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懸在西域熱熱鬧鬧的搬家,準備搬完家都穩定下來之后就去找大宛的麻煩。
而劉談則在小朝會上面對眾多反對的聲音。
說實話,他從來不知道自己這麼歡迎,人氣這麼高。
劉徹在小朝會上將他要就藩的消息扔出來之后,也沒想要跟大家商議,只是說要選國相和史大夫。
至于這兩位以下的員,這個是可以讓諸侯王自己選的。
當然一開始配置班底的時候,自然也是劉徹給兒子準備好。
他前幾個被扔去封地的兒子都是這麼作的。
結果這個議題剛扔出來,那邊就已經有人帶頭反對了。
因為丞相之位空缺,所以最先站出來的居然是史大夫。
劉談十分震驚,之前史大夫可是對他搞溫室頗有微詞的,怎麼現在又開始站他這一邊了?
不……不對,也不算站在他這一邊吧,反而說是在阻撓他。
因為史大夫直接站出來鏗鏘有力說了句“臣以為不妥!五皇子有功于國,于于理都不當將封地設為朔方州!”
他一站出來,其他人也都跟著站出來紛紛表示不妥。
劉徹含笑看了劉談一眼問道“如何?”
大臣們一時之間都有些意外,全都看向了劉談。
劉談此時也是哭笑不得,他本來以為說服劉徹就已經夠了,萬萬沒想到居然還要再說服這群大臣。
雖然這些人的確都是為了他好,但是……也太難了一些。
劉談輕咳一聲“朔方州也是好的地方……”
“陛下怎能如此行為!”史大夫沒回應劉談,抬頭譴責地看著劉徹。
劉徹輕笑“這可不是朕的主意,是他自己一定要去,連朕都無法說服,若你們有信心,順便幫朕說服他好了。”
大臣們一時之間面面相覷,都有些不太相信劉徹說的話。
劉徹現在哪怕說不上是獨斷專行,卻也比那個好不了多,他打定主意的事,他覺得不對的事,那是誰都沒有辦法讓他改變主意的。
五皇子這是做了什麼連皇帝都妥協了?
這已經不單單是寵能夠解釋得了啊。
劉談迎著眾位大臣的目,一時之間頭皮發麻,對于別人而言想要說服劉徹很難。
但對于劉談而言,反而沒有那麼難,劉徹又不是不講道理,真讓他覺得沒問題,他也是會同意的。
可朝中大臣就沒那麼好忽悠了,主要是他們人多,想法還不一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意見,到時候他就需要把所有人都一一說服才行,那只怕沒有舌戰群儒的本事都別想了!
劉談也是沒想到只是就藩而已,朝中大臣竟然這麼反對,這個世界怎麼了?難道他們不覺得宗室都是蛀蟲嗎?
他一邊納悶,一邊擺出了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搶先喝道“諸位先聽我一言!”
別的不說,這一聲倒是真的把眾人都給鎮住了,劉談環視一周說道“朔方州是我要去的,我也想的很清楚,至于緣由,也不過就一句話而已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
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雀無聲。
劉談繼續說道“我知道朔方州是危險之地,但正因如此,我的父皇,我的兄長都在為了大漢勞心勞力,我也不想坐其,我也沒別的本事,但聽聞自從劫國一戰之后,之前蠢蠢的西域小國都安分了不,更何況大漢如今與左大都尉也有切往來,我在那里或許也能起到一點作用。”
他說完這句話觀察著眾人的表,發現一部分人若有所思,一部分人連連點頭,還有一部分……正在眼淚?
前兩個他還都理解,那些眼淚的都是怎麼回事?
尤其是這里面居然還包含史大夫。
哪怕漢朝的史大夫沒有后世那種督察百之權,但也是實權人,這樣的人經歷宦海沉浮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被到?
史大夫一邊拭淚一邊念叨了一句“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
劉談這才恍然,原來是被這一句給擊中了。
這倒也正常,實際上在漢朝文武員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分,比如說丞相們很多都打過匈奴,或者說歷史留下來的軍功最重才是大家都默認的。
在這種況下,熱一點的口號總是能更心弦。
劉談有些心虛,實際上這句話是他從“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給轉化來的。
不過原話他可不敢說,這句話原本指的是明永樂帝遷都北京和崇禎帝吊死煤山,真要說出來他怕是要被關小黑屋,還想就藩,做夢吧。
改一改好的,還能拍一下劉徹的馬屁,歌頌他為了大漢十分辛勞。
劉談想到這里,抬頭看了一眼劉徹,果然看到劉徹角微勾,顯然是心很不錯。
史大夫又念叨了兩句之后,抬頭說道“如此,讓皇子領朔方一州著實寒酸了一些,朔方州人口不,不足以為國,還請陛下三思。”
劉徹看了劉談一眼干脆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將并州和涼州一并作封地為北境國,封五皇子為北境王。”
劉談聽后頓時愣住,并不是因為劉徹真的把西涼,也就是如今的涼州給了他,最主要的是連并州一起給了他!
