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大捷,普天同慶。
京城奔走相告,一片喜意。
宮中很快出了大捷的告示。
告示中,大大贊揚了秦家父子的能力。
贊揚秦家父子領兵如神,戰場勇猛。引得老百姓一片贊嘆之聲。
街頭巷尾提到秦家父子,無不敬仰欽佩。
偶爾有幾個提起大周太子的,并不多。
但是,一夜之間,京城的府告示墻,便被換上了一份告示。
捷報告示,都是由兵部下發。
此時的告示上,蓋著兵部的大印,和朝廷平時發的一般無二。
這一回的告示上,是大周太子在這一次大戰中的功績描述,之詳細,仿佛讓人親眼所見。
并且告示中,對大周太子大加贊賞,大大肯定了大周太子對于這件事的付出以及作用。
一時之間,老百姓們對于大周太子的談論,一下就多了起來。
茶肆酒樓,全部都是關于這場大戰的討論,再加上其中有些人有意無意的帶話題,大家夸起大周太子來,全是贊之詞。
“這次西北邊境大捷,實在是太好了,我那參軍的兄弟也該回來了。”
“是啊,是啊,大周太子一出馬,直接解決了蠻夷問題,聽聞蠻夷被打得落花流水,以后都不會來犯了。”
“是啊是啊,大家都說大周太子是戰神,神勇無比,在戰場上于千萬人之中取敵人首級,而面不改。”
“是是是,今日的告示我都看了,那可是朝廷出的告示,絕對不會錯,大周太子著實厲害。”
“誰說不是呢,這些年來,咱們西北大軍駐守邊境,雖說打勝仗無數,但是蠻夷卻始終都在。
“這一回,大周太子來了,直接把蠻夷都打回老家,損失慘重,再也不敢對大周出手,實在是神勇無敵,”
“是啊,咱們沒看到現場,還不好說,聽聞現在邊境那邊,也全都是贊揚大周太子的,老百姓們排著隊的給軍營送東西,以表達激之意。”
“邊境蠻夷擾多年,如今一朝了結,大周太子為百姓謀福,是一件大好事。”
“看起來,前段時間,那護國寺的大師說的天降福星,就是大周太子吧。”
“對,那時候大家還說是太子府側妃的孩子,現在想想,肯定不是,若真的是天降福星,哪有那麼容易就沒了,肯定說的就是大周太子,剛好那段時間,就出來了大周太子的消息。”
“原來如此,如此一說,倒是完全說得通了,這大周太子就是咱們的福星。”
“是啊,大周太子原本就是皇室太子,自然是庇佑我們老百姓的,他一出來,這麼難的蠻夷都解決了,想來一定能重現大周盛世。”
百姓們的這些言論,一傳十十傳百,傳得沸沸揚揚,整個京城,提起大周太子,無不豎起大拇指夸贊。
兵部尚書陶正霈第一時間宮請罪。
皇帝把陶正霈大罵一頓,捷報被冒充,還蓋有兵部的印章,兵部難辭其咎。
若不是陶正霈向來剛正不阿,而大周太子上次干過一回這樣的事,他都要懷疑是不是陶正霈故意的。
他幾乎都能想象到,外頭因為這些告示會發生什麼。
書房里,陶正霈一言不發,面凝重。
皇帝問道:“外頭如何了?”
陶正霈:“皇上,微臣一發現事便宮了,還不知道如何?”
皇帝:“告示也沒撤下來?”
陶正霈:“皇上,不敢撤,此事事關重大。”
聽著這話,皇帝略微一想,就知道陶正霈什麼意思,心中那一個憋屈。
見問不出什麼,又對著陶正霈發了一通火,把人趕了出去。
當即讓人把李元齊傳進了宮。
李元齊一進書房,就覺到了皇帝的怒意,收斂著表,不敢說話。
“兒臣參見父皇。”
皇帝面不好:“起來吧,說說,外頭現在是怎麼回事?”
李元齊低著頭,剛剛他聽說了陶正霈宮,知道皇帝說的是關于大周太子告示的事。
今兒一早,他聽說的時候,也嚇了一跳,這件事京城傳得這麼大,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他想瞞也瞞不住,只得據實說。
皇帝聽完,大發雷霆。
事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
也是,大周太子出手,怎麼可能小打小鬧。
偏偏對方做了這種事,朝廷還不能否認。
皇帝大罵:“無論如何也不能任由外頭如此傳言,現在,大周太子了英雄,那大魏朝堂算什麼?”
