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種田經商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472章 愛穿不穿,不穿凍死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第472章 愛穿不穿,不穿凍死

收到的阿布敦,就是丹珠的男人,第一反應就是,「那個什麼將軍,是不是有什麼謀?」

大兒子尕馬哈此時正在給大家分發,聽父親這麼一說,就不敢了,「這服會不會有毒?!」他說。

其實尕馬哈這孩子,怎麼說呢,作為家中老大,憨實有餘,機靈不足,是丹珠對他的評價。

他能想到的所謂謀,要不就是刺殺,要不就是下毒,沒有第三種想像了。

丹珠從老大手裏拽過,順手就給兒子的後腦勺來了個大斗,然後跳過了這父子倆,繼續分發,「穿不穿,不穿就都凍死吧。」

這老太太,確實和來自南方的姚外婆不同。姚外婆是綿里藏針的做派,而丹珠則是直接拿出刀子捅人的做派。

不過倆有個共同點,因為跟老頭兒生活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所以都對自家老頭有些......不待見。

阿布敦也不是沒有脾氣的老頭兒,老太太打兒子腦瓜子的那一下,也打在了他的心上。

於是他便犟道:「我是個有骨氣的男子漢,不需要大榮人的施捨!」

「哦,那你千萬記得這句話。」丹珠頭都不回的應了一句。

是日晚餐時間。

因為怕肅北軍中有人凍死,崔承允便命伙夫,從今日起,到正月十五為止,軍中每天殺五隻羊,每天的伙食中,必須帶油水和葷腥。

現在雖然五味齋停工了,但是肅北軍囤的土豆夠多,多到都沒法用斤算,而是得用幾帳篷來算了,所以崔承允讓伙夫每天的土豆,也必須管夠。

Advertisement

畢竟人吃飽了,才能抗凍些。

所以丹珠他們的今日的伙食,也是羊湯和煮土豆。

老太太分飯,又略過了大兒子和阿布敦。大兒子還討饒,「母親,我,我覺得這個湯應該沒毒。」

可阿布敦卻坐在角落裏,閉目養神,一言不發。

「尕娃,你說的對。」丹珠真誠的跟兒子說了一句,然後繼續給等著的孩子們分湯。

尕馬哈又跟上去問:「所以母親,我......可以吃飯嗎?」

「不行,我的孩子。不過母親並沒有生你的氣,母親只是遷怒於你。」丹珠的回答,很是真誠。

面對孩子家人,也的確不會說謊。

家人之間的流,在看來,不能摻雜謊言。

尕馬哈的老婆朝他微微搖頭,意思讓他別再追問了,然後抬了下自己的碗,意思一會兒分他一點。

老太太把一切盡收眼底,等分到尕馬哈老婆的時候,丹珠給盛了半碗湯,理由是,「反正你只吃半碗,想要給尕馬哈的半碗,我替他喝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老太太一人吃了兩碗湯,六個土豆。

孩子們也都吃得飽飽的,還兩人分了一條棉,一人鑽一條,四人蓋一床棉被,大家在一,倒還暖和的。

丹珠睡在孩子們旁邊,跟小兒媳說:「咱們被抓了,也不全是壞事。如果現在還在那山腳下躲著,孩子們估計........」

「母親說的對!這麼看來,咱們被抓也算是好事。」在老父親旁邊的尕馬哈,突然應了一句。

Advertisement

老母親『嗯』了一聲,良久之後才問道:「冷不冷?冷的話,我這裏還有件.......」

「冷冷冷冷冷.......」尕娃立刻回應。

一旁的阿布敦哼唧一聲,「沒骨氣!」m.

原本都還在竊竊私語的眾人,瞬間閉,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回應老頭一句話。

次日一早,當蔣正送黍米粥來的時候,就聽裏頭有男子洪亮的聲音,好似在發表什麼演講。

他問一旁守衛,「說什麼呢?」

為了方便監管,崔承允已經把這裏的守衛,都換了聽得懂北蠻話的士兵。

守衛回說:「在說......崔將軍是他聽說過最好的將軍,再沒有比他更好的人,他送的飯菜和棉,簡直是天神所賜.......」

蔣正:(06ω0705)!

怎麼關押點犯人,還關押出恩來了?!哦,他懂了,肯定是這個守衛聽不懂在胡謅,一會兒就換了他!

...............

像肅州這樣的極寒天氣,其實並不僅僅只發生在肅州。

此時,是整個大榮朝,都進了嚴寒。

連東南部的沿海地區,都必須穿上棉襖才能過冬了。南方的海,甚至還出現了冰凍,這事兒別說南方漁民沒見過,連皇帝,都只在史書中見過。

「皇上!還請下罪己詔啊!」欽天監的監視,也是沒招了。

他沒招,皇帝就得寫詔。

皇帝正想拍案,問候他全家上下七十八口人,卻聽鄭智淵道:「下什麼罪己詔,要微臣看,戶部多給點兒救災糧和救災的棉,才是正經,別老搞那些個虛的。」

Advertisement

老鄭家,向來是把子不語怪力神當歌唱的,他才不信什麼天降福禍呢。

「肅州嚴寒,可謂是全大榮最冷的地區之一,可北安王救災得當,特地騰出王府北苑,供季宗林收容百姓用,還施粥捐,肅州目前為止,都沒有大規模凍死人的事兒發生。

這事兒說明什麼?說明事在人為!各州州牧當向肅州看齊,看看人家是怎麼救助災民的,別就天災天災,什麼都看老天爺,那要吾等員作甚?!」鄭丞相的補充發言,很是鏗鏘有力。

皇帝在心中為鄭丞相鼓掌了無數次。

他趕忙肯定道,「鄭丞相所言極是,所謂事在人為,只要大榮上下齊心,豈有抗不過嚴冬的道理?!鄭丞相要求各地自救的事兒,朕準了,一會兒就讓機要擬了旨意來我瞧。

另外,戶部也別把事兒都推給地方,你們也得趕的籌措救災的資金和資!」

方尚書上次因為土豆吃癟,也不敢駁了皇帝的面子,可他手頭實在是張,於是他巍巍的從文的隊伍裏頭站了出來,小聲發問:「皇上,那賑災的糧食,有啥規矩嗎?」

「什麼規矩?能吃不就行了?你尚書到底會不會當?!」皇帝真的太嫌棄方尚書了。

當初自己肯定是被眼屎糊住龍眸了,才會選了他當戶部尚書!

方尚書急忙道:「上回崔侍郎命人送去南方種的土豆,據說已經提前收割,咱們能不能用這個救災?」

「這才多久?現在就能收了?」皇帝狐疑。

「回皇上,」崔祭酒倒是知道這事兒,「是南方出現嚴重霜凍,種植戶們怕土豆都凍死,所以才會提前收割的,沒想到收倒是還不錯。」

要知道,這批土豆,大部分都是夏安茹從空間裏頭搬出抵稅的,這品種在北方的土壤里種植,表現平平,沒想種到了南方卻是長得又好又快。

若是夏安茹知道這消息,肯定得猜這空間可能是個南方空間,出產的土豆在北方多有點兒水土不服了。

皇帝一聽,很是高興,「你崔家兒媳的土豆,被你崔家兒子給種出名堂來了,很好,很不錯。既然如此,那戶部就征了這批土豆,用來救災吧!」

朝堂下頭的崔祭酒還在那裏小聲解釋,「兒媳是二兒媳,兒子是三兒子,兩家的兩家的!!」

可誰又在乎到底是崔家幾兒媳幾兒子呢?在他們眼裏,反正都是老崔家的。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