏洗服,見到李月姐過來便給挪了個位置:“月姐兒,別下去了,水漫上來了,在這上麵洗。”那姚家主婆衝著李月姐道。

“嗯,好的,謝姚嬸子。”李月姐說著,便卷起寬寬的腳,腳上的草鞋直接踩在第一階青石的水裏。

隨後拿起木錘子開始錘起了服。

“今年年不錯,雨水也足,月姐兒。你家今年稻魚準又得大收了。”那姚家主婆一邊擰著一床被單到李月姐邊,讓幫著擰一頭。

“嗬嗬,承姚嬸子吉言,那是再好也不過了。不過,還要看老天,我聽宣先生說起過。接下來還會有好幾場的大雨,我正打算請幾個人幫忙把田壩再砌高一點,省的水漫起來魚跑了。”李月姐笑嘻嘻的道,接過被單的一頭,兩人一個順一個反的就擰了起來。

Advertisement

“那是,那是,養一點魚不容易。得格外小心著,跑了可就花不來了。”那姚家主婆道。

正說著,一邊一個娘姆又衝著另一邊正在洗服的柳家二媳婦,也正是那倉二梅打趣道:“二梅,李家要砌高田壩了。你家砌不砌啊?”

邊上的人聽那娘姆說的話,都哄的一聲笑開了,今年從開春起,柳家就學著李家,幾乎是一步不落的路在後麵,自然招惹了笑話。

“娘姆說笑了,這事我一個小媳婦兒哪管得著啊。”倉二梅悻悻的道,嫁進柳家的日子過的並不痛快,之前倉家跟柳家幾乎是鬧翻了的。如今倉家回了倉莊,倉二梅一人在柳窪,娘家的大哥又是個傻子,便是了委屈也沒人出麵為做主,如今是做足了小媳婦兒份子,不過是短短大半年的功夫。原先圓溜溜的臉蛋如今瘦的掌大小,下尖尖的跟錐子似的,便是原先憨慢懶惰的子也沒了,看那洗服的樣子,手腳麻利著呢。

想著前世,嫌自家窮,嫁給墨易沒幾天就跟人跑了,再看如今十足的小媳婦樣子,李月姐真說不出什麽滋味兒。

這時另一頭正跟人閑拉呱的柳二娘子一臉不痛快的道:“你們不要聽風就是雨,昨天剛立秋就下雨,這雨打秋頭廿日旱,接下來要晴熱呢,老祖宗傳下來的話可不會錯。”

那柳二娘子說著,一臉的得意。

一眾洗的人聽柳二娘子這麽說,也醒悟過來,對了,雨打秋頭廿日旱這句話大家都知道的。

“對啊,昨天立秋下雨,搞不好是要晴呢。”那姚家主婆道,勸著李月姐,畢竟請人砌壩又得花錢。

“這老天爺,誰弄的清啊,我這心裏沒底,還是早做準備,砌個田壩也不消太多的銀錢,總比魚跑了要好的多,那宣先生的卦靈的,我聽他說了,今年這天氣啊很怪的,如果今年冬天雨水再偏多的話,那明年開春就要小心了,搞不好就要澇了,這久旱之下必有久澇啊。”聽姚家主婆說著,李月姐便正好趁機給大夥兒提個醒,雖然村裏有些人不地道,但如姚家主婆之樣幫過家的人也不,得給他們提個醒兒。

Advertisement

“那也是,有準備總比沒準備好,等到魚跑了可就遲了。”姚家主婆點頭,至於明年的可能的澇災,李月姐裏說的可是可能,畢竟隔的還長遠,姚家主婆自沒有放在心上。“

哼哼。”那柳二娘子聽兩人這一答一和的,不屑的撇撇,那宣先生再靈還能靈得過老祖宗,等著看笑話呢。

李月姐自是懶的理,又自顧自的跟姚家主婆聊天。

這時那姚家主婆看著李月姐又問:“典小子還沒有消息?”

“沒呢。”李月姐神一暗的搖搖頭。

“別擔心,那小子靈的很,說起來沒消息就是好消息。”那姚家主婆安著。

李月姐自然聽得懂這話,如果有消息,那就說明被衙門抓了,進了衙門不死也層皮,何況是這等海捕令,搞不好就是掉腦袋的,而沒消息就明他還沒被抓住,豈不就是好消息了。

想著,李月姐便點點頭,不一會兒,那姚家主婆服洗好了,先一步離開,等走了,李月姐手腳也快了一些,洗好服,拿回家晾好,便又去請了人到田邊砌田壩,都是鄉裏鄉親的,事兒不多,就是加高一下田壩,到了晌午,事兒就做完了,幾人也沒要工錢,李月姐便讓墨易請大家夥兒一起吃頓飯就行了。

