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朝臣都來了,連之前告病在家休養的臣工都不例外。
若非什麼大事,無須如此。
“難不是圣上要宣讀傳位詔書?”
“儲君定了已經好些年了,雖然期間有不朝臣反對,質疑,但是儲君都用行讓他們閉上了,現在還打了如此的大勝仗,讓我等抬起了頭。想來必然是要趁熱打鐵宣讀傳位詔書了!”
“可是現在十七皇子回來了啊,還是帶著功績回來的。圣上真的不考慮一下十七皇子嗎?”
“哎,你讓圣上怎麼考慮?要明白,十七皇子毀容了啊!”
“我東楚國再沒人,也不能讓一個毀容的皇子登基。不然哪天面背后的人換了,咱們都不知道換的是什麼人,說不定被賣了還在替人數錢呢。所以,使不得啊!”
在朝臣各種各樣的議論聲中,小李子拿出了圣旨,咳咳了一聲,道:“請諸位肅靜。”
朝臣們閉上了,站好,豎起耳朵,直了背脊,集中起了十二萬分的注意力,等待小李子宣讀圣旨。
小李子宣讀的第一封圣旨,就是永寧帝的退位詔書。
永寧帝在位多年,雖沒有大的政績,但也沒有犯過什麼大錯,對于朝政也是兢兢業業,從未懈怠過半分。
史書寫歷史,也是該怎麼寫就怎麼寫。
永寧帝本人并沒有任何的意見。
朝臣就永寧帝的退位詔書,也沒有什麼意見。
這些年,永寧帝因為原因,早就已經不管事了,前朝政事都是君檸在理,他也只是偶爾提點幾句,讓君檸注意各方面的厲害關系而已。
他退位是遲早的事,朝臣都已經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
所以真正到了這一刻,也沒有什麼不能接的。
朝臣跪下來了給永寧帝磕了頭,高喊了幾聲吾皇萬歲后,永寧帝退位這件事就算是過了。
接下來,等待小李子宣讀第二封圣旨。
這第二封圣旨,就是傳位詔書。
小李子高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十八公主,聰慧過人,政績斐然,得天庇佑,朕今傳位于其,其為民之明君,欽此。】
君檸跪下,雙手舉過頭頂,做出標準的接旨的姿勢,并說:“兒臣定不負父皇之期許,民如子,誓當明君。”
永寧帝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小兒,勾笑了笑,不想到了第一次見到小丫頭。
那時候小丫頭一副男孩子打扮,黑黑瘦瘦的,還調皮搞怪很,一點兒都不像是一個小孩。
他也沒有當是小孩,只覺得是個討人厭的臭小子。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小姑娘穿了一裝。
雖然看著還是黑了點。但,看著小姑娘那個樣子,他覺得他之前的想法全部錯了,他心心念念的小公主就是穿裝時的樣子。
可,呆萌,令人十分的稀罕。
想要抱在懷里,想要讓坐在肩上。
后來,在發現真的就是兒時。他心的激和狂喜,無法言說,但至今記憶猶新。
那時候,他真的恨不得宣告天下人,他有兒了,不是掩耳盜鈴假扮的兒,是真兒,他真的有了一個兒,他的親兒。
可礙于皇帝的份,他不能將劇烈的歡喜掛在臉上,被人察覺,拿,提出意見。他只能在心里可勁兒的高興。
他還因此胃口大開,一個月吃胖了八斤。
后妃們看到他的變化不敢多說什麼,只有多年后,瓊華不怕他了之后,私下調侃過他,他有了兒就高興傻了。
還有啊,瓊華當年小產,他和小丫頭鬧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矛盾。
那段時間,他每天都不高興,用的膳食也不多,一個月是瘦了五斤,但是他誰也沒有提起過,也沒有人注意到。
再后來,小姑娘大了。
有了自己的想法,外界規矩禮儀也開始規束他們。
大避父。
而小姑娘不再像是小時候那樣,想讓他抱就讓他抱,想拉著他的手就拉著他的手,他們父之間的義,局限在他偶爾一小丫頭的腦袋,然后給小丫頭大筆大筆的賞賜。
看著好像是生分了很多。
但是永寧帝知道,他們父的心,一直都在一起。
再到近幾年,他們的流更加了,陪伴也了,鮮有的見面機會是在飯桌上。
可小姑娘因為繁雜的政事,日日夜夜勞心傷神,每每見到時,總是一臉疲憊,連話也不多說。有什麼難也是自己悶聲解決,從不在父皇母妃面前提起。
吃飯好像變了簡簡單單的陪伴,陪伴珍重的親人吃一頓飯,再不多說什麼。
小姑娘在慢慢長大,但,也與父母雙親慢慢變遠。
永寧帝明白這是孩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為父母,他必須接。但是,他偶爾還是會因此難過。
直到這一刻,看到小姑娘已經長了他希看到的,能獨當一面的樣子,他還是會難過。
他多希小姑娘一直長不大,一直都是那個窩在他懷里,和他做鬼臉,和他說笑話,和他講故事的小孩。
他可以一直抱著,一直保護。
可是歲月催人老,時間不等人。
小姑娘不得不長大,他也不得不變老了。
凡人無法拿一己之力與時間抗衡。
想到這里,永寧帝深深嘆了口氣,出手將君檸扶了起來。
君檸抬起頭看向永寧帝時,看到永寧帝眼眶里有晶瑩的亮閃爍,想要說些什麼,卻又馬上看不到那晶瑩的亮了。
“阿檸啊,父皇今日將江山給你了……”
永寧帝說著,拼盡全力站了起來,出手拍了拍君檸的肩膀。
意在告訴,將來肩上的膽子依然很重,不會因為打了一場勝仗,取得了一點小勝利,這膽子就輕下來。
戴皇冠,必承其重。
所在的位置,決定了要辛苦一生。
的一切都將不再是自己的,是天下子民的。
要對的子民負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