李元齊低著頭,不敢答話,皇帝看著李元齊,越看越來氣,原本以為這是個人,但現在看來,也是草包一個。
他背著手,在大殿里走來走去,指了指李元齊,想說什麼又憋了回去。
從坐上這個位置,他從來都沒有這麼憋屈過。
告示在了府告示,而且還有府的大印,他們若是不許人談論,那就是默認有人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搞事,而且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到了印,寫了告示,這是大衛朝廷的恥辱。
這是大周太子對他們的挑釁。
迫他們不得不承認大周太子在戰場上的功績。
原本,邊境傳了捷報來,為了避免這些事,已經吩咐了底下人,把所有的功勞都放到秦家父子上,盡力的去弱化大周太子的功績。
但萬萬沒想到,大周太子來這一出,直接暗度陳倉,出了告示,讓百姓默認為這是府對大周太子的承認,對大周太子更加信服。
皇帝一想到大魏朝廷莫名其妙的為大周太子做了背書,心里就憋屈的要死。
但是又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件事發生。
到此時,皇帝對大周太子的殺心到達頂點。
“邊境那邊,可有好消息傳來。”
李元齊知道皇帝問的是:邊境手的那些人功沒有。
說到這個,他頭更低了:
“回父皇的話,還沒有好消息傳來。”
皇帝臉上怒意更深。
李元齊:“父皇,我覺得我們都看輕大周太子了,或許他的實力比我們知道的,遠遠更大一些。
“就看他能悄無聲息的出冒充服的告示,就知道他在朝中也是有人的。”
皇帝:“給朕查,無論查出來是誰,一律死罪。”
李元齊:“是。”
他也想查這些人,但查不出來,他從一開始出現這件事的時候就在查,但是那麼多天過去,毫無頭緒。
但這話,他卻萬萬不敢說,一說出來皇帝定然覺得他無用。
想到這里,他下意識的看了皇帝一眼,見皇帝確實眼可見的疲憊,想來是穆云期的手,已經有了效果的緣故。
“不能再拖了,一定要讓他死在邊境,眼下他想要這些名事,到如今給了就給了,一個死人的名聲,朕不介意大方一些。”
李元齊:“是。”
皇帝盯著他:“記住朕說的話,若是不能殺了大周太子,你便提頭來見。”
李元齊跪下磕頭:“是,父皇,兒臣謹記。”
皇帝瞥了他一眼:“有一件事,你說得很對,朝堂必定有他的同黨,三日后的宮殿,你把這些人找出來,能找多是多。
“朕會讓人放出風聲,椒房殿放著大周先皇和大周皇后的畫像和一些舊。
“用這些東西做餌,到時候,大周太子的人一定會來,誰靠近椒房殿,誰就是。”
李元齊疑:“父皇,只一副畫像和舊,他們會來嗎?”
皇帝:“只一副畫像和舊,他們才會來,當初大周太子還是個歲的小娃娃,定然對父母的相貌模糊了。
“朝中之人追隨他,有些必定是沖著大周先皇和先皇后去的。對于他們來說,那不是一幅簡單的畫像,而是他們的信仰。
“朕賭他們一定會來,只要來一個,便能牽出蘿卜帶出泥,把這些人一個一個挖出來。”
這個方法,他心知肚明有些牽強,但是也只能賭一把了,除此之外,他沒有任何更好的方法。
李元齊:“是,父皇。”
太子府,棲風院。
流蘇:“娘娘,一切都按照計劃中進行,現在京城老百姓都在討論這件事。宮中不敢收回告示,只能被迫承認。”
宋弗:“嗯,讓陶正霈近期低調一點,大家的目都落在兵部。”
流蘇:“是。”
“宮中消息,皇帝在椒房殿,放了兩副大周先皇和大周先皇后的畫像,還有一些舊。”
宋弗聽著這消息,第一時間是警惕。
這個時候放出這種消息,事出反常必有妖。
“楚先生那邊怎麼說?”