從輿圖上來看的話基本上就是將后世的整個蒙古都給了他當封地!
這地方可也太大了一些。
劉談有些不安說道“這……這是不是太大了?”
一旁的劉據立刻說道“不大,那地方地廣人稀,不過九十多萬人口。”
不過……九十多萬……
劉談再一次覺得自己沒見過世面,九十多萬啊……一瞬間他就覺得亞歷山大,這要怎麼管?
他咽了口口水,難得有些退,之前他只想著去了封地就自由了,甚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卻從來沒有想過他是要負責這麼多人的生死存亡。
不過很快他忽然想到,就算他想負責也要看國相讓不讓才對。
到了這個時候,劉徹已經將諸侯國的權力基本上都抓在手上了,諸侯國國事務都是由國相理,很重要的史大夫也是由朝廷指派。
至于下面的員雖然可以自由任免,但實際上就算任免了又怎麼樣呢?國相地位堅不可摧啊,那些人就算一開始對諸侯王心存激,到最后也會向國相倒戈。
這麼說吧,國相干得好了,說不定以后是能夠升遷到朝廷的,國相雖然說是相,但實際上俸祿兩千石,真要對比的話也就是九卿副手這個級別,還是有升遷之路的。
若是能了國相的眼,屆時帶到長安比什麼不強?
所以現在的諸侯王實際上唯一的權利就是跟國相要稅,畢竟封地的稅收都是他們的,別的就……自己一邊玩去吧。
這也是劉談非要選朔方州的原因之一,主要是這地方偏僻啊,還危險,一般人都不去,會跟著他去的人如果有能力那就是被排的,劉談可以想辦法施恩收伏,如果沒有能力那就更好說了,想要架空他還不容易嗎?
更甚至沒有能力的人或許會更想投靠他也說不定。
不過,不管怎麼說,封地他自己求來了,以后是好是壞都要自己擔著。
這一波過了之后才是進正軌——任命國相和史大夫。
這個一般很拿到朝會上來說,都是劉徹直接讓有關部門選合適的人,這其中就是查看履歷,然后找來談話,確認對方有這個意愿并且方便,然后再將人名給報上來,最后劉徹選定。
現在當朝選,基本上就是劉徹給劉談設的最后一道坎。
如果沒有人愿意的話,他也不介意出爾反爾。
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這句話聽上去的確很振人心,但誰的兒子誰心疼啊,大漢已經很強大,哪里還需要他的兒子去冒險?
什麼?你說燕王的諸侯國也跟匈奴接壤?
寵的兒子跟不寵的兒子能一樣嗎?
劉徹一向都很雙標,到了劉談這里是想辦法不讓他去,到了燕王劉旦那里就是在兒子寫信訴苦的時候,則是直接發策文給劉旦,勉勵他鎮守邊陲,為大漢的藩籬輔翼。
對于他這一點大家都已經很習慣了,所以當北境國國相這五個字擺在眼前的時候,許多人都面面相覷。
之后理回歸,大家都不太想說話。
能參加小朝會的職都不低,大部分人不會為國相,而那小部分人不是自有潛力就是背后有勢力,他們為之努力的是九卿的位置,所以也不會選擇去當諸侯國的國相,但是無論讓他們提名誰這都是在結仇啊。
有許多人之前早就聽到風聲要給五皇子和六皇子封王,甚至皇帝給五皇子選了齊地為封地都已經傳出來了,那個時候大家都拳掌想要爭一爭這個齊王國相的職。
現在……都啞火了。
朝堂上一片安靜,大家都知道不該這麼不給五皇子面子,可也是真的張不了口。
劉徹看向劉談,剛想張口說沒有國相,不能就藩,讓他回去好好想想。
結果還沒張口,就看到有一個人突然站了起來。
劉徹抬眼看去發現居然是霍。
霍手執朝笏,對著劉徹行禮說道“臣愿隨北境王前往北境國。”
劉徹有些詫異地挑了挑眉,而劉談則驚了。
別說是他,就連劉據甚至其他大臣都有些震驚。
霍是朝堂上特殊的存在,誰都知道雖然現在他只是奉車都尉,上次那麼大的功勞也只是給了個祿大夫,但早晚會給個九卿部丞之類的職,而未來九卿之位必然有他一席之地,甚至史大夫或者是丞相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現在他說什麼?要去北境國當國相?
腦子沒問題吧?
劉徹問道“你想好了?”
霍正說道“臣想好了,臣之兄長視剿滅匈奴為畢生目標,臣不才,文韜武略不及兄長半分,卻也愿繼承兄長志,輔佐北境王鎮守邊陲。”
他說完之后朝堂上瞬間嘩然,這一次比之前劉談要求朔方州作為封地還要熱鬧一些。
霍這是當著劉徹的面表達出了要以劉談馬首是瞻的意思啊,這跟現在劉徹對諸侯王的態度基本上是相悖的!
