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第一太子妃 第147章 另外一個局面

《第一太子妃》第147章 另外一個局面

太子府,樂施院。

李元漼一過來,就讓人去請了幕僚前來。

幕僚們匆匆忙忙的趕來,一個個面凝重,心中惶惶。

這還是頭一回太子深夜召了他們來,而且完全不顧忌被宮中發現。

到了書房,李元漼把宮中的事說了一遍。

眾位幕僚聽完,震驚之余面面相覷。

有人立馬站出來:

“太子殿下,這一趟絕對不能去,屬下以為,大周太子并非如此好相予的,太子殿下這一去,必定兇多吉。”

“是,太子殿下,屬下也如此以為,一定要想辦法不去才是……”

對于這件事,發聲的幕僚們幾乎都持反對意見。

另外一些,一直低著頭不說話的,有些沒想明白是為什麼,但是知道皇帝開口不可更改,太子很大可能有去無回,沒想著參與。

還有幾個,很明顯就是看穿了皇帝的意圖。

這一回,李元漼若是去邊境,要傷李元漼的,反而不是大周太子。

只是這種話,他們要怎麼說出口?

難道告訴太子說,皇上要他的命嗎?

他們不敢說,因為他們看見太子已經被皇帝放棄了,他們現在要想的是,如何離太子府。

對于他們來說,現在提出什麼意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唯一能做的,便是保證自己的命。

他們作為太子府的門客,去不了其他幾方勢力,但是要想保住一條命,還是相對容易的。

有些已經在心中做好打算,這兩日回去便說家中母親病重,需要回老家侍奉,無論如何,先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再說。

李元漼看著后面一排的人都不說話,表焦急:

“你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有什麼說什麼,本宮絕不責怪你們。”

后頭的幾人相互看了一眼,沒有人在這個時候出頭為自己找事,只能囫圇著開口:

Advertisement

“太子殿下,并非屬下們不說,主要是這是皇上的旨意……”

后面的話沒有說出來,李元漼已經心知肚明。

整個太子府頭頂,一片霾。

而此時的齊王府,也在商討著這件事。

齊王府的目的十分明確:

確保李元漼能到邊境,而后確保李元漼死在邊境。

皇帝給了李元漼一個命令,便是殺了大周太子。

若李元漼能殺掉大周太子,那是最好不過的事,若不能,李元漼本死在邊境,他們的目的便也達了。

眾人商討完,一個個掌躍躍試,事到這里,走向對他們有利。

無論如何,他們都是得利的一方。

李元齊:“父皇有令:宮宴次日太子出京,現在,距離宮宴還有三日,為了防止意外發生,父皇派了刑部的人保護太子。

“我們的人也注意一些,若不出本王意料,大周太子的人,很快就會知道消息,若他們沒有想到后面一層真實原因最好,若想到了,我們便要保證,太子能平安到達邊境。

“這一回,一定看牢了,誰對太子手,誰就是大周太子的人。”

幕僚們知道事輕重:“是,王爺。”

這件事商量妥當,李元齊又出了一個大消息:

“秦家父子陣亡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覺到匪夷所思

他一直覺得秦家眷的死有貓膩。

現在秦家父子陣亡,倒是直接洗清了秦家的嫌疑。

若秦家眷有貓膩,也就說明他們被暗度陳倉的送走了,那麼秦家父子應該也已經為了大周太子的人。

但現在,秦家父子陣亡,就說明他們沒有投靠大周太子。

這個消息是他們的暗衛傳回來的,可信度很高,但哪怕如此,李元齊也依舊覺得這件事,疑點重重。

Advertisement

幕僚們似乎也沒想到這一點,聽到這個消息,頓時一陣唏噓。

“可會發訃告?”

