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須彌山的趙玄,坐在九首青獅背上慢悠悠的往峨眉山而去。走出很遠之后,他回頭向須彌山。
“老爺,之前便已來過,有事為何當時不說,卻要在諸圣離開之后又返回?老爺好歹是圣人之尊,這樣行事鬼鬼祟祟,有些拿不出手啊!若是被別人知道了,還不得在后面怎樣編排呢?”青獅小聲嘀咕道。
趙玄收回視線,抬手在青獅的一顆頭顱上狠狠拍了一掌:“讓你出去混跡了一段時間,便越發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也是你能隨便編排的嗎?鬼鬼祟祟?拿不出手?你若在這般顛三倒四,不知輕重。我便將你筋皮,打作懵懂野,丟在洪荒,任爾自生自滅。”
青獅狠狠的打了一個寒,干笑一聲:“我這不是見老爺愁眉不展,特意說個笑話,逗老爺開心嗎?誰不知道老爺英明神武,明正大,老謀深算,無往而不利……區區一個西方二圣。老爺對付起來還不是輕松寫意?”
趙玄只當沒聽到這樣的混賬話。這家伙出去一趟,或許是跟著那頭青牛還有師尊那頭坐騎混跡久了,說話更加沒個正形,上也沒了個把門的。肆無忌憚,也不怕惹禍上。也就是自己的坐騎,換做旁的,還不知道下場會有多慘。
趙玄又回頭看了須彌山一眼,然后角勾起一抹笑意。餌已經拋出來了,這香餌夠大夠足,而且又是西方教目前所最需要的。他不信接引和準提能夠忍得住,只要忍不住去咬了鉤,那他的計劃便功了一半。
只是想要真正將西方教拉下水,讓他們老老實實的與自己為同一陣營,并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有利益還不夠,還需有足夠的威懾,要讓他們看到好還有威脅。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懾力,讓他們不敢輕舉妄,不至于在關鍵時刻背叛,惹出麻煩來。而這其中的關鍵便是太清圣人了,也只有這位有著足夠的威,能讓西方這兩位圣人心服口服,不敢造次。
……
人族在那場戰爭結束之后,迎來了久違的和平。經歷過這一場大戰,人族的面貌,又迎來了一次全新的蛻變。人族的氣運暴漲,使得他們在洪荒扎穩腳跟,一切蓬向上,充滿了希。
軒轅氏本來在人族之中,威不夠,基不穩。但也因為這次大戰的緣故。使得他在族中的威逐步升高,他的種種舉措,先士卒,使他擁有了無數人的擁戴。
得民心者得天下。此時的軒轅氏真正的擁有了一名人族圣皇的風采。他憑借著戰爭得勝之后的威與話語權,很快便收攏了人族圣皇的權利,使得整個人族臣服于他。
他首先解決的問題便是人族與九黎部落的融合問題。兩族之間的隔閡與仇恨不可避免,他并沒有采取強的措施去化解,也沒有故意的忽略。
而是通過種種舉措,以最溫和最蔽的方式,去改變兩族的想法。加強兩個部落之間的流,讓融合變一種潛移默化不聲的行為。短時間或許看不出什麼來,可是隨著時間的增長,隨著兩族流的增多,兩族之間的隔閡在漸漸消除。
而隨著當初戰的那些人老去。種族的更迭進行到下一代,在雙方刻意的引導之下,仇恨變得更加不值一提,微不足道。這就使得雙方之間的仇恨漸漸被忘和放下,也使得融合變得更加順利,效越來越顯著。
九黎部落也真正徹底歸心。不再將自己當做一個外人,而是真正以人族自居,為軒轅氏麾下的臣民。
而九黎部落的融合使得本來就穩固了許多的人族氣運,變得更加蓬旺盛,壯大了很多。
再加上借助這次戰爭的便利。軒轅氏也加強了人族部的融合,首先他消除了部落與部落之間的限制。取締了大大小小的部落,將所有部落統一為華夏部落。
人族不分地域,不分緣親疏,皆是華夏部落之族人。這個部落只有一位首領,那便是軒轅氏。軒轅氏便是部落共主,便是人族共主。原來的那些部落首領,也不再是首領。
軒轅氏自然也知道,剝奪他們的首領之位,很容易引起他們的不滿,若是因此而造人族震,阻礙了人族的發展,也不是一件好事。
不過部落的融合和統一,本就是他為了發展人族所定下的策略,必須要堅決執行。不會因此而改變,所以剝奪他們首領之位的行勢在必然。
可他也沒有一味采取強的措施,他把那些失去首領之位的人集中起來,賦予他們職。給予他們不同的責任,讓他們同樣參與到部落的治理和管理上來。
然后他又據職的不同,明確不同的職責,告訴他們所需要管轄的事,如此分門別類,讓部落的管理變得更加高效而明確。
一開始他們還有些不適應,但隨著他們習慣了這一套方法之后。便發現了其中的好,這種管理之法,職能明確,效率極高。人族若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和麻煩也能及時理。不會出現匆忙慌的場景,給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而且取消了部落與部落之間的限制之后,人族變得更加有活力,部變得更加團結,減了斗與耗。人族又進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期。
而且不同思想的撞與融合,使得人族文明,高速發展。涌現了許多賢才。軒轅氏也以非常賢明的姿態,邀請這些賢才參與部落的管理,給予他們職,給予他們賞賜。或許在人族治理之上,他的聰明才智,遠遠比不上伏羲氏和神農氏,他既沒有治理農桑的能力,也沒有辨識百草的智慧,但他卻有一個伏羲氏與神農氏都不備的優點,那便是敢于放權,任人唯賢。他相信將專業的事就需要給專業的人做。
你擅長農桑那便管理農桑,你擅長醫,那便管理醫治,于是一條條有利于人族發展的策略,被其運用到管理之中,給人族注了全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