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宋土 第566章 國策急轉

《宋土》第566章 國策急轉

傳令太監接下來的話,更是令整個朝會大殿的氣氛陷冰點。

“宋國新君開始大規模廢黜軍建制,雖有抵抗,但均遭到雷霆鎮。”

“短短半個月時間,被廢黜的軍建制二十余,被除去軍籍者多達三萬余。”

“同時還在簡文系,凡是多余,無用,重疊的職權,一律被廢黜。”

“除此之外,下達死令,凡是膽敢向我大金求和者,一律以叛國論。”

傳令太監喋喋不休,足足說了一炷香時間。

要知道,就算是金國消息再靈通,也會滯后至半個月時間。

換言之,傳令太監說的這些,都已經是一個半月之前發生的事了。

自趙桓登基算起,隨后的一個月,趙桓幾乎把前任數代國君都辦不的事,捆在一起,一口氣全辦了。

整個金國朝堂為之震驚,無數大臣,沖著傳令太監大聲追問。

“這也太荒唐了,區區一個剛登基的新君,竟然能鬧出這麼大的靜,難道就不怕被群臣廢黜?”

歷史上“不足月”的短命皇帝,多了去了。

新君繼位,講究一個“穩”字,等逐步掌控了權力,再按部就班的實施改革。

結果趙桓上來便是一通組合拳,不,這已經不是拳了,而是剜骨剃的鋼刀,將整個大宋的朝廷系,來了一個胎換骨。

Advertisement

別說整天吹噓“言無罪”的宋人,就算是放在大金,以完晟的鐵腕統治,也很難在短時間做出這麼多壯舉。

也難怪金國大臣,覺得這一切太過不切實際。

傳令太監則如實回報:“宋國新君,宣揚世用重典,凡有膽敢違抗者,一律嚴懲。而宋國朝堂,絕大多數手握重權的大臣,都是趙桓的鐵桿支持者。”

“雖然宋國各地,零星冒出一些反對的聲音,但是卻無法左右趙桓的國策。”

晟也眉頭鎖,覺得不可思議。

“宋國軍規模極其龐大,難道就沒有任何員反抗趙桓?”

傳令太監低著頭,謹慎回答:“宋國向來文抑武,武將微言輕,聲量極低。”

“而文又支持趙桓,不支持的人已經被肅清,所以……”

不等傳令太監說完,完晟已經無奈嘆息。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趙桓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拿下皇位,將趙佶踢下皇位。

更沒有想到,本來已經唾手可得的弱宋國,竟然迎來有史以來最強大,最鐵的國君。

趙佶沉默之際,金國群臣已經激烈議論起來。

“趙桓大肆削減軍建制,無外乎是為了提升戰斗力,而最終目的,自然是沖著我們大金來的。”

Advertisement

“難道趙桓打算派軍出征?”

“有什麼不能理解的?那虎翼軍就是原軍出,趙桓既然能夠打造出虎翼軍,自然也能把整個軍變驍勇善戰的勁旅。”

“何止!趙桓大刀闊斧的對文系下手,竟然沒人能反抗他,照此下去,宋國文強武弱的局面必定會被終結。”

“為什麼宋國各地文人和宗族勢力,沒有反他?這不合常理!”

“還不明白嗎?趙桓積累的威實在是太高了,宋國百姓將他視為真君下凡,護國英雄,豈會反他?”

“他當王爺時,百姓就已經把他當神供起來了,現在繼承大統,已經是宋國毋庸置疑的在世神,宋國百姓朝拜他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反抗他?”

“我說的是宗族勢力!”

“宗族勢力在趙桓那種鐵皇帝面前,算個屁?宋國最強大的宗族,趙氏皇族,都被他收拾的老老實實,服服帖帖,難道我們還指,宋國地方上的宗族勢力,抗衡趙桓?”

整個金國大殿,彌漫著震驚與慌,畢竟這些大臣善于對付弱無能的宋國。

如今宋國迎來鐵國君,無論是權力還是威,都達到頂峰,他們面對這樣的陌生對手,自然是方寸大

金國禮部尚書,眉頭鎖:“啟稟大汗!”

Advertisement

“我大金使團之仇,還沒有報,原王還被扣押在宋國為奴,難道因為趙桓登基,這一切就算了?”

就在半個月前,阿不罕逃回金國,將定王府的遭遇,如實上報給了金國朝廷。

當時朝堂震怒,幾乎所有員都揚言要讓趙桓付出的代價。

結果當得知趙桓登基的那一刻,又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仇恨,只剩下了震驚。

禮部尚書突然提起使團之仇,令朝堂為之一靜。

晟知道這件事很難辦,如果不報此仇,他的威將會大打折扣。

可是想要報仇,哪有那麼容易?

趙桓當王爺時,都不把金國放在眼里,如今繼承大統,登上絕頂,派使者和談,恐怕連京都大門都沒進去就被砍了。

至于派大軍攻伐,虎翼軍釘在易州,太原易守難攻,再加上趙桓大規模改觀削減軍編制,提升戰斗力,這個時候與宋國開戰,絕不是明智之舉。

現在,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就在完晟進退兩難之際,急被調回上京的完,突然提議。

“屠殺辱使團的人是趙桓,現在他已經是國君,就算是報仇,也不能沖著趙桓去。”

“而且我軍還有大批俘虜,被扣押在易州。”

“我認為,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正式推行和談。”

“雙方換俘虜,趁這段時間,繼續積累力量,伺機而。”

此言一出,禮部尚書當即質問:“二太子的辦法不是不行,但推行和談,趙桓必然會趁機索取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決不能還給宋國,否則生產馬匹的土地,將會進一步壯大宋國的力量。”

“無論怎麼談,我們都沒辦法談下去。”

,作為完阿骨打,也就是上任大汗完旻之子,自然有資格稱為太子。

而且金國并不忌諱太子之名,因此就算是在完晟面前,直呼完為二太子,并無不妥。

不只是禮部尚書,大多數金國員,都習慣稱呼完為二太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