李元齊開口:“這件事父皇沒有想廣而告之。

“現在跟蠻夷的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若把此事說出來,會引起民心,便先瞞著。

“等以后邊境大軍班師回朝,再想想如何說。”

他猜測,皇帝會直接找個理由說秦家駐守邊境,如此一來,既能安定民心,又能震懾住其他的國家。

秦家父子的威名,還是有很大的用

幕僚們了然的點點頭:“是。”

李元齊想到秦家,還是覺得有些不對。

但無論如何,這件事影響并不大,可以暫時先放一放,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李元齊對眾人把今夜宮中的商討都說了一遍,大家各自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到夜深才散開。

深夜,兵部按照上頭指示,收走了告示墻上對于大周太子府贊揚。

換了最新的邊境捷報。

如此,一切順理章。

雖然告示掛了整整一日,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但好歹收回來了,皇帝聽著心里舒服一些。

陶正霈去宮中稟報了消息,皇帝點點頭。

有了昨夜的對話,這種小事,倒是不太上心了。

隨意說了幾句,便把陶正霈打發走了。

后宮,此時正忙碌著。

還有兩日,就是宮宴,宮中正鼓的準備著。

宮中,馨貴妃的位分雖然不是最高,但是平時都是主持,皇后久不管事,這件事也自然是落在馨貴妃頭上。

雖然剛剛經歷喪子之痛,但這樣的事在國家大事面前都要往后排,而且皇帝覺得,給馨貴妃找點事做,能讓不去沾染別的事。

馨貴妃打起神,安排著這一切,但到底沒有從前上心。

Advertisement

從前有晉王,要為兒子籌謀,現在自己一個人,常常生出些破罐子破壞破摔的心思。

錯了就錯了,沒到位就沒到位,反正出事了拉負責的管事去罰就是。

如此,自己倒松快許多。

約莫傍晚,馨貴妃忙碌了一日,終于可以坐下來歇息。

長春宮安安靜靜的,四周都是素

從晉王離開之后,馨貴妃便聽不得宮中的歡樂與喧嘩,整個長春宮的下人,也戰戰兢兢,謹言慎行,更不敢高聲說話。

這時候,梅枝,送來了一封信,遞上去:

“娘娘,這是一個軍護衛送進來的。”

馨貴妃神一凜,一般的消息都是薛家給送進來,但今兒這一份外人送進來,那就是沒有經過薛家的手。

“是誰的人?”

梅枝搖頭:“不知,奴婢檢查了,信沒有問題,娘娘若是不看,奴婢便把它銷毀掉。”

馨貴妃看著面前的信:“不必。”

聯想到最近發生的事,猜測著信的來源。

馨貴妃打開信,把信中的消息看完,面一頓。

梅枝見馨貴妃表變幻:

“娘娘怎麼了?”

馨貴妃沒有說話,而是起往外頭,然后又把手中的消息看了一遍,最后把信點了,投了火盆中。

消息上說,要跟合作,一起對付齊王。

無論送信的是誰,對于來說,都是一樣的。

所有的希,就是這個兒子,現在的兒子沒了,絕對不會看著兇手逍遙法外。

薛家雖然口頭上答應得好,但是心中清楚,讓薛家孤注一擲去對付齊王,薛家不敢。

越看見薛家的敷衍和懦弱,就越對這個機會上心。

對方要在宮宴上,讓李元漼去椒房殿。

這件事,對于這個后宮嬪妃來說輕而易舉。

更何況這件事是親自持,想要安排一二,實在是太過容易。

梅枝開口道:“娘娘,如此一來,我們便了他人的刀,對齊王又有什麼影響?”

馨貴妃:“對方說,讓本宮把這件事做是齊王的手,對方會提供幫助。”

齊王殺當今太子,宮宴那一晚,確實是個很好的機會,也確實有個很好的理由。

梅枝:“那娘娘,我們……”

馨貴妃:“就這樣做吧,反正失敗了對我們也沒什麼壞

“但若本宮功了,李元齊便要背上殺害兄弟的名聲,我們再在私底下把他殺害晉兒的消息都傳讓出去,如此,李元齊定然會聲敗名裂。”

“本宮可不管這天下之主是誰,本宮只要李元齊償。”

說到這里,馨貴妃略想了想,而后對著梅枝低聲代了幾句,梅枝一一記下,退了下去。

太子府,棲風院。

宋弗剛剛在屋子里看了一上午的書,起去院子里走走,曬曬太,吹吹風。

流蘇跟在一側,一邊小聲的跟宋弗說著事

“娘娘,告示已經揭下了,不過我們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今日,京城中依舊許多談論的人,其中我們安排了許多人,茶樓酒肆的談話都離不開邊境的大周太子,且評論大都是正向的。”

宋弗:“嗯,可有秦家的消息?”

