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被團寵了 第183章 得了塊官田啊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被團寵了》第183章 得了塊官田啊

到了傍晚前,一張連夜趕制而的義牌匾,就被府派人送到了周家。

黃梨木制的匾上刻著墨的提字。

被周家高高掛在門前,顯得極有氣勢。

老村長一看可是樂得胡子都吹飛了,這牌匾就是全村的驕傲啊!

桃源村以前的風,如今又回來了!

原本周老三還沒啥做義的實,只覺得這兩天發生的事兒像是做夢一般。

可如今抬頭就能瞧見這義匾,才讓他有了真真切切當了散覺。

周老三上沒說,心里卻是得不行。

于是又把那封的文書拿出來看了又看。

不得睡覺時也摟在被窩。

文書是放在一個錦盒中的,周老三拿出之后,才發覺盒子底下竟還有另外一紙契書。

他忙打開一瞧見,原來是一張地契!

“娘,您快看這個。”周老三驚喜地去了正房。

周老太并不識字,不過看慣了契書,也能勉強辨別一二。

“老三,這個東西咋看起來像是地契?你是從哪弄來的?”周老太有些吃驚。

周老三盤坐到炕邊:“娘這就是地契,我剛才本想再看一看那封義的文書,沒想到里面還夾帶著此呢!”

“那你快給娘念念,上面都寫了些啥。”周老太頓時來了神。

如今家里條件好了,連煤油燈也舍得多點幾盞了。

Advertisement

亮堂堂的落在契書上,也映在周老三滿是紅的臉上。

“娘,這上面寫著義田三十畝,就在杏花鎮鎮東那片湖田地上,而且還有專門的佃戶來耕種,咱只管秋收時去領收就行了。”周老三笑得燦爛極了。

一口大白牙明晃晃的,都快閃到二郎三郎的眼睛了。

周老太也樂地直拍大

“整整三十畝地啊還是湖田,居然還有這等好事兒,老三,咱家現在可真是越來越旺了啊!”

這義雖是虛職,沒啥俸祿,不過在本朝也是有田可分的。

所謂田就是由府負責的職分田,也是公田的一種,不同階的員都可按例得田。

這種田不可買賣,也不能由后代繼承,但也不用自己個兒心,只管跟著分錢便好了。

這娘倆樂得夠嘎的,把在炕里睡著了的綿綿給吵醒了。

周綿綿不知發生了啥,小脾氣也上來了,氣呼呼地踢了踢小腳丫子。

翻了趴在炕上,哼唧著把小臉兒地埋在枕頭里。

周老太一看,忙捂著心口窩哄道:“咋給咱綿綿弄醒了,都怪和爹不好。”

說罷,又嗔怪地瞪了眼周老三。

“瞧你這當爹的,顧著自己個兒高興,也不知小點兒聲,再敢吵著我寶貝疙瘩睡覺我可不饒你!”

周老三被兇得哭笑不得。

Advertisement

娘方才不是也跟著嘎嘎笑了嗎。

這老太太,有了乖孫兒就忘了兒啊。

周老三笑瞇瞇地順著周老太:“行行行,都怪兒子不好,話說回來,咱家如今能得這份田,也全靠咱綿綿啊,我閨真是咱家的小福星,大寶貝疙瘩!”

“還是咱家的小公舉~”

半睡半醒的四郎啥也沒聽懂,聽到“綿綿”二字,就迷糊地跟著搭話。

“不是小公主,還是咱家的老大,是咱家的掌上珠子!”周三郎也大聲道。

“什麼掌上珠子,那是掌上明珠。”周二郎嫌棄卻也認同地看看他。

一時間,周老三和三個小子都絞盡腦想著好詞兒,搶著往綿綿上套。

一個個那面紅耳赤的模樣,像是不得要給綿綿捧上天似的。

周老太看了也止不住地咧笑。

綿綿就是周家的心肝,就該全家都這麼捧著!

一宿過后,等周綿綿從小被窩里醒來時,晃晃小腦瓜,才想起昨晚聽的那些話。

除了爹和哥哥們的馬屁話,好像還聽到了三十畝地啥的。

這小乖寶兒最是在意自家的營生。

于是連小襖子都顧不上披,就興沖沖地往爬下炕,要去問周老太田的事兒。

正好這時候周老太進了里屋,見醒了,寵地一把抱起懷。

又讓一旁的三郎快去小暖閣,把琉璃尿壺拿出來。

Advertisement

,妹妹的尿壺在哪兒呢。”周三郎找了一圈也沒有。

周老太指了指墻角:“最里面那個巧的小玩意兒就是了。”

周三郎低頭一看,頓時大驚。

眼前這個棠紫琉璃花瓶就是妹妹的小尿壺?

前個兒他可還拿來喝水呢。

早知是這麼要的,他可就不拿來用了,一旦打碎了可怎麼好?

這可是妹妹的小尿壺啊!

周三郎小心地捧著此狗兒似的過來給妹妹接著。

掌大小的琉璃瓶,也就只夠給周綿綿用的。

周三郎知道妹妹怕,看周老太剛要給綿綿把尿,他就趕背過去。

等忙活完了,三郎又樂顛顛的,主出去倒尿壺了。

周老太坐在炕上給綿綿穿上小裳。

“看給你三哥忙叨的。”周老太笑的:“你沒醒之前他進屋至看了你五六次,就等著你起來好照看你呢。”

幾個哥哥對自己好,周綿綿自是知道的。

拽了拽小腰,扭著嘿嘿道:“綿綿以后也對鍋鍋們好,讓他們賺大錢錢。”

“你這小乖寶兒,才多大啊就知道賺錢了。”周老太寵溺地的小臉兒。

周綿綿臉頰微微一紅,趕忙問起了田的事兒。

周老太耐心地講給這小崽聽。

之前也聽說過田,只是沒想到你爹這個義也能有份兒,三十畝可是不了。”周老太說起這個就樂。

“哇啊三十畝田田!”周綿綿忍不住揮揮小手。

這三十畝地可不是普通的地,是杏花鎮最出名的那塊湖田地!

就算是在旱年,湖田地也是不缺水的,年年產量都很高。

加上又是田,前來收糧的商販也從不敢唬人,價格都是給得最高,這塊地可是有的賺了。

周綿綿心里得不行。

樂夠了又好奇地叼住白指頭。

氣地問:“,爹有三十畝,那知縣和知州吶,他們都多啊?”

聽說,知縣能分三百畝田,那知州就分得更多了,能有五百畝呢。”

說罷,周老太忽然想起李知州來。

“對了,算著日子,今個兒該是李大人上任去當巡的時候了。”周老太神嚴肅了些。

可是大郎的事兒,他還遲遲未給消息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