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將軍令 第217章 少年虎賁!

《將軍令》第217章 少年虎賁!

 大皇宮。

 曹輕言站在門口已經足足三個時辰了,在這三個時辰中,他一直保持著一個作。

 忽然一陣馬蹄聲從遠響徹了過來,他慢慢抬頭,雙手抱拳,直到戰馬停在他的面前,他才躬道:“曹輕言見過太傅大人!”

 來人正是孫謙。

 除了孫謙誰敢縱馬在皇宮重地奔馳。

 “曹大人好雅致,不會是在等老夫吧?”孫謙拉著韁繩,面無表的問道。

 “正是。”

 曹輕言微微欠,“輕言在此等候太傅大人許久,知道太傅大人是為了虎符來的,特地在此等候。”

 說罷,雙手將虎符遞了上去。

 孫謙看了一眼虎符,“攝政王在兵部,不去見一面了?”

 曹輕言搖搖頭,“叛臣無再見王爺,替輕言給王爺帶句好。”

 孫謙接過虎符,冷哼一聲,便調轉馬頭離開了。

 著孫謙離開的背影,曹輕言瞇一條的眼眸中殺意凝重,忽然說了一句,“王爺,保重。”

 ……

 兵部。

 李安斜躺在椅子上,手里握著一個暖壺,時不時的抿上一口,好不愜意。

 宇文邕和曹忠以及公孫孝正幾人見狀,全都被李安的淡定震驚到了。

 仿佛這件事從始至終都跟他沒關系一樣。

 是不是真的跟他沒關系?

 宇文邕幾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都有這麼一種錯覺。

 宇文邕額頭上的冷汗,終于問出了那一句憋在心底的話,“王爺,你想過沒有,就算是軍全都聽你的,以幾萬軍的實力面對三十萬金韃鐵騎,能一不潰已經是燒高香了。”

 李安輕笑一聲,“本王也是帶兵之人如何不清楚,如今的金韃鐵騎比起當年可是強了不止一點半點,金烏貅是個狠人,本事比他老師更大。”

Advertisement

 “既然你知道,那為何還去……”宇文邕沒說完就住了

 大軍出戰之前最忌諱的莫過于說“死”字,這是尤其的不吉利。

 李安卻是不在意,笑道:“你是說為何我還去送死是不是?”

 “誰告訴你本王要帶軍上戰場的?”李安忽然說了這麼一句話。

 此言一出,宇文邕幾個徹底被搞暈了,滿腦子也徹底沒了頭緒。

 你不帶軍去戰場,還能帶什麼人去?

 莫非你要只前往不

 李安看著他們那副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有些想笑,“實話告訴你們,這些軍什麼德行,本王比你們清楚多了,都是一些世家子弟在里面濫竽充數的,而且能達到半數滿員就不錯了,本王之所以帶上軍是因為本王需要一群免費的勞工,這次出征,我還有一只奇兵。”

 “奇兵?”

 宇文邕搖了搖頭,“京城附近只有一支軍,要是王爺想從江南道調兵遣將的話,最快也要數月,到時候時間可就來不及了。”

 李安淡然道:“我的奇兵就在京城。”

 “什麼?”

 這話更是讓在座的幾位大員不著頭腦了。

 京城除了軍,哪里還有別的軍隊,當然也不允許有別的軍隊存在。

 “你想借國子監的那群書生吧?”

 這時,孫謙推門而進,背著手,手里握著虎符一步步的走了進來。

 李安點頭一笑,“知我者,非太傅大人莫屬。”

 孫謙一愣,隨即搖頭道:“王爺,算了吧,你是不了解國子監府長匡彥,他是絕對不會答應的,除非跟上次一樣,金韃鐵騎兵圍京城,大淵朝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否則他是絕不會同意的。”

 宇文邕也跟其后,“是啊,更何況一群書生能有何用,上了戰場,可不是詩作對,是要真刀真槍的拼殺!”

Advertisement

 李安自信道:“他一定會答應的,本王可以肯定。”

 “另外你說的一群書生有何用,莫非你忘了大淵劍神裴鑌了,還有十年前的那場京城保衛戰?”

 這下,孫謙和宇文邕徹底無話了。

 當年金韃鐵騎兵圍京城,數十萬軍守衛京城城墻,借著城高池深,竟也擋不住兇悍的金韃人,反而差點就被攻破城池,無數軍潰敗的一塌糊涂,差點就要引發大潰敗了。

 就在這個時候,匡彥親率自己的學生,也就是世人口中的手無縛之力的書生,親自加了守衛京城的保衛戰中,不但是守住了岌岌可危的城墻,還發了數次反擊,裴鑌就在其中,幾次出城與金韃鐵騎野戰,陣斬金韃五位大將,得金韃鐵騎不得不退兵修整,也正是因此,終于贏得了時間,等到了李安的忠義軍。

 若非國子監的書生出手的話,恐怕不等李安的忠義軍到達京城,京城已經被金韃攻破了。

 也就是那個時候,國子監的書生多了一個稱呼,年虎賁!

