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宋土 第572章 擦肩而過

《宋土》第572章 擦肩而過

孫賀苦思冥想后,終于得出一個結論:“陛下最重視漢人漢土,能夠令陛下崇拜的人,肯定是漢武大帝。”

趙桓眼睛一亮:“你小子可以啊,跟在朕邊這麼久,沒白混,也知道看書識字了。”

“要不是你這家伙依舊彪悍,朕還真無法把你和當初那個糞霸聯系在一起。”

“不過,你猜錯了。”

本來被趙桓一通夸獎,孫賀還得意,結果最后一話,險些讓他閃了腰。

孫賀撓著頭,一臉費解:“既然不是漢武大帝,那是唐玄宗?”

趙桓角上揚,壞笑道:“不!朕崇拜的國君,乃是……蜀漢孝懷皇帝,劉禪!”

誰?

孫賀還以為自己耳朵出了病,不可置信道:“劉禪?那個扶不起的阿斗?”

“陛下宏才大略,乃是我大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國君,為何會崇拜那種廢?”

即便是作為護衛,孫賀依舊捉趙桓那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維。

趙桓則不顧孫賀的詫異,滿臉向往道:“劉禪確實是個廢,但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道自己是廢,所以放權,重用賢臣。”

“在他的任期,魏吳都一鍋粥了,而蜀漢卻國泰民安,甚至朝堂都罕有臣。”

Advertisement

“就算是諸葛亮死后,劉禪都能繼續貫徹諸葛亮的國策,毫沒有自我膨脹,這是何等的覺悟?”

別看趙桓說的冠冕堂皇,說白了他就是羨慕劉禪能夠上班魚。

魚的皇帝多了,可是能比得上劉禪者,卻絕無僅有。

人家可以一邊魚,一邊守住父輩打下的江山,這是何等本事?

對于國君而言,不出錯,勝于毀譽參半。

要不是劉禪活的時間太長,史書對其的評價,絕不會如此平庸。

孫賀哪里知道趙桓的心思,他還以為,趙桓的理由多麼明長大,是希像劉禪一樣,守住江山,我大宋續命。

“不愧是陛下,屬下嘆服!”

趙桓抱著肩膀,一邊朝紅燕館走,一邊規劃著自己的魚宏圖。

周浦只是其一!

李綱和趙石巖也得重用!

只有將這三人的潛力挖掘到極致,趙桓才能真正向劉禪看齊,名正言順的魚躺平。

“等等!”

趙桓突然想起什麼,驚愕道:“媽的,那些晚節不保的君王,該不會都是這麼想的吧?”

“靠!管不了那麼多,誰也休想阻攔朕的魚大計!”

由于趙桓鬧出的靜太大,紅燕館早就得到消息了,一眾歌姬,聚集在大門外,提前恭候圣駕。

Advertisement

遠遠地,便瞧見人群涌軍開路,前侍衛嚴肅整齊。

眾歌姬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激地小臉通紅。

“姐妹們,定王來了!”

“呸,還定王,現在已經是陛下了。”

“對對對,大家都機靈點,等會可不要錯了。”

“陛下雖然親民,對待咱們姐妹也甚是和善,可陛下就是陛下,咱們可不敢像以前那樣來,若是被周大人知道,非殺了咱們不可。”

在一眾歌姬,既期待又敬畏的注視下,趙桓終于抵達紅燕館。

看著坐在馬背上,跟之前沒什麼區別的趙桓,眾歌姬不迷茫。

王爺……真的登基了?

若不是周圍軍和前侍衛,皆是嚴陣以待,兇神惡煞,們當真以為趙桓登基,乃是誤傳。

“還……還愣著干什麼?趕跪下,給陛下行禮。”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眾歌姬這才回過神,嘩啦啦的跪倒一大片。

齊聲高呼,別提多好聽了。

“奴家,拜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萬歲……”

正好下馬的趙桓,差點沒站穩,這群小妖的聲音,幾乎把趙桓的骨頭了。

有好幾次,趙桓都想像以前一樣,直接撲上去。

可惜,軍之中有太多周浦的眼線,他可不想被趙桓揪住,來一通又臭又長的說教,因此只能耐著子,故作威嚴道:“平吧。”

Advertisement

緩緩站起,再次看向趙桓時,恍如隔世。

趙桓心里也慨不已。

上次來的時候,這些小歌姬還無法無天,要麼對他答不理,要麼就直接撲上來,抱著一陣搖晃。

而今君臨紅燕館,人還是當初的那些人,可惜心態卻已經截然不同。

趙桓甚至能夠清晰無比的,從歌姬眼神中,察覺到恐懼。

考慮到現場人多眼雜,趙桓并未多做傷,而是直接問道:“李館主和二館主,還有小燕兒,都跑哪去了?”

“為何不來面圣。”

聽到趙桓的詢問,一個年長的歌姬,連忙回答。

“啟稟陛下,李館主早幾個月前就回老家了,您不知道?”

回老家?

趙桓一愣,連忙追問:“怎麼回事?好端端的,回老家做什麼?”

見趙桓如此急切,眾歌姬心里一暖,至們已經明白,陛下也好,王爺也罷,都沒有忘記們。

年長歌姬稍稍回憶了一下。

“說起來,館主離京之日,正好是陛下登基大典那天……”

“依稀記得館主說,陛下已經登頂,自然會有賢臣名將輔佐,也能安心回家探親人了。”

趙桓就算再傻,也能聽得出,這番話是臨別之語。

而且還是……永別!

得知此事的趙桓,心里別提有多難了。

“傻丫頭,朕明明許給你,只要繼承大統,便封你為郡夫人,為何到了兌現之日,你卻走了?”

“你不是需要份地位,擺昔日的污名嗎?”

“還是說……你已經不在乎了?”

趙桓眉頭鎖,漸漸意識到,李師師真正要的東西,不是“需要的”而是“想要的”。

想要什麼,趙桓心里最清楚!

本該水到渠,卻了天各一方,難道這就是命?

歷史老人,不允許趙桓與李師師走到一起,就像那場百年難遇的玉娥大雪,險些葬送了易州一樣。

冥冥中,一無形的力量,意圖將歷史撥反正?

不!

趙桓不會認命,就算是天意,也休想讓他屈服。

“孫賀!”

“陛下,屬下在!”

“金國使團還有多久抵京?”

“快則二十幾天,慢則月余。”

趙桓眼神堅定:“夠了!朕要把失之臂的紅,找回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