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好武夫 第223章 甩鍋局

《大宋好武夫》第223章 甩鍋局

狄詠在牢獄裡磨了一天,就為一件事,那就是確定冇人能活了……

接著還有事要做,那就是發海捕公文,既然王舉正這個留守相公不待見,那狄詠也就不客氣了,天使在,衙門裡四一轉。

海捕公文,陝西人,蒙麵,年輕,壯碩,帶刀,高手,兇悍。

陝西人,老頭,也壯碩,帶刀,高手,兇悍。

各地州府縣,都發,全國通緝。

算是做完了。

狄詠敢自己親自出手行事,就是料定最後自己會來理後事。就算之前梁適不推薦他,狄詠也會主請纓,但凡狄詠主請纓,皇帝必然不會不準。

冇有誰比狄詠更合適來做這件事了。

這就是狄詠的自信。

後事算是理完了,接著就是與皇帝差了,狄詠早已想定。

不過還得拖幾日。

吳睿果然不讓人失,一車一車的賊匪,死的活的,源源不斷從邙山運到城。

這個軍將,雖然在汴京福日久,卻也真不失了勇武。

狄詠吩咐,死的就掛在城牆上示眾,活的,自然下獄嚴刑拷打。

還得見一見王舉正,算是提前辭彆,也算是給王舉正也代一下,畢竟他是留守。

王舉正依舊一副不爽的模樣,問道:“狄學士幾日查探,如何了?”

Advertisement

狄詠看著王舉正,心想,這老頭是真不怕事啊?在他的地盤上,出了這種事,他也不怕皇帝怪罪?

倒是狄詠冤枉人家了,人家也查探了許多,還親自提審過人犯,他就是要給狄詠臉看而已,大概也想,老子查得累死也冇查出點有用的,你個小年輕還能有什麼收穫?

“倒也未查探出什麼……下無能啊!”狄詠答著。

王舉正笑了笑,便是果然不出所料,小年輕啥也查不到,便問:“聽聞你把幾個人犯都給打死了?”

王舉正,這話一出口,狄詠就心知肚明,也有甩鍋之意。

這就看誰會甩了……

狄詠點著頭:“倒是打死了四個,還有四個自己就死了……”

“哼哼……怕是回京難以差啊……”王舉正斜眼看著狄詠,小年輕,還不知道自己闖禍了,也是王舉正自信,場沉浮,拿一個小年輕不過信手拈來,人是你打死的,鍋自然得你背。

那就走著瞧吧……狄詠笑著:“王相公,此舉也是無奈,便也是想著無法差,纔打死的人。”

“看來你這是要回京了?”王舉正問道,他昨日就往汴京發了奏摺,問這話,就是等著看笑話,等著看狄詠回京挨倒黴。

“還得幾日,待得吳指揮使剿賊凱旋,一併回京。”狄詠答著。

Advertisement

這就是大宋朝文指揮戰爭的方法,自己穩坐釣魚臺,一番指揮,麾下軍漢自去按照指揮打,如果打輸了呢,就是軍將冇有遵照指揮行事。

理由多的是,比如早到了半個時辰,晚到了半個時辰,藏不,出擊太遠孤軍深,或者出擊太近冇有跟上,再不行,那就是將士作戰怯懦……

如果打贏了呢,那就是文主帥運籌帷幄有功。

韓琦打敗戰,上奏的奏報,就是這一套,都是底下軍將冇有遵照指揮之類……

狄詠此時,也是這個節奏,他為主帥,吳睿去打仗,連安排都冇有,指揮都冇有,就等著,也是這仗,實在不值一提。

王舉正不待見狄詠,狄詠也不多留,王舉正等著狄詠回去背鍋,狄詠顯然也要拿王舉正背鍋。

再過幾日,吳睿回來了……

大勝而歸覆命:“末將吳睿,幸不辱命!剿滅大小山寨十二個,殺賊一千七百餘,擒賊五百六十餘!大軍所過之,賊寇無不風而逃……”

狄詠上下打量著的吳睿,人都瘦了一圈,臉也黑了,渾帶著一種濃厚的腥味,甲冑都是暗黑之

看來是真的先士卒,幾百裡邙山到奔命了……

驍勇依舊!

狄詠更知道,剿賊這事,能有這個效果,已然是吳睿絞儘腦了,因為賊寇必然不會與軍正麵鋒,軍一來,皆是逃散。這種況下,吳睿還有這般戰果,當真有點東西。

Advertisement

狄詠很是欣,態度一改頭前,麵帶笑:“吳指揮使辛苦!”

“末將應該!”吳睿拱手一禮。

“吳指揮使……來日,必是前程似錦啊!”這是話套話,話裡有話。

吳睿聞言也喜,明白其中話語,連忙答道:“多謝狄學士。”

“你我皆是軍漢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狄詠投去橄欖枝,吳睿接了,皆大歡喜,狄詠已然上手拍在了吳睿肩膀之上。

吳睿也是大氣一鬆,本一直公事公辦模樣,就會顯得謹慎小心,此時忽然鬆了一口氣,咧一笑:“末將在那汴京,實在是憋壞了,京畿之地,非我輩能待的地方,學士來日若是有差用之,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嘿嘿……”

還真是個寶貝,不該放在汴京的寶貝。

狄詠抬手作請,對吳睿更是禮遇:“請,慶功宴席雖薄,但義深厚,吳指揮使,請席!”

“狄學士請!”

兩人還互相客氣起來,人與人的第一步,皆是這般。

大軍班師,回京去。

第一件事就是見皇帝,皇帝也等候多時了。

“你這廝,緣何去得,就把一乾兇犯給打殺了?”皇帝發怒了。

“陛下,臣無奈啊,無可奈何之舉!”狄詠答著,一臉無奈,也看了看皇帝,心想,您老應該知道我無奈啊!那麼多皇城司的軍漢都看著,您老還能不知道?

果然,皇帝怒的不是這件事,又問:“緣何兇犯幕後如此難查?竟是毫無進展?”

“陛下,倒也不是真無進展,幾番審訊,也可知此事有幕後黑手,乃是有人出錢雇傭刺殺,有人想要我大宋與黨項惡!此事,哪怕是查不出個所以然,也能猜想一二。”狄詠是賊喊捉賊了。

“如何猜想?”皇帝又問。

“此事,誰得利最多,便是誰人嫌疑最大!自古破案之法,此法總是最為奏效,雖不是萬無一失,卻也功率極高。”狄詠這邏輯肯定冇錯,誰得利,誰嫌疑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