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材料帝國 第六百零六章 潤滑材料

《材料帝國》第六百零六章 潤滑材料

周林磊或許還有一些顧慮,因此話說得有些含糊。秦海聽完他的敘述,在腦子里回想了一下需要這種能材料的裝備,再結合冀明初此前提起的98號鋼材,對于周林磊所關心的材料,他已經能猜出幾分了。

“周工說的是蒸汽彈封材料吧?”秦海笑地問道。

高溫以及封,這兩條要求已經指向得非常明確了,再加上冀明初說過98號鋼材的研制功與這項工作有前后關系,而98號鋼材正是用于建造航母的,秦海再猜不出這種封材料的用途,也就枉稱是材料天才了。

所謂蒸汽彈,是航母上用于把飛機彈出去的裝置。中國利用前蘇聯的瓦良格改造而的航母,使用的是躍式起飛方式,這種方式僅適用于自重較輕的殲擊機。對于較為笨重的轟炸機、預警機以及重型殲擊機等,僅僅憑借在航母甲板上行是不足以獲得足夠的升力的,需要通過彈方式,來達到必要的起飛速度。

目前世界上投實用的彈方式,只有蒸汽彈一種。它的原理是利用高溫高的蒸汽來推甲板上的一組塊,使塊以極高的速度向前推出。需要彈起飛的飛機與塊連接在一起,時,便帶了飛機的前進。當飛機達到足夠的初速時,松開塊,飛機就能夠飛起來了。

蒸汽彈的管道是一種頂端開有一道隙的結構,在管道中有一個活塞,能夠在高蒸汽的推。活塞通過一個連接件與管道外的塊連在一起,在時能夠帶塊一起運。連接件要能夠順著管道的隙高速運,同時又要避免管道的高蒸汽通過隙泄出去,這樣中間的封件就非常關鍵了,它必須滿足耐磨、耐高溫和能好這樣幾個條件,對材料的要求非常苛刻。

Advertisement

秦海在前一世曾經參與過蒸汽彈裝置封材料的論證工作,對此技有所了解,所以一聽周林磊這樣說,他就知道對方想要的是什麼東西。

“這……”周林磊卻沒想到秦海能夠猜出自己所指,一時有些失措。航母的建造是軍方的機,蒸汽彈的研發自然也在保范圍之。這樣機的事,被別人一語道破,這是很意外的事。他轉頭看著冀明初,不知道是該承認好,還是否認好。

冀明初爽朗地笑了起來:“小周,你現在明白了吧?小秦可不是平常人,你說的東西,本就瞞不過他的眼睛。我看你也不用再藏藏掖掖了,有什麼就直說吧。”

周林磊也是50多歲的人了,但在冀明初的里也只能被稱為小周。聽到冀明初這樣說,他臉上現出了幾分尷尬,轉頭看著秦海,哼哼哈哈地不知該從何說起。

“據我看過的資料,軍航母上使用的蒸汽彈封件使用的是雙層鋼帶,在中間嵌一層特殊的橡膠。周工現在覺得有困難的,是鋼帶,還是橡膠?”秦海問道,他有意提起軍的況,是為了掩飾自己對于此事的了解,讓周林磊覺得他可能是從外軍的資料中了解到這項技的。

果然,周林磊聽秦海說起軍,心里也就釋然了。既然秦海對于相關的技都有所了解,他也沒必要再瞞下去,于是老老實實地說道:“小秦同志果然見多識廣,居然還關注過外軍的技。沒錯,我們正在研制的蒸汽彈,就是參考了軍航母的設計思路,是采用兩層鋼帶夾一層橡膠作為封件。目前耐高溫橡膠的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兩側的鋼帶材料存在著比較大的困難。”

Advertisement

“是什麼困難呢,加工的度嗎?”秦海問道。

周林磊搖搖頭,道:“加工度的問題倒是可以解決,困難的是鋼帶的耐磨問題。鋼帶與管道之間要結合,不能讓蒸汽出來,同時鋼帶又要高速。我們做過實驗,現有的鋼材基本上在往復200次左右就會磨損,完全無法達到實用要求。”

即使是在平時,航母上的飛機每天也要進行幾十次的起降,作為日常訓練。在戰時,一天之的起降次數可能多達上百次。如果鋼帶的使用壽命只有200次,就意味著每隔一兩天就要更換一次鋼帶。而更換鋼帶又不是簡單的作業,換一次可能需要花費幾天時間。所以,只能往復使用200次的鋼帶與廢品無異,本就達不到正常使用的要求。

秦海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他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是這樣,那麼就需要開發出一種耐磨更好

的鋼材,主要是鋼材的表面要有足夠的韌,能夠在兼顧能的同時避免磨損,是這樣吧?”

