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思嫁 第四百九十二章 窩心一刀(上)

《思嫁》第四百九十二章 窩心一刀(上)

 就在使團的駐扎地不遠,一座足足能夠容納數百人的金大帳正聳立在草原上。

 北胡人分為漠南漠北諸部,分別以狼神和圣石為崇拜圖騰,但是如果說從雙方權力追溯上來講,金帳卻是北胡至高無上的權力象征,是所謂大可汗的居所之所在。

 好比人稱草原之鷹的博爾大石,就有點學漢人攜天子以令諸侯的架勢。

 他首先選擇了做一個權臣,而并沒有像傳統的北胡豪強部族那樣實力一強就急著稱大可汗,而是利用了金帳在草原人心中的傳統地位立了上一任大可汗的兒子做為傀儡。

 原本有些他自己的直屬部下對于這種不同于草原傳統的做法最初并不認可,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這樣做的好——背黑鍋傀儡來,送死別人去,博爾大石部的聲和實力卻是節節上升。

 如今在與這條金帳相隔了一條狹長沙漠的漠北地帶,這種事被再一次驗證,一群群失敗的戰俘被押解下戰場,博爾大石依舊是傲然矗立在馬上,就像在審視自己的戰利品一樣。

 他忽然大聲道:“我不會殺死你們,也不會把你們視為奴隸,力戰而敗的勇士仍然是勇士,誰愿意追隨我博爾大石的,以后我會像自己的兄弟一樣對待他!”

 俘虜群中陡然發出一陣歡呼之聲,博爾大石確實是從漢人的書里學到了不的東西,比如漢人們最喜歡講的恩威并施,說穿了不過是讓臣下對自己又敬又怕又激,最后換得個一門心思地跟著皇帝賣命的結果。

 相比草原上原本就滅人整個部落的傳統規矩來,這種做法顯然更有效果。

 如今這位草原之鷹把這等手段放在漠北諸部上,左拉右打中間是收攏同樣好使。現今他的聲甚至已經漸漸地超過了金帳本。那個把所有北胡人都統一一個部落的愿,正在一點一點的實現中。

Advertisement

 但是博爾大石還是很明白金帳在北胡人心中地位的,眼看著一批批戰俘加了自己部族的隊伍,他開心地向著旁邊的鷹奴隊長笑道:“達爾多,想家了沒有?金帳那邊有什麼消息來?”

 “想家!可是我更想和和博爾大石這樣的英雄一起作戰廝殺,這是每一個北胡男人的榮!”那鷹奴隊長博爾大石一臉崇敬之地單膝跪下,手中卻遞上了一條牛皮著的圓筒。

 “哈哈,達爾多你是勇士,可是我可舍不得讓你上陣廝殺,這麼好的鷹奴隊長,走遍草原也找不出第二個來!”

 博爾大石一臉的滿意之態,解開那牛皮圓筒卻是先看了那信件上面的日期一眼,臉上浮現出了一道:“漢人的使團已經在六天前走到了我們草原腹地,現在……嗯!應該是到金帳了。很好,這一次簡直就是他們替我們準備了下一場作戰的錢帛糧秣,等漠北事了,我們就去走一走那中原的花花世界。

 此言一出,北胡將領們無不人人大笑。博爾大石又笑著道:

 “這些漢人就像草原上的牛群一樣,每一次狼群就快咬到他們脖子的時候,才知道低下頭用牛角防衛,否則永遠都是在那里吃草。你們還不知道吧?他們那些大臣正在相互的串聯鼓,想要廢掉原來的太子,扶那個沒用的九皇子做漢人皇帝!現在他們的京城里,所有人都在忙著怎麼才能從這場變中撈取自己的好,又哪里像我們的北胡勇士,越來越團結!”

 博爾大石依舊是非常會把握信息的時機,談笑之中北胡將領們一個個士氣高漲,一個個齊聲高呼著誓死追隨英雄博爾大石的口號。只是一片激昂聲中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他們此時此刻,本不應該待在這片沙漠以北的。

Advertisement

 在草原的時候或許可以靠快馬游騎報信,可是相距中間隔著一條狹長沙漠的時候,卻只有依靠信鷹。

 壽皇帝苦心孤詣策劃的這場大棋局中前期數年中的種種布置,核心便是將如何讓博爾大石的銳之軍穿過這片沙漠來和漠北諸部開戰。只要到了漠北,所有的一切就只能依靠信鷹!

