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抗戰之血肉叢林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亞細亞孤兒

《抗戰之血肉叢林》第一百三十九章 亞細亞孤兒

 方漢民和其他人聽了這個呂小山的話之后,都不由得啞然無語,特別是方漢民,他比其他人對臺灣人的心更復雜一些。

 這里的大多數人都是人,基本上沒什麼文化可言,所以他們不太了解臺灣以及臺灣的歷史,還有以后臺灣的未來,但是方漢民卻知道。

 這一代的臺灣人確確實實是中國的一個悲劇,就像呂小山說的那樣,他們的命運并不由他們自己主宰,當初清政府割讓臺灣給日本,他們尚未出生,出生之后,他們接的是日式的強制教育。

 在他們的骨子里,很多這一代臺灣人自認為他們是日本人,可是日本人卻不把他們真正當日本人看待,對待他們卻提防。

 而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卻也不把他們當中國人,把他們當日本人看待,充其量把他們當二鬼子看待。

Advertisement

 現在日本還沒有到投降的時候,所以這些臺灣人之中,還有很多人可以把他們自認為是日本人,但是等日本人投降之后,臺灣重歸中國懷抱之后,他們卻為了迷失的一代,他們突然間又都了中國人,可是他們從小卻被灌輸的是他們是日本人的教育。

 故此這一代臺灣人,是悲慘同時也是屈辱的,他們不但得不到中國人的認同,包括他們自己,都無法認同自己的份。

 所以后世有人說過,這一代臺灣人是迷失的亞細亞孤兒。

 而眼前這個呂小山,能說出這樣一番話,讓方漢民真正認識到了目前像他們這樣的臺灣人的境地,從心理上他們是十分自卑的。

 好在這個呂小山似乎還沒有被日本人徹底同化,心深還保留了一些對自己份的認知,并未真正徹底的被洗腦,覺得他就是日本人,否則的話,他也不會不拿起武進行抵抗,恐怕也說不出剛才的這番話。

Advertisement

 特別是他剛才反問自己這些人,當臺灣被日本人占領的這麼多年,中國人都干了些什麼,仔細想想,這話問的很有道理,這幾十年中國人都干了些什麼呢?

 一些大佬們為了一己私利,軍閥割據,相互之間征戰不已,相互傾扎,搞得中國國窮民弱,工業幾乎沒有發展,甚至接收的清朝產也被他們糟蹋的差不多了。

 在清末的時候,中國一些軍工廠已經可以仿制生產大口徑克虜伯大炮了,但是到了抗戰之前,中國卻已經完全喪失了制造大口徑火炮的能力,工業技反倒是出現了萎和后退,這種況下又有誰去真正關心過臺灣這個被日本人強占去的地方呢?

 其他人則為了呂小山的另外一句話,被堵的一個個無話可說,呂小山說的對,他們這些中國軍隊,在緬之前,一個個都是雄心壯志,要在緬甸給日軍好看,在這里準備大展拳腳痛宰日軍,可是結果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