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洪荒:證道大羅了金手指才來 第428章 三界震動,無人不知

《洪荒:證道大羅了金手指才來》第428章 三界震動,無人不知

下面匍匐著痛陳燃燈道人罪行的廣子見到此等場面,心里便知,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雖然他此時的確難。因為機緣被破,心中郁郁。本來唾手可得的東西不翼而飛。自然難免憤憤不平。

可是他到底也是修行無盡歲月,于洪荒之中浮沉許久,對很多東西看的也很是明白。雖然他沒有真正達到那種,萬變而不驚的地步。但本也有強大的承力,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心境,這是修士修行必備的功課之一。

燃燈壞自己修行。他自然極為氣憤,也因為錯失機會而苦惱。但他又能很快的調整過來,沒有沉迷于此,更沒有因為這次打擊,便意志消沉。到底是能做闡教副教主的人,這點承能力還是有的。而他之所以在元始圣人面前。顯這幅樣子,也只是為了彰顯燃燈道人的無恥卑鄙而已,做戲嘛,自然要做全套。

不過他對燃燈的恨意倒是真真切切的。他廣子又不是什麼大度的人,自然不可能放任教中有這樣一位存在,與自己針鋒相對。以往那是沒有機會。燃燈此人生謹慎,很出什麼破綻,事周。周圍難以滲。哪怕他為闡教副教主,也很難找尋燃燈的錯

如今被他抓住機會,自然要全力以赴落井下石。千萬別說落井下石很不道德之類的話。修士修行,最忌優寡斷。對待朋友,自然如和煦春風,而對待敵人,自當如秋風卷落葉,毫不留,該落井下石就落井下石,只要你夠狠,夠快,將棺材封死,消除后患。那便沒有什麼道德與不道德。只有與敗,而沒有對與錯。

Advertisement

即便他今日不出手,他也不信燃燈會因此而激于他,若是哪日他落難時,燃燈也定然會毫不留,將他打落塵埃。他太了解燃燈了,此人看似友廣泛,實則生良薄。別人眼中或許還有義,但他眼中卻只有利益,他邊網羅的那一批人,也只是對他而言是有價值的。

如今元始圣人因此而雷霆大怒。燃燈自然是難逃罪責,定然會被嚴懲,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到底如何懲罰。他也說不準,若說圣人會直接取了燃燈命,那他倒是不信。戕害同門雖是大罪,犯了門規。而且壞他大道機緣,阻礙他修行之路,為人所不齒,卻也罪不至死。

但元始圣人既然說了,是重責,倒也不會隨意敷衍于他。對燃燈道人的責罰,自然也要對得起那個重字。他猜測多半是要將燃燈鎮于某地,鎮個萬年或者幾萬年時間。

如此便已經夠了。至對廣子而言,便已經夠了。燃燈被鎮,自己在教中。最大的對手便消失,雖然只是暫時。但這些時間也足夠他將闡教牢牢掌握在手中,那些與他作對的弟子,他也能花費力一一收服。而且這段時間也足夠他突破至準圣境界,進一步將地位穩固。

再者,燃燈經此一劫,在教中的威。會進一步降低。他之前無盡歲月所積累的底蘊。也會因為這次懲罰而漸漸耗盡。被如此重罰,便意味著失去了圣人的寵,對于教中弟子而言。其實這才是最致命的。因為無論如何事態如何發展,圣人的態度才是最為重要的,若是圣人對你心生厭惡。便不管你是大羅還是準圣。都難逃被厭棄的下場。

Advertisement

無論你之前做了多努力,積累了多,做了多實事,在這一點面前都顯得極為蒼白和無力。

對于這一點,廣子便看得十分清楚。因此在元始圣人面前,他一直都十分恭順。無論元始圣人所言所行是對是錯,他都認為無關要。一方面他不認為自己的智慧會超過為圣人的師尊。他的才能和修為也遠遠不如。而另一方面。元始圣人說的難道還有錯的不?即便是錯的,在他們耳中那也應該是對的。相比于一個有才干的弟子,相信元始圣人,更喜歡聽話懂事的。

元始圣人之怒,引得三界震,天地變自然不是一件小事。他的舉很快便引來了三界矚目,無數人都將視線投于此。暗中猜測究竟是因為何事,在他們的印象中。元始圣人雖然生固執。但也很會發這麼大的火。他向來都是一副沉穩冷靜的模樣,天塌不。波瀾不驚。如今卻是不知因為何事,竟然如此失態。

而后他們便四打聽。綜合各種消息,方才明白。原來是那燃燈竟然戕害同門,擾副教主廣子的修行犯下大罪,行如此大逆不道之舉,而且犯下罪責之后不僅不回山請罪,反而畏罪潛逃,對圣人避而不見,此乃不恭不敬,有輕狂悖逆之嫌。當這兩項罪責全部落到燃燈上的時候,他們便明白,燃燈麻煩大了。

Advertisement

他們原先還以為元始圣人發怒是因為廣子與燃燈之間相爭,鬧的靜太大,引發了圣人的不滿。畢竟兩個弟子相爭,竟然牽扯到如此多的仙神,在洪荒打的一片火熱,鬧的三界皆知,實在有些過火。所幸此事及時結束,沒有進一步擴大。若是再擴大下去,那便是在洪荒三界掀起一場新的天地量劫。那樣天地紛,必然會驚道祖。等到道祖出來的時候,那便一切都晚了。莫說廣子和燃燈,便是元始圣人都要跟著遭殃。這種罪責是他們兩個弟子能夠承擔得起嗎?

如今雖然胡鬧了一場。但結局還算好,人族終究秉持天命,趁大勢而崛起。在洪荒之中徹底站穩腳跟,穩固自氣運。本來虛浮暴漲的氣運,經過層層打磨變得堅實,有種經歷蛻變而煥發新生的覺。所以這一場大戰也不算全無好,至對于人族而言。一場劫難,反而是極為有利的。太過順遂倒也不見得就是好事。至真正眼足夠長遠,看到的事足夠多的人,都會有這樣的見識與想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