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長姐 第一百五十八章 總算有個好消息了

《長姐》第一百五十八章 總算有個好消息了

第二天,李月姐去衙門打聽,才知道此次事件的原由,此次水災淹了京郊十幾個重鎮,死掉不人,再加上柳窪這個重災區,潰壩之後,又引起了山塌方,堵塞了河道,如今整個柳窪了一個大湖,等於朝廷這幾年在柳窪的投資全部灰飛了,便有一些不省事的史上拆子要皇上下罪已詔。

皇上當然不樂意了,誰沒事把錯往自己上攬哪,君有憂,臣解之,自有那懂得察言觀的臣子為皇上分憂,說柳窪河道工程才建不久,就出現潰壩,這裏麵說不定有那營私舞弊的,要求追究柳窪河工衙門的責任,於是才有了這次事件,而隨著調查的深,事件就擴大了起來,不止柳窪河工衙門,便是鄭大等漕幫上的一幹主事,以及當初給河道工程供貨的商家也全下了大牢,最後發展到二王爺也被皇上奪了差事,勒令在府裏思過。

總之事是一發不可發拾。

李月姐琢磨著,這事還得找鄭典,如今也就他能跟上麵說上話,於是一清早做好豆腐,李月姐便去找鄭典,到得鄭典的的屋前,卻看到鄭典正在門口的磨刀石上磨刀,一頭烏黑的頭發還有些漉漉的,便是那裳上也還著一種,明顯是給打

再看那磨刀石上的菜刀,磨的亮的。典小子不會是磨了一夜的刀吧,李月姐知道,這小子以前做事燥,於是鄭老太就規定他,凡是遇到大事,就先磨刀,把心磨靜了再去做事。

這小子倒是把鄭老太的話記在心上了。

“七爺讓人送信來了,讓我們稍安勿燥,皇上過幾天會下來視察災,對這件事到時會有定奪。”鄭典看著李月姐過來,再看李月姐眉頭深鎖,那心裏清楚李家阿姐擔心什麽,便先一步寬心的道。

Advertisement

“這種事等不得的,萬一皇上到是就定了大家的罪了呢,金口一開,便沒有收回的餘地了。”李月姐道,明顯著,此次水災,皇上要對天下臣民有個解釋,河工衙門便是沒罪也有罪了。

“定罪總要有證據的,如今柳窪全淹了,別說沒有,就是有想找也找不到,有二爺和七爺在,三司那邊不可能沒有證據就定罪的,我估計大家也就關一段時間就能放出來,不過,衙門的差事怕是都要丟了。”鄭典說著,便將李月姐讓進了屋裏坐,提了茶壺要給李月姐倒茶水,隻是茶空空如也。

“我這就去燒。”鄭典鼻子,急慌慌的鑽進廚房,隻是燒個鍋卻燒的黑煙四起,李月姐心裏清楚,鄭家雖然也是農家,但這小子自小卻是被家裏寵慣了的,後來跟著二爺吃了苦,雖也算磨練了出來,但這灶上的活怕是手生的很,便上前搶過他手裏的柴火,將他推開,然後自顧自的燒了起來,沒一會兒,水開了,又看著一邊的罐裏有些玉米,便又幹脆燒起了玉米糊糊。

等到燒好,鄭典便狼吞虎咽的,他昨晚去衙門裏找人打聽事,陪人喝了一肚子的酒,飯菜卻沒吃多,晚上又磨了一晚的刀,那肚子早就通了。

李月姐哭笑不得的看著他的吃相,難怪老太一直不放心他,這小子就不是一個會照顧自己的人,一病。

隨即想著先前鄭典的話,便道:“真要找證據也不是完全沒有的,就我所知,當初楊大人主理河工衙門時,定下的料,多也是吃了點回扣的。”李月姐這時坐在一邊皺著眉頭道,當初墨易跟著楊東城,也知道一些

其實這些倒也不是楊東城下口袋了,而是當初楊東城初掌河工衙門,他又是外地人,要攏絡人心,免不了使些手段,因此,拿的回扣全都了手下衙差的福利了,得了他的好,衙差們自然盡心當差了。

Advertisement

“這我知道,便是二爺心中也是有數的,這種事再怎麽清廉也是免不了的。”鄭典吞下一口玉米糊道,也皺起了眉頭,這一點不得不防,這種事不查沒事,真要查起來到時就授人以柄了。

“不過,你也別太擔心,我昨天已經去牢裏見了楊大人,他跟我說,整個河道工程包括用料等都有詳實的記錄的,隻是這些已經被朝廷派下來的史封存了,他讓我想辦法拿到這些記錄,這樣,在用料上麵,別人就沒有話。”

說到史,李月姐心裏歎氣,這次便是於子期也不能幸免,一並在審查之中。

“你打算找誰?”李月姐問。

“找七爺,二爺也了此次事件的牽連,七爺跟二爺很好,不會坐視的,另外,若是有機會的話,還可以請七爺幫忙找找申大人,聽說此次,申大人會跟皇上一起到通州,於大人是他的孫婿,也不會坐視的。”鄭典道。

