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1983年 第132章 準備做個異性閨蜜

《重生1983年》第132章 準備做個異性閨蜜

..........

在山明鎮堵車了一個多小時,回到甫錢鎮堂姐家,閑聊了一會。

潘大章騎單車回家。

在夏祺村大槐樹下,見騎著一輛嶄新幸福250托車的潘德東,后面搭著謝蘭蘭。

看樣子兩人剛從俞督縣城回來。

“大章,你小子干什麼去了?”潘德東首先看見了他,把托車停了下來。

“德東哥,我去岡州進了一些電子表,回俞督來賣。”

他從包里掏出兩只電子表,塞到潘德手里。

“送你們兩只電子表。”

當初第一桶金就是他的幫助下才完的,人要懂得恩。

現在送他兩只電子表,也算是報答。

潘大章卻不要他的電子表。

“我兩個手上都戴著了,你還是拿去賣錢。兄弟,你行哦,懂得去做生意賺錢了。我們潘屋你是第一個,不錯。我們剛才回了趟家,聽我媽說你把當工人的編制讓給了你姐,你自己考取了俞督重點高中,準備去讀書?”

潘德東一臉欣賞地著他。

謝蘭蘭也夸獎說:“大章,有書讀還是去讀書好,當工人有什麼好,辛辛苦苦干一個月,也才四五十元錢,你賣一只電子表賺幾塊錢,賣十幾只就頂得上工人一個月工資了。”

潘大章點頭:“我要去俞督中學證明一下自己,工人編制在我眼里不值什麼斤兩,這社會有能耐的人都應自己去闖。”

Advertisement

告別潘德東兩人回到家。

房間里傳出小電機轉的聲音。

庭院中黑狗見他回來,也歡快地搖晃蹭他腳。

他原以為是老爸在加工木珠,看見的卻是溫小芹。

你這是真的不把自己當外人呀。

溫小芹看見他回來,也停下作笑臉迎接他。

“咦,你什麼時候出來的,我爸媽他們去哪了?”他問道。

“阿姨去碾米廠了,叔叔去稻田灌水了。我昨天就出來了,看叔叔磨木珠,試了幾次,也學會了,所以就留下來幫你打工了。你要付我工資哦!”

溫小芹看他一個旅行包鼓鼓囊囊的,上也穿了一套休閑的服,腳上還穿了一雙涼鞋。

整個人看上去整潔了許多。

“阿姨說你去岡州了,干嘛不上我,跟你一起去。早都跟你說好了,暑假這段時間,我跟你混。”

溫小芹看見他,心舒暢了許多。

潘大章把旅行包的拉鏈拉開,出里面幾十只電子表對說:

“我去岡州販電子表賣,來,自己挑一只帶。”

畢竟在一起同桌了幾年,就算是以后不了對象,做為關系親的朋友,送一只電子表作為禮,也是很正常的。

做不了人,做個異也可以吧。

這時代人的思想并沒有那麼復雜。

Advertisement

特別是象他們這種青蔥稚的年紀,一切都是懵懂的,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同時又是非常的不確定。

“哇,太好了。謝謝大章又送我電子表,我太高興了。”張開手勢要擁抱他。

潘大章期待跟來個的擁抱。

院門外傳來黑狗的汪聲。

溫小芹又正襟危坐。

一陣腳步聲過后,并沒有人進屋,想必是路過的村民。

溫小芹告訴他:

“聽了你的建議,我爸真的去收廢舊了,幾天時間收了十多斤、鴨,還有廢舊涼鞋,各種廢紙,幾十斤廢鐵。昨天我把它全部挑出來,賣到了你的收購部,小章按收購價給了我十幾塊錢。”

潘大章:“你爸去收廢舊,然后你把廢舊挑出來賣給我收購部,你這作有點迷呀。那個收、鴨在俞督縣的羽絨廠的點,我不是帶你去過嗎?可以直接拉去那里賣,至可以多賺一點錢嘛。”

“我考慮還是賣給你收購部安心一點,以后我都跟我爸說,收來的廢舊都送到你這里賣。”溫小芹堅持說。

潘大章看加工的木珠,基本上也達到了要求。

幾天加工的木珠,放在一個木盒,他找來五彩繩,將它們串一付付手串。

12顆一串。

20付手串完了。

Advertisement

跟首飾店約定了下個星期要送30付手串,至多再有二天就可以完

“大章,你這個手串,這樣一付可以賣多錢?”

“一串賣15.6塊錢,跟岡州一個首飾店簽了供貨合同,每個月都要供貨50串,過年那個月100串。”

潘大章同時也在估計,面前的一堆舊料可以加工多串飾件。

假如沒有這些木材了,自己這單生意也就黃了。

所以應該想辦法去找找貨源才行。

可是綜觀整個月舟村,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家象孫正輝家祖上這麼有錢的人家。

他家那棟明清建材,庭院走廊那八大圓立柱,很明顯就是黃花梨一老料。

當然,人家不可能把房子拆掉把立柱賣給你。

估計他家里肯定也有舊古家,但是也沒理由讓人家把家里剩下家賣給你吧?

每一個村應該都有一二個祖上是富人的村民,總會留下一二樣值錢的老式家吧。

關鍵是在于自己如何去發現。

“難怪你打死不去當工人,原來是在農村里發現寶藏了。所以我跟你是正確的,以后我會象牛皮糖一樣粘著你,讓你甩都甩不掉。”溫小芹癡迷地著他。

唉,你這種態度……

潘大章強忍住涌的思緒,平靜地說:“你作半天也累了,讓我來加工吧?”

潘小芹:“那好吧,我去菜院摘點青菜,煮豬食喂豬先。”

走到庭院,把院門打開。

外出覓食的鴨都陸續返家。

“黑子,還有兩只鵝在對面水,去把它們趕回來。”

只聽得在吩咐那只黑狗做事。

提了畚箕去到菜院,摘菜。

回到家把菜切碎。

廚房生火煮豬食,不一會,兩只大鵝也被黑狗趕回了家。

老爸牽著黑水牛回到了家,拴好牛,把鐵鏟放好。

“叔叔,你歇著吧,我來抱梱稻草喂牛。對了,大章回家了。”聽得溫小芹的聲音。

農村出孩就是勤快,把家里打理得有條不紊。

潘柴久看見兒子在專注干活,也不去打擾他。

手把庭院打掃得干干凈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