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被團寵了 第177章 再立功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被團寵了》第177章 再立功

老村長抬起猩紅的眸子。

憤憤瞪了眼前面那伙烏合之眾。

“這里是砬子村,是咱杏花鎮下面最窮的村子,本來就沒幾戶人家,后來那楊知縣又征徭役,把村里的百姓都帶走了,這砬子村就無人村了。”老村長難道。

周老三皺起了眉:“這就難怪了,砬子村空了,這伙賊人為了藏,找個無人村自然是最穩妥的。”

更要的是,這砬子村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離它最近的村子都說要走十多里。

躲在這兒做壞事,一時也很難被人發現。

瞧這砬子村的賊人還警覺,每隔上一會兒,就要派出人來巡邏。

周老三心中冒出了個想法。

“近來靈州城有樁大案,已經有幾十家的孩子被拐了,我咋覺得砬子村的這伙人,說不定就和這案子有關!”周老三著聲音道。

周老四用力攥拳:“他們竟這麼猖狂?拐了數十家的孩子,豈不是毀了這些人家!”

周老三暗暗咬牙:“所以咱不得救安哥兒,也得讓這些賊人不能再作惡了。”

“三哥,那你說該咋辦?”周老四拳頭得更了。

周老三瞇了瞇眼睛。

“現在已經夜了,估著他們也來不及把安哥兒帶出去找買家。老四,你和老村長就在這兒盯著,自己小心著些,我去鎮上報!”

周老四握了握他的手臂:“放心吧三哥,你自己趕路也切記要小心!”

說罷,兄弟二人深深對視了一眼,自然都明白對方要囑咐什麼。

周老三拍拍老四的肩膀。

消失在了沉重的夜之中。

好在驢車被拴在不遠的小路岔口,周老三趕著驢車,一路往杏花鎮趕去。

砬子村實在太遠,夜深了驢又有些勞累,足足走了一個半時辰。

Advertisement

才終于趕到衙門。

當聽到周老三所報之事跟拐孩子有關時,那衙差也不敢耽擱。

趕忙就進了府中,將此事稟告了上去。

過了不到片刻,周老三就見一個穿肅穆服的影走了出來。

一開口,沒想到竟是李知州的聲音。

“知州大人,您咋還在杏花鎮?”周老三有些吃驚。

李知州聽著也覺得耳,舉起了提燈照了下,才看清來報之人的面容。

“原來是周老三啊。”李知州也不免意外。

一普通莊稼漢子,竟能屢屢上報要之事。

這也實在是奇了。

“本追查孩子丟失一案,一直查到這杏花鎮,前些日子線索又斷了,故而才一直逗留在此沒有回城。”李知州剛從睡夢中被醒,聲音還啞著些。

周老三也聽出了此案的要程度。

忙套上驢車:“知州大人,那咱這就是去砬子村抓人吧,那伙賊人怕不是就和這大案有關。”

李知州理了理帽,神很是嚴肅。

“好,那你帶路,本倒是要看看,是何人敢如此大膽,做這喪盡天良之事!”

于是李知州親自帶著數十個兵,這就跟著周老三朝砬子村去了。

……

天才剛蒙蒙亮時,周老太就起來去后院撿了蛋、鴨蛋。

又在鍋里煨了些蛋,蒸了幾個地瓜和骨頭

煮了鍋白米粥。

忙完就去村口等著了。

這時候白家兄弟也守了一夜,一水氣和疲憊。

跟周老太打了個招呼。

“白鏢師,昨晚也辛苦你們了。”周老太雖惦記著兒子。

但也沒有忘了白家的辛苦。

“一會兒你們都去我家吃點兒吧。”

白鏢師看了看兩個哥哥,便點頭道:“正好我也有些了,等吃飽了飯。我們兄弟幾個就出去幫忙尋人。”

Advertisement

話正說著呢,這時候,忽然有一陣靜從村口傳來。

周老太和白家兄弟忙過去一看。

正是周老三趕著驢車,朝家的方向用力拉著韁繩。

驢車后面,周老四正打著瞌睡。

老村長懷里抱著小小的安哥兒,疲憊的臉上掛著一抹笑意。

周老太心中頓時一陣輕松,臉上也不由笑了。

“娘!”周老三抬頭看見周老太,也樂了:“我們給安哥兒找回來了!”