流蘇:“沒有,皇帝并沒有把我們送上去的秦家陣亡的消息公之于眾。”

宋弗冷哼一聲:

“傳消息給舅舅表哥,把京城中的消息跟他們都說一遍,讓他們在軍營中稍微避開一些人就是,其他的一概不必擔憂。

流蘇:“是。”

“還有,長春宮那邊的馨貴妃也傳了消息來,說愿意合作,只要能給晉王復仇,一切都好說。”

宋弗看向遠:“很好。”

流蘇問道:“娘娘,可要再做另外的準備?”

他們往前行事,總是會準備好幾個方案,這個方案不行,那個方案也要行得通,以確保整個計劃的完

但這一次,宋弗卻搖了搖頭:“不必,若宮中不,就讓夏鳶直接手。”

馨貴妃為了滅掉李元齊,一定會盡力配合。

別說是給李元齊戴那麼大的帽子,哪怕只有一點點針對李元齊,馨貴妃也絕對不會放過。

在對付李元齊這件事上,可以完全信任馨貴妃。

“馨貴妃那邊不要多安排什麼,不過,我們這邊的人,卻要留后手,只要馨貴妃的安排一切順利,便務必讓李元漼死在宮中。”

“是。”

宋弗:“皇后和太傅府那邊也別懈怠。”

“是。”

接下來的兩日,京城風平浪靜。

但底下的暗流,卻半點沒有停歇,且有越發洶涌之勢。

一早,宋弗剛剛用完早膳,便詢問流蘇如今外頭的消息。

再問到太子府時,流蘇有略微遲疑。

“娘娘,有人守著太子府,太子邊也多了許多的侍衛,都是刑部的人。”

宋弗略想了想,然后又問了流蘇其中的細節,心中了然。

李元齊打著那樣的心思,卻也怕被其他人看出來,作出應對,所以要保護好李元漼,只要等他到了邊境,一切就是另外一個局面。

李元齊想法是不錯,但是要在太子府手,實在輕而易舉。

不過,換個地方,把這一池水都攪,效果才更好。

“告訴夏鳶,讓這幾日別跟李元漼太近了,也別離開太子府。”

流蘇:“是,娘娘,這幾日,有好幾位幕僚都說要回家侍奉父母,或者妻子生產,要告假。

“他們不敢去到太子跟前,便來詢問太子妃。”

宋弗:“倒也不怪他們臨陣逃,給東家做工,哪有那麼多忠心耿耿的。”

宋弗之前管理了一段時間李元漼的事,也跟他底下的幕僚有所接,這個時候那些幕僚報到門上來,也說得過去,但宋弗卻沒有爛好心給自己找麻煩的打算。

“我理解他們,但不代表我會給他們善后,他們效忠的是李元漼,便讓他們去報李元漼吧。

“我這里是沒有什麼多的意見,至于李元漼那里,他們自求多福。”

幕僚們都如此了,曹皇后和太傅府應該也要有作了。

流蘇:“是,娘娘,奴婢下去安排。”

宋弗嗯了一聲,想到什麼又多囑咐了一句:

“讓穆云期小心李元齊,多長個心眼。

“李元齊心狠手辣,若是皇帝真出什麼事,李元齊一定會把事推到穆云期上去,若是暴了他,怕是會殺人滅口。

“讓他小心一些,有事讓底下的人去,自己別手,萬一東窗事發,也能盡可能地獨善其。”

宋弗在想,現在太子還在,有什麼樣的契機有沒有可能讓皇帝直接殺了李元齊?

比如李元齊對皇帝手的事。

但是,想了想似乎不太可能。現在的皇帝太相信李元齊了。

若李元漼不在了,那幾乎更不可能。

人有的時候不一定會相信證據,而會相信自己直觀的判斷,越是上位者越是偏執。

宋弗把這件事來回琢磨了幾遍,覺得沒必要冒這個險,便還是作罷。

接下來,要防備的是:

等李元漼一死,皇帝依舊不會對大周太子尚罷甘休。到那時,大魏朝廷又會做什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