 那鷹奴隊長達爾多自然也在這些振臂高呼的將領之中,他的臉和旁人一樣激昂,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冒了多大的風險毀掉起了那幾條最重要的鷹訊,又是冒了多大的風險偽造了首輔大學士李華年傳往草原的親筆書信。

 時至今日,包括北胡人的漠北大軍自博爾大石以下,依舊是認為來到金帳的不過是一個尋求妥協的大梁使團,他們所得知得大梁京城消息九分真一分假,但便是這一分的假消息,便足以令所有人判斷錯了方向。

 蕭辰無論是兵法還是武藝,在大梁國的年輕一代中都無出其右者,更是壽皇帝陛下的記名親傳天子門生,可是饒是如此,他在四方樓里的代號也不過是辰二。在排名在蕭辰之上的還有一個蕭一,一個只有壽皇帝和皇甫公公知道的蕭一。

 為了讓這個人能夠更好地融北胡,大梁甚至不惜策劃了一場中等規模的戰役,目的不過是要造出一種某個比蕭辰更早就年名的蕭家子弟戰死沙場的假象。

 他才是壽皇帝真正的王牌,為了這一天,他的父母兄弟悲痛不已,他的妻子孩子已經過了六年孤兒寡母的日子。在蕭家的祠堂里如今正供奉著他的牌位,上面寫著:“蕭氏第十四代長子堂之位”

 “無論如何,能夠拖到今天他們還在漠北,我已經做到了!就算馬上被人揪出來,他們也來不及趕回去了!”

Advertisement

 一片振臂高呼聲中,被稱為“草原上最好的馴鷹人”,博爾大石重要的心腹鷹奴隊長達爾多……不!或者應該他的另一個名字蕭堂輕輕了一下口中的最深,就算下一刻讓他嚼碎那顆藏著毒藥的假牙,他也已經沒有憾。

 “五弟,你現在就在金帳的旁邊吧?從小你就是個天才,大哥已經做到了大哥該做的,往下就看你的了!”蕭堂心中默默地祈禱著,看向博爾大石的樣子卻如無數的北胡兵將一般,著崇拜和狂熱。

 漠南草原,金帳。

 博爾大石討伐漠北諸部,幾乎帶走了這里所有的銳部隊,此刻的金帳之除了家眷老弱,不過留下了數千兵馬看守老巢。

 不過即便如此,這里依舊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在大草原這種無險可守的地方野戰,漢人的步兵方陣從來就沒贏過北胡騎兵,最好的況也不過是曾經靠運氣打過一兩場平手而已。

 更別說此刻金帳周圍并沒有漢人的軍隊,有的只不過是三千使團雜役,一些北胡的牧民們已經開始討論這些可以視作未來奴隸的“生口”該如何分配了。

 “那個漢人不錯,好像很有力氣的樣子,回頭分生口的時候誰都不許跟我搶!”

 “切!不過是個能使力氣的,蠻牛的力氣大不大?可是又有什麼用。歸你就歸你,我還懶得爭呢。知道我為什麼提前好幾天就跑去看這個漢人使團了麼?那幾個工匠我早就盯了很久了,聽說是會打鐵的!”

 “啊?!你這狡猾的家伙簡直就是一條狐貍,不行不行,那會打鐵的漢人我也要,如果你分到了最要勻給我一個,大不了我補給你五頭羊!”

 “這一次錢帛糧秣倒是不,可是怎麼沒有細皮的中原人?”