“嗯,那你小心點。”李月姐點點頭。

鄭典這時吃完了早飯,李月姐便收拾著碗筷,鄭典又進屋裏收拾了東西,出門的時候,卻把家裏的鑰匙塞在了李月姐的手裏,也不說幹什麽,就衝著李月姐道:“我去京裏了。”說完,就轉離開了,遠遠的又回頭衝著李月姐擺了擺手。

李月姐看著他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上的鑰匙,心裏卻是起了一種莫名的緒,最後搖搖頭,幫著鄭典檢查了屋裏屋外。又在鄭老太的靈前上了一柱香,然後轉鎖門,卻不急著回家,而是去了漕幫壇口。

以往壇口熱熱鬧鬧的,人來人往無數,而今卻是門可羅鵲,自鄭大牽涉進柳窪潰壩事件後,漕司已正式下文,解除了鄭家壇口運漕糧的權利,原來跟著押漕的漕幫弟子就散了,若不是鄭家兄弟多,又都是狠人,再加上鄭典護著,便是壇口這片房產,也差一點漕司的人占了去。

Advertisement

“月姐兒,你來了?”見到李月姐進門,鄭大娘子招呼著,此刻兩眼紅腫紅腫的,顯然鄭大伯的事,鄭大娘子沒心。

“嗯,我來找鐵牛。”李月姐道。

“鐵牛帶著腳力行的人在碼頭上接活,有什麽事嗎?可是你鄭大伯那邊又有什麽變故?”鄭大娘子頗有些驚弓之鳥的神道。

“不是,是有個事讓鐵牛幫忙,我跟大娘說也是一樣。”李月姐道。

“你說。”鄭大娘道。

“是這樣的,我聽典小子說,過幾天朝廷的欽差要下來視察災,到時候還要審柳窪潰壩的案子,我想讓鐵牛把當初參於修壩的人盡量都找出來,能找多算多,這些人參於修壩,對於壩的用料什麽的都有數的,到時候,他們至可以證明河工衙門沒有工減料,隻要河工衙門沒有大錯,那別的牽連進來的人便也沒什麽罪了。”李月姐道。

“嗯,這也是一個辦法,這事就包在我鄭家人的頭上了。”鄭大娘子一聽李月姐出的這主意,不管,死馬當做活馬醫,便保證道。

之後兩人又聊了幾句,李月姐自不免勸鄭大娘子寬心,鄭大娘子又反過來勸李月姐寬心。到最後都無奈的搖頭,誰能想到一場天災最後又變非,這便是世事變換,人生如棋啊。

隨後李月姐便告辭回家。

二嬸這幾天見好了點,整日裏帶著榮延榮喜在城裏城外轉,打聽著二叔的消息,而因為墨易的事,本來之前說好要搬家的也推遲了,李婆子和李老漢兩個如今是即擔心著兒子又擔心著孫子。

不過短短數日間,兩個人花白的頭發更白了些。

李月姐進得屋,就看到自家阿爺就坐在門口編竹籃子,門口已經擺了高高的,阿爺的手藝好,這樣的籃子每天都能賣掉好幾個。

“回來了,鄭家那邊怎麽說?”李老漢問。

李月姐便把鄭典上京找七爺,以及自己請鄭大娘子把當初參加工程的河工找齊的事說了說,李老漢點點頭:“嗯,這事做的好,有這些證據,至也能證明墨易他們是盡職盡責的,潰壩的事是天意,這是老天在收人那,隻要墨易這次能保得命在,衙門的差事丟了就丟了。”

嗯,李月姐點頭。

“喂,兀那小子,你看什麽看呢,要買豆腐就買,不買就走。”就在這時,一邊的豆腐檔上,月沒好氣衝著跟前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哥道。

那小哥穿著一件洗白了的長衫,臉上的神有些靦腆,這會兒被月一吼,那臉就脹的通紅“月,你幹什麽呢,和氣生財,做生意哪能由著你這脾氣。”李月姐沒好氣的道。

“大姐,你不知道,他剛才一直就衝著我們這裏打量,也不買豆腐,誰知安的什麽心哪?”李月姐聳著鼻子道,通州地麵比柳窪多了,一些個遊手好閑的盡喜歡盯著大姑娘瞧,月自然要防著點。

說著,仍瞪著那有些手足無措的小哥。

“我沒有壞心思,我是來找人的,請問你們是不是柳窪李家?”這時那小哥做著揖道。

“正是,不知這位小哥找我們何事?”李月姐看著那小哥似乎是有話要說,便上前問道。

那小哥聽到李月姐這知說,便長長的出了口氣,然後道:“我是幫李仲達李二叔帶口信的……”

“你是說我二叔?他在哪裏?他沒事吧?”李月姐一聽這小哥說出二叔的名字,心中一陣驚喜,連忙問道,一邊李老漢也圍了上前。

“嗯,沒事,他傷了,在我家養傷呢,自己沒法來,便托我帶個口信報平安。”那小哥道。

聽得那小哥的回答,李月姐長長的鬆了口氣,心中一陣歡喜,總算是聽到一個好消息了。

………………………………

謝homealone,sunflower889,wjdxk1的平安符,花羽容,shushu1977,石上胭脂的紅票,謝謝支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