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渡邊正夫在攻克臘戍,并且追擊中國軍隊又攻占了新維、南坎以及畹町之后,已經打開了通往滇西的道路。
按照常理來說,日軍第五十六師團應該會長驅直追擊中國軍隊進云南境,可是事到了這一地步的時候,卻出現了轉機。
從舌頭代的報之中,方漢民得知,日軍在攻占了新維和南坎之后,卻沒有立即繼續向北攻滇西,而是分兵轉到了向八莫方向進攻。
至于原因像緬甸獨立軍這樣的低層人員肯定不清楚,但是方漢民回憶腦海中曾經讀過的有關中國遠征軍緬作戰的歷史的時候,對此卻略知一二。
第五十六師團師團長的渡邊正夫作為高級指揮,又一次敏銳的發現一個他們日軍作戰計劃的,原本他們的作戰計劃是五十六師團突襲攻占臘戍之后,便立即揮師北上,追擊中國軍隊進到云南境,如果可能的話,干脆一家伙就沖到昆明,把中國作為大后方的昆明一舉拿下,到時候就瓦解了中國方面軍隊的抗戰意志。
但是渡邊正夫卻很清楚這種況并不容易做到,因為中國在云南境,還陳駐了不兵力,特別是有怒江作為天塹,想要五十六師團長驅直一直打到昆明,無疑跟癡人說夢一般。
但是如果他按照計劃全力以赴揮師追擊中國軍隊到滇西的話,那麼西面目前還有八莫、支那、孟拱等地就了中國緬作戰主力的另一條可能撤回國的通道,一旦十八師團,三十三師團來不及堵住中國軍隊主力的話,中國軍隊就極可能會從哪里退回中國境,到時候就浪費了這麼好的時機。
于是渡邊正夫立即就修改了五十六師團的作戰計劃,決定分出大部分兵力,向八莫方向攻進,爭取在中國軍隊尚未撤退到八莫、支那等地之前,將這幾個要地攻占,徹底將緬甸境的中國遠征軍第五軍、第六軍主力堵在緬甸,配合十八師團和三十三師團包圍他們并且消滅他們。
另外分出部分兵力,繼續向中國云南境的龍陵保山等地攻擊前進,確保先在滇西占領一個可以向昆明腹地進攻的橋頭堡。
渡邊正夫是個執行主義者,一邊調整作戰計劃,一邊向河邊正三以及飯田祥二郎請示,而他不等河邊正三同意他的計劃,就獨斷專行派出部隊朝著八莫方向攻進。
如果方漢民沒有料錯的話,恐怕現在日軍都已經攻占了八莫和支那等地了。
現在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第五軍和第六軍主力,已經徹底被堵在了緬甸,所有回國的通道,現在都已經被日軍關上,他們除了轉道撤往印度之外,也只剩下了進胡康河谷野人山,撤回國一途了。
可憐近十萬中國遠征軍銳不得不放棄了所有重裝備,退野人山,最終在野人山之中,形一條白骨之路,數萬遠征軍將士陳尸野人山,最終再也沒有能走出野人山回到國。
這一次大潰敗也為后世了解中國遠征軍戰史的所有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原本這些遠征軍將士,不該這麼白白的死在野人山之中的。
這麼多中國將士本可以在付出較小代價的況下,整建制的撤到印度境,可是因為老蔣的私心,生怕自己手中的這些銳部隊落在史迪威的控制之中,所以雖然明知遠征軍撤回國的通道都已經被日軍控制,可是卻還是命令遠征軍副司令長杜聿明以及各師師長自行擇路撤回國。
時空穿梭,魂回漢末,一覺醒來成了皇帝,這個可以有,隻是這皇帝的處境貌似跟說好的不太一樣,外有諸侯裂土封疆,山河破碎,內有亂臣脅迫,不得自由,劉協表示壓力很大,為了改變自己悲慘的命運,為了能夠享受帝王應有的待遇,劉協覺得自己應該拚一把,名臣猛將,必須有,三宮六院……咳咳,這個可以有,總之,這是一個傀儡皇帝一步步崛起的故事
主角穿越明朝,發現自已居然變成一個熬了三十幾年,卻隻當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 做為一個現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勝天!怎能甘當一世炮灰? 且看主角在風雨飄搖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鬥鄭貴妃;挽留申時行; 什麼紅丸什麼梃擊什麼妖書,明朝三大案疑雲重重,我自全身而退。 救不世之功臣,滅萬世之禍首,一切隻為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