 天漸漸的黑了,一堆堆篝火在金帳周邊燃起。牧民們詢問著喊著討價還價著,時不時用接手刀扎起那火上烤著的牛羊,大口大口的向里灌著大口的烈酒,香飄四溢之際,每次“歲幣”到達金帳的時候都是他們最為開心的時刻。

 當然這只是普通北胡人的歡樂,作為真正有份的北胡貴族自然是都在金帳之中的,在這里有胡笳疆笛的奏樂,有從大梁運來的上好佳釀,當然還有翩翩起舞的大批奴,喧囂大笑之聲響徹金帳。

 等到了吃飽喝足奴撤下,北胡貴族中雖然雖是都有些醉醺醺地,卻是誰都沒有著急回帳之意。

 觀看大梁派來的使臣獻納歲幣文書,這似乎已經了北胡貴族們的保留節目,一邊聽著那些卑躬之詞一邊大聲笑罵辱著面如土的大梁使臣,這種事中的樂趣可比隨時都能去的打獵強多了。當然今年也有些不同,來自大梁的高僧了空大師是為數不多的能夠讓北胡人尊重的漢人之一。

 “阿奇里,我也想去聽了空大師說法啊,你說別人都在喝酒吃,為什麼只有咱們兩個被派來站崗?”

 金帳營地周邊的最外圍崗哨里,一個北胡的哨兵正在和同伴絮絮叨叨的發著牢。北胡人信仰多神,平日里亦是有著狼神和圣石兩種不同的圖騰,而這些年來隨著佛教從西域和中原兩個方向傳,已經導致牧民之中佛風極盛,此次點名要大梁派高僧出塞行經便可見一斑。

 只是那牢歸牢,這個北胡哨兵仍然是一地趴在一叢半人多高茅草之中。

 他是暗哨,長久以來北胡人則為牧出則為戰的傳統讓他依舊很好地保持了一個游牧民族戰士的本。口中說話,子卻是一,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的盯著前方自己負責的范疇,就好像一只藏在黑暗中的狼一樣,小心而又警惕。

 “行了吧吉而木札!你以為你是誰?能夠進金帳的不是首領就是貴人,最小的也是得個百夫長,還想聽大師講經說法?做夢去吧你!”那被稱作阿奇里的另一個哨兵口中傳來了一陣譏諷中卻又帶著一點艷羨的嘲笑:

 “就算是今天沒讓咱們兩個趴哨,想進金帳也是沒有可能的事。老老實實地把咱們的事做好,將來如果能跟著博爾大石立了戰功,總有進金帳的一天!”

 “或許你說的對,就是不守夜趴哨也不到咱們進金帳……”那被做吉爾木札的北胡兵似乎對進不去金帳很有些黯然,不過他很快就有些興了起來,對著旁邊的伙伴阿奇里低聲道:

 “你說得對!我也覺得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跟從了博爾大石這樣的英雄,等著他把漠北諸部一一征服,把咱們北胡人都集合在一面旗幟下,他就該回來啦。到時候領著咱們打進長城那邊去,可就是中原!聽說哪里的金銀遍地都是,細皮人到都有,偏偏漢人又懦弱無能得就像綿羊一樣。這次我說什麼也要跟著博爾大石出征中原,多殺幾個漢人蠻子掙些軍功……”

 那名吉爾木札的北胡哨兵正自說得起勁,忽然聽到旁邊的同伴阿奇里“唔”的一聲低低悶哼,倒象是被什麼堵住了一樣,接著便是“喀嚓”輕輕的響,那是頸骨被折斷的聲音。吉爾木札大驚失,遵照暗哨的本能想要出聲示警,卻陡然間被一雙大手捂住了,先是后腦上挨了重重的一擊,半昏迷狀態下恍惚覺得有人把自己的脖子一扭,就永遠地沒有了意識。

 一只手在黑暗中悄然抬起,借著月用手勢悄無聲息地向他的同伴傳遞著辰字營的暗號:“左九路位,暗哨二,除。”

 這只手的主人很快得到了另一種手勢的回應:“換人替崗!”

 兩很快被拖進了草叢深,過不多時,兩個穿剛剛換上他們服裝的“暗哨”爬回了剛才北胡哨兵潛伏著的暗哨位置。他們一聲不吭地沉默著,慢慢把自己的呼吸調整到最輕。沒人知道他們實際上是漢人,可是兩雙不停地觀察著四周的眼睛,卻比剛剛的北胡人暗哨更多了幾分銳利和警惕。

 不遠,金帳營地里熊熊的篝火依然明亮,遙遙傳來的大呼酣酒之聲仍然依稀可聞,所有的一切似乎已經漸佳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