瞧他們幾個累的,周老太也不急著問是咋找回來的。

讓他們都進屋先好好歇歇。

“安哥兒找回來就好,老三老四,你們快帶老村長和白家兄弟進屋,我去告訴云秀,別讓再懸著心。”周老太拍著周老三的肩膀笑道。

很快,云秀也頂著一雙哭腫的眼睛,又哭又笑地趕來看安哥兒了。

小小一坨的安哥兒現下被大家圍著,驚得他不停吐著小舌頭。

偶爾還發出“啊哈”的嬰聲。

周綿綿現在也放心了,頂著還沒來得及梳的一頭,過來一會兒看看安哥兒,一會兒又瞅瞅周老四。

最后挨著周老三坐下,一雙藕似的小胳膊,箍著周老三的脖子。

像是生怕周老三跑了似的。

周老三知道閨昨夜定是擔心自己了,得又要拿胡茬兒去蹭。

卻被宋念喜一把摁住了臉。

“高興歸高興,也不怕扎著綿綿。”宋念喜嗔笑著,往桌子上端菜和白粥。

屋子里,一下子熱鬧鬧的,還滿是讓人安心的家常菜味兒。

待大家都坐好了,周老太才忙問道:“老三,快說說,你們是咋追到安哥兒的?可有和那漢子手?”

宋念喜雖沒問,但也仔細地看過老三,見他沒有傷才松了口氣。

周老三笑著喝下一大口熱粥:“可別提了,我們一口氣追到砬子村,竟瞧見了一伙專拐孩子的賊人。”

Advertisement

“然后呢,你和周四哥還有老村長就把他們制服了?!”白鏢師忙驚奇地問道。

周老四聽得差點兒一口粥噴到桌上。

“白兄弟,你也太狠了,人家足足有二十多人,我和三哥長了三頭六臂也打不過啊!”

這話一出,白鏢師笑著撓了撓頭。

飯桌上的眾人也都笑了。

周老三這便把報的事兒說了出來。

聽完,眾人都是一驚。

“老三,知州大人帶兵救了安哥兒,還救了別的孩子?”周老太沒想到會如此曲折。

周老三點頭道:“可不,那邊除了安哥兒,還有七八個孩子呢,有的比安哥兒大點兒,有的都七八歲了,都被拐了進去。”

就在昨夜周老三上報完李知州后,他們便當即趕去了砬子村。

那伙賊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反抗了不到一刻鐘的功夫,就被幾十個兵給制服了。

被拐去的孩子被他們扔在地窖里,臭氣熏天地關著。

好在安哥兒最后才被送去,沒遭太多罪,就被老村長給抱了出來。

那花嬸兒和男人也被兵一并抓了。

臨走時,還挨了老村長好幾個拳頭,打了他們兩口子一對烏眼青。

周老三放下飯碗后笑道:“李知州說了,這次抓了這些人,可是給那大案提供最要的線索,要是破案了,咱家可就是立了大功。”

周老太聽著心里也高興。

只是想來當著老村長和白家的面兒,也不好太嘚瑟。

便道:“啥立不立功的,要的是安哥兒能被尋回來。”

吃飽了飯后,老村長帶著云秀,就要好好謝周家。

畢竟這次若不是周家幫忙,安哥兒怕就是要沒了。

老村長抹著眼淚兒:“說起來,多虧了綿綿弄那紅泥啊,不然我們上哪兒去追花嬸兒他們去。”

說起這個,老村長趕給安哥兒抱過來。

抓著這小娃娃的兩只手手,就朝周綿綿拜了兩下。

“快給綿綿丫頭拜一個,咋說也是你的恩人了。”

周綿綿正在啃地瓜皮呢,一聽這個,驚奇地轉過小子。

就見安哥兒被老村長提溜著,正朝拜拜小手呢。

“老村長,何須如此客氣。”周老太笑道。

老村長搖搖頭:“這可不是客氣,這是報恩啊。以后周家尤其是綿綿,就是安哥兒的恩人了,我必得安哥兒記著,以后一定得報答綿綿。”

說罷,老村長又拉著云秀,也一塊再對小綿綿謝了又謝。

這事兒可算是這麼過去了。

很快桃源村又恢復了平靜。

只是這事兒過后,那呂氏察覺到了不對勁,隔三差五就去找白家兄弟打聽。

想知道老村長家到底發生了啥。

好在白家兄弟也是嚴的,從不說半個字。

鬧得呂氏抓心撓肝的。

總是拉著老村長的門,往里面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