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 第121章 第121章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第121章 第121章

 黎夏訕訕一笑, “不工友上門找我支招。有些就想直接問我借做小生意的本錢。這個頭一開可剎不住車,我就寫了這個。只咨詢,不借錢。”

 其實那些工友對自己的特長都是心底有數的。他們只是不確定這麼做能不能賺到錢。

 到黎夏這里問一下, 增強信心而已。

 而黎夏做的就是把前世他們干得還不錯的事說出來, 給他們提振信心。

 如今已經不人風風火火的在開始擺攤了。

 一天能賺個幾塊十來塊,一家子的花銷也就不問題了。

 這樣,總比大家伙坐困愁城之后再不得已去尋求出路好。

 陳玲不以為然地道:“你管那麼多干嘛?做好了人家未必謝你,沒做好弄不好還要招埋怨。”

 黎夏道:“如今只要勤肯干, 應該都不著吧。而且他們把我圍著, 我也得說點什麼才好啊。”

 姑父瞪兒一眼,“你怎麼這麼自私?夏夏你都給人出了些什麼主意?”

 陳玲噘,都怪黎夏要當爛好人, 害被說。

 黎竣把一節干凈了的甘蔗遞過來,“玲玲, 吃這個, 這個甜。”

 這大小姐氣十足, 不干凈了才不會吃呢。

 “那天你是沒看到,二十多個人來把夏夏圍著, 讓給出個主意。不說出個一二三, 是真不好的。說不定還會有更多的人涌來。”

 讓人回自己挖掘特長是最好的。

 黎夏把出的賣咸菜、賣煎餅之類的主意說了。

 陳玲低頭, 都是引車賣漿之流嘛。不過黎夏就是開面館起家的,這話就不好說了。

 而且才剛被老頭子訓了,也是學乖了,不會口再把真實想法說出來。

 不過說黎夏是為了, 這個可信度高多了。

Advertisement

 在這樣的窮鄉僻壤,這種就能引得別人仇富了。

 如果舅舅家還是以前的條件,這次才不會請假一起來呢。也是聽說表妹發財了, 條件好了。

 黎竣的臺階遞得及時,陳玲的緒很快就過去了。

 姑父點頭道:“能自食其力就好,當年百萬大裁軍也是不好安置。這都是時代的陣痛。”

 黎會計點點頭,“是啊。不過想想,以前在國家的、集的單位干是不太像話,能磨洋工就磨洋工。如今給私人老板干,誰還敢啊?”

 每天一早氣吁吁跟著人跑步的小江,以前可真是個賭鬼。

 現在也知道發狠減贅了,牌更是早不打了。

 姑姑道:“我們在市區夏夏的超市看了。里頭的員工神氣確實都很不錯,服務也非常好。”

 坐了一會兒,姑父招手,“黎竣你過來,教教我這幾樣材怎麼擺弄。”

 黎竣答應著起過去健房。

 黎會計和黎也跟進去。他們有時候也過來鍛煉,只是不像黎竣每天都來。

 黎夏看看陳玲手里拿著的、干干凈凈的甘蔗。

 別說自己,就是二嫂如今也不到這待遇啊。

 不過這也就是來做客的,偶爾而已。而且姑姑、姑父以前幫襯了二哥不

 手拿了一節來吃,還蠻甜的。

 陳玲問,“今天你做飯麼?”

 黎夏媽道:“在家一般都是吃現的。不過你們來了,我們把菜該切的切好,該摘的摘了。讓去下鍋還是沒問題的。”

 陳媛也一直陪坐在一旁,但手上沒停。停了回頭抄手供應不上了。

 陳玲看包得還漂亮,“大表嫂,你包來賣的?”

 “是啊。”

 “你這一天能包多個?”

Advertisement

 “八百個。”一天12塊錢。再加上做服掙的,現在是家里除了小姑子收最高的。一月差不多能在縣城掙一個多平方呢。

 不過在陳玲看來,這都沒什麼大出息的。倒是黎夏如今開上了連鎖超市,這很不錯。畢竟沒什麼依傍,白手起家的。

 姑姑、姑父這麼千里迢迢的回來,這鎮上的親屬肯定都是要來看看的。

 大伯住最近,和大伯母帶著黎菁、陳姐很快過來了。

 姑父他們便都出來了。

 黎菁小跑著過來抱住黎夏小,仰頭滿臉堆笑的喊道:“小姑——”

 黎夏把抱起來放到上,指著姑姑道:“這是姑——”

 “姑——”

 姑姑很驚喜,“阿明二胎都生了啊。”雖然國家政策不允許,但生下來了了罰款也就一樣能上戶口的。

 這還是正月間,頭回見面姑姑立即封了個100的紅包。

 黎菁已經有經驗了。抬起兩手合攏作揖,氣地道:“給姑拜年!”

 “好乖好乖,拿著——”

 黎夏瞧大伯和大伯母的樣子怕是還不知道明哥和堂嫂鬧離婚的事。

 一旁陳玲拿手肘拐拐,眼帶疑問。

 按黎夏說的明哥和秦丹在鬧離婚,那這就不太可能是秦丹生的啊。不然孩子還沒滿兩周歲,鬧的哪門子離婚?

 而且這長相看著就不像。

 黎夏點點頭。

 陳玲的眉,這回頭鬧出來可就熱鬧了。

 黎菁道謝,雙手接過紅包保管。因為之前的小姑都給了。

 再晚一些,黎夏的三叔一家也來了。這是黎會計的親兄弟!一家都是務農的。

 陳玲按照禮數打了招呼,然后就還是跟黎夏聊天兒。

 來了這麼多客人,黎夏問媽飯菜準備得如何。

Advertisement

 “沒事兒,我給了店里員工加班工資。等下們會把理好的菜跟送來。這都跟你學的,寧可錢吃虧,不要人累!”

