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天眼:鑒寶無雙 第689章 終達目的地

《天眼:鑒寶無雙》第689章 終達目的地

小賞瓶的雕工很好,在一朵荷花的旁邊,還有題字在上邊:

‘幾個田田漾西風,乍看綠葉想花紅;

昆明湖上浮輕舫,六月春風訝許同。’

這首詩怎麼說呢,在趙軒看來,也就比民國雙驕好了那麼一點,要說其文學價值,咱還是談點別的吧。

至于說民國雙驕是何許人?

其一就是滿腹經綸的奉系軍閥首領之一的張宗昌,也被稱為‘三不知將軍’。

說他一不知自己帶的兵有多,二不知自己的錢有多,三不知自己的姨太太有多

就是這麼一個人,曾寫出震驚寰宇,足可傳世的著名詩篇《游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一蹦跶。’

全詩不講律格,不用生典,用語通俗且生,小兒讀來也知其義,更能想像當時之景,

有人說與李太白的靜夜思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一驕,則是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馥渠,其詠閃電和詠泰山兩首,能讓李白汗,杜甫封筆,煞了王維,黯然了東坡。

‘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煙。如果玉皇不煙,為何又是一火鏈。’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若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

好吧,又扯遠了。

賞瓶雕畫的另一邊,同樣有一排小字:‘著如意館朱永泰刻于乾隆二十九年。’

Advertisement

其實在看到邊上那首詩時,他就知道此乃是乾隆的玩

這位十全老人,不喜歡干別的,就喜歡在自己喜上留詩,

如此他也就了然了,反正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找一塊籽料做瓶子,又算得了什麼呢。

他將瓶子放下,早等得急不可捺的董立,一把握在手中。

口中連連驚呼:“太奢了,紅皮白啊,難得一見,難得一見,料好,工好,一切都好,難得又是皇室之。”

兩千塊買了這麼一個東西,也恰說明了撿的樂趣所在。

別說是懂行之人,就算完全對古玩不懂之人,見到也會不釋手。

“小軒,你能看到多?”董立的聲音還帶著些許的抖。

趙軒搖了搖頭道:“不好說啊董叔,料頂級,朱永泰的工也不必說,大幾百應該值了,但又是皇室之,估計能適當的上浮些。”

和田玉現今雖然金貴,但依舊沒有限采,所以價格還算是平穩。

當然,行人都明白,限采也只是時間問題,此必將會有一個大幅的漲

董立搖了搖頭道:“過于保守了,在我看來價值不在那個彩瓶之下。”

郭正都麻了,等于說趙軒今天,隨便逛個街,就賺了一個多億?

但他也知道,以趙軒的子,這兩樣東西不可能再易主了。

眾人又相繼把玩片刻,趙軒這才手用剩下的泡沫將其包了起來。

Advertisement

恰在此時,李曉敲門進來,先是埋怨郭正道:“你找人,你倒好不回去了。”

又看向董趙兩人道:“下去吃晚飯不?”

“吃吃,今晚小軒請客,咱可勁的造。”

趙軒抬頭看了一眼表,已經九點多了,他笑了笑,李曉去把所有人齊,大家樓下大廳集合。

……

第二天上午,眾人上車前,買了滿滿一筐的杏子,又搬空了旁邊一個小店僅剩庫存的幾箱礦泉水。

開車,正式前往和田。

如董立所說,這邊的路雖然不是四通八達的,但并不顛簸。

開了兩個小時,真正進了沙漠公路,風景突然一變,道路兩邊全是一無垠的沙海,

因車速不快,戴上早已準備好的墨鏡,再從窗戶探出頭,著微風拂面的清涼意,

當然前提條件是,能忍細砂礫打在臉上的覺。

整個馬路上,看不到一輛車,這樣帶著一孤寂的覺,真的太好了。

路邊不時能看到低矮的胡楊林,偶爾也會看到黃羊在路邊四,看到汽車駛來,扭頭狂奔的畫面。

路過的沙丘上邊,不時能看到有人為用蘆葦格,編織的畫和問候語,

遠遠看去十分親切宜人,仿佛眼前呈現出一無垠的綠地,而這些蘆葦格化那些競相盛放的百花。

當看到在路邊忙碌的護路工人,對著他們揮手時,趙軒讓侯子把車停下,從后備箱里搬了一箱水給他們,

Advertisement

相互問候一句,然后一方低頭勞作,一方上車接著啟程。

當然,再好的景也有看膩的時候。

趙軒本有些無聊打算開會車,但因侯健和林哥都在邊,所以方向盤是落不到他手上的。

雖然路上并沒有什麼車,但沙子太多,所以路上每一段都有限速的牌子,車速還是提不起來。

足足十一個小時,天微亮出發,夕漸落時方到。

“要不,你們到我家去做客吧,我爺爺很好客的。”

小溪提著行李道。

趙軒和董立雙雙拒絕,笑了笑又道:“明晚請你們吃飯,這個就別推辭了。”

約定之后,小溪就和龔清芷走了,按說,家就在這邊上。

眾人找了一個酒店,天已晚,今天肯定是什麼也做不了了,那就好好休息一晚。

晨跑的愿再次落空,天還未亮,他正準備下樓跑步,

結果到酒店大廳和前臺的小妹聊了幾句,按的說法,還是不要晨跑的好,

特別像他們這種剛來此地的外鄉人,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妹子還調皮的說了一句順口溜:‘和田人民真辛苦,一天要吃二兩土’。

只得再次回屋,在房間里完晨煉。

大亮,眾人相約著吃早餐。

這邊的早餐店,自然是不了烤包子,與在烏市不同的是,這里的桌上還會給一個小挫子,

原本趙軒等人都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倒是董立悉。

只見一手拿烤包子,一手拿起小挫子,用挫子把包子底部白的地方給挫下來,然后再開始吃。

郭正、李曉看著自己已經消滅了三分之二的包子,臉上有點紅,妹的,堂堂豪門大,怎麼變了鄉佬。

“你們這樣吃不咸啊?”

老董似乎是刻意讓他們出丑,反正他們吃的時候不說,他慢條斯理的做完了,又拿出一把小刀,包子,把包子切開這才緩緩說道。

用挫子挫掉的白斑,原來是鹽

郭正和李曉將里還沒咽下的吐出來,然后齊齊端水漱了一下口這才道:“我還以為就是這麼咸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