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 第125章 第125章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第125章 第125章

 看到黎夏, 不人看告示的人和打招呼。

 “黎夏來了——”

 “是啊。”

 如今好多人都還是自謀到出路了,所以沒有前世那麼恐慌吧。頂多就是像黎和陳媛那樣慨一番而已。

 既然已經都定了,大多數人慨過后還是去領錢了。

 做生意需要本錢啊!這筆錢也算是來得及時了。

 鄧叔問黎夏, “夏夏, 你之前同我說國家肯定會管我們。”

 很多人都看過來。

 黎夏很肯定的點點頭,“對,我現在還是這麼說。像鄧叔你這樣快退休的人,肯定有政策的。你再耐心等一等。”

 回去后陳玲道:“沒看出來你在這些工人中間還有威信。你這麼說, 他們就信了。”

 “聽我的去擺地攤或者進超市賣餐點的, 如今不都掙到錢了麼。”

 而且之前說國家會給供銷社托底,大不了分期還錢,這也是說準了的。

 關鍵大家希說到能實現。

 中午下班的時候, 劉會計給黎夏、黎、陳媛把手續辦妥,錢都給了他們。

 陳媛把黎的錢拿過來放在一起, “吃了飯去銀行存錢, 買房!一定要讓閨讀大學。讀了大學的, 才不會下崗呢!”

 這兩年的大學生還非常金貴,即便此不留人也自有留人

 不過......到黎雯讀大學的時候似乎正好趕上擴招啊。

 但大嫂有這樣的心氣兒自然是好的。

 而且哪怕擴招, 能考上重本的也是極數。

 吃過飯, 陳媛就打發黎去存錢。自己拿著黎會計那把算盤在那里撥來撥去。

 “大嫂, 你算什麼呢?”

 “我算雯雯讀到大學大概要多錢,買房又大概要多錢。縣城的升學率比我們鎮上是高多了。”

Advertisement

 黎夏心道:回頭一擴招,學費就飆升,你現在算不準的。而且, 擴招后大學生的含金量就貶值了。

 這會兒,羅鎮長也在聽徐華匯報紙廠宣布被人收購后大家的反應。

 “就還好,大部分人知道后慨了一番就去把錢領了。他們大多之前就進了超市上班, 或者開始擺攤做生意之類了的。就是五十來歲那批,聽黎夏說國家肯定會出臺政策管他們,也安心了不。”

 之前就把黎夏那里免費咨詢,給眾人支招的事說了。而且跟進了一下后續,知道那些人如今大多掙夠生活費沒問題。好些并不比在廠里上班的收差。

 還把黎夏在黑板上寫了很顯眼的一行字‘本人貨款七未付,借錢免開尊口的’的事一并說了。

 羅鎮長當時聽得哈哈大笑。

 這會兒聽到紙廠比較平穩的就過度了,他舒了口氣。

 “黎夏的超市招了紙廠一百多青壯工人,幾個店又容納了幾十個工人賣餐點。快退休那批也被得去了幾分驚惶之心。要是每個廠都有個這樣的能人就好辦了!”

 徐華道:“鐵工廠的彭志杰不是也帶了一百多人出去打工麼。聽說他過年回來,還一家發了一百塊的購卡呢。都跟我一個福利待遇了,比那些領五十的、沒編制的政府工作人員還強些。聽說那些人有些也出去自謀生路,又了些親朋一起出去呢。哦,對了,聽說黎夏馬上又要招一次工了。這次電影院還是不收租金麼?”

 “不收,給鎮政府幫大忙了。空在那里也沒派用場就還是不收。不差這點錢,但咱們要有所表示。”

 徐華點頭,“得,電影院的高音喇叭里又要放一個月的軍歌了。”

Advertisement

 黎過了兩天高高興興的開著新車回來,他們把手續都辦好了。

 黎夏和陳玲便到超市去看新車。

 這會兒還沒有裝頂棚。黎竣小聲在黎夏耳邊道:“真裝了頂棚反而不好超載。”

 如今搞運輸的人,都是靠著超載在賺錢呢。不然公路真壞不了那麼快。

 “我們主要是運米之類的,淋雨不好。而且,載重一噸半,夠了。”

 黎竣想了想,也是,不是給別人運貨,就自己店里運農副產品。這個載重量真的夠了。

 經常超載車廢得快,這樣還不怕警抓!

 黎夏看看他,“你還沒回家吧,回去看看吧。”

 黎竣一臉張地道:“遠遠......”這口氣好像是有事發生了啊。

 看他誤會了,黎夏趕擺手,“他沒事、他沒事,你別多想。是紙廠被賣了,我們去辦買斷工齡的手續。”

 黎竣松口氣,又嘆口氣,“就這啊,其實早料到了。”反正只要不是他出去晃一圈,兒子出了什麼狀況就還好。

 黎夏超市里的員工也不人這幾天去辦了手續,互相還問問數目。

 他們不做生意,就全存銀行了。反正經過供銷社的事,大家伙是再不敢貪圖利息高了。還是國家最靠得住。

 從休息室門口經過時聽他們這麼說,黎夏笑,“對對,都存銀行吧。等回頭有房貸政策了,公司也能給你們開收證明。到時候首付三就可以買房了。”

 “真的麼,黎總?”