“正是如此。”周林磊答道,秦海能夠如此清晰地說出材料的能要求,這讓周林磊有些覺得意外,他一直認為秦海只是一名企業家,即便懂一些技,也應當是僅限于一些皮。現在聽秦海如此這般地一說,儼然是一個專家的樣子。

“材料的能是很明確的,但開發起來難度很大。我們已經請很多位鋼材專家進行過論證,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周林磊說道。

“我們材料學院可以試一試。”秦海說道,其實他心里對這種鋼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只是因為冀明初把他找來了,這件事他義不容辭。

Advertisement

周林磊卻是毫不客氣,聽到秦海把這事攬到自己頭上,他非但沒有表示一謝,反而還咄咄人地問道:“如果你們來做,什麼時候能夠拿出合格的產品?”

“這個還真不好說。”秦海皺了皺眉頭。材料開發這種事,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幸運的時候,可能一下子就巧找到了合適的配方和冶煉工藝,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解決了問題。但不幸運的時候,也許就在最終發現的大門口左轉右轉而不得要領,隨隨便便就是花費掉幾年時間。據秦海自己的經驗,后一種況在材料開發中是更為常見的,研究人員往往要走上幾十倍的彎路,才會突然發現正確的道路就在眼前。

周林磊把頭轉向冀明初,苦笑了一聲,說道:“首長,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七所和十五所都表示可以做這方面的研究,但他們的況和小秦同志一樣,都是還沒有明確的頭緒,只能不斷嘗試。照這樣去做,我很擔心趕不上裝備的進度。”

冀明初的眉也皺了起來,周林磊最早向他匯報此事的時候,他就想到了請秦海來幫忙。以秦海以往幾次的表現,冀明初覺得他應當能夠再次創造一個奇跡,用很短的時間解決掉這個難題。現在看來,秦海也有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這讓冀明初有些失

“小秦,你們就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在一兩年的時間之解決這個難題?”冀明初不甘心地問道。

秦海道:“這一點周工很清楚,這種鋼材的要求太苛刻了,而且在民用領域基本找不到同樣的要求,所以很難找到可借鑒的產品。國人倒是有現的技,但他們對此也是高度保的,本看不到公開的資料。如果我們能夠想辦法弄到一點這種鋼材,哪怕只是一些鐵屑,也能使我們的研究進度提高幾倍以上。”

“鐵屑?”冀明初想了想,又搖了搖頭,說道:“這個主意就不要去想了,我們還沒有這麼強的能力,能夠到軍的航母上去弄到鐵屑。”

“就算咱們的人能夠登上軍的航母,也不一定能夠找到鐵屑。鋼帶和管道上的槽是結合的,如果有鐵屑落在里面,鋼帶早就磨壞了。”周林磊補充道。

“這倒也是……等等,你剛才說什麼?”秦海隨口應了一聲,接著突然到腦子里火花一閃,似乎想到了一個什麼重要的問題,連忙盯著周林磊追問道。

“我剛才?”周林磊有些莫名其妙,他回想了一下,說道:“我剛才說軍使用的鋼帶是不可能磨出鐵屑來的,鋼帶和管道之間的結合面是非常平的,一點雜質都不可能有,否則蒸汽就泄出來了。”

“對!就是這句。”秦海面有喜,問道:“你能確信它們之間是直接結合的嗎?我的意思是說,中間難道沒有使用潤劑?”

“潤劑?”周林磊愣了一下,隨即說道:“這個問題我們也考慮過,如果能夠在鋼帶和管道槽之間加一層潤材料,的確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從而減鋼材的磨損。可是問題在于,什麼樣的潤材料能夠承這樣的高溫?這里不僅有高蒸汽的溫度,還有鋼帶產生的熱,我們計算過,瞬時溫度可能達到800度以上,各種潤油脂在這種溫度下都會分解掉的。”

秦海笑道:“用油脂來潤當然不行,但如果換其他的潤材料,800度的溫度就不是問題了。”

“你說的是什麼材料?”周林磊瞪著秦海問道。

“碳,你覺得怎麼樣?”秦海帶著自信的笑容回答道。r1152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