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 第129章 第129章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第129章 第129章

 黎夏道:“二嫂出去才一周, 目前在跑新的貨源。”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二嫂一定會想方設法、很好的完任務的。

 開了將近一個小時抵達Y縣,那三位長輩休養生息了一陣恢復過來。和姑父一起下車, 進店去逛。

 “黎總?”店長得到消息趕從辦公室出來。

 “沒事, 我就路過看看。”

 看到店長是從樓上下來的,姑父道:“上面還有一層,那都跟你市里的店差不多大了啊。”

 “沒有,上頭的閣樓是以前的租客自己弄的, 沒多高。我們在上頭做了辦公室、會議室, 儲存了一些比較輕的貨。上去看看吧!”

 一行人上去,站在二樓的過道就可以把整個超市的況差不多盡收眼底。

 黎夏問店長,“這兩天是不是四方超市影響比較大?”報來的日營收從四方超市出價格調整通知當天, 應聲下落了三

 “是啊,就跟咱們打折結束前兩個小時生意暴漲一樣, 四方那邊這兩天也生意暴漲了。他請了腰鼓隊沿街宣傳元宵之后價格要恢復正常也即是上調。很多人都買去跑了。比開業的時候還火!客人也不再嫌棄們服務態度沒咱們好了。 ”

 四方的員工待遇比不上黎夏超市。員工聽得多了, 難免有點緒, 上班的時候偶爾會帶出來一些。

 黎夏道:“就這幾天而已。你有沒有聽說他們有開新店的主意?”

 店長搖頭,“這個倒是沒聽說。我昨天和X縣那邊的姜店長通話, 他也說那邊沒有招聘的靜。”

 黎夏扭頭, 發現媽和姑姑已經走到會議室坐著了。店里的出納在給們端水。

 姑父和黎會計站在欄桿邊上點著收銀臺那邊結賬出去的人數。

Advertisement

 姑父道:“夏夏, 收銀機的速度是人工的兩倍以上。還有,五分鐘一共結賬出去了九個人。這還是了影響才這樣,你這里客流量還是可以的。”

 黎夏道:“一個縣城就兩家這樣的超市,其實還能再開兩家的。區經理已經在選點了。”

 姑父點頭, “不錯,我覺得你選擇的這個行業大有可為。這可比供銷社、百貨公司有生命力多了。”

 黎夏道:“雖然是有下崗,但其實總的來看老百姓的消費能力還是上去了。公務員、教師、農民不下崗的影響。而工人能自謀出路的其實也還好。”

 說到這里看向黎會計, “爸,我們也里邊坐吧。”

 等人在會議室沙發上坐下了,黎夏才道:“紙廠前幾天就開始買斷工齡了。我們的手續都已經辦了。”

 黎會計道:“我有多錢?”

 “五千的樣子。”黎夏沒想到他最關心的居然是這個。

 再一看姑父,明白過來了。老爺子還欠著兩萬的債呢。他可不像自己,欠百多萬貨款也吃嘛嘛香。

 姑父也反應過來,“哥,不著急的。你留著正好裝修啊。既然廠子里發了錢,再讓人裝修師傅給你墊著就不大好了。”

 莊哥這會兒把自己的人馬分了兩個工作隊,都在給黎夏裝修新店。

 至于錢,6月底才結。年前五個月他們工程隊的人差不多是讓黎夏的工程給養著的。

 年底結清賬款,大家伙都領了個紅包。莊哥更是樂呵呵的,親自到黎夏這里拜了個年。

 如今讓他墊著,自然沒有二話。

 黎會計想了下,“你說得也有道理。”既然妹夫是真心的不著急,他就按原計劃一年還清吧。

 之前去縣城看房子,就說起裝修怕是會發不。簡裝之后還得買家家電啊。

Advertisement

 黎夏驚訝地道:“爸,你就這麼過了?我還怕你又上去了呢。”兜里甚至準備了降藥。

 黎會計道:“我和你媽現在收都不錯,怎麼會還那麼經不起事?那我都備打擊了,人家老鄧他們怎麼辦?而且,年前有人開著小轎車來廠里參觀,我就猜到了。”

 餐館每月有一千多賬,另外他在超市還有一份主管的收

 這加起來都差不多兩千月了,比他妹夫抗援朝老兵在軍中的待遇都要高。

 人嘛,有了錢自然就有底氣。

 “哎呦,那我大哥可真不中用,跟大嫂在庭院里坐了半天長噓短嘆的。”

 這事兒這麼平穩的就過了,黎夏便放下了一樁心事。

 不過吃過午飯,回去自己那邊正準備午睡,就看到爸背著手往廠子里走。

 這會兒吃飯的時間,廠里人最了。但同理,辦買斷工齡手續的人也不上班啊。

 追了上去,“爸,你這會兒進廠做什麼?”

 “我看看,回頭是別人的了就不好想進就進了。”

 黎夏就明白了,老爺子心頭就還是慨萬千的。畢竟他三十年的時都在這廠里。

 便挽著爸的手陪他進去逛。

 “建廠的時候還沒你呢,你二哥也才丁點大。那時候我和你吳伯伯麻著膽子長租下了這一片七十畝地。用的都是大家的集資款,其實心頭不是不擔心的。當時哪有這麼多機啊?花大價錢買回來,你看如今都不了。”

 “人家新老板來了,肯定就會起來。不過不是咱們大家伙的廠子了,我就不幫他賣紙了。我明明有更高價比的選擇。”

 黎夏對這個廠子其實也會走路就在這里頭溜達了。

Advertisement

 就是爸說的,以后被別人買了,都不方便隨時進來了。

 父倆慢悠悠逛了一圈,幾乎是每走一,黎會計都能說出一兩件往事來。

 他們這一代工人,對廠子是真的有歸屬的。

 一直到一點五十,劉會計來上班了。見到他們便過來打招呼,“老會計,黎總——”

 黎夏道:“你這邊哪天結束?”