就算劉談是劉徹的兒子,劉徹不太計較,可是太子呢?
霍跟太子哪怕沒有緣關系也是表兄弟,不過,結合霍從來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政治傾向這件事,大家一時之間也都有些微妙。
沒有緣,也就意味著霍很可能站到別人那邊,難道是五皇子……
不對,就算要選五皇子也不能跟著人去窮鄉僻壤啊。
劉談都有些坐不住,看著霍提醒道“你可想好了,西域什麼環境你也知道,北境國不比西域強。”
霍灑一笑“臣已深思慮,還請陛下同意。”
劉談認真看著霍半晌,確認他是認真的,便轉頭看向劉徹。
劉徹顯然比劉談跟更了解霍一些,他都沒問霍,只是看向劉談問道“他說要跟你走,那你給他個什麼職?”
劉談果斷說道“國相,我愿拜奉車都尉為國相。”
這是頂級文臣啊,就算現在不是也是頂級文臣苗子,人都要跟他走了,難道他還舍不得一個國相之位嗎?
劉徹聽后輕描淡寫地說了句“那好,便命祿大夫,奉車都尉霍為北境國相。”
眾人????說好的朝廷指派呢?咋就讓北境王自己決定了?,請牢記:,
社畜姜知言,過勞死後穿越了。 現在放在她面前的是一份協議。 月薪十萬,合約三年,結束後還能拿到一套價值五百萬的房子和一百萬現金。 條件是……假結婚? “姜小姐,在結婚期間你不能干涉我的任何事,這些在合約上都已經列出來,如果有意見……” “沒有!沒有!” 望著面前的頂尖高富帥,姜知言很是上道地表示,“三年後我一定自動滾蛋。” “三年內,您有緋聞我替您澄清,您帶愛人回家我就是掃地阿姨,您要有孩子我把他當親生的照顧!” 望著一臉高興的薑知言,郁南衍把後半句“還可以再談”咽了回去。 他以為給自己找了個擋箭牌,實際上…… 郁南衍加班到十二點時,姜知言追劇到凌晨再睡到中午。 郁南衍連軸出差時,姜知言吃著空運過來的新鮮水果躺在花園吊椅上擼他的貓和狗。 郁南衍被底下蠢員工氣到腦疼時,姜知言和小姐妹拿著第一排的票看相聲,笑到肚子疼。 郁南衍:…… 姜知言:感謝組織感謝老闆,給我這個當鹹魚的機會!
別人穿越是麻雀變鳳凰,趙宛舒偏是反著來,是被世家掃地出門的冒牌千金。家徒四壁,親戚奇葩,更有真千金虎視眈眈。本以為倒霉透頂,沒想到是掉進了福窩窩,父母和四個兄弟把她寵上了天。 “誰讓我家乖寶不高興,就叫你們一世不舒坦!”趙宛舒小日子過得美滋滋,就旁邊這個腹黑美郎君是怎麼回事? “媳婦兒,看我看我,我上能舞文弄墨揍流氓,下會乖巧聽話疼媳婦!”
一個陰錯陽差她穿越了,只不過穿越的時機不太對,竟然穿越到了古墓里。還遇見了被人追殺的世子,將他救下,但是她并沒有如穿越小說那樣得到垂青,在古代過得風生水起,相反的過得十分凄慘。也因此開啟了和世子相愛相殺的日子。…
上一世馮艷紅被丈夫一家人算計,到一無所有,家破人亡,百病纏身,飲恨而終。 如今睜開眼,回到了一九八七年,還沒有訂婚,一切都還來得及,她要拆穿那麼人渣的真實面目,要讓那一家的人渣血債血償! 創業賺錢保護家人,平安康樂,富足一生....... 目睹了前世恩人被退婚現場,馮艷紅站在門前大喊'你不要我要,你嫌棄他我不嫌棄! ’
秦瑱穿越三國,成了一個寒門士子。 為了改變命運,四處求學,最終投入曹操麾下。 憑著超越時代的見識,屢次建功。 本想輔佐曹操成就霸業,沒想到卻因功勞太大,引起曹操忌憚。 正逢宛城之戰,眼見老曹要一炮害三賢,秦瑱再次勸誡,卻惹得曹操怒斥。 於是秦瑱果斷掛印而去,你老曹不是多疑嗎?那這軍師不當也罷! 至此,秦瑱轉入劉備麾下,以一人之力,提前改變天下大局。 奪淮南、戰呂布、敗孫策、取荊州,短短數年之間,輔佐老劉成就霸業。 多年之後,曹操遲暮,病榻之前,謂眾人云: 「孤一生行事,但無悔過,唯秦子瑄離去,孤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