 大兒媳包一個就賺一個的錢,總不好讓停下來干活,容易搞得婆媳之間有齟齬。

 至于老二媳婦,還在上班呢。也不可能請假回來。

 今天都初六了,初八就要帶著牟婭出出差。起碼半個月才能回來。今明兩天都忙著呢。

 和黎夏兩個人忙不過來。所以,花錢雇人是最方便的。

 尤其那賣包子、饅頭和稀飯的兩個工友,除了賣東西就是閑著了。

 就幫著一起準備了,也各掙兩塊錢外快。那里離農貿市場還近,買菜買的方便。

 鎮上這家超市,沒有賣蔬菜的。畢竟就在農貿市場里。

 “你給人出主意的人家,這幾天都送了不東西來。有些是自家做的小吃食,有些是釣的魚、摘的菜。就今天都一起做了。”

 這能坐兩桌了。黎夏和黎去借了桌椅板凳,就擺在的庭院里。

 這會兒庭院里已經開了不花了,畢竟有個玻璃房嘛。瞧著就讓人賞心悅目。

 昨天尹蘭去花卉市場看了,那盆松柏定了72元,紅梅84元。另外兩盆分別是60元和54元。

 確實是有錢人才會買的。但市里有錢人可不!只要能借著黎夏超市的東風把名氣打出去,不會太愁銷路的。

 尹蘭現在渾充滿了干勁。

 昨天就已經回來了。計劃著多養幾盆,再運上去賣呢。

 這都不難,之前的松柏和紅梅就是分的。

 昨天好好看了看花卉市場的行。租鋪位現在辦不到,就還是在黎夏那里代售。一個月如果能賣出幾盆,可比在廠里上班強多了。

 離了黎夏,還不知道幾時才能找到這條路子呢。

 所以心底對黎夏著實充滿了激。要不是聽說家有客,這會兒肯定沖過來道謝了。

 十一點的時候,牟芳踩著自行車把摘好的菜、切好的運了過來。

 姑姑認了出來,“二嫂,這你侄吧?”

 “啊,對,在餐館學做澆頭。回頭要去Y縣的超市管一個面攤。”

 黎夏媽和親侄也是約法三章在前,學了做澆頭那就至得干滿六年,而且不許外傳。

 牟芳把車停好過來打招呼,“黎姑姑好、陳姑父好!三叔、三嬸——”

 黎夏媽道:“你別走了,一會兒就在這兒吃飯吧。”

 “好啊!”還有關于招聘的事和黎夏說呢。

 黎夏如今懶得管太多,招兩個下手的事自己張羅。幫不上忙連累的是自己,而且影響了生意也要影響收,牟芳可不會像陳媛那樣許人。

 想和其他幾個會開在超市的‘黎夏大碗面’的店長一起招聘。

 三嬸聽說牟芳也要去大碗面做店長,也私下找上了黎夏。

 都是親戚,總不能只幫媽家里的人,不幫黎家的人。

 黎夏便答應了讓三叔、三嬸的兒媳婦去X縣超市管面攤。一切待遇和牟芳一致。明天就可以來學做澆頭。

 會的人多了,其實保就不容易了。但‘黎夏大碗面’的招牌早就注冊了。別人就是學了也不能打的招牌。

 中午炒菜就還是黎夏來,洗碗是陳媛和魏容。

 魏容如今一比較職業的打扮,看著氣神格外的好。已經在開始研究去走訪經銷商時怎麼談判了。

 幾家大的經銷商,一家能談一個點下來,黎夏說就給發一千的獎金,半個點也發五百。

 所以很有干勁。實在不行,尾款期限也得統一到三個月。

 姑姑道:“不錯、不錯,瞧著像個白領。倒是比黎夏更像樣。”

 黎夏還是一休閑打扮。

 魏容笑,“不一樣的。姑姑、姑父,我后天就要去出差了,不能在家陪你們。真是抱歉啊!”

 姑父道:“當然是工作重要啊!”

 大伯也把黎夏到一邊,“你明哥怎麼也沒說在市里招待一下?”這說不過去!

 他那里地方又大,會所里吃飯也方便。

 黎夏遲疑了一下,“您自己問他吧。”

 “接了個電話支吾了幾句就掛了,然后還說忙得很,讓不要打擾他。又出什麼事了?你這回別再咿咿呀呀的糊弄我了。”

 黎夏心頭苦不迭。為什麼明哥的事,都來找呢?

 “嫂子要離婚,他們正扯皮呢。”

 大伯頓時變了臉。礙著是在外做客,還有不人在又做了幾個深呼吸盡力若無其事。

 這鎮上有座大廟,大伯、黎會計他們還小的時候就有了。吃過午飯姑姑想去看看。

 黎夏自然是開車帶要去的人去。

 要去的基本都是眷,黎會計、姑父、大伯、三叔在玻璃房里湊了一桌麻將。

 這里頭坐著不冷,而且頂部可以打開通風氣。打麻將再好不過了。

 三叔家的幾個小孩子嘛,就由黎遠和黎雯帶著上街逛耍去。

 黎和黎竣要去給黎夏的三個店互相調貨。

 一般幾天一次,賣得不好的就使勁兒促銷。一個店有積的,也趕找另外的店幫著賣。

 黎夏七尾款未付,最怕是就是貨了。

 另外喊車不方便,還貴。

 而這哥倆都有充電主的三車,就幫著跑這個,平時也掙點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