農村就這樣,以後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候自家再出工就是。

中午過後,李家的豆腐檔就關門了。李月姐便讓月娥在家裏看家,則拿了把彎刀。去山邊割點豬草,再到地裏去摘幾個南瓜,今年的南瓜特別,先頭一批的南瓜都已經老了。皮子澄紅澄紅的,李月姐打算弄來回煎南瓜餅,那個阿爺阿還有鄭老太都喜歡吃。裏麵的子兒還可以炒了吃,墨風和小月寶兒就最喜歡嗑南瓜子兒,到時候炒好,讓鄭家的人帶去通州。

Advertisement

叮囑月娥看好家,李月姐便忙活了,山邊地頭,忙活了一個下午。回家已是夕西下。李月姐背著一大竹筐的豬草,手裏提著一個籃子裏麵裝了兩個滴溜圓的老南瓜。

晚上,李月姐煎幾盤南瓜餅,東屋送了一盤,又給鄭老太送了一盤過去。還讓墨易給楊東城和宣周送了一盤,再剩下的就著稀飯,李家幾個吃的一的油。

如此日子,過的平淡而溫馨,而接下來幾天,正如宣周所預測的,小雨大雨夾雜著,幾天也沒見個太,幹河渠水上漲了一截子。各水田的水也跟著水漲船高。

今年的雨水已經這麽足了,若是再持續一個冬,想著明年開春,李月姐的心便沉沉了起來,心裏隻有些希,今冬雨水不要太多。那樣,也許明年還的過去,畢竟為了滿足幹河渠的用水,那幹河渠邊上開挖了好幾個大水庫,可以用來蓄水。能起到一定的防澇作用。

昨夜又是一夜的雨,直到零晨才停,李月姐一大早剛把熱騰騰的豆腐擺上架,就看到柳家幾個一臉氣死敗壞,風風火火的往西山坳水田那邊跑,邊跑還邊罵著:“該死的賊老天,挨千萬的賊老天,這老祖宗一點也不可靠。

“柳家幹啥呢?跟趕著投胎似的。”有人好奇的問。

“嗬,他家田裏的水漫出來了,一田的魚跑了七七八八了,這回損失可大了。”有那知的解釋道。

“哈,前幾天在渠邊洗服的時候,月姐兒說要加高田壩的,我們還問柳家跟不跟著加呢,那柳二娘子說了,雨打秋頭廿日旱,說是老祖宗的話,斷不會錯的,總算沒跟李家屁後麵學樣,沒想,這回損失可就大了。”那前幾天一起在河邊洗的娘姆道。

“嘿嘿。”眾人間有怪笑,也有惋惜的。

而李月姐也擔心著自家的水田,雖說已經加高了,但昨夜裏雨勢不小,再說了柳家人有些不地道,這會兒他自家魚跑了,說不定還會賴著家說跑家田裏去也不一定的。真要爭起來,墨易子木訥,哪裏爭得過這柳家,因此,便也跟著人群急忙忙的到了水田那邊,到了水田邊卻又樂了,柳家本顧不上來賴家,鎮上一些個閑漢和無賴子們全圍了過來,都在那漫水的水渠裏撈魚,柳二娘子氣的跳腳,卻沒奈何,還是裏正來了,才阻止了這些個無賴子的行為,大家夥兒一起幫忙,才總算幫著柳家的挽回了一點損失。

最後把田壩加高,柳家人才一臉沉沉的回家,這回什麽虧也隻得認了。

李月姐和墨易兩人最後檢查了一遍田壩,也一起回家,墨易吃好早飯便要去當差的。

隻是李月姐和墨易剛進西屋,就看那院子裏,月娥正死死的拖著榮延。

“幹什麽?幹什麽?快撒手。”榮延小子用勁的掰著月娥的手,罵罵咧咧的。

“不放手,你了我家東西,把東西放下來。”月娥一字一頓卻字字清晰的道。

“什麽東西啊,你不要說啊?”那二嬸子在東屋聽到爭吵聲,便出來,見到這形,就來推開月娥,隻是月娥的一隻手仍死揪著榮延小子的擺,這一推一拉的,夏天的服本就薄,這一拉扯,那下擺就撕裂開來,一個木盒子便從榮延的懷裏滾了出來。

李月姐一看這盒子,嚇了一跳,這盒子可是用來放家裏的房契地契的……謝……半翅羽翼,無音之城,stacey,書友……傅好好viva,落霞飛羽,劉輝的紅票……熊貓頒布的平安符。謝謝大家的支持!!!rq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