 黎夏點頭,“沿海開發區都這麼搞的,都搞好久了。”給他們科普了一下房貸、月供之類的。

 大家心頭都有數,沿海試過好的政策,早晚都要推廣到地的。

 黎夏道;“政策其實早幾年就出臺了。但你們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前兩年我去問過,只貸給分房的那部分人。可如今,分房子都要絕跡咯,也該放開了!大家先把錢攢著,至首付還是要攢夠的。”

Advertisement

 于是員工們都興致的談論起了買房。

 “如果真的能首付三,三萬的房子付九千就可以買到了。然后每個月咱們都有工資和獎金,供得起的呀。”

 黎夏心道:買吧、買吧。這第一批就買房的,后來都賺大發了。

 進到辦公室沒別人,陳玲小聲道:“你這辦公室雖然小了點,一群管理組在一起辦公,連你這個老板都麼單獨房間。隔壁更是幾十個人湊一起看電視、聊談。但氣氛還蠻不錯的。”

 黎夏道:“比起下崗后沒著落那批人,他們已經算很好的了。人就是這樣,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還慘,心頭就平衡了。而且我剛跟他們說的房子的事,也是大家伙最關心的事啊。”

 中國人對房子的看重那是全球第一的。

 以前遇不上分房的好單位,有很有老公房往外賣,就只能幾代人在一起,做什麼都不方便。如今看到邊有錢的人紛紛去買商品房。再一聽,自己也是有希買的。能不充滿了盼頭?

 黎竣領到一千多買斷工齡的錢,也立即去存起來了。

 魏容匯報進度的時候聽黎夏說了這個事,就讓轉告黎竣了。

 黎竣是個‘耙耳朵’,自然是立即就照辦了。

 魏容那里進展不是太順利,這個黎夏倒也預料到了。

 畢竟降一個、半個點那是真金白銀啊。的量又大,一降就是降了好多。

 倒是付款期限,一個個主就統一到三個月后了。畢竟黎夏超市從來都是按時付的。

 “這些都老狐貍,你去同類產品其他經銷商那里去看看呢。”

 魏容和牟婭兩個人去出差,臨走在丁明明那里領了兩千塊的出差經費。回頭拿□□回來報賬,多退補。

 這就是個打持久戰的準備了。

 那些人,是還不習慣下游的人跑去砍價吧。

 沒關系,貨比三家,總有人撐不住的。

 只要有人開了頭,其他人也撐不住的。

 實在不行,學小去源頭找貨源。反正現在流也發展起來了。

 這個進貨本,必須降下來!

 可是馬上要擁有六家店了。經銷商想拿可不容易。

 喬猛三家店,那些人可未必會降。到時候看他還怎麼打價格戰。他那一兩百萬的家,還碾不了

 陳玲跟黎竣還蠻的,見狀搖頭不已,“耳朵好耙!”

 “你沒聽說過,聽老婆話的男人才有大發展啊?”

 “這誰說的?”

 “我妹啊。”

 陳玲失笑,“聽你那一本正經的口氣,我還以為是哪個名人說的呢。”

 幾個人正在說笑,黎夏的傳呼響了。

 陳玲道:“我說你那麼大個老板,移電話都沒有一只。”

 那上萬的勞力士手表問了,男朋友送的。這麼看來,那人還是不錯的。至舍得給黎夏花錢。

 黎夏出去到兩百米外的小賣部打公用電話。

 把公用電話生意收了之后,又有人搞起來了。

 不過沒了去趕集的農民,收就降得多了。說起來黎夏還是附近去打電話最多的人,有時候一天去幾回的。

 過了幾分鐘,回來了,臉不大好。

 黎忙問道:“怎麼了?”不是幾個老的在外頭出狀況了吧。

 “大伯母打的,讓我上去勸勸嫂子。”真的不想去啊。可是長輩開了口,又不能不去。

 陳玲一臉震驚的道:“真的要離啊?”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反應。

 陳媛想了想忍不住問道:“那要是真離了,能分到多錢啊?”

 黎夏道:“幾百萬吧。”

 陳媛一拍大道:“那離啊,賺大發了!要不是嫁給了阿明,現在還在鎮政府給領導端茶倒水吧。”

 自認也沒有比秦丹差太多的。結果如今差距這麼大。

 黎一眼,講錢就不講了麼?他看看黎夏,警告地道:“你去了,只許勸和不許不勸分啊!”

 “我不想去!我裝病吧——”這種事左也是錯,可右也不對啊。

 黎道:“別鬧了,你還能為此十天半月不出門啊?大伯母一打聽不就知道你真病、假病了。”

 陳玲道:“走吧,我陪你上去。”

 “你還要看熱鬧啊?”

 “不是,這回真格了,我還看什麼熱鬧啊?離婚是個多大的事啊。就是孩子在學校,人家知道他爸爸媽媽是離了婚的,也要嘲笑他不跟他玩的。你不信問問那個小,小時候有沒有被這麼孤立過?”

 如今的世道的確是如此,離婚就跟原罪似的。

 但不離婚,天天看到黎菁,心頭那份膈應......

 長輩發話,黎夏還是只能去。不好,勸和勸分都不對。上去的時候陳玲開的車。

 從小在軍營長大,十幾歲就會開了。到了年紀又去拿了駕照。

 還是開的面包車,皮卡已經要擔負起三個縣之間調貨,給市里的店送農副產品的任務了。

 留給黎和黎竣的活兒便是從一隊、二隊運收的農副產品到超市倉庫。

 但他們又找到了新的活兒。這回黎夏沒管,是他們自己想到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