 “還有六天,然后我就可以過去坐班了。”

 “可以,站好最后一班崗嘛。”

 劉會計帶他們上樓,給黎會計辦了手續。然后黎夏再去出納那里領錢。

 這筆錢不,出納是去找廠長拿鑰匙開了保險柜才取出來的。

 去拿鑰匙的時候,黎會計問劉會計,“老廠長來過了麼?”

 “老廠長的小兒子吳超替他老人家過來領的。聽說腳不太方便了。吳超當時還想找找黎總的。后來黎告訴他要今天才會回來。”

 黎會計道:“我們午飯前才回來的。”

 他們回到老房子,黎會計把存折和錢一起拿給黎,讓他替自己去銀行存起來。

 黎會計坐下對黎夏道:“老廠長是個厚道人,回頭吳超要是有事,不為難你就搭把手吧。”

 “行啊,反正小時候也經常一塊兒玩的。不過他應該不用下崗的啊。”吳超是兒園、學前班、小學的同學。兩人經常結伴同行。

 說曹、曹到!

 黎夏剛說落,吳超到了,手里還拎了兩條魚。

 “老會計,給您拜個晚年!”

 黎會計道:“你來就是,還拿什麼魚啊?”

 黎夏看看魚問道:“你是包了魚塘麼?”

 吳超遞給黎夏面前,“看看——”

 兩人是年的小伙伴,雖然吳家十年前從巷子里搬去縣城了,后來偶爾才見一回面。但還是要比一般的人要絡許多。

 黎夏接過來,“魚不錯。不過你是打算賣給我,還是租我的地兒賣?而且,我還得實地看看魚塘吧。咱,還是得照規矩辦。”

 吳超點頭,“應該的、應該的。先看魚塘再說其他。”

 黎夏把魚遞給媽。晚上有魚吃了!

 魚塘里的魚不如大河里的魚好吃,但比網箱魚可要好多了。

 黎夏媽一頭霧水,“你不是考上大學了麼?怎麼又承包魚塘啊?”

 吳超道:“黎嬸,我讀的是農業大學。農林牧副漁,我學的就是漁業。去年畢業分配在農技站當技員。我呢,搞了個副業,承包了一畝魚塘。產了,就想來找找銷路。”

 黎夏一尋思,一畝魚塘六百多平方,那很多魚了啊!

 黎夏媽道:“那你那個技員的工作還在做的吧?”

 “在呢,好歹是個不下崗的崗位吧。”這也屬于事業單位。

 “那小吳,你坐、你坐。黎嬸給你沏茶。”

 一旁陳媛本來打算擱下抄手起的,見狀便坐了回去。婆婆今天相當熱啊!

 看看小姑子,反應了過來。

 大學生、事業單位、年貌相當、從小玩到大的知知底,而且吳超他媽媽已經不在了。

 小姑子畢竟馬上要滿24歲,也是該考慮個人問題了。

 黎夏也有點察覺。吳超比大一歲,都不問問人家談了沒有。

 黎會計道:“來來,過來坐。聽說你爸腳不便,那在附近走走還是可以的吧?”

 吳超坐在黎會計面前回答他的話,“在家里家外走走沒事。他主要是聽說廠子被賣了,心頭有點嘔。”

 黎會計道:“這都是我們無能無力的事了,你回去勸他想開點。改天我去看他!”他是真打算找老伙計好好聊聊。

 他給黎夏說,就只能聽聽。但那些是他和老吳共同的回憶,還是有得聊的。

 吳超點頭,“哎。”

 黎夏把果盤里的蘋果洗了、分切開,擺上,“你一個人怎麼忙得過來,朋友一起麼?”

 吳超道:“我請了個漁民幫我照看。朋友,畢業前分手,嫁給系主任的兒子留校了。”

 黎夏道:“哎呦,不好意思啊!”

 “沒事、沒事!”

 最后便說定正月十六去看吳超包的魚塘。然后再討論合作的方式。

 如今超市里的魚,大多是從魚販子手里收的。當然是直接從貨源進貨更劃算。

 吳超一走,黎夏媽就一副要同談心的樣子。

 “夏夏,你也老大不小了啊!這個小吳從小就跟你玩得好,又都能讓著你。人家是大學生。事業單位工作,相當于有個鐵飯碗。人也知道上進,還搞副業呢。倒是有他爸當年的風采。”

 黎會計贊同的點點頭,是像他老子當年的。

 黎夏道:“我了對象了,只不過還沒到帶回家的地步。”

 “你什麼時候不聲不響對象了?”

 黎夏道:“就二哥回來說過的那個彭志杰啊。”

 黎會計道:“他走的時候你不是說什麼都還沒確定麼?”

 “過年回來了三天。”

 黎夏媽道:“不行,我不同意。你看看你姑姑,幾年才回來一躺。還有阿琪,也是有幾年沒看到過人了。你大伯母說起兒、外孫,那是肝的啊!”

 黎會計道:“確實是遠了點兒。你以后難道還能你這一大攤子扔下,又或者他把他那一大攤子扔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