流蘇:“楚先生的想法跟娘娘是一樣的,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要警惕,皇帝很明顯是想以此為餌,抓大周太子在朝中的同黨,抓到一個是一個,楚先生的意思是,不可輕舉妄。”
宋弗點點頭,“是,眼下正是要的時候,不能在這種小事上翻了跟斗。”
流蘇呲了一聲:“這皇帝腦子并不是太好使,這麼明顯的當,我們如何會上。”
宋弗略微嘆氣,但當初的先皇和陸皇后,就是敗在這樣的人手上。
也就是陸涼川不在京城,若大周太子在京城,很有可能會走一趟,他這個方法并非無用,而是針對錯了人。
對那些追隨的老臣有用,但那些追隨的老臣活到現在,一個個都已經是狐貍,怎麼會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賠上自己的家命。
至于和楚先生,更是絕對理智,不會在這種事上被抓到把柄。
皇帝大概也是沒有別的法子了,所以才抓到一個都提出來用用,大網撈魚,總比沒有網更好。
外頭,玉珠進來稟報:
“娘娘,尚局的人過來了,說是為娘娘送三日后宮宴的禮服。”
宋弗:“嗯,讓人進來吧。”
宮人把裳送進來,宋弗讓流蘇打點了些銀子,宮人千恩萬謝,退了出去,流蘇去檢查服。
“娘娘,沒有問題。”
“嗯。”
流蘇想了想,提醒道:
“娘娘,此次進宮,定然會遇見齊王,此次宮宴,也是他的人提起來的。”
宋弗目看向窗外:“無礙。”
頓了頓又問了一句:“公子那邊如何?”
流蘇回答:“公子那邊一切都在計劃中,十分順利。
“蠻夷那邊也都安排好了,不過為了制后戰的假象,和原本合作的那首領演了兩出戲。
“各種刺殺層出不窮,不過因為我們早有準備,公子并未中招。前往刺殺的人都被反殺了。”
宋弗:“嗯,按照朝廷這邊的進程,大周太子這個時候還沒有回京的意思,宮中該著急了。”
“是。”
次日一早。
皇帝沒有上早朝,而是點了幾個大臣去書房問話。
通政司那邊,把邊境的消息說了一遍。
“皇上,邊境大周太子,送來消息,蠻夷雖然大敗,但賊心不死,偶有襲,說是要把蠻夷徹底滅了,才回京面圣。”
皇帝聽著這話,抓起桌上的茶杯丟了出去,砰的一聲在書房里格外刺耳。
在場的大臣們都嚇了一跳,連忙跪下,低著頭,瑟瑟發抖,不敢說話。
一刻鐘后,宮中皇帝下詔書:
“召大周太子回京。”
大臣們當即各自去安排。
皇帝讓人退下,獨留下了李元齊。
“可有秦家父子的信傳來?”
秦家除了帶兵打蠻夷,還有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殺大周太子。
其他人可以失敗,但是秦家作為皇帝手上重要的一把刀,他對秦家寄予厚。
李元齊:“回皇上,不曾有秦將軍父子的信件。”
皇帝閉上眼睛:秦家沒有信件傳來,有兩個原因,一是秦家已經倒戈大周太子,但這個可能不強。
還有一種原因是,秦家父子被大周太子識破,秦家父子兇多吉。
無論是哪一個,秦家父子沒有消息傳來,都不是好消息。
一盤的李元齊適時開口道:
“父皇,兒臣以為,秦家父子可能早就被策反了,秦家眷或許早就被暗度陳倉離開了京城。秦家眷的消息,都著詭異。”
皇帝眉頭皺。
讓人傳信通政司,切關注邊境的消息,一也不能放過。
當天,剛剛夜,通政司便送來了邊境報。
報一共兩份。
一是邊境已經沒有問題,大周太子是故意拖延,待在邊境不回來。
二是秦家父子,因被敵軍襲,戰死沙場。
穿越到被繼母養廢的嫡長女身上,面對唯利是圖的渣爹,虛偽狠辣的繼母,自私陰毒的妹妹……呵呵,你要宅斗,我來武斗!狀元,我們已經退婚了,別來糾纏我。公子,近親結婚是不好的。殿下,您明天就要登基了……還是趕快回宮吧。還有那個什麼王爺,謀反是很燒腦…
別名:假千金和真公子HE了 一場偷爵之爭,讓月皊成為王府千金十七年。水落石出,她因欺君罪被牽連,從云端墜落。待真正的小郡王歸家,月皊陰差陽錯成了他的妾。初時,江厭辭對月皊不甚在意,甚至想將人送走。直言若她心有所屬,把他當兄長亦可。后來,江厭辭看著月皊與他人燈下并立,她…
一朝重生成廢柴嫡女,嫁給王爺。 王府后花園變成了她的小天地,開藥鋪,開學堂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