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農門辣妻喜事多 第314章 酸湯

《農門辣妻喜事多》第314章 酸湯

去廚房,親手做了一碗酸辣湯,也算不得什麼金貴特殊吃食,只是吃了很開胃而已。

但李瑜很喜歡吃做的這碗酸湯,每每從外面回來或者喝了酒給他一碗這個,就能讓他很開懷吃得舒坦。

廚娘又給做了幾個菜一起端了上來。

“軍營的事還順利麼,沒為難你吧?”

武將和文又不一樣,憑本事說話。

“沒人為難我,放心吧,我也是有扎實的戰功在上,為難我又得不到利益。你在家還好麼,沒出去轉轉。”

“出去了一趟,大家對我都可好了,就是買什麼都不要我的錢,我哪能占人便宜呢,不好再出門了,讓管家去采買的東西。”

“百姓們記得你的好呢,想去玩把人帶上就行,不過錢是要給的,不能占老百姓便宜,他們賺兩個錢不容易。”

“是這個話,我都跟底下人打過招呼了,你放心。”

笑了笑。

“你辦事我放心,你先別急著弄荒地,等我得空了我帶你去看看,這次要待五年以上呢,輕易不能回京城,所以不急于一時,要做就做出個樣來,咱們也給孩子們鋪個路。”

,我聽你的,我在仔細琢磨琢磨,我派了人去下面幾個縣城給我打聽一下消息,都查看一下,這樣我心里才有數。”

Advertisement

“應該的,需要人就找大管家去要,府邸的侍衛你隨便用就是了。”

李瑜對是絕對信任的,府里住了主子,自然護衛也多了起來,和以前松散的模樣也完全不同了。

“阿瑜,你能在家住幾天呀?”

“住個兩三日吧,你有事?”

李瑜挑眉看一眼。

“我想給我們倆畫幾幅肖像送回京城給孩子們。

睿姐太小了,我們好幾年都不能回去,孩子長大了都不記得我們,我想把我們倆的畫像帶回去,每年送幾張回去,孩子也能認得我們呀。”

惦念著孩子,就想了這麼個主意。

“好,沒問題把咱們的府邸也畫下來讓孩子們看看我們的環境。”

“好。”

丫,為了我讓你和孩子們分離,我……”

“傻瓜,別這麼說,我們夫妻一,自然是同進退共患難的。

我們來這里斗不就是為了給孩子們積攢點人脈和資源麼。”

“是啊,尤其是睿姐,是個姑娘,若想以后有自由過得好,靠兄弟是不的,我們還需要在努力一把,不然在婚事的選擇上就不能自主了。

兒子還好說,名門貴差不到哪去,無非就是選了自己不人,過得不如我們甜而已。

孩就不行,怕嫁錯了人,世家子弟也有好壞,良莠不齊,寒門子弟也會算計媳婦,我心里還是希兒再爭取一下,將來能讓我們自己挑人。”

Advertisement

李瑜上不說,可心里全都有,他心里有這個家。

和孩子們都放在心上了,每一步和未來的長遠之路他都惦記在心里呢。

他的臉,“好,這些年你也辛苦了。”

“這本來就是男人的責任,為你們母子再辛苦我都愿意。一會我們去花園里畫畫。”

“好啊。”

夫妻倆吃過了飯,讓下人去擺了茶,趙給李瑜畫肖像,順便把府邸的樣子也畫進去。

畫完了李瑜再給也畫幾張,然后再把夫妻二人的畫像畫在一起。

李瑜用的是炭筆畫的素描,這是跟趙學的,學了好幾年了。

認識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畫了畫像給徐氏送去看,好奇就跟著學,一學就是好多年,他發現這個畫法不僅新奇,而且很肖似本人,幾乎不會認錯。

如今他畫得很出了,本來就有國畫的優良底子,學這個并不難。

還把花園的景也畫了進去,夫妻倆眼神對視間滿是綿綿的誼和默契,到讓一干奴才們十分艷羨。

大管家站在一旁和兒秋蘭說話。

“晉王爺和王妃是恩夫妻,從親到現在就沒有其他人,連同房都沒有一個。”

秋蘭扭臉哭笑不得,“爹,我對王爺沒有別的想法,您就放心吧。

你閨肯定不能干爬床那樣不要臉的事,娘都跟我反復代過了。何況王妃對我蠻好的。”

Advertisement

“嗯,我就是多句,你幫我盯著那些小丫頭們,有不穩重不老實歪心思的第一時間告訴我,興許們還能留條命,犯在王爺手里們就活不了。”

秋蘭瞪大了眼睛捂著,似乎是明白了什麼。

“早年有個丫鬟在王府想爬床,被王爺一腳踹了重傷,王爺親自下令活活打死扔出去了。”

大管家出幾分譏嘲的笑容,爬床,你也得看看爺們愿不愿意要你呢。

“爹,你放心,我記住了。”

“嗯。”

大管家特意敲打了兒后才放心地走了。

李瑜在花園里給趙找到一個秋千,推著玩,夫妻多年都有三個孩子了,可他還是把小姑娘一樣寵著哄著。

聽到王妃的笑聲,秋蘭抿笑了笑,去廚房切點瓜果過來。

漸暗,李瑜說不在家吃了,換了便裝帶著帶著趙去街上看看,易江和幾個護衛跟隨。

易江沒有親,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也不愿意去別的地方,李瑜說給前程呢,易江不想要,就愿意跟著他。

但這次來邊關李瑜打算培養易江做參將了,他水平并不低,腦子也活絡人也忠心穩重,邊關需要自己人和后起之秀,易江本就有戰功日日跟著大營的人訓練,無疑是個很好的人選。

兩人牽著手一起去夜市轉轉,夜市里十分紅火,趙看到了烤羊串了,眼睛一下就亮了。

“想吃烤啊?”

李瑜拉著的手溫地問

“嗯,我在京城就很想念這里的烤,味道和京里的完全不同。”

“這里的羊質不一樣,走我們去吃烤。”

來到一個小攤上,要了幾十串烤,和護衛們坐在一起吃。

“你要不要喝點酒?”

忍不住想喝一杯。

李瑜卻搖頭,“想喝我回家喝,外面不喝酒。”

自打他做了武將,對自己要求越發嚴格謹慎了,除非必要,在外面幾乎滴酒不沾,都是以茶代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