 “可你未必能調的了國子監的書生,起碼匡彥那個老東西你就很難說他。”

 孫謙卻還是不相信李安能真的調匡彥。

 而且他太了解匡彥的脾氣了,就像是茅坑里的石頭,真是又臭又

 就是當今陛下在他的面前,都討不著什麼好臉

 而且還不敢拿他怎麼樣?

 連當今陛下都間接算是他的學生。

 更別提滿朝文武大臣了,不知道有多是出自國子監的。

 當然,他還有一個最不的學生,裴鑌,世人稱其為大淵劍神。

 “本王自有妙計。”李安笑道。

 孫謙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麼,“若是能得到匡彥的支持,此戰必勝無疑,國子監中的高手可是不凡,不知道有多二品高手,三品高手,這樣的武道高手組的軍隊,再加上軍隊的令行止,那足以以一當百,以一當千!”

Advertisement

 在場幾人皆是被李安震驚的無以復加了。

 李安這一招當真是霸道無比,手里一下子多了數萬軍,關鍵憑空多了一支由武道高手組的恐怖軍隊,而且個個都是飽讀詩書的大儒,說不定將來都是大淵朝的國之棟梁,這下全李安的過命兄弟了。

 如此一來,李安已經將大淵朝未來的文武大臣也拉到了麾下,此計當真是一舉兩得的妙計。

 宇文邕也是激道:“由二品三品高手為將,四品高手以下為甲士的軍隊該有多麼恐怖,再加上李安這戰神境實力,當今天下,還有誰能抵擋得住!”

 事不宜遲,李安也不再逗留了,拿著軍虎符就去了國子監。

 對于這位脾氣詭異的大儒,李安也是聽說過,不過他心里早就有了應對之策。

 ……

 此時。

 靜塞邊關。

 金烏貅的大纛立在城外三十里外的大營中,三十萬金韃鐵騎的軍帳連綿十幾里之長,一支支百人隊結連奔出,人喊馬嘶,好不熱鬧。

 可在最里面的軍帳中,卻是一個個空無一人的空帳,只有在最外圍的軍帳中滿是甲士,只是因為一隊隊百人隊來回進出,才顯得整個軍營人馬眾多的假象。

 中軍大賬

 金烏貅手捧著一本兵書,看的津津有味,時不時的暗暗點頭。

 這時,門外走進一人,一裝扮赫然是一個金韃子。

 “哥,你真的要殺李安?”金韃子語氣悲切道。

 若是李安在場,一眼就能認出,開口的正是赫雅。

 自從江南道的競寶閣被李安覆滅后,赫雅就離開了江南道,返回了金韃軍中。

 “怎麼,你是來替李安求的?”金烏貅頭都沒抬。

 赫雅眸子一閃,搖了搖頭,“不是,我只是覺得李安此人心思縝,計謀可怕,實在是個難纏的對手,哥哥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金烏貅抬頭看了一眼一眼,合上兵書,“你說的沒錯,此人計謀如狐,的確是很難纏,我的老師就死在他的手上,不過是人就有弱點,李安也是人,不是神,他也有弱點,這一次本太子就利用他的弱點,徹底將其誅殺!”

 “你怎麼確定李安一定會上套?”赫雅問道。

 金烏貅淡然一笑,“他一定會的,因為他的兄弟被本太子圍困住了,不過,就算是他不派出援兵,本太子也可以趁機滅掉靜塞邊關,吃掉他的兩只銳,到時候我金韃鐵騎進可南攻大淵京城,退可守住靜塞,與大淵對峙,不管結果如何,我金韃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赫雅一時語塞,臉上的擔心卻是藏不住。

 金烏貅看著赫雅的模樣,不解道:“赫雅,你告訴哥哥,你是不是上李安了?”

 “什麼,沒……沒有,我是金韃的郡主,怎麼會上我的死敵!”赫雅立刻出口否認,可越是如此急著拒絕,越是暴心。

 金烏貅久經沙場,對人心的察已經遠超了普通人,一眼就看出赫雅的變化,只好說道:“赫雅,我們生在帝王家,這真的沒法選擇,我們的人生已經注定了,別怪哥哥狠心。”

 赫雅點點頭,乖巧的笑道:“我知道,哥哥從小最疼我了,我都明白的。”

 “對了,父皇前幾天還傳來消息,給你找了一門親事,是我金韃中的貴族,吞天大王的公子,是個勇將,他會待你好的,我們也需要吞天大王的支持,所以,你懂了嗎。”

 金烏貅心疼的著赫雅。

 “我懂,我都同意,可我能不能等這場戰役結束后,再回去?”赫雅懇求的著金烏貅。

 “好,哥哥答應你。”金烏貅苦的笑了笑。

 “多謝哥哥。”赫雅強撐著出一抹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轉就朝外面走去。

 可一出帳門,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了出來,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告訴自己,“生在帝王家,當真沒得選。”

 那個人的音容笑貌卻如同幻燈片一樣在的腦海中不停的播放著。

 或許這就是命吧!

 殊不知,此時李安也正遇到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