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宋土 第565章 年號靖康

《宋土》第565章 年號靖康

大殿里,凡是昔日主和派員,皆是沒什麼太大反應,畢竟他們早就知道

但絕大多數員,本不知趙佶與金國的易。

他們睜大了眼睛,先是震驚,然后轉為質疑,最后變為憤怒。

頃刻間,整個朝會大殿被斥責與喝罵聲淹沒。

“什麼?!”

“定王與金寇決死于易州之際,陛下竟在盤算,用定王換土地?”

“這是何等昏招!”

“天下人皆知,金寇言而無信,用定王換取幽云十六州,只能謀求一時的安寧,金寇隨時都可以翻臉不認人。”

“他們既然能退還幽云十六州,自然也能隨時再搶回去。”

“定王一倒,易州必,沒有易州掣肘,金兵將再無后顧之憂,將大舉進攻太原,同時劍指京都。”

“為了向金國搖尾乞憐,竟然不顧大宋興衰?”

“糊涂啊!糊涂!”

眾大臣群起激憤,他們做夢都想不到,當今陛下,大宋的國君,竟然帶頭背叛臣民。

舉辦籌資大會,納貢求和的人是他。

支持趙桓,與金國大戰的人也是他。

結果定王浴戰之時,他竟然背后捅刀子?

李綱率先發難,他直接邁步上前,注視著趙佶,厲聲呵斥:“如此弱無能,背信棄義,怎可君天下!”

Advertisement

趙石巖隨其后:“我泱泱大宋,漢人帝國,豈能如此畏懼金國?難道陛下善畫花鳥,就也要磨掉我宋人的?”

越來越多的員,開始向趙佶發難。

“幸虧有定王在,否則大宋必亡。”

“易州之戰已經證明,唯有強,才能令金國屈服,既然陛下沒有這個膽量,那就沒資格再坐在皇位上。”

“按照先帝祖制,膽敢致大宋江山于不顧者,廢之!”

趙佶臉煞白,他看著憤怒無比的朝臣們,只覺得后背陣陣發涼。

而就在這時,趙桓一抬手,大殿瞬間安靜了下去。

很顯然,在朝臣心中,先帝已死,真正的大宋正統,在于一個定字。

趙桓沖著周浦質問道:“一國之君,意圖賣國求榮,應當如何置?”

此時此刻,整個朝堂的視線都匯聚到了周浦上。

早在周浦還是禮部員外郎時,就曾勸諫過陛下,如今他為禮部尚書,自然不會有半點糾結。

“按照宗法祖制,應當予以廢除,由嫡長子繼承皇位,若嫡長子年,或是膝下無子,則選賢繼承。”

“但按照法統,需滿朝文武超過半數員同意,方可廢黜陛下。”

不可否認,趙桓討厭大宋。

Advertisement

畢竟這個國家弱無能,恐有強悍的國力,卻被一群骨頭領導。

但趙桓又喜歡大宋。

不僅是人文先進開放,商業發達,更是因為他可以直接率領群臣,廢了當今陛下。

此時,凡朝堂員,都已經對趙佶死心。

“廢黜陛下,擁立賢帝!”

“本附議!”

“我也支持!”

朝堂之上,麻麻,全都是激憤難平的員,已經本用不著統計人數了。

此時趙佶的臉上已經沒有半點,他看向趙桓的眼神,既有憤怒,也有恐懼,但更多的卻是不解。

“為什麼?”

“你這個逆子,為什麼不肯放過朕?”

“朕……早該殺了你!”

趙桓迎上趙佶的目,銳利與弱,強大與平庸,兩種截然不同的眼神,本沒有任何撞。

只是單純新帝對舊帝的碾

“陛下宣布禪讓于兒臣在先,順應宗法。”

“兒臣彈劾罷黜陛下在后,順應法理。”

“凡皇室宗族,沒有膽量挑戰我這個正統,而地方勢力,也沒理由進京撥反正。”

“因為我就是正!”

說到這,趙桓轉面向群臣,擲地有聲的嗓音,傳遍整個大殿。

“宋金之戰未休,我大宋已無力耗。”

Advertisement

“待本王繼承大統,便集大宋之力,對金寇予以迎頭痛擊,奪回幽云十六州,復漢土,再創大宋輝煌。”

“此乃今日罷黜陛下之因,諸位大臣,無需揣測!”

那些不明真相的員,終于明白了趙桓的良苦用心。

原來趙桓是擔心繼承大位后,遭到地方勢力的反抗,繼而導致,無心也無力再對抗金國。

唯有廢黜趙佶,令趙佶徹底無法翻,才能堵住悠悠眾口。

誰說定王只懂暴力?

在這個強又足智多謀的新帝領導下,大宋必能否極泰來,重放輝。

眾大臣,一個接一個跪倒在地。

“定王英明!”

“我大宋,未來可期!”

“唯有王,可定這世江山。”

“太好了,太好了,下終于等到了這一天,我宋人終于可以昂首,環視天下。”

于法,于權,于人心,趙桓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直到這一刻,趙桓冷厲的目,才終于緩和下來。

“朱璉,慶云……”

“陳釗,大全……”

“所有在本王上傾注一切的人,本王沒有令你們失。”

“從即日起,凡本王目所致,再也沒人能夠威脅到你們。”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本王定能于盛世之下,建造我們家園。”

……

噼里啪啦……

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汴京百姓涌上街頭,今天不只是大年初一,更是大宋的新生。

百姓們奔走相告,臉上洋溢著歡快明朗的笑容,對自己與這個國家的未來,充滿期待。

“新帝登基!”

“定王,不……陛下已繼承大統,改年號靖康!”

“先帝雖被罷黜,但依舊有太上皇之名,遷艮岳,頤養天年。”

“陛下有沒有大赦天下?”

“好像禮部提議,被陛下給駁回去了。”

“凡在押之犯,不得特赦,但陛下依舊頒布圣旨,年后舉行全國范圍的案件重審,凡有冤者,可積極訴冤,各地不得推搪。”

“新帝……果然和諸位先帝不一樣。”

大宋新君登基的消息,也隨著風,穿越千里,傳到了金國王都。

當傳令太監,大聲宣布這個消息時,整個朝會大殿,一片死寂。

晟坐在皇位上,沉默良久。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依靠施就能謀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