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地,潭市。
龍虎山天師府就在這里。
從市區往南驅車二十公里左右,大概就到了龍虎山范圍了。
此地為丹霞地貌,端的是鐘靈毓秀,驚詫世人。
來到龍虎山景區,那十七八歲的男子沒有帶我們走正門,而是東拐西拐進了一條羊腸小道。
這里并不是知的天師府景區,一路上也沒什麼旅客。
“江晨哥,他不會故意帶偏了路,引我們去別吧?”
途中,劉清雅輕聲提醒道。
我也將目放到了那年輕男子的上。
他這會兒背著李總的軀,正在艱難的上山。
李總現在意識全無,魂魄在我隨的畫中,這路途如此遙遠,還得爬山,總不可能由我來背吧?
事既然是這年輕小伙子弄出來的,就應該他來負責背。
我也不擔心他搞什麼幺蛾子,我已經拿他的整個門派來要挾他了,如果他真的有其他什麼不軌的作,那就別怪我了!
我江晨也不是什麼任人宰割的人。
那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貌似什麼元晨。
元晨應該不是本名,而是他的道號。
我還是從李總的老婆,我的那位嫂子中聽到的。
“元晨,你確定是這里?”我問道。
“沒錯,通往天師府就是這條路。”元晨點點頭肯定道,“外面的天師府,是以前的地址,后來改了旅游景區。”
“天師覺得,弟子再呆在那里,繁華所累,無法修行,于是就將所有的弟子遷移到后山,作為新的地址。”
元晨解釋道。
原來如此!
的確,開放景區之后,游客眾多,不利于修行。
道家講的是清靜無為,與此有出。
……
山倒不是很高,就是上去有些累。
幸好,那些道士住的地方并不在山頂,而是在一片半山腰。
這里有十幾間民房,形了一個院落。
院落不大,整的占地面積,不會超過三千平。
別以為三千平很多,也就長七十多米,寬四十多米罷了。
真要走的話,十幾分鐘就能繞一圈。
我小時候看電視,特別是那些修仙和武俠類型的電視劇,不就是各大門派,無數弟子。
現在看來,電視上演的也不全是真的!
最起碼我面前的這個天師教,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豪華。
院落中,正對著我們的是大殿。
里面供奉著一眾雕像,院落中基本見不到什麼人。
“元晨師弟,你不是下山歷練了嗎?怎麼回來了?”
突然,側方傳出了一道聲音。
我轉過頭,發現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穿青的道袍,略顯詫異的看著元晨道。
“二師兄,師傅呢?”
元晨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問了起來。
“師傅今日在前山,那里來了貴客,據說外界都他馬爸爸,師傅正陪同那位在前山逛呢。”被元晨喚作大師兄的人說道。
龍虎山分前山和后山。
我們現在所的就是后山,這里也可以說是真正的天師教。
而前山的那一座座宮殿,雖說也被稱為天師教,但須有其妙,就連里面的那些道士,都是當地景區負責人弄進去的。
目的無非是為了吸引游客,達到賺錢的目的。
天師教的掌教天師,平時也不會去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